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問項該如何設計 [打印本页]
作者: jkliang 时间: 2011-1-11 00:06
标题: 問項該如何設計
Kenny與大家好
* k4 e& E7 b) J3 @% A6 `6 G 有一個問卷設計的問題要請教各位。如果有一個假設,對新產品的態度(attitude)與使用者的採用傾向(intention of adoption)有正向關係,但這個關係會受到新產品價格的調節,當產品價格越高時,這個關係就會減弱。% ]) t1 f: W3 R6 u
+ p0 Z/ U V9 j/ Z1 p+ W, U; u+ q 請問這個問項該怎麼設計呢?以下這個方法對嗎?( n2 x9 A& [; E- p6 t, T
(1)一個態度量表
6 S2 O$ K- K4 E. e7 k (2)一個採用傾向量表( S' v# P: E& Q1 ]- M0 t
(3)如果這個新產品的價格是100元,您會使用這個新產品嗎?/ [- t. i% U. a2 X6 F! O
(4)如果這個新產品的價格是1000元,您會使用這個新產品嗎?
2 t' m1 \% Q: ]8 e) V; Y
- G5 |5 I( k- V0 F 但是我覺得這樣問好像有問題,因為(3)(4)問題把兩個變數同時問了,該怎麼驗證調節效果呢(因為變成直接效果了)?我知道若是調節變數是latent variable,那就可以使用量表去量這個latent,再驗證調節效果即可,但是上述的情境因子該怎麼在研究中操作呢?這些情境因子也有可能是時間等。0 {5 ?" e7 i6 q6 J3 _2 _
" `' \, a: T7 T) G8 N 或是我應該將(3)(4)這樣直接問:請問您願意花多少錢使用這項產品?然後直接將數值當作調節變數的input。
7 [, h/ p$ k! K6 ?. ]
$ ?% ?) {: {3 x% _5 H8 Q! x% `2 Y 請大家指教了!謝謝!' I, ^# y, D: p
: ~' F4 I6 B! C; L; Y7 i
作者: hongyan911 时间: 2011-1-11 18:40
我来抛砖引玉。支持“請問您願意花多少錢使用這項產品?”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11-1-12 11:25
回复 1楼 jkliang 的帖子: X# p& `/ v" n$ \' B9 G+ A ^
Jkliang,首先恭喜你荣升“秀才”了。:-)
; p4 l2 O' ~, K你的问题我其实很简单。调节变量影响因变量在调节作用中是很普遍的。其实,我们做调节分析时,M对Y的影响是一定会加进去的。
7 Z I/ P( u0 P( D7 O% o& C
Y = b0 + b1 X +b2 M + b3 X*M
; w( B. I# R0 i/ e' I
你最大的问题是你是做实验,不是做调查(survey),不然的话,就跑一个普通的调节回归分析就可以了。
( e" z: w1 p8 F- k: K2 a- |* Z
关于你的问题,我建议一个「准实验」(quasi-experiment)的方法,你看看行不行得通。你首先找这个产品的合理售价范围,比方$200-$500。然后对每一个受试者测量产品态度后,你随机的产生一个在「合理售价范围」的价格,再问受试者在这个价格下,购买这个产品的倾向。然后你就可以用态度(X),价格(M)和采用倾向(Y)跑调节回归了。
' V8 y3 |5 h8 ]6 {4 S; ?+ H. j
本帖最后由 Kenneth 于 2011-1-12 11:27 编辑 $ U0 @8 U; u+ V
) T* r z# k% q6 Q
作者: jkliang 时间: 2011-1-12 14:57
秀才! :) % o5 Y% a6 }" i
在這個圈子裡獲得的多,相對來說付出的少,有點不好意思!還是要跟Kenny與大家多學習。
. O0 f. j$ M; o3 s9 J' e關於這個問題,對於Kenny的回答,還有些疑問請教:& [0 {- x1 T+ e1 S) O$ f* Z
(1)實驗法和問卷調查法的研究方法設計不同,如果是(準)實驗法就是給受測者不同的價格區間,然後問採用傾向;調查法則是直接問受測者願意接受的價錢,而採用傾向為另外獨立的一個子量表(sub-scale)。請問這樣對嗎?
0 K3 l$ ~5 i0 D" p0 w- k(2)關於您建議的準實驗法,在研究問項中包含了價格(因)和採用傾向(果)(調查法是分開的),如何和調節迴歸分析進行對應?代表的是b2嗎?另外對於態度(X)而言,它所對應的Y,是包含了M對Y的影響,而不是單純的Y了?
" k; J- K8 k2 \3 ~2 v6 [( B; i資質駑鈍,尚請Kenny與各位不吝指教,感謝!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11-1-13 11:55
jkliang,7 u0 M+ J: Q6 p# L/ K
(1)不是的。我不会赞成你讲的「直接問受測者願意接受的價錢」的做法。这个是消费者 “愿意” 给的价钱,不是产品的真实价钱。所以,应该没有你讲的所谓 “調查法” 的选择的。如果是有所谓 “調查法” 的话,那就是到市场去问每一个消费者的采用倾向,然后同时记录该产品在商店的“实际价钱” (不是他愿意付多少),然后去分析。! _6 q, x! W3 h4 {7 v
2 z, a" X& Q' C) E" k* K# t
(2)这一点也不是的。首先,回归分析是:
& u4 q+ ~* @& m7 E! m9 p0 l( c; S' Y5 f& m0 @$ p0 \; J
倾向 = b0 + b1 X +b2 随机的合理價格 + b3 態度*随机的合理價格4 R( `: ^8 G3 S! e R4 m% I
. U9 q& c8 K, ^% {1 r; G然后,你说的「另外對於態度(X)而言,它所對應的Y,是包含了M對Y的影響,而不是單純的Y了」。这一句是不对的。如果我说公平影响工作表现,但受LMX调节。又如果我的模型是LMX会影响工作表现,那么当你在做调查收数据回来时,这个工作表现,是不是已经受了LMX影响,不是“纯粹的”工作表现呢?是的。但有什么问题呢?因为在我的模型中,本来LMX就会影响工作表现了。
作者: jkliang 时间: 2011-1-13 12:42
謝謝Kenny!我明白多了!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