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一个关于信度的基本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learningsean
时间:
2010-10-25 06:34
标题:
一个关于信度的基本问题
Kenny和各位大侠好!我们在做组织行为研究在使用量表时,经常要汇报量表的克伦巴赫系数(内部一致性信度),为什么很少要求汇报再测信度呢?难道一个组织行为的量表的再测信度是不用证明的吗?
- b5 p" E. E% R
谢谢!
% I t7 {9 `: z+ e+ R
作者:
jkliang
时间:
2010-10-25 09:27
learningsean,依我所學,Cronbach's alpha其實就內含再測信度的意義。嚴格的再測信度在實務上需付出較多的時間與金錢成本,且會有兩次測驗期間受測者受否會受到其他因素干擾、受測者不願再一次填答問卷等問題,故現在研究多使用Cronbach's alpha;若您的研究環境可以讓您執行再測信度,多一份證據說明您的量表(若您是發展新量表更是如此)的可信度,那豈不是更好!以上淺見,若有誤尚請各位指教。
作者:
learningsean
时间:
2010-10-25 14:54
回复
2楼
jkliang
的帖子
* x, u, J1 t# `0 N; V& ]7 Q* w7 g
2 m# s' b- X* A1 f1 [
; w7 I) [( j6 C+ X' a. d/ @9 `
jkliang
好!为何说克伦巴赫系数就含有再测信度的意义呢?能再详细点解释吗?谢谢。
作者:
jkliang
时间:
2010-10-25 21:13
回复
3楼
learningsean
的帖子
' x. K; _( m" q( r. W* u6 X
! x8 k3 Y1 d5 t& r+ P& d" w
) C* }: }8 W( R1 ?; [: [& w
信度指的是測驗的穩定性,因此不論從再測信度、複本信度、折半信度乃至Cronbach's alpha都是在回答這個問題。從上述幾個信度的發展過程來看,你可以發現,好像幫助了大家在減輕了研究上的工作,研究者可以用一份問卷就回答信度高不高這個問題。 回到Cronbach's alpha什麼會有再測信度的意含呢?我這樣解釋,一個構念的量測需要很多的指標/題項(indicator),若在一次的測驗中,把每個item(或是分成幾群)都當作同一個測驗的複本,讓很多的受試者回答這些題項,然後計算這些題項的相關性,這樣像不像進行再測或是複本測驗?當然你也可以把其中的某幾題當作一群,剩下的題目當作另一群,然後計算兩群的相關,這也是折半信度的想法(折半信度是將試題分成兩半),若我沒記錯,Cronbach's alpha其實就是以上所有分群的組合所計算出來的信度平均值,所以Cronbach's alpha是為大家最常使用的信度計算方式。方便、好用、節省成本,基本上是Cronbach's alpha的優勢。
; @' z+ O9 ]4 c
基本上我認為再測或是複本信度都是好方法,端看研究者的研究環境與議題是否能夠執行,就如上篇所言,多一份證據總是好事。以上是我在念測量理論時理解不同信度間關係時的想法,還希望Kenny與大家幫忙指正。
% K M1 h a, C/ y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10-10-26 11:35
我很同意 jkliang 的说法。其实不同的信度测验方法的概念都是一样的。Cronbach's alpha 之所以用得最多,是因为它容易测。但是它的要求也没这么高。所以,不如我们把它看成是最低要求吧。连高的 alpha 都达不到,就很难谈其他的信度测量方法了。这就等如我这个人如果同一天、同一个问题谈话的内容都不一致(没有逻辑),怎么可以要求我在不同的话题上是一致呢?更不要讲今天与后天的谈话是不是一致了。
作者:
learningsean
时间:
2010-10-29 08:26
回复
4楼
jkliang
的帖子
, B1 d: B% A; _
# E3 @3 X7 C2 C3 d
3 m, t* E+ B, Z0 T! _# S
jkliang好!谢谢你前两天的答复。我最近两天一直在上课,因此没有及时回复。请谅解。
+ T9 P+ e( j* g: j1 _5 o* o! B5 O) s
针对你在上次所说“我這樣解釋,一個構念的量測需要很多的指標/題項(indicator),若在一次的測驗中,把每個item(或是分成幾群)都當作同一個測驗的複本,讓很多的受試者回答這些題項,然後計算這些題項的相關性,這樣像不像進行再測或是複本測驗?”我有一些看法,还希望继续讨论。
9 @8 h7 P) M K2 ?* t5 M
1)假定我有一个10个items的测验。把每个item都看作是其它9个items的复本。Cronbach's alpha是在测量复本信度。这一点我基本同意。但是,我觉得此时讲的复本信度是每个题目(item)做为一个测验的复本信度,而不10个题目这个整体的测验的复本信度。也就是说,我们开始讨论的是10个题目测验的复本信度,随后的出的是一个题目测验的复本信度。我觉得这两个测验的复本信度是不同的。
2 Y6 ]7 ]" p$ c
2)再测信度也存在刚才讲到的类似的问题。也就是说,你的再测信度是针对每个item的,而不是针对10个items构成的测验的再测信度的。
/ W' E3 h: W3 R4 y
( B/ b" ~2 J8 d
还有,把10个items放到一起来测量,填写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回答完这10个题目,因此,再测的时间间隔几乎为零。这怎么能叫做再测呢?假如我要考察工作满意度问卷的再测信度,我想无论如何也要间隔一小段时间吧(当然,在这一小段时间内也要尽量检查一下:期间组织内没有发生较大的制度变化或者是其他影响满意度的事件发生)。
2 a7 I) u! o8 {1 l; e3 I. x
, T0 Y9 M& [0 w, }$ b9 P1 K
或许是我对再测信度和Cronbach's alpha的概念理解不清楚,因此,希望进一步讨论。
7 j$ K( r9 g4 S6 o M, `
作者:
chienhsin
时间:
2010-10-29 11:47
回复
6楼
learningsean
的帖子
' F/ i' g% }8 c+ j
/ \' r8 \8 w) o4 l% e/ K: j
Cronbach alpha僅適用於reflective indicator,一般而言, reflective construcut裡的indicators具有相同主題的特性,因此才會認為類似「複本」。
/ [) S9 s i% n9 f% r
6 [3 n8 f( ^( L. p: N6 D
時間間隔方面,Kenny上次提到,Cronbach alpha為所有信度值的下限,如果alpha不足,再測、複本應該都很難通過。
% B/ ^9 G1 j1 L
作者:
jkliang
时间:
2010-10-29 13:35
我的意見和chienhsin一致,的確是需考慮測量模式為reflective model。
作者:
learningsean
时间:
2010-10-29 16:45
回复
7楼
chienhsin
的帖子
, R2 }8 x: g8 r- m7 V9 ^, o6 }7 P& Y
谢谢 hienhsin!
我理解了,客轮巴赫系数是一个最低标准,而不是一个较高标准。客轮巴赫系数低,那么再测信度一定更低;如果客轮巴赫系数高,再测信度也不一定高。
- z6 d, k3 y" ~9 X+ i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