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事实劳动关系”的前世今生% O( ~0 Y9 _/ m$ u ] 文/齐精智 # g' n: n f5 A5 Q( t1 T 【学科分类】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出处】北大法律网首发 【摘要】“事实劳动关系”只存在于1995年的“劳动法”时代。而在2008年以后的“劳动合同法”时代,由于劳动关系成立依据是用工与否:有用工而无劳动合同,成立劳动关系;无用工而有劳动合同,不成立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成立与否只与是否用工有关,和劳动合同无关。 【写作年份】2010年) L' Y R( X6 C4 o! @ 【正文】 在劳动法实务中,“事实劳动关系”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本文将从1995年至2008年的“劳动法时代”和2008年以后的“劳动合同法时代”两个不同的阶段,来讨论“事实劳动关系”的前世今生。+ y5 E( r8 T ?( n" d7 B* @ ' l" a0 Q! [7 |2 }4 K 1995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劳动法》,其中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是否成立的标准,在于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就存在劳动关系,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就不存在劳动关系。8 l$ L f4 V& o( Q% y* C + d0 R A9 _# h 但在实践中,由于大多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他们之间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管理与被管理,劳动者加入用人单位、听从用人单位的指挥等劳动关系法律特征,实际上存在着劳动关系。故在实务中,将此种情况名其名曰“事实劳动关系”,承认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也会存在劳动关系。 但1995年的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确认标准是错误的。劳动法律关系确立的标准不应是书面劳动合同的签订。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原因是一定的法律事实。劳动关系产生的依据是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劳动的事实,而不是书面劳动合同。书面劳动合同只是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凭据,而非劳动关系产生的依据。 $ b" y" e, Z" g0 ?+ L+ C 2008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纠正了劳动法关于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劳动合同法规定自用工之日起,即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是否有用工事实,成为了劳动关系是否成立的标准。而双方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不再是劳动关系确认的标准。双方有劳动合同而没有用工事实,双方之间不是劳动关系;双方有用工事实而没有劳动合同,双方之间是劳动关系。, ~. j0 W; D9 L& v# G E4 e- z 8 v$ J# s2 `2 P5 f: B 综上,“事实劳动关系”只是在劳动法时代,由于立法的错误认识而产生错误法律概念。在劳动合同法时代,已经不存在所谓的“事实劳动关系”。 7 l; v- g8 w: d+ {# l + C$ d$ X: ~: t; {" D. b4 }1 S $ n Y; M( E S! ~1 K |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