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要面子,还是要效果?”浅谈人力资源2 [打印本页]

作者: 帝联Roy    时间: 2010-10-27 17:04
标题: “要面子,还是要效果?”浅谈人力资源2
      今天推荐了一名应聘者给用人部门,各方面条件都符合岗位要求,但最终用人部门拒绝通知该应聘者参加面试,理由是学历只有大专,而他们部门要求本科。和用人部门经理沟通后,却发现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本科生,只是觉得“应该如此,大家不都这样吗?”
      这件事让我回想起另一件事,即大多数HR面试中千篇一律的提问:
“请介绍一下自己”
“请描述你的职业规划”
“请说说你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  
       似乎很少有HR思考过为什么要问这些话,是否一定用这种“标准的方式”问这些话,这么问到底有没有意义,还是仅仅因为教科书上这么说,HR们这么说或者HR就应该这么问?
      我假设一个场景来尽可能详尽的描述我的想法:
在一场校园招聘会上,一位HR面试一个毫无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
HR:请你简单的介绍下自己
学生:。。。。。。。
HR:请描述你的职业规划
学生:。。。。。。。
HR:请谈谈你的优势和劣势,以及你为什么可以胜任这份工作
学生:。。。。。。。
       我不知道大家从这个简单的场景中能看到什么,我分享下我看到的东西,那就是8个字“故作姿态,浪费时间”。
       为什么呢?
       因为一名还没工作过的大学生,他的自我介绍能有什么内容可以供HR分析?(仔细想想,大多数社会人士的自我介绍主要为工作经验,那学生能讲什么?)这样的提问太空、太大,学生会无所适从,不知该从何谈起,而HR显然也无法接受到有针对性的信息。这是不是浪费时间?
       又说“请谈谈你的职业规划”,大多数学生(别说学生,就是大多数HR自己)都没有清晰正确的职业规划,那么问这个问题目的是什么呢?是否学生说还没有职业规划就一棍子打死?又或者学生回答他有清晰地职业规划,并按照事先背好的讲一大通,就认定他符合要求?如果两者都不是,那么到底是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有几个HR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并且追根究底的问自己到底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用这个工具,使用这个方法?如果HR自己都没花时间去搞明白这些,那么是不是在故作姿态?(因为要表现得专业,HR总的问些“专业”的问题,摆出专业的形象)
       我认为,这样“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做事方法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因为HR甚至不知道自己出了问题,反而认为在往“专业”靠近。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盲目推崇“平衡积分卡”、“心理测评”、“岗位胜任模型”等等。本来这些工具或方法是好的、有用的,但你不能生搬硬套,直接拿来主义的使用,还得根据中国的国情,不同应聘者的情况(比如素质、知识等),经过自己“消化”、“改造”后再使用。但有一条宗旨是必须要遵守的:就是一切从需求和目的出发,不要做形式化的事,而应做真正有用的事。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追根究底探寻事情的本质,再着手解决,不要急于求成
       比如我们面试学生,其中需要考察的一项就是职业的稳定性,既然没有过去的工作经历可供参考,那么我们可以这么提问:
HR:你觉得所学的专业如何呀?以后打算干点什么呢?
      这么问,似乎显得很口语化,跟拉家常一样,但实际上这才是正确的提问方法。因为你既然想从对方的回答中获得信息以供分析,那么首先必须保证对方在放松的情况下回答问题,同时你的提问要简单易懂,让人一听就明白你想知道什么,这样他才容易理解你的问题。同时,口语化的提问也在无形中营造了轻松自然的交谈氛围,让应聘者更容易放松下来,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只有在绝对放松时才会透露真实的想法。
      最后,希望更多的HR扔掉“专业”的包袱,走到人群中去,观察他们,了解他们,用他们的语言交谈,问真正有用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帝联Roy 于 2010-10-27 17:17 编辑


作者: wangyulu    时间: 2010-10-27 17:21
支持,我也是刚出校门的学生。有过被面试的经历,就被问到过“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你觉得你可以给公司带来什么”之类的问题。听到后,觉得一个头两个大,很晕!!!这个范围太广了吧,而且也不能很直截的给他一个量化性的答案呀!为什么还要追着问呢???
作者: 无神堪培拉    时间: 2010-10-27 19:18
回复 1楼 帝联Roy 的帖子


1、让应聘者做自我介绍其实是一个暖场的问题,本来也不指望获取什么有用的信息,为了让应聘者在一个轻松的心态下回答随后更重要的问题,所以这个还是问一下。不过在千篇一律的回答中,也会遇到几个很有个性的回答,另外,也能刷掉几个罗嗦N久的。
2、职业规划这个问题我很赞同楼主的说法,确实没有实际意义,不过换成楼主后面提到的口语化问法就是很好的方法。

3、“请谈谈你的优势和劣势,以及你为什么可以胜任这份工作”,优势劣势确实没有必要问,但“为什么胜任这份工作”个人感觉还是很有必要问的,至少能够看出他是个无头苍蝇还是目标很明确,通过他的回答进一步问下去也能发现更多。

4、面对应届生,我还是喜欢更多的跟他们交流,尽可能的多聊一聊,而不是通过三五个问题就下定论。

作者: 帝联Roy    时间: 2010-10-27 20:26
回复 3楼 无神堪培拉 的帖子


     欢迎不同的见解,就像我一贯坚持的,这样有益于促进百家争鸣现象的形成。
     但我需要提醒一点,我通篇假设的场景是“在一场校园招聘会上”。
     可以做个简单的计算。一场招聘会按有50人应聘计算,一个人从自我介绍的“暖场”到后面的“尽可能多聊聊”,我们将时间尽可能算短为10分钟,那么面试完50个人就要500分钟,近9个小时。不论效果如何,时间成本恐怕没有一家企业浪费得起,对排队的应聘者而言也是一样。
     另外,你误解了我的观点。正因为我不赞成随便就对应聘者下定论所以才写了这篇文章,自然更不会“通过三五个问题就下定论”。
     我观点的核心不在于目前通用的面试问题是否有效(这需要时间验证,我所作的只是提出这一点并进行质疑,引起大家关注),虽然我列举了几个问题,但重点并不在此。我真正的目的是想借由一个事件引申出一个被忽视的现象,即我们HR一贯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需要我们重新用辩证的思维去审视,这样才能持续的进步。



本帖最后由 帝联Roy 于 2010-10-27 21:16 编辑


作者: fafaaipingping    时间: 2010-10-27 22:59
都要,要看你如何衡量
作者: ITservices    时间: 2011-2-28 15:08
我也是刚毕业不久的找工作时也遇到过这种情况,给我面试的人问的和苛刻我没有回答上来的,她说的也比较难听。
作者: kyx121    时间: 2011-2-28 15:35
毕业找工作,一直被重复的问这几个问题,有时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特别是对于职业规划。
所以在面试之前都打了n多次腹稿。
   喜欢楼主所说的,要用口语化的方式提问,那样应聘者更能自如的去应答。呵呵,有时面试官太严肃,看着他的眼睛回答问题,直接都有点晕乎乎的感觉。
作者: GolfLiu    时间: 2011-3-20 23:35
应届还是应该多考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问题。
作者: taopeach    时间: 2011-3-21 12:16
回复 2楼 wangyulu 的帖子

面试前没有做好功课啊,了解信息的渠道可以多样化,但一定要明白自己想了解什么
   
作者: fanyehai    时间: 2011-3-21 12:54
很有道理,今天上午的面试就有这方面的感触!
作者: 陈黎明    时间: 2011-3-31 09:43
今天推荐了一名应聘者给用人部门,各方面条件都符合岗位要求,但最终用人部门拒绝通知该应聘者参加面试,理由是学历只有大专,而他们部门要求本科。和用人部门经理沟通后,却发现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本科生,只是觉得“应该如此,大家不都这样吗?”
      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部门的问题,而是人力资源的问题,确定岗位要求,该岗位在宏观环境里,资源充足,那我觉得这个要求不过分,这是人力资源宏观环境造成的,所有人都要适应这个大环境。

    如果岗位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不高,门槛不高,那文凭不是一个衡量的主要标准,所以如果要的高,我们有职责去说服用人部门,调整他过高的期望,而不是一味满足。
作者: lidanq    时间: 2011-3-31 10:09
楼主错了,这些问题我都认为是非常好的问题。“故作姿态,浪费时间”的评价很不客观。
一、“因为一名还没工作过的大学生,他的自我介绍能有什么内容可以供HR分析?”
工作并不是自我介绍的全部,大学生涯有太多东西可以介绍了,学习、专业、社会实践、实习、社团活动等等,甚至也可以谈谈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个人兴趣爱好等等。这都可以折射学生很多方面的信息。
二、请谈谈你的职业规划”,大多数学生(别说学生,就是大多数HR自己)都没有清晰正确的职业规划。
正是大学生或者求职者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才需要你为他们做出指引。如果面试者,尤其是大学生,在没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我会利用面试介绍后的一点时间与他们交流,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然后会让他们登录到我的博客,去看个人一些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文章,以及推荐一些书。自己每年都去校园招聘,被好几所学校邀请去给学生讲职业生涯规划,PPT现成的。
三、关于优劣势,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任何一个人的人生意义在于探知宇宙,当中包括自己,而自己恰恰是最难了解。这可以看出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另外一点,还是回来上面的问题,在于引导求职者对自我的认识。
我们不是为了招聘而招聘,我们是求职者非官方合作伙伴。这是我做招聘七年来的动力。
我很认同作者的是面试提问要口语化。
作者: ping52    时间: 2011-4-8 16:22
说的很对很好,我就一直不愿意去问这样的问题,我自己还稀里糊涂的呢,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别人回到这样的问题?还是聊聊真心话家常话更能了解一个人的本性,不过这个当然还是针对毕业生而言啦
作者: Cindy燕儿    时间: 2011-4-18 13:11
一个问题千百种答案,正是从这些答案中反应出我们所想要了解的资讯,关键要看面试者你想要了解什么,应试者是否聪明能明白你的意愿给你答案。
1、“请介绍一下自己”
这个最简单的问题可以获取一个面试者的许多资讯,我们可以考察到求职者的表达能力及反应能力,看他会不会抓住重点将自己优势表达出来。这个问题应该碰到过许多人问过,特别是招聘会,一直重复回答相同问题还是让人烦的,一个有耐心的人他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去继续争取良好的表现,但一个没有耐心的人一定会"烦形于色"的。同时也可以考察一个人的总结能力,三言两语要将过去提纲挈领表达出来不是件容易的事。关键就要招的是什么职位,比如销售类的重点看表达和反应能力,客服类的看耐心,培训类的看总结能力等等。
甚至有时候也可以通过这个问题发现一些与简历不符的情况。


2、“请说说你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我觉得这个考个人的反应能力吧。许多时候能考察到求职者的性格,比如我前几天就碰到一个说自己很完美没有缺点的。。。。


本帖最后由 Cindy燕儿 于 2011-4-18 13:15 编辑


作者: wh343766761    时间: 2011-4-18 17:56
我学习了。。
    找精华吸收了。。
作者: 历    时间: 2011-4-19 14:38
口语化的提问 很有效果
作者: leander_han    时间: 2011-4-20 00:03
现在绝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的的职业毫无方向,每逢毕业时节学生们便像无头苍蝇似的找工作,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里,到底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

作者: hienk    时间: 2011-7-28 15:24
学习了,路过
作者: jingzi041322    时间: 2011-8-24 11:23
同意口语式提问,很多问题自己都无法回答更不用说应聘者了~
作者: galait    时间: 2011-9-7 11:00
如果是毕业生的话,个人认为主要考察分析能力、逻辑思维、态度等方面,实际操作方面自我介绍还是应该作为面试的环节,毕竟可以暖场并顺利开展接下来交流。
作者: anna2016    时间: 2011-9-30 12:21
不赞同楼主的说法。
作者: skety    时间: 2011-10-12 13:56
lidanq 发表于 2011-3-31 10:09
楼主错了,这些问题我都认为是非常好的问题。“故作姿态,浪费时间”的评价很不客观。
一、“因为一名还没 ...

赞同你的看法!有些问题千篇一律,但却是可以获取一些东西,比如自我介绍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职业规划不一定是对的,但是应聘者有这样的规划至少是好的想法
作者: 雅琦    时间: 2011-10-13 20:18
我非常不同意楼主的看法,觉得有些片面并且可能极端化。其实可能你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一样,所以觉得别人是故作姿态或者说是考专业。hr不专业,那说明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你自己都不想专业,别人怎么可能说你专业。呵呵
作者: 雅琦    时间: 2011-10-13 20:18
我非常不同意楼主的看法,觉得有些片面并且可能极端化。其实可能你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一样,所以觉得别人是故作姿态或者说是考专业。hr不专业,那说明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你自己都不想专业,别人怎么可能说你专业。呵呵
作者: 天依静默    时间: 2011-10-17 11:34
好吧,学习了·····
作者: linfuchi    时间: 2011-10-31 15:31
浮躁啊,这是个做事的态度问题,我要招聘人,我先要搞清楚,我是不是缺这个人,这个职位有什么具体那几个方面的要求,我怎样才能考察出应聘者是否具有我要求的才能等等。态度问题,要效果,不要哪种故作高深的样子
作者: zuodapeng520    时间: 2011-10-31 15:40
有同感啊,但是对于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不能千篇一律的按别人的标准照做
作者: xuening1216    时间: 2011-11-3 06:19
我进来学习的,
我想楼主想表达的意思是,作为一个HR,需要对自己招聘的岗位做一个全面的分析,招聘什么样的人,怎么招聘,怎么测评.特别是有效的面谈.
对于面试中的几个问题,只是抛砖引玉,有没有作用,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用起来的效果也不一样/
赞同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问问问什么,做事要有目的性,
作者: lyco    时间: 2011-11-17 11:00
学习中
作者: 沧浪枫叶    时间: 2011-12-15 14:15
哈哈。。。。这属于结构化面试,作为HR从业者不应该问出这种问题。每件你不理解的背后,都有其深远的意义。校园招聘并非所有的都是HR,还做过招聘的。意思懂得起撒,不懂的话,去看看校园招聘吧!
作者: nrrh2006    时间: 2012-2-1 15:06
我一直想找些比较专业的面试流程,再详细些就好了
作者: 阳子大头    时间: 2012-2-24 22:23
面试口语化很重要,支持 !,,,,,
作者: cobotine    时间: 2012-3-1 14:34
知与行,有时候看人,有时候对事。
作者: feihua1985    时间: 2012-3-1 15:39
没有不专业的问题,只有不专业的人!
从岗位看对人的需要都可以通过这些很基础的问题达到效果
但是HR在问问题的时候确实要知道目的是什么。。。。
作者: 纳兰词    时间: 2012-3-1 18:12
我找工作的时候经常就第一句是请做一下自我介绍,然后我就哗啦啦把精心准备的自我介绍讲完了,也很简洁有条理,表述的很好,因为细心准备了嘛,所以我觉得这个自我介绍的问题有时真的挺多余

另外关于优缺点的问题,我还是觉得可以问一下的,很多人都不会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只有当他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尤其是与工作相关的一些缺点并去努力改正时,他才会做的更好,而且也会帮助HR找到合适的人


作者: icewindearl    时间: 2012-3-1 20:45
个人感觉HR初期还是规范化的好,能力高了自然就是面试就是聊天,没有必要被范式所固话吧
作者: ihugdu    时间: 2012-3-7 01:07
面试中,有些问题是不需要标准答案,而是看应聘者逻辑思维能力、事物判断能力和表达式能力。
作者: 黄大郢    时间: 2012-3-8 10:34
是的,好多特别是经理类的问的问题都很幼稚。
作者: 春天又到了    时间: 2012-3-18 00:04
这么好的帖子不顶就太对不起楼主了












仙剑江湖
作者: 像风儿一样    时间: 2012-3-28 16:07
本帖最后由 像风儿一样 于 2012-3-28 16:07 编辑

呵呵,我倒觉得语言是可以多变的,问题本身没有多大问题的,关键是面试官首先要明白自己想了解哪些东东:)
作者: 飞奔DE蜗牛    时间: 2012-3-28 16:29
有收获;顶一个。
作者: 艾习    时间: 2012-3-30 09:09
写得真好,谢谢分享
作者: 无聊门师太    时间: 2012-4-3 20: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elandia    时间: 2012-4-20 15:17
恩,我面试基本上是让对方放松的状态,一般不会很术语化。。。感觉效果很好啊,而且通过面试也认识了很多志趣相投的人,最后成了朋友。。哈哈!
作者: 简单Jun    时间: 2012-4-27 00:45
各人有各的意见吧,不过我觉得招聘公司所习惯用的几个问题其实是可以换换了,基本上这些问题都可以网上找到很好的回答了。。。。
作者: Joani    时间: 2012-5-21 13:09
我们不是为了招聘而招聘,我们是求职者非官方合作伙伴。这句话说得好!
作者: yslmxr    时间: 2012-5-23 11:18
本帖最后由 yslmxr 于 2012-5-23 11:23 编辑

有种相见恨晚的意思
作者: 一半饺子    时间: 2012-5-23 11:40
赞同楼主的说话,但个人感觉看问题的目地吧。例如,讲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或前一份工作的内容等,如果从考察其表达能力角度来讲还是有必要的。结构化面试固然好,但问题的出发点和选择要适当。
作者: nerolia    时间: 2012-6-5 17:05
楼主的观点很好,很多时候,形式大过于内容,很不必要。想想,大家都是从一个求职者做起的,如何做到将心比心,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作者: shuangju    时间: 2012-8-10 11:43
学习,谢谢分享,我一直是这么做的
作者: 筒小宝    时间: 2012-9-28 17:04
很有道理,支持!
作者: relele    时间: 2012-10-24 16:47
大家的讨论很有用,学习了……
作者: evarr    时间: 2012-12-13 20:17
感谢分享,也感谢大家的讨论,受益了!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