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主管级别以上的进来
[打印本页]
作者:
猫猫是水灵灵
时间:
2010-12-24 10:10
标题:
主管级别以上的进来
大家好!
0 m2 f" B; e) e6 O5 @* P& j% q' `
最近在进行管理方面的一些学习。看到一本书是这样子写的,一个主管应该具备专业能力和基础能力。基础能力分为决策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书上介绍得比较简单,所以我想在这里请教大家。这三个能力具体表现是怎么样的?
. U- J2 ?% e; | o
作者:
超级义工
时间:
2010-12-24 10:32
- R; e7 Z" z5 ~
我不是主管级别以上,但还是进来了。以下资料,看能不能对楼主有所帮助
3 f( E9 h. Q/ F
, O4 M3 J0 H# |% z2 b
一、决策能力
" T( u0 S7 h9 l! H4 a( @: E m9 @
决策能力是指领导者或经营管理者对某件事拿主意、作决断、定方向的领导管理效绩的综合性能力。包括:经营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业务决策能力、人事决策能力、战术与战略决策能力等。
2 E* `! U, u0 g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决策能力主要由这样几个方面构成:
# g0 Y% L3 ~: N S) F
8 d% [/ z: g( P
(1) 开放的提炼能力。开放的提炼能力是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能以开放的态度,准确和迅速地提炼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的能力。
+ z) V7 s3 {' B
包括两个基本要素:第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要以开放和包容的思想及态度获取尽可能广泛的决策方案,特别是不要局限于传统的解决办法之中。要善于"借外脑" 来帮助判定决策方案。第二、对各种决策方案要进行提炼,以把握各种方案的本质和核心,正确地评估每个方案的条件及效果,分析各个方案实施的可能性。
; V/ M2 z$ \2 m" n1 i, m0 x3 s
8 @3 k) X# N4 s' d+ n/ ? Z/ ^# k+ S
(2) 准确的预测能力。决策与预测是密不可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要具备卓越的决策能力,首先应具备准确的预测能力。预测是决策的基础,决策是预测的延续,正确的决策必须要有准确的预测,如果没有准确的预测,将会导致决策失误。
C' Q3 }/ q- o
预测的目的是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的资料、信息和数据,在正确预测的基础上,选择符合企业发展的满意方案。
5 }) B' G }# O; @1 B0 O
$ p( U! J0 H W. f; Q
(3)准确的决断能力。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要能从众多的决策方案中选取满意方案的能力,以及危机时刻或紧要关头当机立断的决断能力。这种能力是经营管理人才进行科学决策的关键能力,误选、漏选会使企业造成重大损失或使企业与成功失之交臂。对此,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必须把握以下几个主要标准:
: W9 S4 C% d0 l* t- Q
+ J& ?& P \' n+ w/ T- _
一是所取方案实施的条件要具备。若条件不具备,则要弄清获得该条件的代价是什么。二是所取方案要与企业的宗旨和决策目标相符。若不符则不可取。三是所取方案是要能被决策方案的受益人及相关利益人所接受。四是所取方案要能被决策方案的执行者所接受。好的决策方案只有执行和实施后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因此要注意决策方案的可接受性。五是正确评估决策方案的风险。有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在选取决策方案时只看到"乐观"的一面,而没有考虑环境的可能变化,这种"乐观"情绪往往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 D, C) g K; r9 y5 M/ w( E
" j8 U! @' n, ?4 g3 p1 E
4 j1 h Y! {0 G5 D+ n3 \, G
二:管理能力
9 ~6 M8 ~( c" h8 f4 q
: ~+ o8 R, l, ^) N' U
在影响管理行为的管理要素中,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客观条件相近的两个组织中,决定管理工作好的关键因素就是管理者。管理者能力的高低,对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管理效能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就成为管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 U% a B% j) P! c/ h) I2 @
管理的本质就是追求效率,因此,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提高组织效率的能力。
1 b3 G y, i( U8 ]: ~' E. |! @) p/ I
管理者若要准确地把握组织的效率,需具备下列三种管理能力:
" N0 U5 X* N; r
k) Y- _; `' o1 {/ x7 F6 R
—、管理者应能全面而准确地制定效率的标准的能力
& ^1 G7 u' v% P; L4 k5 }% x( J j
管理者如果要提高组织的效率,首先要有具体的效率标准作为衡量的依据。标准是用以比较将来、当前和过去行动的准则。确定标准的方法有很多种,管理者可以把组织的许多特征作为效率衡量的标准,包括量的、质的等依据。例如人均产值,产品平均成本以及各种物品购销售价格等等。
! ?- H. H- r8 W& a. g: j: w
# \1 K6 {) j9 W' n8 c/ ^! f
表面看来,制定效率标准并非难事,写在纸上似乎就够了。其实不然,制定一个科学的能够体现效率原则的标准并非易事。管理者必须进行深入调查,透过眼前的、明显的事实找出能了解、反映眼前问题的充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正确估计到他负责监管的所有设备和人员的最大能量,从而制定出符合效率原则的标准。
3 g% ~! }# O! v' q: R1 }6 x, E. U
4 m! G3 W' G5 j& y% z$ d1 s
二、管理者必须敏锐地察觉目前工作水平同效率标准的差距的能力
3 g, n1 u6 c" @2 m
实际工作与标准比较总有一定偏差。如果没有偏差,就不需要管理。正因为有偏差存在,才需要我们去做工作。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当能够及时了解目前工作的进展,必须敏锐地察觉目前工作水平同效率标准的差距,以便在它发展成危机前得到改进。
1 P( ~9 m( Y0 Z- H# J
: {" p3 k* h3 w* v" d
寻找实际工作与标准之间的偏差,若工作有数字标准,找出并确定偏差并不是一个大问题,如产量、利润,但若对一些技术性较少的工作,工作标准不但难以量化,甚至连评定的内容都很难确定,管理者有时就不得不凭直觉和经验来判断,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职工的精神面貌等。一名精明而有远见的主管,有时能够预见到脱离标准的偏差。缺乏这种能力的,则无论如何也应该尽早认识偏差。如果标准制定适当,又有明确地评定下属人员工作的手段,则对实际业绩或预期业绩的评价就相当容易了,就很容易确定偏差的存在与否。另外,管理者通过制定科学的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自身能力的不足。
. B* x; M: H. \( x8 x6 f
+ w0 b7 s# g" ]; M- j0 H
如果目前工作明显地偏离原定的各项效率标准,那说明一定有什么问题或哪儿需要改进。管理者应当敏锐地察觉目前工作水平同具体标准的差距,在把握工作时不要局限于眼前的困难和问题,还应当注意那些较深远、较不明显但今后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症状,以便其在发展成危机前得到改进。
8 a5 @4 |; s! @
/ g) ?) k% |0 O, @" W6 O
三、管理者应有纠正偏差的能力
' e( v9 J" b; W8 o3 h
管理者得到发生偏离的信息,认为有必要采取措施来纠正实际结果与标准结果之间的偏差时,必须进行矫正偏差。只要目标和成效之间存在偏差,总是有一定原因,矫正偏差应该从研究出现这种偏差的原因入手。但最先引起管理者注意的,可能往往只是一个症状.而不是问题的实质。有时,已获得的事实能提示出真正原因,并能为随后的事实检验所证实。然而有时事实所提示的原因并非根本问题所在,或者管理者设想的原因同事实所提示的相悖。尤其在一系列表面上互不相干但是出于一个根源的迹象发生时,更容易产生这种情况。管理者应仔细考虑各种可能的原因,然后根据已获得的事实,确定哪一个是真正的原因。只有找出偏差的原因,才有助于确定适当的矫正行动,否则很可能南辕北辙,事倍功半。
6 g; I7 ]4 v* P' Z" E5 N
4 s( L a+ G: G% s, J2 H% L7 h
如销售额未达到预定值,原因可能是计划阶段估计前提条件时出错,预测值过分乐观、可能是经理人员销售计划或销售目标不正确,也可能是员工销售方式处理不当或者市场对产品的接受度发生了变化,还可能是竞争对手改变销售策略,等等。管理者如果要对销售额未达到预定值这一症结进行纠偏,就必须先找出问题的实质原因,再据此进行纠偏,如主管人员可以重新制订计划或调整他们的目标来纠偏。他们也可以运用组织职能重新委派职务或明确职责,以此纠偏。他们还可以采用增加人员,更妥善地选拔和培训下属人员,或是最终解雇、重新配备人员等办法来纠偏。
- B7 t+ k. ~, x
, `3 y- M& E, n' G, z4 N: N8 b
归结起来,管理者应具有:
- F& c) r! s: P
) i' L0 F" C h" `5 I! ^3 o6 [
(1) 应能全面而准确地制定效率的标准的能力;
) l* P2 ]8 W& d! Q
(2)对目前工作水平与标准之间的差距的敏锐洞察的能力;
6 o. K/ {: Q0 W$ }) M5 d
(3) 管理人员应有纠正偏差的能力。
; K0 D8 X2 e5 g7 K
) P0 R0 e `0 ]' T$ U
+ t& a; L9 x) c+ ~
三、沟通能力
* a2 n0 K8 c: ^+ U' K7 b3 a
. y E& [2 e, s+ D8 Y C- l
沟通能力包含着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和设计能力(形象设计、动作设计、环境设计)。沟通能力看起来是外在的东西,而实际上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它关系着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品德。
8 @- M. O7 H9 Y% }
3 o( x- V6 l* }) ], C! k
一般说来,沟通能力指沟通者所具备的能胜任沟通工作的优良主观条件。简言之,人际沟通的能力指一个人与他人有效地进行沟通信息的能力,包括外在技巧和内在动因。其中,恰如其分和沟通效益是人们判断沟通能力的基本尺度。恰如其分,指沟通行为符合沟通情境和彼此相互关系的标准或期望;沟通效益,则指沟通活动在功能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或者满足了沟通者的需要。 表面上来看,沟通能力似乎就是一种能说会道的能力,实际上它包罗了一个从穿衣打扮到言谈举止等一切行为的能力,一个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人,他可以将自己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进行充分的发挥,并能给对方留下“我最棒”“我能行”的深刻印象。因此建议程序员们在某些场合还是要注意一下仪表,不能邋里邋遢蓬头垢面,讲话要有力,要有自信
0 g8 G! C9 H' h/ q, y2 [
$ G8 l/ ]& \' W$ w4 |" ?% q% i1 b
* p! M2 j6 [ c9 Q1 X
作者:
猫猫是水灵灵
时间:
2010-12-24 10:49
嗯,不错,谢谢这位朋友。
作者:
Rachel-mq
时间:
2010-12-24 11:02
恩,很祥细,学习了!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