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這是個有趣的議題嗎? [打印本页]

作者: jkliang    时间: 2011-2-17 17:28
标题: 這是個有趣的議題嗎?
Kenny與大家好& c/ F- C& Q$ W0 ]5 i
      最近家裡來了一隻新貓咪,然後我們試著讓新貓咪與家中原有的貓咪(有7隻)做接觸,結果貓咪們的反應讓我非常感興趣,聯想到一個研究議題,想與大家討論這是個可繼續探討的議題嗎?& k4 l1 _  S3 v! I8 b! [
+ [) X2 R. Z3 f! N, d) h
      貓咪們的反應是這樣的,有一隻貓咪像是個熱心的人,帶領著小貓咪到處逛逛家中,好像主動在介紹新環境般;有的貓咪不太理新成員,當新貓咪靠近時,則做出驅趕的動作;有一隻貓咪則是反應很激烈,盡然攻擊那隻新貓咪,連我也遭池魚之殃。後來我請教獸醫師為什麼,醫生說這是動物的領域性(Territoriality)使然,有的動物的領域性較低,願意與他人分享,有的動物則比較重視領域性,所以當領域被侵犯,則會做出防衛。' T! Y! X7 f7 [; l2 p

; a9 I6 n7 u; |3 e$ R2 o4 P4 w$ y, P       我把這個現象聯想到OCB,也就是我想去探討個人領域性與OCB之間的負向關係,各位有任何的建議與想法嗎?或是這已經是個已經有探討過的議題呢?我有找尋到已有學者指出領域性是組織內知識分享的抗組因子(resistant factor )。9 Q0 ]( u9 t. {) z: ^" z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11-2-18 14:51
回复 1楼 jkliang 的帖子
3 A" m  ?8 i4 C# j% a0 Q7 a1 P
8 x' _8 i3 r* U1 H7 q4 a3 V1 y! A4 A( U6 c& r! g
    「领域性」好像是个蛮有趣的议题。只是我不太喜欢把它连到OCB。我的感觉好像无论我们做什么,到最后只有 in-role 与 OCB 两个结果变量。另外,这个与 fault line 有关系吗?
作者: whwto    时间: 2011-2-18 16:42
要找到一个有趣的research question 真是很难啊,一方面要有所谓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又要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有relevance。- E9 z: Y6 a9 `
向Kenny 拜个晚年啊!看到你的博客,心里总是感到很温暖!
作者: jkliang    时间: 2011-2-18 18:18
請問Kenny,fault line在管理研究的意義是?我大概搜尋了一下,大部分的文獻在地理學研究,談有關斷層的。可否有文獻可以加以研讀呢?感謝Kenny!
作者: chienhsin    时间: 2011-2-19 10:43
回复 4楼 jkliang 的帖子- Z6 s, b' O5 _) |4 |* E; `. J& p

, R1 k; a/ Q& D& a* |
! \4 j) V; T6 Q8 \0 l- }1 ]    這或許和「空間的知覺」(perceptions of physical space)有關,國際企業管理的文化章節有觸及到這個問題。例如,拉丁美洲人的說話距離(人與人說話時的距離)比北歐和美國人還近。. N3 V: S2 \7 q+ A
日本人對個人空間需求比美國人還小。
$ L+ R  i' S1 Y+ t
, e' ?6 G2 ^7 l2 u+ C) j" V5 I3 H2 F! z8 U, ~  B
7 q2 v6 l  s! H9 c9 Q

$ Q- w. H( _6 z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11-2-19 10:54
回复 3楼 whwto 的帖子
0 o5 |7 L" H0 K/ w
7 j: I, \2 Q2 w1 I& j( k# P. _" M2 J/ l0 Y- N( E7 X& l
    whoto,在教书时强调「研究的理论基础」不一定是 social exchange theory, identity theory, population ecology, institutional theory 等。其实,我们要的是一个「有系统的视角」而已。那什么是「有系统的视角」呢?就是你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从这个角度来看,不是很难吧。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11-2-19 10:57
jkliang, 你看下面这一篇如何?
4 X4 D* @/ T8 \9 i
* L) ~& i* K1 A3 @) fLau & Murnighan (1998). Demographic diversity and faultlines: The compositional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al groups,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2), 325-340.
作者: FXhua    时间: 2013-10-15 17:09
Mr Kennrth,您好,我是一名在校研究生,原来非管理类专业,现在在看您所提到的这篇文章,只是自己感觉领悟不到该篇paper的精髓,还望指导一二。
作者: FXhua    时间: 2013-10-15 17:40
要是说就该paper能给他人分享的话,笔记精辟的东西应该瞄在哪个点上呢?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