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招聘区周二论战第19期——合格的一线,你在哪里啊在哪里? [打印本页]
作者: 甄命天子 时间: 2010-6-7 22:52
标题: 招聘区周二论战第19期——合格的一线,你在哪里啊在哪里?
上期林子说了高校的校园招聘,那么这期我们就来谈谈大专院校的招聘。
案例:
小A刚刚从外地校园招聘回来,本想松一口气,却发现一个异常严峻的形势在等着他……
出差回来的一周,每每他到车间那边去走单,都发现几乎遇到的所有校招、刚过试用期的新员工们手里都握着一张离职申请表,回到办公室,就发现一群学生围着他的卡位在等着他办理离职。而面谈时,所有的新员工都语焉不详,就是随便找个理由搪塞过去,这突如其来的大量人员流失让小A 非常苦恼。
小A自认为在校园招聘上已经比较透彻地分析了一线工作:几乎不需要加班,如果有加班都按照劳动法结算,上班制度充分的保证员工休息,薪资也算有竞争力,更不是血汗工厂,只是培训期比较长(3~4个月),但这是行业所限啊,可为什么……为什么就都走了呢……
讨论题目:
1、在相对福利完备的情况下,为何依然出现大量毫无征兆的离职?
2、如何在校园招聘的短暂面试时间内,尽最大可能地考察新员工的稳定性?
作者: 殇の奉孝 时间: 2010-6-7 22:55
标题: 回复:招聘区周二论战第19期——合格的一线,你在哪里啊在哪里?
沙发鼓励下菜天,留作论战总结。
作者: zylove 时间: 2010-6-7 23:06
标题: 回复:招聘区周二论战第19期——合格的一线,你在哪里啊在哪里?
1、在相对福利完备的情况下,为何依然出现大量毫无征兆的离职?
个人认为还是来源于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不知楼主所说的一线工人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普工或者技术工人
大专学历处于比较尴尬的处境,一线员工1000个里面可能只有1个最后能够转向管理岗位或者所谓的白领岗位,巨大的落差造成大量的离职
2、如何在校园招聘的短暂面试时间内,尽最大可能地考察新员工的稳定性?
招聘一线工人不必考虑其稳定性,大浪淘沙、大进大出是其基本常态,没办法改变
只能在入职后多做些员工关怀获得或许能减少点离职率
作者: 希哲老爹 时间: 2010-6-8 10:59
标题: 回复:招聘区周二论战第19期——合格的一线,你在哪里啊在哪里?
问题挺多,只谈一点,关于入职培训与职业发展沟通:
招来的人知道实习环境吗?知道自己要实习多久吗?知道实习目标吗?知道实习计划吗?有导师带吗?有定期的沟通吗?公司有给他们的职业规划吗?
作者: 摩云1 时间: 2010-6-8 13:08
标题: 回复:招聘区周二论战第19期——合格的一线,你在哪里啊在哪里?
1、在相对福利完备的情况下,为何依然出现大量毫无征兆的离职?
其实这个问题我之前遇到过,这个确实让我很突然,但通过和部分人员的沟通,主要是这样的原因:
1)我们都认为福利完备,但员工会这样认为吗?特别是刚入职场的人。他们有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同学,都会互相比较的;
2)有没有想过是公司的问题,虽然认为公司的HR政策、对员工的关怀措施都有,但实际执行会是什么样?有没有跟进到位?因为新员工,特别是刚出校门的是需要加倍关注的,不能放在一边。他们感受不到公司的关注、关怀,走人是迟早的;
3)如楼上所言,大专生目前是比较尴尬的地位,比中专生学历高,也接近本科,但工作却和中专一样,和本科差不少。所以,他们对自己的定位也存在问题。
2、如何在校园招聘的短暂面试时间内,尽最大可能地考察新员工的稳定性?
应聘人员的稳定性都是我们HR一直在头疼的,短短的面试能有多大把握?我不敢说。看家庭背景?看成长经历?看工作变动情况?现在很难有把握了,而且还是刚出来的应届生。因为,留人是系统工程,面试更主要的是考察这个人合适与否,看他的潜力。
作者: 蹲着玩尿泥 时间: 2010-6-8 16:17
标题: 回复:招聘区周二论战第19期——合格的一线,你在哪里啊在哪里?
标题显示出楼主对这个问题有点先入为主和主观判断。
思路层面:
1、招聘面试时劳资双方都满意对方,证明员工认为公司合适,公司认为员工合格。
2、员工短期离职高峰是正常的,HR没办法去完全消灭,只能尽量控制。我分析过一个工厂的离职记录。发现员工在入职三周内离职的比率是非常高的,三周以后离职率会急速下降。离职率还会有第二次急速下降,就是在入职三个月到六个月之间。
3、员工离职的原因千差万别,所以才有了离职面谈。HR可以尝试去改进面谈技巧。不讲真话源于不信任,因此如何让员工信任,是面谈负责人首先要反省的问题。不知道你们公司如何,其实很多公司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员工离职不讲真实的原因,而在于对员工离职的原因无动于衷。即仅仅将离职面谈作为离职其中一个流程,没有做更多。据说员工离职80%都是因为无法与老板相处(无数据,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因此提高老板的管理技巧,也许是一个重要的留人手段。
4、新时代,新思想。时代和思想的变革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我们只能去改变自己去适应。所以不要试图去放弃适应E选择适应F,而是要试图把自己从不适应E改为适应E。
技术层面:
1、招聘时选择更为多元化的人才。必要时可以尝试提高或者降低招聘标准。
2、用半培训,半上岗的培训模式取代全面长期培训。
3、关心新员工,肯定新员工。(这句话最简单,需要做的事情最多)
作者: 隔岸观火 时间: 2010-6-8 19:24
标题: 回复:招聘区周二论战第19期——合格的一线,你在哪里啊在哪里?
蹲蹲说得很好,我稍微补充一下:
1、一个人离职不一定是福利的问题,可能还有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的问题;
2、刚才学校出来的人可能期望值都比较高,当到一家公司后看到企业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于是就有了失望的情绪,这种情绪也会扩散到同时来同学中,于是乎大家决定一起走,当有一两个人走的时候,其他同时来的人会觉得走是更好的选择(社会认同),于是走的人就更多了。
3、不要光在员工身上找问题,有时候问题是双向的;
4、其实员工要走了,反而会讲真话,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可以了解到真实的原因,如果了解不到那么还是问问自己是否工作方式的问题(一个不说总有人愿意说)。
参考
作者: 柳絮轻舞 时间: 2010-6-9 16:32
标题: 回复:招聘区周二论战第19期——合格的一线,你在哪里啊在哪里?
1、学生都爱比较。面试时比的是薪资。进入工厂后,就开始全面比较了。建议在学历、院校上降低招聘标准。
2、行业原因造成培训周期比较长,如果没办法改变,可以周期内加强并帮助员工对培训工作进行总结,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成长。
3、关心员工,多组织活动。
作者: 浪迹的元让 时间: 2010-6-10 00:16
标题: 回复:招聘区周二论战第19期——合格的一线,你在哪里啊在哪里?
LS各位都讲的不错,我谈点自己的看法。
大专生其实是挺尴尬的一个身份,特别是在一些以学历为基准去做职称体系及薪酬体系的企业。从LZ所言,其实只是说了企业做的还行的一些地方,但是是否他们每日都是在生产线培训学习,重复单调的工作?学校和企业环境的巨大转变,企业有否做出适当引导?对于这种刚走出学校的学生而言,还没毕业其实还是有选择的余地,让他们选择留在企业,是需要花费点功夫的,当然企业竞争力强,另当别论。
考察学生的稳定性,从简短的面试是难做到的,我想最多是多选择家里环境稍差的、从外地学校来深圳工作的没有什么依靠的、人谈吐举止比较老实的,其他的我想也探不出来太多,我觉得关键是入职后对于学生的关怀,包括物质上的、心理上的、技能培养上的,让学生认同企业。
作者: 爱上花儿 时间: 2010-6-10 07:56
标题: 回复: 招聘区周二论战第19期——合格的一线,你在哪里啊在哪里?
问题挺多,只谈一点,关于入职培训与职业发展沟通:招来的人知道实习环境吗?知道自己要实习多久吗?知道实习目标吗?知道实习计划吗?有导师带吗?有定期的沟通吗?公司有给他们的职业规划吗?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