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企业人的道德和修养》连载(每日更新) [打印本页]

作者: 成功无限2    时间: 2010-9-21 13:41
标题: 《企业人的道德和修养》连载(每日更新)
《企业人的道德和修养》当前企业最应该组织员工全体学习的一本书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定价:25.00元
作者:慧  祥

【出版者序】

2009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温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曾说道,“道德缺失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层次原因。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
人才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什么是真正的人才呢?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大学》上说:“有德此有人。”意思是说,有德才能称得上是人,“人才”首先是一个有德的人。企业要发展,必需要用有德的人。因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如果企业没有有德的人,纵使是百年基业,也能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例如拥有二百年历史的著名老店——巴林银行,就是毁在一个期货操作员的手里。全球第七大集团——美国安然公司的破产,也是源于两个主管挪用公款。
许许多多的企业、事业单位,现在总难免长有一批“蛀虫”,每年由此给企业和社会造成的经济与信义损失,难以估量。
有人说这是制度存在漏洞,这我们不能否认。但制度漏洞不过是此类事件发生的条件而已。更深一层的原因是:所用人才的品行操守没有伦理道德的规范!
因此,一个企业要长远的发展,必须要以提高企业所有人的道德素质作为基础,否则,健康、永续的经营就很难实现。
道德二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什么是道?什么是德?对一个企业人来说,什么是一个企业人应有的道德和修养?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弄清楚的首要问题。
什么是“道”?“道”的本义是指我们所应遵循的“道路”,展开来讲,道就是自然之道,就是宇宙人生的规律,只有按照规律行事,才是人生幸福美满的保证。如果不按“道”来行事,就一定会遭遇很多阻碍,因为违背自然,一定是行不通的。
什么是“德”?“德”就是按照宇宙人生的规律来行事,我们能顺乎自然、将自然的法则落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德”。
对一个企业人来说,“道”就是我们应该遵循的规律,企业的发展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更重要的是要遵循道德规律,正如《大学》上所言,“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不骗人、不撒谎、不偷奸耍滑、不占他人便宜、不贪污、不拿回扣、认真工作、勤奋努力、为客户付出、视信誉为生命。这些看似简单的词汇,里面正包含着一个企业人的成功大道。按照这些道来行事,我们就是一个真正有“德”的企业人。
在“办公室政治”成为很多职场人士热议话题的今天,讲求道德和仁义,似乎是一个不合时宜的话题。甚至,在小部分人眼中,讲求道义是傻瓜才会干的“吃亏”的事情。但是,以下也是我们同样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真的能够取得成功吗?一个企业有优良的产品、完整的制度,就一定能够走远吗?
“道德的光芒比阳光还要灿烂”,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都有赖于此。
“人之初,性本善”,道德是我们每个人本有的自性的流露。今天。我们出版中华文化与企业管理丛书,旨在期望中华道德伦理在更多的企业人中得到落实,此乃无数企业人一生为人处世、成家立业、幸福成功的基础,更是振兴中国企业、让中国企业能走向世界舞台的根本。
愿与天下企业人共勉之。祝福您!



作者: 成功无限2    时间: 2010-9-21 13:41




【作者自序】




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代,身为企业人的我们,会有很多的困惑和不解。我们的员工怎么啦?我们的同事怎么啦?我们的上司怎么啦?我们的客户怎么啦?我们自己怎么啦?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同样有儒家文化背景和同样在经营现代企业的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那里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却有着一副儒家的心肠和灵魂。
和日本的企业相比,我们只引进了《国富论》,而忘记了《道德情操论》。日本企业不仅引进了现代企业制度,同样也把儒家思想作为自己的“道德情操”。
无论是像日本著名管理学家伊藤肇所说:“日本实业家能够各据一方,使战后的日本经济迅速复兴,中国儒学文化的影响力,功应居首”,还是“日本企业之父”涩泽荣一提出的“士魂商才”的概念,都给了我们无尽的思考。


企业人之道

企业人之道在哪里?
日本的企业人之道在“忠恕”二字。涩泽荣一将《论语》作为第一经营哲学,他的著作《论语与算盘》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就是:既讲精打细算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
战后的日本企业,念定一个“忠”字诀,企业管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曾经的日本人,把一生忠于一个企业作为终身的荣耀。而如今,这种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本人似乎对企业变得不那么忠了,日本企业面临严重的危机。面对这种情景,很多日本企业重新倡导涩泽荣一的“论语与算盘”精神,把《论语》作为经营管理的指南,不少的日本大公司还把《论语》所倡导的“和”、“仁”、“忠”、“义”等思想写入公司的“社训”。
新加坡企业人之道是“忠实”。新加坡新儒商认为,成功除了靠专业技术知识,还要以儒家伦理关于忠实的道德训诫作为人际交往的价值观。雇主与雇员之间、商人与商人之间、商人与银行家之间,商业关系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忠实可靠,这里忠实的品格包括两层意识:一是有信,即讲信用、信誉,这是做生意应当强调的基本美德。二是忠诚,也就是忠于事业、忠于团体的敬业精神和知恩图报的良心。
新加坡已故总统薛尔思博士有一个公式:新加坡工业化、现代化=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工艺+日本的效率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东方的价值观念和人生哲学。
新加坡儒家文化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成功地与科学管理模式结合起来,成为指导和推动经济发展的理性工具。
我们今天用《论语》和儒家修齐治平乃至佛教大乘精神的思路写出《企业人的道德和修养》,也许正应了英国历史哲学家汤恩比的话。1970年,汤恩比接受池田大作访谈的时候说:“解决21世纪的社会问题,需靠中国的孔孟之道和大乘佛法。”同样,解决21世纪企业的问题,也要靠孔孟之道和大乘佛法。
作为大孝的忠,本是人性美好的显现,这种情操运用于企业,就产生了无穷的力量和价值,使得人心和睦、敬业精勤。日本人肯定看到了孔子曾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请孔子开示,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说,这就是孝啊,孝是德的本,教化也都是从孝开始的。日本人肯定很惊讶,孔子把古代贤圣成功治理国家的方法如此轻松地说出了。这种方法治理国家都如此之好,拿来管理企业不是绰绰有余吗?所以日本人就念“忠”字诀,也就是孝,成功地促进了日本的发展。
日本与新加坡更早地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又能把东方的孝悌之道完好地融入企业管理中去,是抓住了根本。中国人追求西方现代企业制度,没能注意发扬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精神,是舍本逐末。所以,我们在今天重新倡导孝悌之道,不仅是世界潮流,更应今天中国之所亟需。
所以一个企业的管理方法只是技术层面上的东西,一个企业的灵魂或者说社会生活的灵魂,是人的根本的道德观念。道德,是人类生活最重要的东西,比生命还重要。因为道德是生命的源泉,也是财富的源泉。有道德,社会财富才会源源不断。所以,我们所说的企业人的修养,实在是用这种孝悌之道,服务在企业中,一方面,孝悌之道通过服务于企业来显示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企业生活使孝悌之道更增加光辉,赋予孝悌之道新的时代内容。


企业人之德

《大学》说:“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企业人如果要创造财富,首先要有德,有了德,才有人来帮,有人来帮才有资源并运用资源创造财富,有了财富才能运用财富。
什么是企业人之德?
《大学》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企业人之德是一个根本的东西。在涩泽荣一那里,企业人之德是“士魂”,即儒家高贵品格才是灵魂。涩泽荣一说“只有《论语》才是培养士魂的根基,所谓商才,本来也是要以道德为根基的。离开道德的商才,即不道德、欺瞒、浮华、轻佻的商才,所谓小聪明,决不是真正的商才”。他主张“谋取财富的另一面,应常常思及社会的恩谊,无忘为社会尽到道德上的义务。”
儒家的根本是孝,士魂也是孝,孝为德本。不仅因为孝是美好的德行,也因为孝是认识自我的途径。《孝经》云:“事父孝,故事天明。”意思是侍奉父亲,观察入微,就能观察天象。“事母孝,故事地察。”意思是通过侍奉母亲,观察入微,就能懂得大地四时的规律。不仅仅如此,《孝经》讲:“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就是说孝道尽到极致,就会创造奇迹,感动天地。一个人的孝做得好,肯定能因为这种纯粹的诚敬,启发自身的智慧,这就是所谓的诚明,诚而明。
一个人从根本的道德上做好了,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呢?《企业人的道德和修养》,就是从这个根本处着手,把“孝”的观念运用到企业人的修养上。工作的基本点上,就是要懂得尽职尽责;在工作的素养上,就是要懂得“以财发身”,通过工作和投入锻炼自己的灵魂;在职业道德上,就是要敬业、忠诚、服从和牺牲;在职业素养上,就是要懂得“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谨慎入微,倾听工作现场的“神明”;在工作的品质上,就是要有激情、要认真、精益求精,自然以工作的喜悦为最大的喜悦。工作就是伟大的锻炼,通过工作,能够常怀谦下之心,不断自我反省,懂得替他人着想,行善积德,不断完善灿烂而光辉的人生!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的意思是说,人若能够尽心竭力,尽到良心,也就知道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本来的心性。知性就知天,就是知道了宇宙万物的真理。好好地保养这样的“良心”,保养我们的心性,遵循宇宙万物的真理,这样活得长不长就没有不同了。一个人和自然社会溶为一体,变成了一个“大我”,这样的磨练和修行,就是“立命”。
企业人立命的过程,就是建立企业人之德的过程。这不仅是一个发现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升华自我的过程。
企业人的修养,就是修“德”,是从修炼和完善个人开始。尽心也,知性也,知天也。“尽心知性”的途径如孔子所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就是孔子“大我”精神的体现,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在彻底忘记“小我”的过程中,“大我”就是一个人自然而然显现的智慧。如果人人都把自己“小我”的牢笼变成“大我”的广阔天地,这岂不是“万事皆备于我”吗?
现代企业人,要提高人格的修炼,要长养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品性,莫过于把自己放在企业的大熔炉中,慢慢地磨砺这些人格的璞玉,一定能够“修身以俟矣,所以立命也”,以一个大写的和独立的人格,立于这个世界上!

作者: 成功无限2    时间: 2010-9-21 13:46
工作的意义究竟何在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去工作?对于这个最根本的疑问,许多人穷尽一生,都找不到一个圆满的答案。
一位伟人说:关注工作的方式就是人生中最大的奥秘。如果我们审视一下自己,就会发现,我们任何一个人都离不开工作。工作既给我们带来快乐,也带来痛苦。工作给予了我们生活的保障,我们想要获得成功、财富、名位,无一例外,都要从工作中得来,工作也常常给我们带来烦恼、压力、挫折,让我们感叹工作很苦、工作很累。
因此,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弄清楚工作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所在,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我们的人生非常短暂,但是,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多少人,因为没有领悟工作的真义,没有崇高的精神作为指导,只是在忙忙碌碌和唉声叹息中空过自己的一生。多少人认为工作只是一个谋取名利的手段,他们即使拥有聪明才智,最后也因为价值观的歪曲,认为只要赚钱就行,成为商业丑闻的主角。
在茫茫的人生路上,我们每天朝九晚五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一顿饭的粮食、为了住上好的房子、开上好的车子?这就是我们一生辛勤付出的唯一意义吗?如果这样,我们的人生与行尸走兽又有什么区别呢?
人生的意义绝不是这样。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最根本的就是提高我们的心性,修炼我们的品德。按照古圣先贤的说法,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和义务,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工作,正是我们修身的最佳途径。
我们工作的真正目的,在于不断地提升我们的道德修养,提高我们的人生境界。随着我们人生境界的提高,我们会发现,工作给予我们的,实在是很多很多。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成功、财富、名位,但是,这一切不是靠他人施舍得来的,不是靠投机取巧得来的,不是靠着“特殊”的社会关系得来的,不是靠运气中了彩票大奖得来的。这一切的真正来源,就是“工作”二字。
工作,从事上讲,是我们获得衣食充足、自由生活的物资保证,从心上讲,是我们提高人生境界、修炼品格的人生平台。工作的目的不应仅止于取得粮食、免于饥饿,还是为了磨炼人类的心智。如果每个人都勤奋努力,就能够培养出美好的心智,让人类变得更完美。
我们对社会付出的劳动越多,得到的回报越多。
我们学的知识越多,掌握的技能越多,掌握的方法越多,才能事半功倍,为更多的人服务。
我们被需要的越多,我们才能得到更好的社会位置,获得尊重,此外,没有机巧。
我们只有在社会上行正道,才能越走越坦荡。走邪路,不久就会走到尽头,不是不能被大众接纳,就是被国法拘禁,甚至审判,丧身失命。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取得的成就,无一不是从工作中而来。

唐代的百丈禅师说: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如果不劳动还活着,就是在享用别人的劳动,那就是社会的寄生虫。
百丈禅师年纪老了,但他每日仍随众上山担柴、下田种地,因为农禅生活,就是自耕自食的生活。弟子们毕竟不忍心让年迈的师父做这种粗重的工作,因此,大众恳请他不要随众出坡(劳动服务),但百丈禅师仍以坚定的口吻说道:我无德劳人,人生在世,若不亲自劳动,岂不成废人?

我们也是一样。我们都是爹娘生育抚养的,都是良师益友教导的,都是在有利的政策帮助下,得以读书学习,获得工作岗位,都是在一定的团体中,才能进行人生的事业。如果不劳动,不但不能对别人有用,而且会成为别人的累赘。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这两种人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唯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不去工作,哪能吃饭?!

华人首富李嘉诚的童年十分不幸,家道中落,他十二岁失学,寄人篱下当学徒。他在兵荒马乱中随父亲来到香港,不幸父亲又患病去世,他孤身一人,四顾无亲,十四岁的他一个人埋葬了父亲。在香港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辛劳,使他想过自杀,但一想到要照顾母亲和妹妹,他就什么都忍了。

李嘉诚所取得的成就,源于他的勤奋。他说,我认为勤奋是一个人成功的要素,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个人所获得的报酬和成果,与他所付出的努力有极大的关系。运气只是一个小因素,个人的努力才是创造事业的最基本条件。
他更是对青年说,男子汉第一是能吃苦,第二是会吃苦。勤奋的人大家才喜欢他,才能得到年长者的帮助。

年轻的松下幸之助通过努力进工厂当了一名学徒,对这份靠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争取来的工作,松下幸之助十分珍惜。他坚信:别人行的,我一定能行,而且一定能比别人干得好。他每天总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他处处留心,虚心向老师傅们请教,老师傅们也都喜欢这个勤奋好学而又聪明的小伙子,都乐于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三个月后,松下幸之助很快掌握了电工的技术,并被破格任用为配线员。而按规定,学徒期一般为期三年,再聪明的学徒也要干上一年以上!

世间有很多人都想拥有万贯家财,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呢?致富之道是什么呢?就是工作再工作。世界上没有天上掉下来的财富,即使有一笔横财到了你的手边,如果你没有继续努力工作,坐吃山空,再多的横财也不会长久;再说,不劳而获的财物,是不可贵的。唯有掺和自己的汗水,发挥精神、用尽力气去赚取的财富,那才最可贵。俗语说:金砂随潮水流来,也要你动手去淘洗,才能得到黄金。这说明一切的收获都要靠自己去从工作中获得。

有一则这样的故事。有一位父亲,临将去世前,召集儿女们到床前来,告诉他们说:“我有不少的财产留给你们,那是一些黄金,就埋藏在葡萄架下。”父亲去世后,儿女们于是在葡萄架下面挖掘土地,希望取得父亲的遗产。葡萄架下有黄金吗?没有。但是因为经常去挖掘,不断翻松泥土,土壤变得肥沃,架上的葡萄遂长满了累累的、甜美的果实,终于让这些儿女们获得很多钱财。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唯有工作才能获益,工作中自然有精神有力量,也唯有工作才能安定我们的身心,因为工作能给我们乐趣。人生有了工作,生活才有意义,生命才有价值。


作者: 成功无限2    时间: 2010-9-21 13:49
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勤奋工作


人生最大的智慧是什么?就是踏实工作、勤奋劳动。
在我们的传统中,勤奋不仅是一种励志的精神力量,还具有伦理道德的色彩。中国人信奉天道酬勤,认为勤奋符合天理人道的自然规律;传统的中国人讲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笃信“勤能补拙、业精于勤”……在中国人的眼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离不开勤奋。
其实,做到勤奋并不难,无非是些淳朴事情。吃饭时专心吃饭,工作时专心工作,自己的生活照料得有条不紊,工作上的事情不避繁琐,井井有条。没有什么,只是用心而已。
可惜现在用机巧的人太多了,很多职场人士,夸夸其谈,到处都要故意显示自己的小聪明。很多人被这种人“忽悠”了,自己也去买一本《怎么才能成为职场精英》来看。从心理上讲,无非就是想学到点什么花言巧语能够骗人而已,无非就是懒惰而已,无非就是想少劳多得而已。
一个人在小机巧的方面陷得越深,那么在大的方面就会越显得浅薄。
什么是大的方面?性格、习惯、品质、灵性等等都是。
中国人最讲究安身立命,我们看看孟子的教诲。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若能够尽心竭力,尽到良心,也就知道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本来的心性。知性就知天,就是知道了宇宙万物的真理。好好地保养这样的“良心”,保养我们的心性,遵循宇宙万物的真理,这样活得长不长就没有不同了。一个人和自然社会融为一体,变成了一个“大我”,这样的磨炼和修行,就是“立命”。
要想提升人生的层次,最简单的途径,就是勤劳,就是爱岗敬业。
我们只要发掘自身的智慧,或者换句话说,只要练习一下我们的定力,智慧马上就来了。这就是为什么勤劳的人都是智慧的人。不说勤劳能在劳动实践中丰富和发现劳动的知识,单就是埋头工作,一个人的心思就会变得单纯,心思单纯就少杂念,少杂念就生智慧。就像花园里除了杂草,花朵就开得好一个道理。
勤劳的人可以开发自己的智慧,那些喜欢用机巧的人大都是想不劳而获,都是因为懒惰,不但得不到想要的,而且会越来越愚钝。
历史上很多重大发明,都是一线的手工业者和工人发明的。还有很多重大发明,是一些敢于实践和做实验的科学家发明的。勤劳的人,在劳动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事物的秘密,从而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程序。同时,通过劳动实践,也使认识能力和人生境界得到提升。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特别强调了勤奋,没有勤奋,我们是不能完成意识体的进化的。我们的这个误会就是对生命真理的不了解,是对宇宙精神的无知造成的。
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许振超,是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吊车司机。但他立足本职,大胆创新,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一年内就两次刷新世界纪录,30年来获得几十项国家专利。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我具备了所有精神和智慧,通过对自己的反省而达到对别人、对自己“诚”的境界,是最大的快乐。“诚”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实在、真实。在孟子这句话中应该包含了“推己及人”的胸襟。
要我说,反身而诚、反身而躬,不仅是乐莫大焉,而且是善莫大焉,功莫大焉。
是的,我们本身就具有无穷多的美德和财富,不需要向外求,只要我们能够勤奋,勤奋地劳动,喜欢思考,反省自身,就会得到感悟、智慧和快乐。
他是农民,你是学者。不见得你的思想就要比他高明,甚至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农夫和智者的讽刺故事多得不能再多,当然大多是指那些迂腐的学究,而自称智者的人。但是谁可以自负地说自己就比别人更聪明一些,或者更能掌握住真理呢?但却也不能因为谦逊或者忍让就一味地包容,那样的话,真理就会永远石沉大海而见不到光明。
我们要做的只是返璞归真,我们只要不离开生活的本源——劳动,可以使我们不离开自己内心的本来面目,按照一种最淳朴的理念生活,即使一个高官来,一个教授来,甚或一个智者来,他都不能批评你。因为你就是生活的智者。
勤劳,这就是最大的智慧啊!那些伟人所做的,无非是一些淳朴的事情,我们同样能做到。

自我分析
1.工作的意义究竟何在?
2.勤奋工作为什么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作者: 成功无限2    时间: 2010-9-22 11:29
工作努力不是吃亏


在日本,有一位因管理企业独特而闻名于世的松下幸之助,他善于吸收我国儒家文化并加以创新,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松下幸之助熟读我国的“四书五经”,对记录孔子及其门徒言行的《论语》更是反复研读,取其精华,为其所用。
松下幸之助认为:只有努力工作,才是真正的成功之道。正确的工作观念,永远有利于社会与人类的发展,也是个人生活幸福的源泉。
他在一篇文章中说道:

自古以来,留下丰硕成果的先贤们,没有不是在拼命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因为先贤们拼命工作的结果,我们才能过着这种高度的文明生活。时至今日,先贤们努力工作的典型仍然鲜明地活在每个人的心中。譬如搭乘太空船在宇宙之间实验飞行的太空人,他们必须抱着向死亡挑战的决心,才可以达成任务。当成功地完成宇宙飞行的实验之后,不久的将来,人们或许就可以完成登陆月球的计划。
宇宙飞行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然而,任何工作都是基于同样的道理。拼命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对自己而言,是最光荣的事情;它对社会也有助益,因而你会为此而感到欣慰。绝不可怠忽自己的工作,因为那种私心对你本人以及社会都会有负面的影响。
在今天的社会中,到底有多少人能对自己负责,并且拼命地从事着自己的工作呢?现在的人大多对拼命工作、埋头苦干的精神,存着轻视的心理。
一般而言,大家都存着“拼命工作,便会吃亏”的私心。抱着这样的观念,个人的生活必定不能改善,社会也得不到任何利益。
拼命工作是种崇高伟大的精神。它可以彻底地改变你的人生观,并且让你体会出事物的价值。缺乏这种精神的人们,必定很难了解人类生命的真谛。
假如有着拼命工作的念头,你就会以认真的态度从事你的工作。因此,才能改变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并且不断地萌发各种创意,在有生之年,不断地工作,创造人类的繁荣。绝不可心存知足的念头,因为这种念头会腐蚀人的工作意志。
只要人们活在地球上,就必须尝试着去揭开大自然的奥秘。如此,才会不断地进步,以提高文化水准。所以工作无分大小,假如每个人都能坚守职责,并且拼命地从事自己分内的工作,那么这些人便是参与增进人类福祉的工作。如果能够不存私心,彼此交换所发现的事物,那么必定超越国界而彼此都能享受这种成果。世界一家的理想,亦能早日实现。
再次提醒各位,假如你存着拼命工作便是愚蠢、就会吃亏的念头,则不论现在或者将来,你都不会得到任何益处。如果被这种偏狭的时尚支配,尤其应该及早改变这种想法。倘若无法做到,世界以及人类都将共蒙其害。




作者: 成功无限2    时间: 2010-9-25 08:26
从努力工作中体味人生的真谛


一般常见的想法认为,所谓工作,是指为获得生活所需的粮食、报酬的手段。尽可能缩短工作时间获得更多的薪水,其余时间按照自己的兴趣或业余爱好度过,这才是丰富的人生。在持有这种人生观的人中间,有人认为工作似乎是人人都不愿意做而又必须去做的事情。
但是,工作对人类来说是具有更深远、更崇高的价值和意义的行为。工作有战胜欲望、磨炼精神、创造人性的效果。其目的不只是简单地获得生存所需粮食。获取生存所需的粮食只不过是工作的附属功能而已。
所以,专心致志、一心扑在日常工作上是最重要的,这才是磨炼精神、提高心性的尊贵的“修行”。
例如,出生并成长在贫困之家的二宫尊德,虽然是一个毫无学问的农民,但是,手上一根锄、一把锹,从早到晚披星戴月耕田劳作。最终,通过辛勤的劳动,他把一个凋敝的农村发展成为富裕的村庄,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
因为这些业绩,不久他得到德川幕府的起用,在宫中与诸候平起平坐。尽管此前他并未学习任何礼仪,但是举止言谈自带威严,连神色也极尽富贵之态。毫无疑问,全身沾满汗水和泥土、坚持劳作的“田间的精进”,已经潜移默化,扎根于内心,陶冶了人格、砥砺了精神,人品也达到了更高境界。
像这样专心致志于一事、努力工作的人,通过日常的精进,精神自然得到磨炼,进而形成厚德载物的人格。
工作这种行为的尊贵就在于此。也许说起精神修炼让人联想起宗教上的修行等,其实,热爱本职工作,一心扑在工作上,这就足够了。
听说拉丁语中有句谚语,“与其完成工作,莫如完善做工者的人格”,人格的形成也是通过工作的完成而实现的。也就是说,哲学产生于辛勤的汗水中,精神在日常的工作中得到磨炼。
埋头干好本职工作,想方设法,不断努力。这样做就意味着珍惜人生中的每一个今天,珍惜此时此刻的每一个瞬间。
对我们每一个企业人来说:必须“极其认真”地过好每一天。生命只有一次,万万不能浪费,要“竭尽全力”、真挚、认真地活着——继续这种看似朴素的生活,平凡的人不久也将旧貌换新颜,变成非凡的人。
世上所谓的“名人”,在各自的领域达到顶峰的人,恐怕都经历了这个过程。工作,就是这样既创造经济价值,又锻炼人格。
所以,“精进”并不需要脱离世俗的社会,工作现场就是最好的磨炼精神的地方,工作本身就是修行。通过每天辛勤的工作,我们在形成高尚人格的同时也一定能够获得一个美好的人生。希望大家把这一点铭记在心。

自我分析
1.为什么说“只有努力工作,才是真正的成功之道”?你认为还有其他的成功之道吗?
2.你如何理解财富和成功之间的关系?成功的含义都有哪些?


作者: 成功无限2    时间: 2010-9-26 08:55
人人生而被人需要


人是什么?人这种东西太珍贵了。《三字经》说:“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周易》最早最明确地提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的伟大学说。《易•说卦》说:“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我们在社会上,无论贫富和贵贱,无论聪明还是愚笨,都是极其宝贵的。想一想,一个人生在天地之间,本来就是圣人和贤人,只是被自己的欲望和习气蒙蔽了,还没有找到成为圣贤、回归本来面目的方法。
人人生而肩负崇高的使命,因为人人都被别人需要。人绝对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而活着的,人人都想通过自己的付出,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友爱。《说文》里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礼记•礼运》则说: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出世,都是惊动天地的大事。亲戚朋友都在关注我们的成长,甚至邻居和路人都投来关注的目光。
人生在世,能尽了责任,才有价值。
若是一个人只知道自己享乐,不管别人冷暖,哪会有人喜欢他呢?哪会有人帮助他呢?若是一个人不仅不帮助别人,而且损人利己,除了被众人厌恶,还能得到什么呢?众人厌恶,他在一个社会关系中,就会待不下去。再受国法制裁,失去自由,岂不可悲?
古人说,人音通仁,仁义为本;不行仁义,非是真人。
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有多么重要,往往觉得没有人关心,没有人重视就觉得自己不重要。心想:“反正没人重视我,我就放纵自己吧!我什么也不管不问了!”那就错了。
懂得自重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表现。长工出身的大善人王凤仪在地里干活时,就想到:这些田就我一个人来种,我好好地种,地里就多收一些,我不好好种,地里就会少收一些,就会有人挨饿,有人挨饿就会出乱子。
人是伟大的,是王者。从事经营时,任何人都能够成为王者。持有这种想法或人生观乃是做人的基础,并且至关重要。松下幸之助认为,这种人的存在是难能可贵的,他具有伟大的力量。把工作交给这个人去办,他就能够脚踏实地而又一丝不苟地去做,你对他就能够一百个放心。对每一个企业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正是树立这种人生观。

作者: 成功无限2    时间: 2010-9-26 08:58
本书已经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 定价:25.00元。全国各大书店和网站即将上线销售。
作者: 成功无限2    时间: 2010-9-27 07:48
给予别人就是给予自己


伟大的导师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又说:“一定社会结构和国家经常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事实上,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化的人不仅是一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产物,他们也是既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实现者,并且还是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创造者。
佛教也认为,众生与我本是一体。所以实践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度人理念。
社会与我一体。我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成长,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全赖那个社会条件的塑造。一定的社会条件,是亲人、朋友、社区、城市所组成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吸取了这个社会环境的营养,才得以长成。待我们长成后,成为一定的社会角色,又需要付出,为社会服务,才能使社会循环不息。社会是需要我们的,如同我们需要社会一样。
社会和个人是一体的。从事上讲,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关系独自生存。从心上讲,一个人的价值要得以完善和升华,必须从劳动、从社会实践中获得,别无他途。一个人只有尽了责,做了自己该做的,才能得到安心和快乐。
给予正是获得,舍弃正是得到。这才是人生价值的真谛啊。

有两个人死后来到了阴曹地府,阎王查看过功德簿后说:“你俩前世未做大恶,准许投胎为人。但是现在只有两种人可供选择:付出的人和索取的人。”
甲暗想:索取、接受就是坐享其成,太舒服了!如果总是不断付出、给予,非把人累死不可。于是他抢先说道:“我要过索取、接受的人生。”乙见此情形,别无选择,只能过不断付出、给予的人生。
结果,甲要过索取、接受的人生,投胎转世后,成了一个乞丐,每天都在索取和接受。而乙呢,因为选择过付出、给予的人生,转世后,变成了一个富人,每天都在给予和付出。

给予,才是真的富有啊。

自我分析
1.想想你现在都肩负着什么使命?都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2.在生活与工作中,你是怎样理解“给予正是获得、舍弃正是得到”的?



作者: parkliu    时间: 2010-9-27 08:42
我們中國的企業,包括教育都迫切需要這些道德的教育!
作者: 成功无限2    时间: 2010-9-28 08:30
企业人最根本的成功之道




化繁为简的智慧


中国有一句俗话:“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最大的简化就是人类最质朴的道德法则。无论做公司的老板还是公司的员工,都应该遵循最质朴的处事法则。这有足以令人信服的例子。
“不许撒谎,不许给他人添麻烦,要正直,不得贪得无厌,不许只考虑自己私人的利益。”
这些话,我们可能似曾相识,不错,这可能就是我们的父辈教导我们怎么做人的话。但是,这些话也正是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管理公司的座右铭。
稻盛和夫并非管理专业出身,而是工科出身,当他创办“京瓷”时,他没有所谓“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但是,他认为,不论是做人还是管理企业,都应该遵循最起码的东西,那就是做人的根本道德规范。
他说:“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标准,也是通情达理的原理,遵循这个原理进行经营就不会茫然失措,就可以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从而使事业走向成功。如果要寻求我成功的理由,也许就是这一点。亦即,也许我的才能存在不足,但是,我坚持了一种单纯且强有力的信念——追求人间正道的做人准则。”
在日本,一说起人类应该具备的伦理道德,人们都认为不合时宜。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道德作为思想教育被错误地利用了,导致战后的日本在深刻反省后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道德几乎被视作禁忌之物。
但是,稻盛和夫却认为,道德准则是人类最大的智慧结晶,曾经在人类的发展中起到过巨大的作用,应该是规范日常事务的坚实基础,这样的法则同样也应该在管理公司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稻盛和夫还呼吁:“但是,难道不正是现在,人们越发迫切要求恢复作为一个人安身立命所必备的最根本的原理原则,并遵循这个原理原则认真地度过每一天吗?我认为重新恢复极其重要的智慧的时机已经来到。”
稻盛和夫用人类最质朴的道德法则管理公司,结果他创办的两个公司,都进入了世界五百强。公司里上到他本人,下到普通员工,都奉行着做人的最起码的道德规则的理念:只是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自己的分内事。


本来没有那么复杂

作者: 成功无限2    时间: 2010-9-28 08:31
企业人最根本的成功之道




化繁为简的智慧


中国有一句俗话:“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最大的简化就是人类最质朴的道德法则。无论做公司的老板还是公司的员工,都应该遵循最质朴的处事法则。这有足以令人信服的例子。
“不许撒谎,不许给他人添麻烦,要正直,不得贪得无厌,不许只考虑自己私人的利益。”
这些话,我们可能似曾相识,不错,这可能就是我们的父辈教导我们怎么做人的话。但是,这些话也正是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管理公司的座右铭。
稻盛和夫并非管理专业出身,而是工科出身,当他创办“京瓷”时,他没有所谓“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但是,他认为,不论是做人还是管理企业,都应该遵循最起码的东西,那就是做人的根本道德规范。
他说:“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标准,也是通情达理的原理,遵循这个原理进行经营就不会茫然失措,就可以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从而使事业走向成功。如果要寻求我成功的理由,也许就是这一点。亦即,也许我的才能存在不足,但是,我坚持了一种单纯且强有力的信念——追求人间正道的做人准则。”
在日本,一说起人类应该具备的伦理道德,人们都认为不合时宜。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道德作为思想教育被错误地利用了,导致战后的日本在深刻反省后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道德几乎被视作禁忌之物。
但是,稻盛和夫却认为,道德准则是人类最大的智慧结晶,曾经在人类的发展中起到过巨大的作用,应该是规范日常事务的坚实基础,这样的法则同样也应该在管理公司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稻盛和夫还呼吁:“但是,难道不正是现在,人们越发迫切要求恢复作为一个人安身立命所必备的最根本的原理原则,并遵循这个原理原则认真地度过每一天吗?我认为重新恢复极其重要的智慧的时机已经来到。”
稻盛和夫用人类最质朴的道德法则管理公司,结果他创办的两个公司,都进入了世界五百强。公司里上到他本人,下到普通员工,都奉行着做人的最起码的道德规则的理念:只是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自己的分内事。


本来没有那么复杂

作者: 成功无限2    时间: 2010-9-29 16:54
好书,刚刚去当当买了本
作者: 成功无限2    时间: 2010-10-4 09:52
本来没有那么复杂


人心本来没有那么复杂,是我们自己把自己弄复杂了,我们把别人也弄复杂了,把老板、同事和下属的心都弄复杂了。
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心,而是以老百姓的心为心。
我们不是圣人,但是也可以说:“我们凡人无常心,但以他人心为自己心。”想一想,老子的话是多大的智慧啊。我们知道自己的心,就知道了别人的心,知道了别人的心,也就知道了自己的心。那天下还有那么多的猜疑和不信任吗?
以他人心为自己心,我们可能还是不明白如何待人处事。看老子是如何说的吧。“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良对待他。这样天下人的品德都善良了。诚信的人,我以诚信对待他;不诚信的人,我也以诚信对待他。这样天下人的品德都诚信了。圣人立于天下,要收敛谨慎啊。让天下人的心灵都变得混沌、纯朴,百姓都专注于自己的视听。圣人让他们都变得像孩童一样。
我们也是一样,对于善良和不善良的人,我们都用善良去对待;对于诚实和不诚实的人,我们都用诚实去对待。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时间一长,我们肯定得到的是别人的善良和诚实。如果我们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不过是陷入恶性循环的愚蠢怪圈。
“圣人无常心”,意思是圣人永远不要有自我意志。不能从自我意志出发去决定好恶、判断是非,也不能以自我意志去限定百姓意志。而要反过来,以百姓意志为主去决定自己的意志。这就叫顺应自然、符合大道。这样,我与百姓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才能打破,距离才能消除,从而达到人我合一。
我们也是一样,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要善于理解他人、顺应他人,这样时间长了,才会非常融洽。
当今社会人心变得复杂,往往是执著于一个观念和意志,当这个观念和意志与自己亲近的人或与大家不相同时,就觉得别人错了,自己是对的,可是别人并不改变他的观念意志,也不接受我的观念意志,于是就产生矛盾,不可解脱,这样就产生了困惑、不开心、郁闷、痛苦。其实也许只要我们自己改变一下自己的“心”,改变一下自己的观念、意志,你就会豁然开朗,原来他们想的才是对的,自己是错的,这样就不会有矛盾,又何来郁闷、痛苦?
为什么对待“善者”和“不善者”都要用善呢?
孔子有相似的说法,他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以强权手段的行政权力、政策法令来管理一个国家(或者企事业团体),使其子民(员工)随顺,以压服的方式采用强硬的刑罚来约束,使之达到所谓的‘安分守己’,只不过是让人隐藏了一颗不知羞耻的心。暂时不表现出违规违法的现象,表面上一派平和。假如,以礼仁之德法双彰的方法、行为来感化人民随德存仁,以礼义之法度引导人们提起相应的礼仁之心,类齐比肩,那么人人都会做到勇于知耻,且能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弃除自己的不良习惯和丑恶心理,进而长期保持不变。”
我们在生活中,也不妨这样。无论做老板的还是做员工的,都是以理服人,最好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当别人的榜样和楷模,而不是以惩罚的方式,那不过是暂时压制住了别人的不服气。这样一来,我们的团队一定会越变越和谐、越来越好。


作者: qiaoqiaoyan    时间: 2010-10-6 21:07
我也心动了~~  去卓越网看看
作者: 成功无限2    时间: 2010-10-8 16:44
恪守道德才是真正的成功之道


早在两千年前,《礼记•大学》里就谈到,“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做人、干事、谋财,莫不如此。
拥有二百年历史的著名老店——巴林银行,结果却毁在一个期货操作员的手里。
全球第七大集团——美国安然公司的破产,也是源于两个主管挪用公款。
许许多多的企业、事业单位,现在总难免长有一批“蛀虫”在侵吞挥霍着。每年由此给企业和社会造成的经济与信义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在大批毕业生不断涌入人才市场的今天,企业却苦于找不到值得信赖的人才。
寻此现象的背后,我们会思考,这些恶性事件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人说是制度存在漏洞,这我们不能否认。但制度漏洞不过是此类事件出现的条件而已。更深一层的原因是:所用人才的品行操守没有伦理道德的规范!
谚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再好的制度,如果用“魔心”之人来操纵,也一样会钻空子、出问题。其解决的关键,是要把人的利欲熏染之心,化归为道德仁义之心。
因此,对企业人来说,遵循这些基本的道德准则,才是真正的成功之道。

有一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法学专家,深谙此道,在女儿年幼时,就全力地培养她三个观念:
1.吃亏是福。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存占别人便宜之心。
2.要为他人着想,为所在的集体着想。
3.做人要诚实无欺。
不仅如此,他本身用自己并不很宽裕的收入,悉心奉养6位老人:祖父母、父母和岳父母。他的孝行潜移默化地薰习着女儿幼小的心灵。
在这种家教下长大的女儿,大学时代,就常常从家里带饭菜,给外地不能返乡的同学送去家的温暖。进入一个世界知名企业之后,她凭借着父亲的教诲,成为中国员工中最高层的管理精英。其间的经历是耐人寻味的。
工作不久的女儿,因为经验不足,造成了公司几十万元的损失,而损失本身是她在自我检查业绩时发现的,公司上上下下尚无人知晓。此时,依凭她的学历和几年的外企工作经验,她可以轻而易举地悄然跳槽离开,逃脱责任,避开责罚。
但她明白,这样的工作失误如果再任由发展下去的话,公司的损失可能会成百上千万。在这种人生抉择的关口,她是如何选择的呢?
父亲的教诲深深地在心中扎下了根,她不能置公司的损害于不顾,不能做不诚实的人。她决意向公司的上层领导坦白这一切,并做好自己将被公司开除并清偿损失的准备。
她歉疚地坐在外资老板的桌前,将自己造成的损失一五一十地全盘托出,然后坦诚地说:“我愿承担全部的责任。”老板望着这位诚实可靠的员工,感动地向她宣布:“你就是公司要找的人才、值得我们信赖的人才!”随即从身上掏出了自己珍爱的笔,送给了她。
此后,领导不仅帮她想办法扭转损失,还把重要的工作委派给她,对她着意地栽培,几年以后她已成长为中方最高的管理者。
即使身居公司的要职,她也从不收受任何形式的贿赂和回扣。在当今这个充满五光十色诱惑的社会,她的脚跟站得很稳。即便公司派她出差返京,她都尽可能地住在父母家中,为公司节省高级宾馆的支出。为他人着想,为服务的公司着想就是她的本能。
父亲谈起这样的女儿,笑意盈盈,内心无比的宽慰。他说:“孩子从小接受的就是中国传统的作人教育,她今天能在同辈中出类拔萃,证明这样的教育有着实实在在的益处。不按此法教育,就是把孩子的未来给毁了啊!”

这发自肺腑的话语,为我们总结出一个企业人成功的根本点就是德行教育!这样的人才不仅是企业最需要的,也是维系社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的中坚。
古人云:“德薄人存难”。一个人没有德行,走到哪里都难以成功。而德行的根本在哪里呢?如何做,才是落实自然之道的德行呢?让我们从身边看起:
在家庭中,子女们能孝顺父母,就是为人子的德行表现;在企业中,员工勤奋工作,领导者爱护下属,以仁义之心对待,下级对上级忠信有礼,这就是企业人的德。亦即是《论语》所说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体现。
由此可见,道德并非空洞,也非遥远,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几乎是须臾不可离也。甚至我们的一言一行、做人处事的存心、态度、次第和方法,莫不皆由“道德”贯穿于中,始能奠下基础,立足于社会。扩而大之,社会的安定和谐,国家之兴盛亦莫不赖此“道德”来维系。


作者: 成功无限2    时间: 2010-10-11 09:07
商业世界中的因果法则




财富也是缘


因果法则是自然的法则,是自然而然起作用的,在商业界,因果法则也是一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要想取得财富,就得种下取得财富的因:布施。
佛说:“有因有果世间集,有果有因集世间。”这是说世间万事万物包括宇宙星空都是因缘际会才形成的。又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万事万物因缘际会而形成,因缘不具备就消失。
苏格拉底也有因果定律说,或者称之为因果法则。因果定律认为,每一个结果都有一个特定的原因或者多个原因。这条定律表明: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有一个理由。商业上或个人生活上的成功或失败都不是偶然的,两者都有因果关系可以解释。
因果定律以最朴素的形式表明,假如生活里有自己想得到的结果,你只需追溯前人,看一看哪些人没有得到这个结果,再查一查获得这个结果的人是怎么做的,然后做与他或她同样的事情。假如你做了其他成功人士所做的同样的事情,最终你将获得和他们一样的结果。这不是奇迹,而是一个规律。
亚里士多德也坚信,我们生活在一个有法则统治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个随机的存在。他认为,任何事发生都有其原因,无论我们是否清楚原因何在。他说每一个结果都有一个或者几个特定的理由。任何原由或者行为都会产生某种结果,无论我们是否能看到结果,也无论我们是否喜欢那些结果。
星云大师认为,因缘能成就一切。他说:“有因缘就有希望,有因缘就有方便,有因缘才能成就一切。因缘,实在是美妙无比!所以我不断提醒自己:不但要感谢过去的因缘,把握现在的因缘,更要培育未来的因缘,为自他开辟光明的人生。”
这就是恒古不变的法则,就是西方思想体系和西方哲学体系的“铁律”。人类对真理、对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懈的探究,在西方催生了科学、技术、机械、哲学甚至战争理论的繁荣,这一过程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今天,人们对真理和因果关系的专注,依然驱动着技术进步的步伐,而技术进步则正在深刻改变我们这个世界。简单地说,因果法则是指每项发生在你生活中的结果,必定有一个或多个发生的原因。
如果想要一个结果,就要种下一个相应的因。假如你在任何一个领域里种下同样的因,你终究会得到和别人同样的果。这并不是奇迹,不是要靠好运,也不是“天时地利”所决定的。
因果法则和地心引力一样,是不会改变也无法避免的。因果法则的相反就是,假如你一心向往别人的成就,却不去执行他们成功的原因,你就无法得到同样的结果。假如你不去做其他成功者所做的事情,你就不能够得到和那些成功者一样的结果。
举个例子来说,这完全和你天天上健身房去锻炼身体一样。你马上就会得到和其他人同样的运动效果。你也绝对不会感到意外,或以为这是一种奇迹和好运。这只不过是你实行了因果法则而已。
因果法则就是耕耘收获法则。不管你在生活和事业中种植了什么东西,你会一分不少地得到应有的收获。假如你辛勤工作、严以律己、坚定心志、不屈不挠,你就会得到相应的尊重、地位、肯定、销售上的成功、经济上的成就。要怎么收获,就先要怎么栽。
星云大师说:“因缘不是单一直线的发展,而是互有影响,前因后果,左右互联,彼此呼应,重重无尽的关联。因缘能成就一切,懂得重重无尽的因缘,才能有重重无尽的成就。”
我们也可以说,懂得重重无尽的因缘,才能有重重无尽的财富!


作者: 净慧    时间: 2012-8-27 16:27
感恩您!这本书确实太好啦!能分享一下电子版的吗?网上找不到完整版!感恩!如方便,请发至cammy66886@126.com.本人保证不用于商业目的!我昨天买了一本纸质版的,感觉真的非常好!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