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做公司里最傻的员工(推荐给新人) [打印本页]
作者: 风雨竹 时间: 2010-7-20 07:48
标题: 做公司里最傻的员工(推荐给新人)
提起杨丽,大家无不惊叹于她创造的升迁神话。高职毕业之后,在本科生云集研究生成群的大公司从前台接待做起,然后就以火箭般的速度,在三年内登上了部门经理的宝座。是突来的神力炼就了过人的聪慧,还是侥幸的好运,大家众说纷纭。但我知道,从前台到经理,她一直是公司里最傻的员工。
1、机会青睐最傻的求职者
杨丽毕业那年,就业形势已经严峻到连大学生都人人自危的程度。在撒下了几十份求职信后,好不容易有一家公司有了回应,可是当杨丽兴冲冲地去面试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有40多人揣着本科学历和各种证书聚集在公司门前,竞争几乎激烈到了短兵相接的地步。闯过了初试和面试,杨丽进入了最后一轮考察:在人力资源部实习三天。部长留给了杨丽一个任务,将公司去年的部分文件整理归类并在微机里建档保存。
然而,就在杨丽忙碌了一天之后,下班前传来了坏消息,总公司紧急通知暂停招聘新员工。“这不是耍我们吗!”参加实习的其他学生纷纷跑到部长办公室表示不满。直到下班前,焦头烂额的部长才送走了最后一个愤愤不平的学生,回到办公室,却发现杨丽还在成堆的文件里忙碌着。
部长很客气地说:“真不好意思,白让你忙活了一天。没办法,这是总公司临时的决定……下班了,快回家吧,你明天就不用来了。”
杨丽站起身来,说:“没什么,只是这些文件我都整理了一半了,如果换成别人又要从头开始。活儿没干完心里不踏实,我明天再来,一个上午就足够了。”
同学们都说杨丽傻,与其给人家白白出力,还不如抓紧时间找别的工作。杨丽只是微微一笑,第二天中午离开的时候,留下的是一排排装订好的文件夹和一间整洁的档案室。
两个月后,求职屡屡碰壁,只能在小店打零工的杨丽接到了一个电话,是那位部长打来的,说现在公司有职位邀请她前去应聘。原来,部长在向公司经理汇报招聘情况的时候,特别提到了杨丽的表现。经理对这个“最傻的求职者”印象很深,指示部长留下了她的联系方式。当公司完成调整,重新招聘员工的时候,部长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了杨丽。就这样,在同学羡慕的目光里,杨丽重新迈入了这家公司的大门。
2、在最没有前途的岗位上闪光
初入公司,学历最低又没有经验的杨丽被安排去做前台接待。在大家眼里,这是公司里最“垃圾”的岗位,平时接听电话,做个来客登记,从来没人干到两年以上,选择这样的职位,毫无前途可言。
杨丽毫无怨言,微笑着去迎接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用她的话说:“前途不是选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上班第一天,她就换掉了那本破破烂烂的登记簿,扯下了脏兮兮的部门电话联系表,取而代之的是16开的大本,封面是自己打印的公司简介,至于联系电话,她连续几个晚上熬到十一点也就熟记在心了。有人不理解,说花上十秒钟查查通讯录不就知道了,何必犯傻?死记硬背。杨丽说自己的工作就要“问不倒,答得快”,不光是电话和房间号,有关公司的一切都要心中有数。
一次,几个新加坡客户来洽谈合作,杨丽安排他们在大厅稍等。客户们坐在一起,谈到对这个新合作伙伴的业绩不太了解,杨丽主动走上前去很有礼貌地说:“如果可以的话,占用各位一点时间,我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杨丽把公司近几年的销售业绩、市场份额、运行情况说得有条有理。等到销售经理来迎接的时候,客户们赞不绝口:“你们公司了不得,一个普通员工对自己公司的业绩都能脱口而出,这是多么强烈的责任心和自豪感啊!我们对这样的企业很有信心……”事后,经理问杨丽怎么记住那一长串数字的,杨丽回答:“公司年会和每次的例会,我把各个部门的情况作了详细的记录。”经理不由得对她刮目相看。) ]3 c) J4 M3 ]: b0 c% X
很快,这个热情而细心的前台成了公司一道亮丽的风景。其实,杨丽的做法当初被很多同事嘲笑为傻帽。比如为了保证电话铃响三声就接通,杨丽从来不带杯子到公司,最大程度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大家说公司不是上甘岭,而杨丽相信,每一个未知的来电都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客户,也许百万元生意就开始于一次及时而热情的接听。再比如,午餐之后杨丽总要把大厅打扫一遍。有人说别傻了,公司付钱给物业公司了。杨丽说:“物业公司的清扫时间比公司下午上班晚半个小时,中午时间进出的员工很多,地板上满是脚印,如果来了客户,肯定会影响他对公司的第一印象。”
老天不负有心人,一年之后,优秀员工的称号和额外奖金破天荒第一次落在了杨丽这个“最傻”的前台接待员头上。
3、把大家最敷衍的事情做到最好
公司规定,每到年末,员工们都要写一份年终述职报告,将自己全年的工作形成书面总结,既要总结经验,也要制定目标,提出建议。公司里近千名员工都把这个举动讽刺为最大的形式主义。
所以,当杨丽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敲键盘的时候,老员工们说:“别傻了,从网上下个改改就得了。上千份报告摞起来比老总的个子还高,老总会看?笑话,肯定最后卖了废纸。”
杨丽没有理会,因为她工作了一年,确实有很多感受,也想借此机会提出建议和设想。以前杨丽的建议最多走到部门主管那里就石沉大海了,而以她的职位和身份,想要见到老总当面陈述,只能是一种奢望。杨丽有一种冲动,一定要借这次机会把自己对公司现状的看法和今后发展的建议详细而完整地表达出来,她认为没有什么比一份图文并茂的报告更好的了。
于是,杨丽每天晚上回到家,饭后第一件事就是冲到电脑前准备材料,绘制图表。一周之后,一本像时尚杂志般的年终总结送到了公司办公室。彩色封面上是公司的标志和宗旨,扉页上有目录和提要。正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我的工作、我的看法和我的建议。每一部分都有详细的数据和直观的图表,还用漫画形式展示了公司存在的不良作风和浪费现象,最后是态度诚恳的建议和充满激情的设想。7 y. x8 _# _" A1 Q: F
接下来的几天里,公司的每个员工都在谈论这份不可思议的年终总结,都说真没想到年终总结也能这样写,杨丽一下子成了公司的热门话题。又过了三天,老总把杨丽喊到办公室,说:“无论是你第一次来应聘,还是这次写总结,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报告我看了四遍,你看问题很准,思路也很清晰,设想很有创意,但我更欣赏你对公司对工作的那份责任感,你也许需要一个更合适的岗位,好好干吧。”
就这样,这个公司里最傻的员工,走上了职业生涯的高速公路。
本帖最后由 风雨竹 于 2010-7-20 07:49 编辑
) D& }9 J7 c+ B1 _
( m+ G8 Q, z" X+ }2 S; S+ j 本帖最后由 风雨竹 于 2010-7-20 07:51 编辑 4 b3 |4 u) W. p" W9 G1 T
8 u9 \5 x4 V/ r
作者: laputa1028 时间: 2010-7-20 08:06
风雨竹,谢谢你的这篇文章...$ E2 a% r" h' ?
不刷小聪明,踏踏实实做事...
X* v0 Y8 e! t* [* h, ]受益了
作者: palmbeach 时间: 2010-7-20 08:57
向杨丽学习!
作者: gelingqing 时间: 2010-7-20 09:08
结合我的现状,在结合杨丽的奋斗历程,感悟良多!
作者: 如梦@ 时间: 2010-7-20 09:18
哎,道理都懂就是没有那份恒心,像杨丽学习了!
作者: wangjianhr 时间: 2010-7-20 10:20
有些悲观,虽然任何职场人都应该像杨丽学习,但并不是每个人最终都能得到机会。
作者: pirate_1981 时间: 2010-7-20 11:15
在现实中,好像很少有这样的员工,也很少有这样的老板
作者: 风雨竹 时间: 2010-7-20 11:37
我自己又从头一字一句读了一遍。6 K7 u" I% A( Y, |, n+ B
其它本来标题是:推荐给新人以及自认为老人的新人。% I# v/ {2 L$ c9 S' W
所以,原意是:不仅新人要看,某些老人最好也要看一下!
作者: dylanwinson 时间: 2010-7-20 11:41
学习学习~~~
作者: 伊人独儛 时间: 2010-7-20 14:49
我看了,大学毕业那会儿当前台的时候,每天混日子过,真的惭愧!
作者: angel214555 时间: 2010-7-20 17:26
想杨丽学习,从小事做起,细心,稳重,精确。
作者: tzzhang 时间: 2010-7-20 21:35
职位不论高低、工作不论贵践,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
作者: tt天蓝 时间: 2010-7-21 00:09
回复 1# 风雨竹 的帖子$ R/ A1 V' a. m6 k+ B
# Q5 J& S0 [ t7 C8 i) e5 s5 T& t5 n6 F4 h# V
好事例,新人特别应该看。不要只看到别人的光环,而应该认识到光环背后的努力和付出。
作者: tt天蓝 时间: 2010-7-21 00:11
有些悲观,虽然任何职场人都应该像杨丽学习,但并不是每个人最终都能得到机会。 ...
z6 R: Y% Q" i: h/ K1 ^! pwangjianhr 发表于 2010-7-20 10:20 
可惜很多人根本没有为机会做好准备。
% i& @% Y$ ~; O$ J# X+ @# e
+ h( B" }' _% m( U( ~: J
9 [' @/ ?. Q, l4 Z8 z& A% @2 q
作者: 醉蝶舞 时间: 2010-7-21 00:50
太精彩了,我这个老人,也汗颜啊~
作者: xiaomomo 时间: 2010-7-21 09:03
很好的案例,既能给“新人”一种指引,也能给“老人”一种反思。
) ^6 b) C7 Q7 i% B G每一份收获的背后总会有不同寻常的付出!
作者: xiaotonghr 时间: 2010-7-21 09:10
我现在正处职场低潮期~~怎么客服,我发现现在自己很懒惰,,2 |" u+ y7 E& F, I( m$ A
# Z2 Y# {) o5 s( k; f一点也不想工作,,
作者: 世说新语 时间: 2010-7-21 09:59
恩,看了真是深有感触,记得我工作的第一个半年,我差不多就是这么度过的,可是后来就慢慢心里不平衡,直到现在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哎,真是惭愧!
作者: 幽然 时间: 2010-7-21 11:10
确实是呀,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人生的价值总是会体现出来的。
作者: haopengyou 时间: 2010-7-21 11:51
值得学习。
作者: 飘摇水妖77 时间: 2010-7-21 12:56
做职业的有心人
作者: 蓝色翅膀 时间: 2010-7-21 13:20
感悟很多,谢谢
- y* Z7 t5 G' U' J* }$ i: j3 r成功并不是运气好,机会好,而是你成功的基础是否已做好?
8 c. C" i' Z; u, P' x3 s所以成功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
作者: 倩倩QQ 时间: 2010-7-21 13:24
收益了
5 ?" f7 {, F$ I& @
作者: redcartelo 时间: 2010-7-21 13:58
身边这种例子有很多。不要羡慕别人有关系、有背景、有后台。因为这些条件你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命中注定就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努力,再努力!
作者: 如风若影 时间: 2010-7-21 16:36
很少有人能做到像杨莉那样吧~~~
作者: 皇室省委 时间: 2010-7-21 20:08
2008-08-08 13:09:09补充补充Q1:餐厅的新人员工手册应要要编列那些东西进去呢?补充A1:7.保持用餐环境的整洁原因:桌面如果很乾净.相信吃东西的食欲一定很好!
作者: 夏日时光 时间: 2010-7-21 22:45
学习了:)
作者: 烁烁 时间: 2010-7-21 22:51
夜半十一点,路过此贴。这种故事看过有很多了,再看,回忆起往事。
作者: 杨晓蕾 时间: 2010-7-22 09:35
向杨丽学习,我现在随着现在对现岗位工作的熟悉,工作的积极性越来越少……
作者: luocumt 时间: 2010-7-22 09:51
其实工作就应该想文中主人翁哪像踏实的做,但是现实中很多太过焦躁,耐不住寂寞。工作之外想的太多,未必是件好事。
作者: 姗姗语儿 时间: 2010-7-22 09:52
学习学习,真的很好。
作者: xiaoyou0105 时间: 2010-7-22 10:00
真的很有创意,佩服!
作者: 二愣 时间: 2010-7-23 10:40
感动中
作者: favy 时间: 2010-7-23 14:33
要有职业的发展观,负责的态度,当然还要有一定的机遇哦。
作者: 土豆一号 时间: 2010-7-23 16:47
想想我们做事真的要负起责任,多学,多做呀,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大家加油!
作者: dives 时间: 2010-7-23 17:33
认真踏实的工作,像杨丽学习了 7 D/ n9 y8 Y' i6 ^/ X
作者: 觅食的鱼 时间: 2010-7-24 14:49
杨丽真的不简单!其实也没有太多的只会在里面,无非是比平常人多了一份踏踏实实的坚持,我要想杨丽好好的学习!
作者: 忧郁的轩轩 时间: 2010-7-24 15:03
作为员工,只管埋头苦干就好了,如果每付出点努力就关注着领导是否看到了,是否赞赏了,那还不如不付出呢。我就不信,一个人总是付出领导看不到,再说了,即使看不到或者看到了也没人和表示,可是你通过付出自己得到了成长,也增强了自己的竞争力啊,可以跳槽呀
作者: 初九 时间: 2010-7-24 15:15
受益匪浅
作者: zhanglijun88070 时间: 2010-7-24 15:27
有像这样的员工,也要有像这样的老板
作者: 隔岸观火 时间: 2010-7-24 20:00
智慧有些时候就体现在细节处。
作者: sweet1 时间: 2010-7-24 21:39
受益匪浅,要学习学习
作者: anny581 时间: 2010-7-25 09:44
莫非是我的头头,我的头头我很佩服!
作者: 猪猪会飞了 时间: 2010-7-25 16:21
好强啊,我们却已被习惯堕化了
作者: 智慧树1984 时间: 2010-7-25 22:59
很好的新人学习资料!
作者: 猫小判 时间: 2010-7-26 08:04
学习学习 很适合我这个重新爬起来的人
作者: 乔沉 时间: 2010-7-26 11:29
怎么样才是稳重?领导总说我不稳重。
作者: 门才1 时间: 2010-7-27 08:27
每天都在浑浑噩噩的混日子,汗颜!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