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建立一個新連結的理論貢獻 [打印本页]

作者: jkliang    时间: 2010-7-20 00:19
标题: 建立一個新連結的理論貢獻
Dear Kenny
' m6 Z' ~7 |3 {9 k3 z+ c  P        想請教您一個問題。如果在一個研究中,引用了某個理論,然後將兩個從未連結在一起的變數假設成相關,經過資料蒐集與驗證也支持了這個連結,那這個新的連結可以宣稱是有理論的貢獻嗎?例如,在您的演講中提到(有土豆網視頻真好,不過在台灣的連結慢了點),藉由Social Exchange Theory,假設LMX與OCB之間具有正相關,經由實證支持這個結論,那這個新連結的理論貢獻該怎麼闡述呢?
0 C/ t1 O& V: Y2 ?5 r        我有3種想法:(1)Social Exchange Theory的繁衍(proliferation),意即LMX與OCB之間連結的這個現象,是以前有關Social Exchange Theory的研究所沒有解釋到的,所以這個連結的證明,對Social Exchange Theory產生了貢獻。(2)這個連結的建立,是找到了一個OCB的前件因子(antecedent),讓我們知道影響OCB的另一種途徑,所以這個連結的建立,對於OCB的理論產生了深化(elaboration)的貢獻。(3)這個連結的建立,將原本各存在於不同的邏輯關係網(nomological network)中的LMX與OCB結合起來,透過這個研究的發現,將這兩個邏輯關係網連結了起來,所以這個新連結的建立,提供了這分屬兩個不同邏輯關係網的理論提供了整合(integration)成一個完整理論的機會。想請教您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為何?: S+ s8 O0 E4 c" f6 K
        會想請教您這個問題是因為,對於初階研究者而言,不太容易去建立起一個新的理論,在原有已發展的理論上進行加值,是比較可能對理論產生貢獻的方法,而建立一個兩變數間的新連結則是最常應用的手法(當然前提是必須要有理論支持這個假設),這是我想到初階研究者能夠對於理論產生貢獻的一種途徑。不知您的看法?3 v- m  L) U/ ]

作者: C.W.    时间: 2010-7-20 08:16
早安,jkliang, 谢谢您的提问,让我们多了个思考的议题。, i' b# U' N1 A! H
先分享个我个人对此问题的看法! 藉由Social Exchange Theory假设LMX与OCB之间具有正相关,就理论贡献而言,若真有,应仅可算是theory testing吧?不是吗?5 x1 z. z% A  c6 r+ n! }
由于LMX与OCB背后共同的理论观点是Social Exchange Theory,我们只是replicate SET的论述应用到此关系上,因为不论是从LMX看OCB或是找出了OCB的另一个antecedent LMX,与过去从SET推倒出OCB的因或LMX的果,在本质上的差异是不大的! 如果今天把OCB改为TMX (team member exchange),也许更能说明这是在检测SET,因为我们真正量测了”exchange”而非只是论述,但仍是停留在replication的阶段。如果要强调其理论上的贡献,若能找出一个不是SET视角但会影响LMX的前因,再连结此LMX-OCB,或许理论的贡献会较大些。上述的观点是我听Kenny过去的讲座学习来的,只是不知这样的解读是否合适或是误解了?? Oops! 这是不是属于谈论”内容”啊?又忘了,这个blog只谈方法的啰~ 但应怎样拿捏,对我、实在有些困难、、、然我的发言只是单纯地希望在Kenny回复问题前,大家多多交流、一起学习! 这不也正是成为第四类学生可以努力的方向吗? 想法没有绝对的对错,藉由讨论应会更清晰些,大家加油啰~~ 再次谢谢Kenny的用心!!  C.W.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10-7-20 11:09
jkliang 与 C.W.,我的感觉是大家把我教的东西,和一般主编的要求混起来了。我是教大家做研究。发文章只是研究的其中一个目的。
$ T2 Z/ o; B% w, k9 Q9 z; G; C( J一般主编要的是一个有趣的研究,而且是「有理论背景」的研究,that is, a study that is interesting, useful and well grounded on theories. 这是最低的要求。0 \, N" o, M% k3 f3 ~% \$ L
我一般教大家的是“长远来讲”,我希望大家多做一些「有理论贡献」的研究。
$ V! B+ _9 a  ^, W有「理论背景」和有「理论贡献」是两回事。把量子力学用在统一场论是「有理论背景」的,但是超弦理论却是一个新的有「理论贡献」的理论。管理学一直在做的研究绝大部分都是「有理论背景」的(你的例子就是其中一个)。但是我们真的把理论推展、探索、纠正、批判等工作是少之又少。尤其是最近十年,管理学的理论发展几乎是一潭死水。jkliang,你们作为一个初入行的学生,要你有理论“贡献”是很难的。所以,我只会说你的论文一定要有“贡献”。你的文章,暂时有理论的“基础”就好了。这样舒服一点吗? 本帖最后由 Kenneth 于 2010-7-21 14:19 编辑 - G  s. E# X1 W6 r

( ]! Z) R) Y9 p) m' e 本帖最后由 Kenneth 于 2010-7-21 14:28 编辑
5 C) @. Q, x' @9 K2 ]" b
# Y. j2 Z$ Y' y- x) W2 N1 v
作者: C.W.    时间: 2010-7-20 19:43
回复 3# Kenneth 的帖子; K# ~2 _$ m& Z% y0 ~! Z
' g4 q; o3 @. q$ h4 }/ v1 C0 u

! W* b& Q$ q, m* V同意Kenny所讲,他是教大家做研究,而发文章只是研究的其中一个目的!但对于「我的感觉是大家把我教的东西,和一般主编的要求混起来了。」这中间的差异,唉、、、。 大家加油啰!!  C.W.
0 q( d# Q* q' w7 |. b# c5 J6 G! p9 f5 P8 J; \4 s4 D" h

作者: cbl223    时间: 2010-7-20 22:42
恰好看到一篇文章,作者通过“引用分析”,说明在全球战略研究范围内,高产研究者和高引用率者通常并不是一致的,见  服事人的(战略小组)中 全球战略小组(Global Strategy)。
- ~4 \6 ~7 n1 H! N7 o, w6 B一开始就盯着最理想的研究目标呢?还是先满足发表的最低要求呢?这是一个问题。
作者: jkliang    时间: 2010-7-20 23:26
謝謝Kenny的點醒,再一次導正做研究的觀念。其實,那麼在乎期刊審查的要求,應該是台灣博士班學生現在的處境,甚至說是困境!舉敝系為例,博士班畢業起碼要有兩篇期刊論文,要求是SCI、SSCI(至少一篇以上)或TSSCI,只要有paper就可以畢業,所以博士班學生不是想如何好好做研究,而是想怎麼樣才能讓文章發表在SCI或SSCI期刊上,這樣畢業後真的有受到做研究的訓練嗎?, w) j' H; l3 q- W6 A
尤其在台灣,想要到大學內教書,老實說,比誰期刊多就比較有機會擠進這個窄門,再加上大學喜歡「海龜」派,本土的博士該何去何從?只好埋頭多衝paper數。小小抱怨,還請見諒!不過,在做研究的過程中,仍會時時提醒自己要有正確的研究態度,不是為了發表而發表,而是做正確的研究,切實解決社會上發生的問題才是。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10-7-21 09:18
回复 6# jkliang 的帖子
. P5 |4 `0 d4 s' H' _- M( Z  A, e; I9 C& a3 A- K
jk,其实我的经验是一个笨的人和一个聪明的人可能在很多事上的选择都一样的。他们的分别往往是一个聪明人会“知道自已在做什么”并“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有了这个分别,在有必要有分歧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得见分别了。
! J* M; o- P* A1 h* P   
作者: hongyan911    时间: 2010-7-21 14:49
回复5楼cbl223 :这个问题我也困惑,也在思考……目前的打算是先保证饭碗,再追求理想。
0 ]& G; ]6 b5 c- u  e要知道罗马(理想)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个过程异常艰辛,但是保证饭碗的同时不能丢掉理想,因为有理想才不会迷失方向。目前的生存环境如此,所以先“求生”,但终极目标在于“求道”。这个可能是一种理想主义,因此仅限对于研究有那么点兴趣的人而言。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10-8-4 09:45
回复 5# cbl223 的帖子3 J  ]+ T2 }! d5 y0 F3 M

7 b4 T  _! |; \. S
( d8 C0 i7 [0 P" Y    你不用彷徨。到底应该「一开始就盯着最理想的研究目标」,还是「先满足发表的最低要求」本来就不是一个问题。多看一定creativity的书吧。这两个走向 “不是” 相违背的一维问题。他们是可以同时成就的一个两维问题。谁说你每一次只可以做一个研究的?我没有见过“成功”的学者是这样的。$ b2 ?1 d9 {( t( h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