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v% G7 h% d6 D N( q+ q+ Q' V. }/ O9 ?- ~+ k5 t
1、2001年下半年,我大学的最后一个学年,开始考虑大学毕业后找工作的事。11月的一天,看到寝室楼宣传窗上贴着某台湾公司到学校开宣讲会的通告,于是提前去了会议地点,碰碰运气,在教室外的走廊上一位中年女士去某教室向我问路,我给她指明了路线,又见她手上提着两个大袋,就主动帮她提了一个,带着她到了目的地。# g# I8 r. P A& S# g
( ^$ v: T' ~; S T; N# H9 b 注:这位中年女士就是这家到我们学校开宣讲会的台企负责人,3个月后,她成了我职场的第一个老板。她后来告诉我我能加入到公司和在公司里她格外关照我的主要原因就是那一天她到一个陌生的学校开宣讲会,有一个学生带她到了目的地还帮她提了一个袋子。 ; m9 {5 x% ]* m 7 r5 e. d( H0 f1 R 2、11月下旬参加了这家台企两轮笔试,分别考逻辑智商和软件开发基础,侥幸过关。接着又参加了两轮面试,去之前洗了一个澡,换了一套稍微正式一些的衣服,提前20分钟到。第一轮的面试官是一位50岁左右的男士,后来知道是公司的总经理,销售出身,很有亲和力,闲聊了半个多小时,问我为什么考大学,平常玩什么,家里情况等等,基本没有压力,自然发挥;第二轮的面试官是台湾母公司的副总,一位40多岁的女士,一开始就让我用英文介绍自己的情况,还好我一个礼拜前就开始做了准备,已经背过几遍,又临场加了几句,还算比较顺利的通过。印象比较深的是又问了我一个问题:你的最好的朋友是谁,为什么是他?我的回答是我的一位小学同学是我最好的朋友,虽然中学后就不在一个学校,但是会经常联系,互相鼓励学习和交流一些私人的问题。最好的朋友不一定要天天见面,但是遇到事情第一时间想到帮忙或被帮忙的人一定是对方。1 [( J0 v& `/ U& {- ^& M) Y4 j
8 ^/ {- S9 j# o2 W7 {
注:一周后,我接到了录用意向通知的电话,公司对我的评价是综合素质较好,英文基础良好,为人开朗、大方、较自信,沟通表达流畅,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其实我那时还没过大学英语四级。 2 M6 N1 ], i* _# y) y1 ` Q7 |% H7 Y) P+ o
3、2002年春节过后,我和其他40位来自各个大学的准同事们一起到公司报到,接受为期3个月的集中培训实习。去之前,我把本来能够遮住一只眼睛的头发剪短了,露出了额头,同时穿了一套深咖啡色的西服,我姐给我买的,西装领带皮鞋,看上去整个模样还行。 1 r3 p$ ?8 s! |- P: o1 u* h2 K% o, ^& n0 W0 a: P; J5 i' Q+ X
注:报到当天上午,在会议室里作为典型得到了老板的表扬,说我是春节前和春节后外在形象变化最大的。职业者首先要建立职业者的形象。我在春节放假时,上网找了几天商务职场礼仪的资料,终于了解了西服扣子要如何扣,并且初步掌握了6种领带的打法。 # p( ~: U! u. ^2 r 8 Q, Z' J) }! ? 4、实习培训的第一次课是做自我介绍,对着台下40多人,我手足无措,不知道说什么,怎么站,手往哪里放,讲完后,发现背上都是汗。真羡慕上去侃侃而谈,挥洒自如的同学。5 Z" u4 h6 f+ B# ^7 o
2 ]; @8 B: Z8 {% f0 I
注:课堂是全程摄像的,我的这次狼狈的形象被完整记录。我引之为耻辱。三个月后,整个ELT培训结束,我拿到了最佳表现奖。这个奖项按照个人得分排名,培训每一天同学们对这一天各自的表现进行互评,加上讲师评价,我得分最高。大家对我的评价是:学习认真,表现积极,表达出众,台风好,有大将风度。其实他们不知道我常常在午夜赶写第二天要讨论的内容和简报的PPT,并对着镜子预演。$ [( n4 N) D. }' l7 M
) }- B' f. z0 A- }) k+ Y 注:我在企业里给新员工培训,和他们讲职业思维习惯,每次都要重点讲这个。就是我们到了一个新公司,一定得去主动的适应公司,主动改变自己,而不是让给公司为你而改变。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在初入职场,我的老板就给我们分享过一首诗:当我很年轻的时候,我想改变世界。后来我发现, 世界很难改变,我便试图改变我的国家。后来我又发现, 我不能改变一个民族,我开始把重点放在改变我的城市。我发现我无法改变我的城市,这时我已经老了,我只好试图改变我的家里人。现在我知道,唯一可以改变的是自己。突然我明白,如果很早以前,我改变了自己,我就可以影响我的家人,我和我的家人做出了影响,可以改变我的城市,其影响可能已经改变了民族,我确实可以改变世界。8 C# b# S0 h- p& D. U, m
. H5 H7 o" c7 Q8 h0 D! k 22、坦白讲,我职业的前5年,一直在打基础,一直在学习和尝试如何做,一直在做面上的事情,高度实在有限。在07年底,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有一种顿悟的感觉,以前做的总总,似乎从量变到了质变,我更明白我一直以来的工作是在做什么,是为何而做,就像爬到了二楼,看着楼下,视野变大了,看问题的高度也提升了。; U# f8 A) I) s+ `6 p9 t% K7 J
8 E6 d q9 C6 I6 }# `+ `8 V
注:量变到质变是万物变化的规律,但现实中量变到质变的最后一根稻草却往往可遇不可求,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积累不够,或者总结、领悟不够。我们看武侠小说,说一个人从后天高手突破到先天高手,不是只靠时间的积累就行的,是要靠顿悟。/ I# E) Z, @3 f- |
, E8 r; f1 u0 @2 f0 t 23、我是今年4月份才离开这家通信设备公司的,总共服务了2年零8个月。这段工作经历是我个人到目前为止最重要和关键的职场经历。在这里,我收获颇丰,了解了具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的管理、运作模式;遇到了有完整业务链的企业运作中能遇到的绝大部分的问题;品尝了管理部门和下属的种种感受心得;经历了一家企业爆发性业务增长带来的高强度、高挑战性的工作;参与了企业组织和人力资源的变革管理。等等。我从内心里感谢这家公司给予我的工作平台和机会。# u# I. v+ {% _4 a
* U8 q2 r* l: V* E 24、我之前写过一个新人职业发展的文章,比较详细的阐述了选择外企还是选择民企的问题,我一直认为,选择在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历程的民企里工作比在外企能学到更多东西,发展机会更大,因为目前来说,我们国家的民企的发展已经经过了20年,相比较外企来说,很多民企虽然在管理体系和运作上还相对欠完善,但是已经比较完善,而企业的成长发展势头显然更好。而对于个人,尤其是已经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人来说,民企更能锻炼人,也更有发挥提升的空间。) m t- T* Z4 |/ H: O
# |& b, b* l3 _; A6 t# g
注:有一次,我应邀到一家著名的电子商务企业(算是中国式的外企吧)和某人力资源总监交流。她和我说,她们看员工的履历,只看重在外企或者行业前几名大公司工作经历,其他的民企经历没有意义。我其实是不以为然的,首先,我们不能搞一刀切,简单的否定员工之前的工作经历的价值,这个价值不能单纯按照企业的性质和规模大小来衡量;其次,我们知道在民企工作的环境更恶劣,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一个人能在更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体现价值,他为什么不能在更好的工作环境中创造更大的价值呢。/ T2 d- q8 {; L;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