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我们还可以从应聘者的简历中发现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大尾巴的鱼    时间: 2010-7-12 08:46
标题: 我们还可以从应聘者的简历中发现什么?
    人力资源工作者选、育、用、留人,选人是第一步,在基于企业组织架构、职位体系,以及阶段性的人员规划的基础上,招聘于是成了首要的工作。   
    大部分的人员招聘是从筛选应聘者的简历开始,简历的筛选也已经可以算是人力资源工作者的常识性工作了。笔者此文主要是根据个人数年人员招聘工作经历,除去一些常见的简历筛选和分析之处,分享些许个人的心得浅见。
一、通过简历分析、判断应聘者工作稳定性。
    常规来说,我们判断应聘者是否有好的工作稳定性,主要是看其历史每份工作经历的时间做的是否足够长,或者说工作跳的是否频繁,比如5年跳了3次,说明工作稳定性不够好。这是常规的判断,是对的,不过还是有可以继续深入挖掘的地方。
    1、工作稳定性是否好,除了每份工作经历时间长短外,还需关注工作类别、内容,比如虽然此人2年,甚至更久时间才跳一次,但是这次是做销售,后面一次是做行政,第三次又做其他。。。,其实不仅反映了此人职业目规划的不清晰,同时也表明此人工作稳定性不好。因为他都不知道自己是否就在这个领域一直做下去,更不用说能确定干多久了。
    2、有的人5年确实跳了3、4次,但是一次比一次做的久,比如第一份工作做了半年,第二份做了一年,第三份就做了两年半,等等。这样的人断不可直接认为工作稳定性差而淘汰,还是可以斟酌考虑的。因为在职业初期,很少有人能明确个人以后的职业方向,规划职业目标的,所以就摸着石头过河,从过程中逐渐明确,一次比一次做的久,至少说明此人工作稳定性的趋势是好的。
    3、还有的人前后两份工作做的时间都还比较久,就是中间的工作经历很短暂。这样的情况也需要斟酌处理,因为人员离职的原因有多种,有的时候是由于企业的原因,如企业文化不适应、企业经营状况不善等,员工在加入企业前还是不能保证一定能很好的了解该企业的实际情况的。

二、通过简历分析、判断应聘者职业发展潜力。
    此项分析在企业筛选应聘者简历时估计做的比例不会太高。笔者认为还是可以做一做:
    1、应聘者的每份工作经历担任的职位和工作职责的发展趋势。有的人在第一份工作是做专员的,第二份做到主管,第三份做到部门经理,职业经历的趋势是向上的,一般来说可以反映此人职业发展潜力还是不错的。有的人恰恰相反,职业经历的趋势一直向下,“混的”一年不如一年,这样的人千万慎重考虑使用。还有的人是一直停滞不前,估计职业发展潜力比较一般,工作还是能做,但是不要对以后能承担起更高端工作职责期望太高。
    2、应聘者的每份工作服务的企业规模大小。分析的逻辑基本同上。

三、通过简历分析、判断应聘者思维、表达等能力。
    有的人简历写的非常之简单,每一段工作经历、工作内容只有一、两句话。这样的情况要不表明此人总结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欠缺,写不出来,又或者就是求职的态度和意愿有问题。
    有的人简历文字写的很多,洋洋洒洒,但是写的思路不明、条理不清,让人看完感觉很混乱,这样的人,求职的态度是认真了,不过系统条理的思维却很明显是欠缺的。
    还有的人文字表述比较口语化,语气词不少,大概能够表明此人书面表达能力不够好,如果该岗位工作需要较好的文案能力,此人应不符合要求。

四、通过简历分析、判断应聘者薪水期望。
    在企业里,员工的薪水其实反映了该员工的价值,当然前提是这个薪水是合理的。因此应聘者在薪水的期望其实也就是对其个人价值的判定。
    有两种情况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第一种,应聘者期望的薪水较目前薪水高出许多,甚至翻倍。这里就需要我们继续分析,是否是目前薪水在市场同职位中偏低,还是“狮子大开口”,只是表达了他心中美好的愿望,但是却失掉了对个人价值的客观判定(除掉岗位因素,如过低岗位直接应聘高级岗位本身已不是适合)。
    还有一种刚好相反,应聘者在简历中表示目前薪水比较高,而对应聘职位的薪水却比较大幅度降低,笔者遇到的差距最大的是应聘者目前薪水7000,应聘薪水期望2500。这就有几种可能,一种是对个人价值完全没有客观判定,一种是目前薪水有“水分”,还有一种是为了早日先找一份工作,自降身价。最后面一种对于企业反而风险更大,因为不是应聘者对薪水的真正期望,如果企业因为“便宜”而录用,这个员工会逐渐要求加薪,或因为薪水过低而消极怠工。

    还有一些时候,我们发现有的应聘者简历中,每一段工作经历之间,总是有一些真空期。我们知道一般这种情况的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种:主动辞职,却没找好下家;被企业解雇或裁员;处理家庭/个人问题,辞职;个人创业;等等。偶尔一次还可以理解,如果经常如此就有问题了。
    如果应聘者经常在没有找好下家的情况下主动辞职,当然似乎是性格比较果断,但更多会让人感觉考虑不够周全,过于冲动;如果经常是为了家庭、个人问题离职,是不是可以认为对工作不够重视,工作遇到家庭只能靠边站?


作者: 土豆一号    时间: 2010-7-12 09:04
分析的很到位,谢谢,学习了!
作者: pxz19801215    时间: 2010-7-12 09:35
楼主的分析很有道 理
作者: 如梦@    时间: 2010-7-12 10:01
为什么我看不到文章,只能显示回复桌面啊。
作者: 大尾巴的鱼    时间: 2010-7-12 10:01
现在好像可以了!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的鱼 于 2010-7-12 10:03 编辑


作者: szwalker    时间: 2010-7-12 10:10
鱼分析的很有道理
作者: jadecheng    时间: 2010-7-12 10:11
大鱼的文章总结得不错,学习一下。
作者: 如梦@    时间: 2010-7-12 10:44
终于看到鱼的文章了。很经典,受教了!
作者: 章七七余    时间: 2010-7-12 10:47
谢谢楼主!
作者: 章七七余    时间: 2010-7-12 10:47
好东西,学到了
作者: 92leehom    时间: 2010-7-12 11:19
大鱼的文章很具有参考实用价值
作者: smileyang    时间: 2010-7-12 15:07
分析得很详细,我看简历也是主要从这几点着手的
作者: 13526786299    时间: 2010-7-12 15:45
很经典,学习了,还有一种是鱼没有考虑到的,比如我是一个例子,我在08年----10年初是我的空档期,原因是:在家生宝宝,带宝宝,在这种情况下,事业遭遇宝宝的时候,除非特别必要,相信会有大部分女性会与我有相同的选择
作者: 新细雨    时间: 2010-7-12 16:40
学习了!很有收益

作者: 花脚印    时间: 2010-7-12 17:20
谢谢经楼主的经验分享,不管是HR人员还是求职者都能从中受益,可否有一些关于招聘面试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分享,让我这后辈学习一下。
作者: zhangxin_985    时间: 2010-7-12 17:42
实用,认真学习
作者: favy    时间: 2010-7-12 17:43
学习学习!
有时,通过简历,还可以简单地判断其价值取向,结合面谈,了解其诚实度。个人感觉。
作者: 幽然    时间: 2010-7-12 17:47
真的是好东西啊,分析总结的很到位呢。楼主辛苦啦。
作者: cici1225    时间: 2010-7-12 17:48
确实分析得不错,学习学习,谢谢LZ,
作者: billqiu    时间: 2010-7-12 17:58
这个要顶。
作者: 浪迹的元让    时间: 2010-7-12 18:57
学习了,对简历的把握是招聘工作能否做好的基础
作者: ssuukkiiee    时间: 2010-7-12 20:15
谢谢楼主,学习了
作者: 倔强的地瓜    时间: 2010-7-12 21:15
学习学习,每天至少要看100份简历,其实在每份简历停留的时间很短,有些简历粗粗的扫一下,只要花个几年就可以判断他是否满足条件,对于初步满足的,在仔细的看看。
作者: juan_fighting    时间: 2010-7-12 22:12
分析的有一定道理,谢谢
作者: sonnyroot    时间: 2010-7-13 09:35
可以考察求职者的性格特征和认真程度。填写一个小小表格,有的一丝不苟、内容齐备,极现认真之态度;有的龙飞凤舞、信马由僵,尽显个性之张扬;有的别字、错字不时见,难掩文化之浅薄。真可谓性格特征、素质底蕴跃然纸上。如果用现在流行的笔迹分析学去分析,那可更是有说道。我们大部分人掌握不了那么复杂的东西,简单的分析还是应该知道的。比如,招聘会计人员,看看表格填写文字是否出格,数字是否清晰可见,有无连笔出现,这可是好会计的基本要求。要不他(她)做出的会计账本,真的没法看了。还有在招聘经常和数字打交道的人员的时候,如果表格填写多次涂改,你难道指望将来入职后求职者能够作出好的报表?给领导招聘个秘书,字写得七拧八歪,甚至还不如三年级小学生,招聘过来岂不是往领导脸上摸黑吗?
作者: sonnyroot    时间: 2010-7-13 09:36
可以进一步验证简历的真伪。如果求职者简历被注水,现场填写《求职申请表》难免会露出马脚,造假的东西不像真实的经历那么好记。通过已经投递的简历和现场填写的《求职申请表》的对比,可以发现之间矛盾或不一致的地方,在面试的时候重点发问,最终还原信息的真实面目。还有要高度注意那些喜欢把工作经历中月份省略的求职者,一不留神,一年的经历变成了真空。
作者: gelingqing    时间: 2010-7-13 14:10
我觉得鱼对简历的真空期分析得很到位。但是也不排除有特殊的情况,比如去进修了或者学习了哦
作者: tt天蓝    时间: 2010-7-13 23:57
好好学习一下

看过很多人的简历,还没有摸出门道。
作者: 静心湾    时间: 2010-7-14 09:01
谢谢楼主,有所思考。
作者: 小黏黏    时间: 2010-7-14 09:09
很受用的文章啊~
作者: 果果6666    时间: 2010-7-14 09:27
好东西
作者: 义果    时间: 2010-7-14 10:19
非常有用,我会参照用
作者: 涯嵩    时间: 2010-7-14 10:23
俞总,顶一个
作者: jindan87    时间: 2010-7-14 10:36
受益匪浅!
非常感谢楼主!
作者: 行者悟空    时间: 2010-7-14 11:06
目前月薪7000,期望酬薪2500,这个也太荒唐了吧。
作者: shileihei    时间: 2010-7-14 11:15
不错,分析的很正确
作者: hele_lv    时间: 2010-7-14 11:22
感谢分享
作者: hele_lv    时间: 2010-7-14 11:26
感谢分享
作者: tzzhang    时间: 2010-7-14 11:32
分析的应该是一些普遍性的现象,但也不排除有些特殊情况,毕竟,筛选简历只是招聘的第一步。
作者: 惠and惠    时间: 2010-7-14 11:40
总结的太好了,赞一个
作者: hrzz    时间: 2010-7-14 13:02
分析得很仔细,谢谢了!
作者: 雪吹西门    时间: 2010-7-14 13:35
如果应聘者经常在没有找好下家的情况下主动辞职,当然似乎是性格比较果断,但更多会让人感觉考虑不够周全,过于冲动;如果经常是为了家庭、个人问题离职,是不是可以认为对工作不够重视,工作遇到家庭只能靠边站?
================
针对这一点,我有跟楼主不同的看法,因为根据劳动法和现在大部分企业实际情况,一般从提出离职到正式离职都要经历一个月的交接时期,而且这个时期是属于正常上班,很难再时间上允许个人请假外出面试;就算是外出面试,除非新的单位对该员非常满意愿意等待,就目前劳动力市场来说,大部分职位还是供大于求的,作为用人单位很难会考虑用若干个星期来等一个人(而且,国内现在诚信度普遍较低,我就遇到过面试确认后等待入职的过程中被求职者放鸽子的事情);所以,我认为求职者在离开上家公司后出现1-2个月的工作空白期是非常正常的。还有一点提醒楼主注意,有些极不负责任的员工会悄悄的面试新公司后以蒸发离职的形式离开,这种离职行为会给原单位业务造成极大的困难,对新单位而言也是一颗定时炸弹;这样的员工有的会以假简历的形式求职,所以在背景调查时都很难获得真实的资料!这一点,也提醒各位同仁注意:那些在面试中似乎在职的而又很快答应你入职时间的求职者,对他们要千万三思!!
作者: 侯侯的宝宝    时间: 2010-7-14 13:39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liang-11    时间: 2010-7-14 15:08
分析得比较全面,谢谢楼主
作者: feelsake    时间: 2010-7-14 15:15
同感,学习了~~~
作者: 兔兔鱼    时间: 2010-7-14 15:16
我们公司一般还会从住房、拥有车辆等情况去衡量一个管理者真是的收入等等。其实,戳穿谎话只要按照一条线坚持到底追问下去,伪装再好也会露出真相的。
作者: wlzz006    时间: 2010-7-14 15:49
学习了,我们需要冷静专业的分析哦。都加油了,各位!
作者: 伊甸@游鱼    时间: 2010-7-14 16:57
真的好东西哇!:)

作者: 打哈欠的猪    时间: 2010-7-14 20:48
鱼哥哥最近状态奇佳,文章很有实用性,感谢分享。
作者: 明明懂了    时间: 2010-7-15 09:16
言之有理
作者: 剔透晶莹yy    时间: 2010-7-15 09:29
很有用,顶一下。
作者: 宫墙柳    时间: 2010-7-15 09:51
前两天刚刚听了面试技巧的培训,感觉简单的简历,也是大有内容的,跟楼主讲的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楼主总结得很好啊
作者: 求上    时间: 2010-7-15 10:41
学习啦,不错
作者: lunhui1986    时间: 2010-7-15 11:13
:)分析的不错!
作者: yidianzixia    时间: 2010-7-15 11:20
分析的很仔细,学习了
作者: crystal200605    时间: 2010-7-15 14:04
个人感觉归纳性较强,同时也操作性较强,平民化说明
作者: 小雅*    时间: 2010-7-15 14:09
有道理,学习了!
作者: 郭小羿    时间: 2010-7-15 14:26
还好,我的简历都没出现上述的问题,,,
作者: 江中一舟    时间: 2010-7-15 14:47
好东西,学到了

作者: 世说新语    时间: 2010-7-15 15:59
楼主分析的很不错,学习了
作者: 世说新语    时间: 2010-7-15 16:00
呵,不好意思,刚才发成哭脸了!
作者: leefiona    时间: 2010-7-15 16:03
谢谢楼主分享,学习了、、、
作者: pirate_1981    时间: 2010-7-15 16:25
简历还能透露应聘者的真实的工作经历。如果对于简历中的工作经历,应聘者能够比较准确详细的说明自己的工作职责,那这段经历就比较真实,如果应聘者只是笼统的介绍某段经历,并没有对其工作进行精确描述,那这段经历就有可能是应聘者杜撰的。
作者: 652884035    时间: 2010-7-16 09:47
很久没来啦,捧下鱼哥的场,学习了
作者: 无奈者    时间: 2010-7-16 10:09
果然不错呢
作者: hr_wing    时间: 2010-7-16 14:51
分析的有理。但第三点,关于简历这一块,现在的简历都很多平台提供模版式的,或者在网上可以下载很多简历,单看简历表达,都是OK的。也是头疼

作者: susiezhang    时间: 2010-7-16 16:22
意犹未尽!还能更多分享些吗?哈哈,鱼分析得非常有道理,学习了!
作者: 玲儿28    时间: 2010-7-16 17:31
应聘的简历太多因此只能快速的看,因此忽略了简历中透露出来的许多问题,现在学习啦.感谢!
作者: 海之怀抱    时间: 2010-7-17 11:57
对现场的普工呢。。。哎有时候做不了这么细致  
作者: Cici 刘    时间: 2010-7-17 17:37
十分感谢,学习了!
作者: 大漠狼族    时间: 2010-7-17 18:37
支持,确实有道理!
作者: 常诚    时间: 2010-7-18 01:13
不错不错。感谢这样的帖子出现。多多益善。呵呵。
作者: 魅力HR    时间: 2010-7-18 19:39
学习了,工作经历那段分析确实是我以前搜简历未注意的!
作者: jiang04renli01    时间: 2010-7-18 20:43
很是收益,谢谢
作者: 李新竹    时间: 2010-7-18 21:10
学习了
作者: 快乐交友    时间: 2010-7-19 15:08
学习了,谢谢楼主。顺便请问如何签到啊?
作者: 快乐交友    时间: 2010-7-19 15:17
今天我终于签到了!
作者: 梵音谷    时间: 2010-7-19 15:19
谢谢分享,确实很有道理。
作者: 阿汪浪花    时间: 2010-7-19 16:13
谢谢楼主的分享
作者: 阳光舞者    时间: 2010-7-19 16:59
回复 1# 大尾巴的鱼 的帖子


    支持支持
作者: dylanwinson    时间: 2010-7-19 17:13
thank you ~~~
作者: clmgp    时间: 2010-7-19 20:36
学习中……
作者: chris.bao    时间: 2010-7-22 14:06
分析得很透彻,学习了
作者: 俏妞    时间: 2010-7-26 13:57
分析的很周全,好
作者: 向日蔡    时间: 2010-7-27 10:15
很有见的,谢谢分享。
作者: Cindy燕儿    时间: 2011-2-19 22:01
简历里藏乾坤
作者: 梦慕汐    时间: 2011-2-19 22:30
嗯,学习了,大鱼的分板很受用哦,谢谢分享.
作者: GolfLiu    时间: 2011-2-20 12:19
好文章啊!学习了!
作者: 柳絮轻舞    时间: 2011-6-1 15:32
真空期应该也有好的思考方面吧。一边上班一边求职,对企业来说,也是伤害。我的两次换工作都是辞后找的,虽然时间长了点,但是心安。
作者: Ivan0421    时间: 2011-6-1 17:40
分析的很有道理,学习了!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