中人网
标题: HR管理话题之三国人物系列(一)赵云(360测评) [打印本页]
作者: 三国无双3.9 时间: 2010-5-21 12:41
标题: HR管理话题之三国人物系列(一)赵云(360测评)
在招聘的过程中,我经常问的一个问题:如果你在三国时代,你选择成为谁?这里仅限于三国演义的人物,和三国志无关。
/ q+ b1 F& ]3 B; O' @: {/ r
回答的答案往往五花八门。这里我选择几个我比较心仪的三国人物来点评。如果应聘者能够回答这些人物的,往往就是我期望的答案。
9 N' s- `3 O7 Y5 Q3 M+ \7 }2 b
一、赵云
8 y& o5 D! P8 w( i
选赵云,因为两点,
8 J" S% B& ^; H8 }# O
第一是因为他的忠诚。中国人传统把关羽视作忠诚的代表,殊不知赵云的忠诚比关羽可贵成百上千倍。关羽之忠诚在于千里走单骑。赵云的忠诚恰恰因为他曾经的不忠诚。出道的赵云,主子是袁绍;随后他离开袁绍,投靠公孙瓒;公孙瓒败亡后,流浪天涯的赵云把拦路抢劫的裴元绍挑了,又把替裴元绍报仇的周仓伤了,差点和关羽打起来。这才正式归于刘备麾下。赵云和吕布一样,“三姓家奴”,只不过赵云一没管人家叫干爹,二来没有换个主子就把前主子宰了。关羽没有背叛过,所以要他不忠诚很难;赵云换过主子,所以他可以再次不忠诚,但是他没有。而且关羽处处得到信任,四大将军之首就是他,刘备一分军,第一个是关羽;再一分军,肯定是张飞,再分军呢?后面又有黄忠、马超、魏延、李严等等,就是没有太多赵云的份。成天就是打杂的赵云,居然就是怎么整,任务都能很好完成的。就算其他再怎么无能,就冲着长坂坡救阿斗,以及后来经典的截江夺斗,这两个功劳就足以成为四大将军之一了。但就是这样的不被重视,不被信任,赵云都没有背叛刘备。试问,赵云如果真的投降曹操或孙权,地位会在张辽或吕蒙之下嘛?
0 Y& d# l; D) p6 R# `第二就是赵云的睿智。刘备(及后期的诸葛亮)麾下,其实不缺聪明的将军。所谓“聪明”,或许应该叫懂政治或睿智。东吴的四大都督,都是文武双全的,公谨、子敬、子明、伯言。其实赵云并不比这四人差。关羽勇而自大,张飞猛而无德,黄忠太老,马超太莽,魏延太傲,刘备早期的将领也就那样了。定西川后,赵云力谏,不让刘备乱分田地;刘备伐东吴前,赵云也是力谏;这样懂政治的将领又有多少?如果当初是赵云守荆州,十个“吕蒙+陆逊”都没用。
: B% _4 v* O" S0 ~2 P, q1 P
职场中,赵云其实是很多领导希望得到的员工,这样的员工,你怎么安排都不会有怨言,也不会背叛你。(当然你也别太离谱),不会争功,又会在该站出来说话的时候说话。
# \$ o; f3 G# {+ Y6 ~/ [, p
笔试的时候,我会三大名著都出。其中水浒需要大段引用,所以无法在面试的有限时间内讲清楚。西游记所涉及的完整主人公毕竟少,就像血型只有a/b/ab/o,无法在面试的有限时间内更多的了解应聘者。你总不能拿几个妖怪出题吧?应聘者估计连妖怪是哪里出来的都没概念了。三国毕竟有众多人物,影响了千年读者,并且有很多歇后语、成语、典故等在民间流传,既是给应聘者方便,也便于应聘者有更多选项,可以更多的看出应聘者的不同。简单来说,三国里面至少可选择的人物就有刘关张赵马黄曹孙(权)诸葛周(瑜),还有廖化(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蒋干(蒋干盗书)、刘禅(捧不起的刘阿斗)等等,都是知名人物。所以,拿来做面试题目,三国其实最恰当。
( a" u+ [/ S3 p9 c S6 [5 u: }
面试的时候,我喜欢问的问题其实是四个问题,让应聘者择一回答。这四个问题是:
1 v/ p0 w. N, {9 ]6 R1 m0 K1、你希望你的上司是什么样的人?
9 I; U2 R$ @) [$ E0 w+ F
2、你希望在你上司眼中,你是什么样的人?
) t9 t& j4 _: u) ~
3、你希望你的同事是什么样的人?
, q/ _* q+ S1 l0 T. T8 C: T m
4、你希望在你的同事眼中,你是什么样的人?
) k! Q- P5 c: ?8 s7 |2 L四个问题择一回答,用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来回答。这有点类似于360度考评。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回答者可以选择曹操、荀彧、费祎、关羽、张飞、杨仪、陆逊、阚泽、刘禅、孙皓、司马昭等等,只要你理由充分,就OK的。只要别太离谱。比如有人说一句:我希望自己在同事眼中是黄皓。除非是口误,否则那就直接淘汰算了。你可以在上司眼中是黄皓,但绝不能在同事眼中是黄皓。你可以是同事眼中的刘禅,但你绝对不能是上司眼中的刘禅。
' B; [% {, k: O' C0 F7 }
当然,我自己有最心仪的答案,或者说是我对自己的定位,在这里就不泄露了。我曾经这么回答应聘者对我的反问:“我只希望,在上司眼中,我不是杨修;在同事眼中,我不是杨仪。”
! b; }* p* @5 S- h2 ?0 h9 D; ?我上司自诩为荀彧(虽然我觉得他更像费祎),曾经说过人力资源部招聘的最大成功就是为公司找到诸葛亮。结果被CEO来一句:“知道诸葛亮是怎么死的?累死的。”
: ]" z' Y3 O# ?' J. R回来说赵云。
1 ]8 u9 j1 X, F8 x$ r细说赵云(一):会说话
7 L. `- z4 j/ `( l$ f
赵云的会说话,在于两件事情。
1 i" f% S' a9 m! r9 Q) N- S
1、刘备入川,赶走刘璋,大宴群臣,然后说益州有多少好田,要分给大家。这时候是赵云站出来,劝刘备别这么做,应该还田于民。这个建议被刘备采纳。刘备入川,其实是很不得当地地方势力的拥护的,但是刘备还田于民之后,得到了基层百姓的拥戴。当地的地方势力,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不得便宜,也只得乖乖听刘备的了。
; A" B' O$ S9 ?: ~# \% O纵观三国时代,这么说话的人不多。记忆中,三个人。赵云一个,崔琰一个,庞统权且算第三个。这里先简单提提崔琰和庞统。
+ @/ a9 p e% ^- H虽然崔琰并不是曹操前伍后伍的十大谋臣之一,(前伍是荀荀贾郭程,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后伍是徐司马杨刘陈,徐庶司马懿杨修刘晔陈群。陈群可能是比较陌生的一个。他是曹操的监察部长,后来曹丕的托孤四臣之一。贯穿曹魏、两晋的九品中正观人法就是陈群提出来的。他也算是一种人力资源选人方法的发明者。)但崔琰在曹操的谋臣中算是比较重要的一个。他是曹操的招聘经理之一,另外一个是毛介,就是赤壁大战,和于禁一起指挥水军的陆上名将。崔琰是袁绍的谋臣,反对袁曹战争,被袁绍关起来了。曹操占领袁绍地盘后,把崔琰放出来,大宴群臣,然后说,“我刚才看了一下人口,这个州有多少多少的人口,可以收多少多少的税”之类的话,但是崔琰站起来,很不客气的说:“明公,这里的人民盼明公来,难道就是希望明公来收税的嘛?”众人肃然起敬。毕竟曹操算崔琰的恩人,结果崔琰刚从监狱里面出来就这么不客气的顶曹操,还真不怕死。按照三国志的说话,曹操对崔琰是“敬畏之”。崔琰还是帅哥,曾经装扮为魏王而接见匈奴使者。这就到后面细说崔琰的时候再说。
+ a6 v/ c7 J# `- K- }& ^) u庞统也算一个。在我看来,庞统如果活到刘备彻底占领益州,估计也会和赵云一样说类似的话。刘备入川,和刘璋翻脸后,占领几个关口后,大宴群臣。席间,刘备问庞统感想如何,庞统说,人家请你来做客,你还把人家打跑,占了人家的房子,还能有什么感想。刘备气起来,把庞统赶出宴席。庞统还真走出去。刘备后来想想不对,再把庞统叫回来。庞统居然没走远,就在厅门口那里等着。庞统回来,照吃照喝。刘备再问一句:“刚才我们俩谁对?”“我们俩都不对。”这是庞统的回答。
" `. K# |/ k9 V+ D) U2、刘备兴兵报仇打东吴。第一个反对的是谁?赵云。结果搞得刘备火大,出征都没带赵云,直接让赵云当运粮队长了。刘备征东吴,四个人物的表现可以作为典型来看。
) { w7 n2 m7 P5 u M" ] i% j
诸葛亮:根本不劝。因为知道劝不动。“若法孝直在就好了”。
* \% `- _/ W0 p7 |- Z* g
秦宓:苦劝,一遍又一遍,劝的刘备火起,直接把秦宓关大牢了。后来刘备兵败,诸葛亮释放秦宓,才有来后来秦宓张温的席间问诘。
/ Z4 Y2 k8 d) p# Q. j/ r7 t. z+ D
黄权:劝,刘备不听;再劝,刘备还不听;“那这么得了,我替主公前往。”结果兵败,被朱然阻了水路归途。无奈之下,携兵投了曹丕。不过刘备和黄权还真是不错的君臣。黄权投了曹丕,刘备照样厚待黄权的家小。日后邓艾偷渡,黄权之子与诸葛瞻驻守绵竹,以身殉国。其实黄权的儿子要投降也不是不可以,老爹都在北魏;但是就是不降。日后谈黄权的时候再细说。
) z2 M1 F1 r' g( C3 j3 S
赵云:劝几遍,劝差不多了,看劝不动,也不劝了。因为不劝,非为臣之道,苦劝不听,也就拉倒了。继续劝没用,还不如留点精神想想日后如何为老板擦屁股。后来刘备兵败马鞍山,就是赵云带兵把刘备救回四川。
* {" `$ ?8 L9 _8 y6 ^今日为人雇员,好比古时为人臣子。老板要做什么不对的,苦劝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你被“咔嚓”,就象秦宓。诸葛亮是根本不劝,直接准备收拾烂摊子。赵云,不劝不行,劝了不听,准备收拾烂摊子。黄权是劝,不听,那臣代主死,替老板先去干,自己当小白鼠。
- ~) f% H/ u: w; G O回到前面提到那个崔琰,崔琰类似秦宓。只不过不是“劝”,而是“公开建议”,结果被曹操逼死。(崔琰是自杀的。)
/ x8 C i9 h. [1 ?2 M& x
赵云其实是很懂政治的人物。他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什么时候就不用说了,该干啥就干啥。除非自己另有去处,否则还不如省点嘴皮子和唾沫,想想如何帮老板擦屁股。
1 m0 I+ J$ q* W" {: N* D当然了,现代的办公室政治还包括员工内部的关系,这就留到下一次去细说。
作者: 三国无双3.9 时间: 2010-5-21 12:44
标题: 回复:HR管理话题之三国人物系列(一)赵云(360测评)
这个blog,定位于《三国演义》与现代HR的关系。西蜀我将写六个人,赵云,廖化,黄权,费祎,刘禅,刘备。这其中,三个人的忠诚是又有共同点,又有区别。
5 } B: w( ^) t, J6 Q! y! t0 j" G: H4 ^0 u. }+ h% q5 F7 X9 T
廖化,不事二主的典型;
8 @, R+ S1 a8 z7 J( b) z' O( ]" U( @) N: o0 M# l4 g
黄权,主仆交心的典型;0 U8 D. H: Q' g" s4 q
% P/ O( W& E+ @3 A. j
赵云:微妙平衡的典型;
, d) F# q4 t" i& ?3 z; H# G! d: @0 A, o
廖化的忠诚前面已经说过了,黄权的忠诚在赵云那里提到过,后面也有专门章节来提。
, I* I2 A* o' m: V; l8 d: x
; ?# c `3 n& n. L赵云的忠诚有其特点。
* m8 J6 S" `+ |+ r5 j, i% Y4 b) C3 `
第一:赵云曾事三主。正史赵云是先投靠公孙瓒,再投靠刘备的,按照正史的说法,赵云当时投靠公孙瓒,公孙瓒嘲云曰:“闻贵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云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野史,包括三国演义,以及京剧里面,都是传言赵云先归袁绍,后在文丑杀公孙瓒的时候救下公孙瓒。
# ~! I8 c% e0 V$ H+ J. x) j8 Z T7 [3 J/ d. U; F# F
不管怎么样,刘备不是赵云第一个主子。这点是肯定的。
# e0 i$ m6 @( o5 f" S+ r) u. g
2 @1 r! {# B7 l) z. C- f廖化,刘备是第一个主子,虽然廖化说起来是黄巾余党,但是仔细算算时间,黄巾起义的时候,廖化撑死才十岁左右。黄巾算不上廖化真正的主子。所以,在现代来说,廖化好比一个应届毕业生,刘备就是第一个雇主。在很多所谓的世界500强里面,有不少的员工是终身员工,尤其在日本企业中,这种现象更为明显。这些员工一定程度上就是现代的廖化。$ J4 m; Z2 c; N# ?
6 f/ C: _% U3 u1 k' {, q
赵云则不一样。他是至少经历过一个雇主之后的雇员。对于这些雇员来说,跳槽已经算是稀疏平常的了。看看那些蜀魏的知名人物,有多少是一个雇主的?荀攸荀彧郭嘉是先袁绍后曹操;陈群是陶谦、刘备、曹操;张辽是吕布、曹操;徐晃是杨奉曹操;张颌是韩馥、袁绍、曹操;徐庶是先刘备后曹操;黄权是刘璋、刘备、曹丕;从一而终的不是没有,诸葛亮,程昱,司马懿,关羽、张飞等等。由此可见,从一而终在三国是稀缺产品。所以赵云要跳槽是轻而易举的,而且不会被万夫所指。因为三国流行跳槽。) ? K4 G% I. W
* P7 R, k$ ~- O3 L% l
这里就凸显出赵云的忠诚了。他跳槽过,所以可以再跳槽;关羽严格意义上没有跳槽过,最多只能算挂靠。而且关羽受到的恩宠远比赵云要好。1 v. c. O8 c9 r" e& [6 M
: c' g& i( X4 j! t+ L所以,赵云的忠诚是因为他曾经的不忠诚而显得更为珍贵。0 O$ s9 s. s! w& k0 P2 a- `: a# b
- g" m$ e* @. w% f7 z# t5 @
第二:赵云受到的待遇不是很高,功劳和待遇不成正比。这点前面说过了。' P3 H+ F2 C) ^& ~( S# A" X
4 ^( }# k- r0 p1 w( N$ P第三:赵云有跳槽的资本。论文论武,赵云都有跳槽的资格。0 G; `" W5 q: f( X. y
: G$ R4 r, A$ M! Y
第四:赵云有跳槽的下家可选。看看孟达、黄权在曹丕那里受到的待遇。赵云至少比这两位要好吧。
& j: y% \+ J' ]+ }- b g: [0 J2 v3 ]( d0 _6 ? K, M
综上,赵云有跳槽的资本,有跳槽的经历,有跳槽的下家,在刘备那里待遇又不是很高,但是赵云就还在刘备那里呆着,用当代的经验来看,不外乎两点:
1 [; A7 O! K/ ]4 t1 t; R1 g, ?! Q% _# D' e; [) @) S6 L
1、刘备的笼络人心的本事;
( R: p; `+ m- p- `, b! j' x4 x4 y) k; K' c& ]! R/ u
2、赵云的忠诚。. C/ {3 q) @' b2 V8 { C7 K
4 W" H1 b t7 v0 Q0 M刘备笼络人心的本事,不用多说了,经典的刘备摔孩子,邀买人心。
$ [$ d$ |, T& ?: M$ r u- a
. l+ h( O4 \# Y1 |6 ^- N, h8 ^剩下的就是赵云的忠诚了。他为何而忠,现在已经无法知道,可能是因为刘备是山寨正统,也可能因为刘备曹操孙权天下乌鸦一片黑,刘备还更白一点,也许是懒的挪窝了,“也许没有也许”。3 ^9 i1 v- J" {, u! D. B6 j) t
9 n; m1 d2 H+ d" V% w
回到现代社会。借鉴赵云的忠诚,对于职场人士有很大的作用。
/ @) W( N0 |2 E+ m4 ]
" e9 H; n' k" Q+ j' F1、时刻做好跳槽的准备。你需要有跳槽的经验,有跳槽的资本,有跳槽的下家可选。否则被现在的老板一炒鱿鱼,你就没招了。# o+ p# P. x! L* P* H* e
/ S' f( T, h+ m {3 V! J8 X
2、让老板知道你有跳槽的资本,有跳槽的经验,有跳槽的下家可选,但是別明讲。所以我说赵云是微妙的平衡。如何让老板知道,但又不明讲,这就是“微妙”。5 {- e2 [0 W* u/ ^0 \! O
% |9 N) M" Z# \& _4 r; }为何要让老板知道?这样老板不会胡乱对待你。当然这里的前提是你的老板是刘备,如果你老板是公孙瓒或袁绍,那么你还是跳槽算了。
6 H$ b1 j/ g. H) P" N& V/ @* F- ?3 j$ |7 ?+ l$ z! P2 V
刘备是知道赵云有跳槽的资本(长坂坡里杀个七进七处),有跳槽的经验(先公孙瓒后刘备),有跳槽的下家可选。(三国时代就那么三个政权,赵云不是投吴就是降魏,总不会去南蛮、西羌、辽东吧。),当时也流行跳槽(刘备手下跳槽的还不少呢!)。4 f. d9 D# o7 @) b: o3 d" J
4 f0 F$ J9 I+ H1 B% a但是现在社会就不一样。流行跳槽不假;跳槽经验看简历就知道了;跳槽资本,看人有无本事就可以了;跳槽的下家就是一个麻烦了。明说也不行,暗示?似乎也不行。那么如何说?还真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还真的一事一议了。所以“微妙”。
# {2 Y; M5 E9 N% n$ C$ A
" E2 g6 x0 f0 ^8 [* v( _! f0 X3、別刺激老板。你有跳槽的准备,老板也知道你能跳槽,但是你別挑明,別总是刺激老板:你不对我好,我就去XX企业。那样的人,不是赵云,是祢衡。这就是“微妙”两字的精髓所在。
3 @# P' h& _/ F+ g
# U7 g* P& G! g4 X赵云和刘备是“微妙的平衡”,始终处于一种跳槽/留人的平衡之中。赵云该干啥干啥,没有挑明或刺激刘备,不满也没有太多明显的发泄;刘备呢,也适可而止,该做足的表面功夫就做足,摔孩子(长坂坡),抚其背(汉中),该封官也封,该重用还重用,自己的老婆让自己吃不消,就找赵云来压阵。(孙尚香)。3 F* @( n& u- {
; ?7 w3 H' P0 G5 l4 i
平心而论,赵云在刘备时代的地位虽不如三国演义里面描写的那么高,但还是在蜀国武将的重臣之列,关张马黄赵魏,这个次序还是比较恰当的。 刘备对赵云也还是比较器重和相信的。家务事都要赵云来帮忙就是例证。然后,赵云的进谏也比较有用,就算和刘备的意见相左,刘备也不会把赵云怎么样。刘备征东吴的时候,赵云反对,刘备不爽,但还是给赵云一个压粮运草的任务。想想刘备七十万人马打东吴,赵云负责粮草,可见刘备还是很信任赵云的。
/ U3 V7 p2 F3 W8 b( G0 ~: r9 l9 y
9 z! b+ n* i( ?4 \- r3 m现代社会,雇主雇员之间也应该是这样的微妙平衡,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尺度,达到一个平衡点。雇主也別太离谱,雇员也別太过分,这样达到平衡了,对大家都有好处,类似抗日时期,抗日根据地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和谐社会嘛!什么是和谐,这就是和谐。尤其是在现在的金融危机情况下,企业对员工也好一点,不减薪不裁员,员工对企业也好一点,少计较一点,大家携手度过难关,这不是两全其美嘛?
$ G* m, D$ W" ~( d1 s, U; @
作者: 三国无双3.9 时间: 2010-5-21 16:35
标题: 回复:HR管理话题之三国人物系列(一)赵云(360测评)
读懂三国,终生受用呀。
* r; d% q' O/ o# o( i+ y3 P( U平时我玩游戏都玩真三国无双的。现在新版三国有点小雷人。
作者: hjde 时间: 2010-5-24 16:51
标题: 回复:HR管理话题之三国人物系列(一)赵云(360测评)
很好的内容啊,呵呵,支持楼主继续!
4 H5 }0 z I6 i9 Y
作者: 小黏黏 时间: 2010-5-25 00:09
标题: 回复:HR管理话题之三国人物系列(一)赵云(360测评)
这个好内容好。。。我是来打酱油的。。等酱油打完再回来~:D
作者: 三国无双3.9 时间: 2010-5-25 09:03
标题: 回复:HR管理话题之三国人物系列(一)赵云(360测评)
三国博大精深,吾辈只是窥知一二。
) _0 y/ y3 z8 r5 N5 Q; ?7 |+ A5 O" f简单阐述,未曾深入。0 Z1 ?' b2 z$ x' x6 P5 D: k+ a& X1 P
欢迎大家补充、讨论。
作者: 醉蝶舞 时间: 2010-5-25 22:42
标题: 回复:HR管理话题之三国人物系列(一)赵云(360测评)
曲高和寡,您的文章非常精彩,但能坐下来认真读一读,而且能与您探讨的人实在少之又少。
7 w) y4 \$ ]" G7 p蝶舞也是三国迷,虽然不能说全部认同您的评论,但还是很感激您的分享!
作者: 来啦 时间: 2010-5-26 00:42
标题: 回复:HR管理话题之三国人物系列(一)赵云(360测评)
非常精彩的文章,有幸拜读,期待精彩继续
作者: 三国无双3.9 时间: 2010-5-26 09:26
标题: 回复:HR管理话题之三国人物系列(一)赵云(360测评)
最近看电视三国,有感而发。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