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看不懂得实验,请大家帮我看看 [打印本页]

作者: rwxld    时间: 2010-12-27 22:37
标题: 看不懂得实验,请大家帮我看看
[attach]249473[/attach]
8 Q. X" x, q, J7 K3 E
  i/ s$ c  ]8 c4 O' ]  H* }9 p8 E/ K" |& h
上表是一篇文章中作者的实验结果,作者用一个实验测试126名被试在罚金(违反税法的罚款)水平处于低、中、高三个水平和被稽查风险由低至高八个水平下被试遵守税法的水平(通过询问被试是否遵守税法得知),由于作者没有说他怎么做的实验,以及如何计算的上述结果,我无论如何也看不懂,联系不到作者(估计没时间理我)。所以想在此问问大家,1,这个表中的每行是相同的frequency,为什么下面对应的百分比却不同?最后一列的百分比是用每行相应的frequency乘以对应的百分比加总除以每行frequency加总计算得来,这倒是能看出来。2、最后一行(total compliance percentage)是用各列每个frequency乘以对应的百分比加总除以126计算出来,但最终的overall compliance rate for study77%却又是怎么来的?。另外,我知道这个问题太菜鸟了,不过我没做过定量分析,请大家原谅。3、作者星号后面解释的那句话看不明白,P值代表的测试效应是什么意思。原文出自JATAjournal of American taxation association1995, spring, pp-26-41(我不知道这样把别人文章里的表格贴出来是否合适,如果违反了什么规则,请帮我删掉)
: J6 e6 ]) k8 ?9 i5 K# } 本帖最后由 rwxld 于 2010-12-27 22:40 编辑
6 C5 w7 S+ \0 V! [$ P
/ l6 x: |/ F( d' z" A0 j5 A1 S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10-12-28 18:11
回复 1楼 rwxld 的帖子, ]3 r  L9 c" V6 ]. t0 d
) u8 Z; C: h4 b1 Y. _" `
rwxld, 在126个受试者中 42个被放在low visibility组,42个被放在 moderate visibility组,42个被放在 high visibility组。因为三组的 42 个人是不同的,这叫做 between subject effect。
5 z8 S8 e$ W5 @( |# o3 @% z1 mlow visibility 组中 13 out of 42 估计给人抓到的机会是 介乎0% to 1%, 9 out of 42 估计给人抓到的机会是 介乎1% to 5% etc. (Table 3)。moderate visibility 组中 3 out of 42 估计给人抓到的机会是 介乎0% to 1%, 11 out of 42 估计给人抓到的机会是 介乎1% to 5% etc. (Table 3)。
7 x5 l# Y6 I( k1 |Low visibility, moderate visibility, high visibility 三个实验组里一共有17 个人把给人抓到的机会估计为 介乎0% to 1%, 26 个人把给人抓到的机会估计为 介乎1% to 5% etc.
" S( L% F/ t' s' g然后,在每一组(low,moderate,high visibility)中,每个人都会被问到,如果penalty level 是 low, mid, high的时候,你会不会 comply。因为同一个人问三次,这叫做 within subject effect。估计给人抓到的机会估计为 介乎0% to 1%的17人中,当被问及如果penalty是low,mid,high时,你是否comply 的%,就是29%,35%,47%。因为penalty越高,compliance机会越大,所以从low column, 到mid column,到high column,总是越来越大的。
" j$ _" t# J, T( e' o- L' w**这是我的猜测,余下的就要你的专业经验来解释了。
: y2 t7 p9 P0 Y6 A% l   
作者: rwxld    时间: 2010-12-28 23:21
亲爱的Kenneth,太感动了,原本以为没有人理我呢,先谢谢你,我再慢慢消化你的解释。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