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李泽尧:思想像一把刀:磨尖以后才能一针见血
[打印本页]
作者:
李泽尧老师
时间:
2010-6-22 16: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红尘HR笑
时间:
2011-6-19 22:15
问题是什么呢?图片不显示吗?
作者:
万弦
时间:
2011-6-22 16:40
高考作文为何不能“给力”办上网文凭微博教育Q858285137,微博教育办上网文凭,学信网查询,终生有效对于阅卷者现在罗列出来的几个词,学生或可注意规避,但更多的未明确提醒的网络热词,如果学生用得很贴切,却还遭到扣分,岂不冤枉。
2 u5 W! r0 @0 @7 R6 N C* ^
办上网文凭微博教育Q858285137据《东方早报》报道,2010年上海语文高考阅卷中心组负责人、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周宏向今年高考的考生发出提醒:“给力”、“神马”、“有木有”……这些网络语言一旦进入高考作文,将会以错别字扣分。
; `' ~3 W/ J6 v1 D3 s
像“给力”这样高普及度的网络语言,居然会在高考作文中被判为错别字,有些出人意料——就在5月12日举行的《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语委副主任、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介绍,2010年度最引起社会关注、流行范围最广、最具年度特色的热词恐怕就是“给力”一词。这可谓官方对“给力”这类网络语言的认可。更何况,去年人民日报曾将“给力”用在头版头条的标题中,让这一网络词汇名声大噪。
+ i4 B# u% m/ s. I. `" g
一个官方主流媒体都能使用的词汇,到了高考作文里,怎么就算是“错别字”呢?
/ V! o, Y, J4 u; y
高考作文阅卷者的解释是:并非所有的阅卷教师都知道这些词汇,阅卷组也不可能对现有网络语言进行分类,规定哪些可以用哪些不可用。因此,为公平起见,“格杀勿论”,一律视为错别字。
* m* z0 T+ A* `) ?% ^3 `4 [, J* X8 u0 f
这样的解释自然有一定道理。但问题在于,这样的“格杀勿论”于老师虽然方便,但对学生来讲,却未见得方便。很多网络热词,对于在传统语言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来说,知道其是不规范用语,但是对很多在网络时代长大的高中生来说,基本等同于“规范”用词,比如“给力”等。
2 `5 f" H( _2 H2 [0 ?* ^; |
在临近高考之前,突然提出这个问题,会不会让很多学生无所适从?对于阅卷者现在罗列出来的几个词,学生或可注意规避,但更多的未明确提醒的网络热词,如果学生用得很贴切,却还遭到扣分,岂不冤枉。
6 Z; f* L" _" l0 j: z' i- g/ v6 d
而且,视网络语言为错别字的说法,事先有没有明确告诉所有老师和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注意规范?如果仅以阅卷专家现在通过媒体提醒的方式告知学生——有的学生可能通过媒体获得信息,加以注意,而有的学生没有看到提醒,不就可能掉进“陷阱”?
' R8 j/ R3 w. T O
作者:
ookk66
时间:
2011-9-15 06:40
发贴看看1021自己积分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