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中国慈善行
[打印本页]
作者:
cpmta大联盟
时间:
2010-9-29 15:39
标题:
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中国慈善行
美国首富比尔・盖茨和“股神”沃伦・巴菲特9月14日针对新华社记者提出的书面问题,发出《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回应新华社记者采访的一封信》。全文如下:
( ?8 J: [% e7 i5 ]
6 [0 O+ y8 Y$ l; S7 n9 A2 n# V6 M' ]
还有几周时间,我们就要再度访问中国。在此次行程中,我们将有机会与中国一批成功的商业人士和慈善家就中国的慈善工作进行交流,了解中国慈善事业的概况,并且分享捐赠如何对社会和世界产生影响的经验。对此,我们充满期待。
5 ?* o6 G( P( n) Y! B6 e$ w+ u* Q
不久前,我们很高兴地宣布了美国非常富有的40个家庭已经同意加入“财富捐赠承诺”。对于参与者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而只是一个承诺――保证其在有生之年或过世之时,将自己大部分的财富投入慈善事业以回报社会。我们特别高兴成为这项“捐赠承诺”行动的一部分;同时,也被许多加入“承诺”的人们的义举和慷慨深深感动。在相互学习中,我们受益匪浅。
* h7 j$ n e& S
然而,“财富捐赠承诺”只是众多慈善形式的一种。我们尚不了解,对于中国而言,这一模式是否合适。有些人猜想我们此次中国之行将劝说人们进行捐赠――其实,并非如此。
?$ J9 t% S6 L( V6 q- i$ v
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倾听,以及解答那些对我们慈善活动感兴趣的朋友们的问题。中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因此中国的慈善模式也会有自己的特色。
2 ^, T5 q' A& R* B
9 I! T, O: f3 f3 P8 n2 V! P4 T8 v
我们两人都深受20世纪伟大慈善家的影响。以洛克菲勒和卡耐基为代表的慈善家给美国慈善事业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他们是慈善的领袖和榜样,并鼓舞了很多伟大的捐赠者追随他们的脚步。 慈善捐赠的优良传统在中国源远流长。而今,当代中国人更面临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为后人树立慈善榜样。这些努力很可能会对中国现代社会慈善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 w2 q* a/ \5 U' y
当然,慈行善举并非仅限于富裕阶层。在整个中国社会,我们都看到了慈善的力量!邻里之间的互助行为并不亚于一个富裕的人捐赠大笔财产,两者同样值得赞赏。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尽己所能,回馈社会。正如中国那句古老的名言所述,“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 A# n4 p' k8 X& {8 `
做慈善可以有多种方式,中国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努力,其对慈善事业的热忱将不断给世界带来惊喜。我们非常荣幸有机会能够聆听和学习中国的经验,并分享把财富尽可能多地回馈社会所带来的兴奋和喜悦![attach]24739[/attach]
* x' o) y* P- P1 e2 B8 Z
! g0 }: ^& ]" z* E- B9 v* h
作者:
cpmta大联盟
时间:
2010-9-29 15:42
巴菲特:我为什么捐掉99%的财富
2 L x6 n4 S# e& M
2006年,我曾作出承诺,逐渐将我持有的所有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捐赠给慈善基金。这个决定让我再开心不过。
; V6 W* w7 r: B: F" c+ \
2 ]) B' |0 ?% ^/ ?5 c* i
现在,盖茨夫妇和我正在要求几百位美国富豪至少为慈善事业捐出50%的个人财富,所以我还是重新解释我的意图及其背后考量为宜。
8 m- P# P# |- _9 ~+ o
# ?2 s& W1 Q7 y1 \1 q
首先,我承诺,在我有生之年或大去之际,我将把至少99%的个人财富捐献给慈善事业。以美元衡量的话,这笔钱诚然可观,但从相对价值角度出发,每天都有许多人向他人赠予更多。
6 {- o9 F( R2 v( L5 H
0 v) A6 s* G5 T; g3 V
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常常为教会、学校和其他机构作贡献,从而放弃了原本可以用来惠及自己家庭的物质财富。他们对贫乞者的接济和给联合之路劝募协会的捐款,意味着放弃看电影、去餐厅就餐或其他个人享乐。相形之下,我的家人和我兑现捐赠99%财富的承诺则不需以牺牲需要或想要的东西为代价。
, a: ~1 [- @; @" [6 M6 K8 G. l: b
" h( i- {2 O2 ^, |% j z
更何况,这一捐赠也不会让我放弃最珍贵的资产,即“时间”。有许多人,其中也包括我的三个子女,都为帮助他人奉献了大量时间与才华。这种赠予往往远比金钱更有价值。对一个在困境中挣扎的孩子来说,从一个充满爱心的良师益友处获得培育,远比得到一张支票更珍贵。我的姐姐桃乐丝每天都对一些人施以援手,我在这方面则做得很少。
* F; V2 X) N" ?" s
+ y2 L3 O; V4 \/ d& n! d" l
而我所能做的,就是拿出一大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凭证,这些“提款存单”变现之后可以换成各种资源,从而让那些没能抽中人生上上签的人获得些许补偿。
+ w ~' B0 a! I5 E1 ] \
: B* ~$ m; z2 w* Q/ t5 u8 d- A5 g
目前为止,我已经捐赠了20%的个人股票(包括来自我过世的妻子苏珊·巴菲特的股票)。剩下的股票,我会每年捐出4%。在资产清算后最迟10年,我希望我所拥有的伯克希尔股票能够悉数投入慈善事业。这些钱将不会用做长期性捐赠基金,我希望它们能用来解决人们的眼前需求。
0 _9 z. e3 L: F: t+ b( h0 D
. n! }5 s$ ]5 `' {; \& P6 b
拥有某些东西,确实能让我的生活更有滋味,但拥有过多反让我吃不消。我想有一架昂贵的私人飞机,但若拥有好几处房产,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很多时候,拥有越多财富,越会沦为财富的奴隶。我最珍视的财富,除却健康,还有那些幽默有趣、个性多彩、长久相伴的朋友们。
; X* w& O- T+ L" g6 {
4 h1 F. l8 o% d6 A$ y; p
在这个国度,那些在战场上挽救他人生命者会被授予勋章,好老师会被回报以学生家长的感谢信,而那些能够发现公司股票错误定价的投资者,则会被飨以数亿资财。一言以蔽之,命运的安排反复无常,无人能确定谁会抽到上上签。
G% k2 N# H9 e l" |0 j1 s& D
! {3 i$ C2 a" U
我和我的家人不会为我们的非凡好运感到罪恶,相反,我们充满感恩。假使我们把多于1%的财富花在自己身上,我们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并不会因此加强。然而,剩下的99%财富却能对他人的健康与福祉产生莫大影响。这一现实为我和我的家人指明了道路:留下的财富够花即可,其余则赠予社会,去满足更多需求。这份捐赠誓言,就是我们踏上慈善之路的开始。
0 a. I+ \! {. G) M! h
; x$ L v" O. G2 i4 ^3 @5 |7 S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