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1944年,秋 [打印本页]

作者: Adelle    时间: 2003-11-19 16:54
标题: 1944年,秋
(一)——于千万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她是没有归依的。从小就是这样。   虽然寄居在姑姑家,但她在感情上依然是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父母这个名词对于她来说已经是很遥远的了。她或许恨过他们,但那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现在,她已经长大了,而他们也不再那么依赖和重要了。   她想有一个家的,想一个给她温暖的人。可以象父亲一样细心的呵护她,让她放心的停留在她的身边。   有缘是难的。佛说——五百次回眸才能换得一次擦肩而过。那要多少年的深情凝视才能换得一生厮守呢?难啊。   但她总是在期待,有这么一个人能闯进她荒漠的世界,能给她一片绿荫,让她静静地依靠着。 他最终是让她等来了,是他自己找来的。   是他吗?她的心跳询问着自己。她是不敢见他的,他来得太突然了,以至于她还没有准备。   窗外的风流动了好久,好久……   门缝里塞进了一张纸条,上面有他的地址和电话号码。他这样就累了吗?   她认真的详阅他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字都流淌他们之间莫名难喻情愫。她想,她会去找他的。   隔了一日,她给他打了一个电话,说是要去看他。   她很认真的坐在他的客厅里。由于她的个子高,又那么端庄的坐着,显出一种幼稚可怜的样子。   虽然穿着漂亮的紧身服装,却只象一个十八七岁的中正在成长的少女,身体和衣服彼此的叛逆着。   她知道他是一个很有名气的人。虽然是一个贫寒人家的子弟,但满腹聪明学问,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任《中华日报》社论委员会总主笔。   可吸引她的不是他的名望,而是那侃侃而谈的口才,谈吐中显露出来才学和过人的聪明,还有就是他落拓不羁的名士风度。   她静静的听他说话,听他批评当前的流行,听他看她的小说的感受,还有他的故事。    ——无休无歇的话,可她并不嫌烦。恋爱的男子向来是喜欢说,恋爱的女子向来是喜欢听。   一坐是是五个小时。一个说,一个听,她感到他们似乎不自觉的已经在恋爱了。   第二天,他又到她家回访。   她依然温柔的听他说,静静的倾听,就算是无言也好。   想起他昨天送她出弄堂的时候,他看了一眼并肩而行的她,说:“你的身材这样高,这怎么可以。”不知道为什么,她是应该生气的,但心里却感动了。   他回家以后写了一首诗和一封信赞美她。   她的沉默被他轻易的拨动了。便回信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二)——见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的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从此,他总是隔一天一定来看她的。他在她所在乎里飘忽不定着,她觉得这样她是抓不住他的。      于是很烦恼很委屈而且很凄凉叫他别再去看她了。她知道,她已经爱上他了。   不过他还是来了,她知道他有妻室,见过的女人也很多,早把女人看得轻松而平常了。可她还是不顾一切的把一颗心交给了他。感觉是即便被他揉碎了,也是痛苦得幸福的。   后来他调去了南京任职,但每月仍回上海住上八九天。他是一个无拘无束,海阔天空的人,但他总是说她的聪明才学不在他之下,抱怨在她的面前说话,象拉胡琴的生手,辛苦吃力仍不着正眼儿,丝竹之音也变成了金石之声般刺耳。   她虽然总是安静的,但心里却总忍不住喜欢。听他的话感觉是刺激的,象山西梆子把脑髓砸了出来。   他是很宠她的,她在他的面前真成了一个小女孩。她喜欢打扮,爱吃零食,爱买衣料胭脂和香粉。   可她总在想,象他这样的一个男人,她能栓住吗?她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是很专心的,连走路,拈一枚针和开一瓶罐头,她都一本正经而又那么的吃力,没有一点迁就的。可他呢?怎么能长久的缠绵?   “攀枝折香花,言是欢气息”,她知道他就是句中的那个“欢”字。他不会是她的丈夫,也不会为守到永久。   ——我想过,你将来就是在我这里来来去去亦可以。   她以为这样说就已经看得很开了,可内心的无奈和扯着心的酸涩,仍是绞着她的。   (三)——轰天震地的一响,整个世界黑了下来,想一只硕大无朋的箱子,啪地关上了盖。数不请的罗愁绮恋,全都关在里面。   他是有政治野心的人,他的才能很受日本人的赏识,也凭着一支笔杆子在伪政府里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他们在一起的也是受社会的关注的。   她也顾不了社会对她的舆论。在她的眼里,爱他,就是澄清一切的理由。   和他在坐在一起,眼睛总是一刻不停的看着他,用手指抚着他的脸说:“你的眉毛。”抚到眼,说:“啊,你的眼睛。”抚到嘴,说:“你的嘴,你嘴边这里的涡,我喜欢。”   她是不在乎别人的。喜欢他,也管不了外面的风风雨雨了。   到了落叶的晚秋,他们一同坐在一辆黄包车里。 下雨了,把雨蓬放下。他抱着她,车外的飘飘潇潇的凄风苦雨,她心里忍不住的是有莫名的怅然,告诉自己千万遍了,他依然在她身边安安稳稳的。   可乱世姻缘,何曾能有一片自己安稳的天地呢?      终于,11月,他丢下她去了武汉。   在武汉他迷上了一名仅十七岁的少女,把她抛弃在脑后。   他回来了,却依然念着被他欺骗的那个少女。她虽然表现得是有一丝淡漠,但心里压抑不了的伤心。   以为是天长地久的,可现在却只是破碎的支撑了。   他的政治野心使他成为了通缉犯。他背叛了她,但她仍忍不住去寻他。   循着他的消息,千山万水找到了他,可他却骂她:“你来干什么?还不快回去!”   看着他身边另一个女人,她强撑无言住进一个冷清的旅馆。   她要他做出选择,他却不肯,老是巧辩支吾。   她已经是伤心至极,叹息:“你是到底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但亦不能再爱人,我只得萎谢了。”   后来,他回到上海,去寻了她。他也不解释了,还厚颜无耻的把他和那女人的事情说给她听。她不想听下去,他竟然狠狠的抽打了一下她的手臂。   她委屈,愤怒,不理会他,与他分床独宿。她辗转反侧,恍恍惚惚,那个曾经她深爱的他,再没有了,以前的誓言旦旦原来只是一场梦。现在醒了,梦也不能在继续了。   第二天,她还在半醒间,他与她吻别了。她泪流满面,伸出手抱住他的脖子,轻着叫了一声他的名字,也再没有别的话了。   一切都过去了,而他也在她的心中远去,永远都不存在了。   她知道他后来又来寻她,但她已经和姑姑搬走了。   人去楼空,恍然如梦。他和她的故事本就象一场梦,转眼见烟消云散,剩下的昔日一段苍白的回忆和一场冰冷的感情。   生在这个世上,哪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四)——梦里的时间总觉得是长的,其实只不是一刹那,却以为是天长地久,彼此相识多少年了。原来,一切都不算数的。   她——张爱玲。   1921年秋,出生于上海。   1944年秋,与胡兰成结婚。   1995年秋,死于美国落杉矶。   喜欢张爱玲,除了她惊艳她的才华,华美的词句,还有她和胡兰成一段短暂的爱情。总是觉得她是一个传奇,写她,只是认为她是美丽的。 ----------------
作者: 乐山乐水    时间: 2003-11-20 15:04
标题:
女人的爱是男人无法的负重.
作者: minnazf    时间: 2003-11-20 17:17
标题:
好文章
作者: 小城故事    时间: 2003-11-21 09:41
标题: 唉!
又一个可怜的女人,为爱而生,为爱而死。
作者: 快乐向阳花    时间: 2003-11-21 11:22
标题: 爱情
给人感动最多,同时也带来伤害最深的情感。
作者: 酷勒    时间: 2003-11-21 11:46
标题: 很好
我看过张爱玲的文集,为她是一位才女而尊敬,多少为中国的文学史带来了灿烂的一笔。
作者: yuki0000    时间: 2003-11-21 11:46
标题: 很伤感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一首歌名来“我最深爱的人伤我却是最深”。我还没有看过张爱玲的文章,我想我应该拜读一下!
作者: 过程    时间: 2003-11-21 11:56
标题: 我一看就知道是张爱玲
这就是一个人存在的价值,你只需要看一些文字的风格就知道了/
作者: 路遇    时间: 2003-11-21 12:13
标题: 很喜欢
很喜欢这些文字,很喜欢张爱玲。
作者: 江南可采莲    时间: 2003-11-21 14:12
标题: 又让我想起了那生命中的至爱。
90年代初,在金陵求学时,不经意间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张爱玲的文字和她的那些故事。在那物质匮乏的学生时代,为了拥有她的一套书,不惜耗尽口袋中的最后一毛钱,徒步返回学校。 不喜欢胡兰成,也厌恶他的《今生今世》。张爱玲如空谷幽兰,而他只不过借助这朵兰花,成就龌龊的野心。如当今的成克杰,让人唾弃!
作者: 江南可采莲    时间: 2003-11-21 14:15
标题: Adelle
你的这段文字,还是让我深切地体会到她的爱与哀愁。
作者: 尘土    时间: 2003-11-21 15:29
标题: 一段经历就是一段人生
记得先时总是以为张爱玲一介小女子许絮絮叨叨一如沉香 或隔夜的残茶 后来再读就有了一种心痛的感觉 特别是那句其实只要有一点爱结婚是足够了的
作者: 宝芝林2003    时间: 2003-11-22 09:27
标题: 价值?
有存在的实在价值吗?
作者: 雪夜读梅    时间: 2003-11-22 09:46
标题: 唉~~
纵然形消声逝,不散馨香幽幽。幽兰生于空谷,残花凌在淤泥,一切随其自然,爱我所爱,无怨无悔,又何必替他人扼腕叹息?人生苦短,幽怨何其多也!落花流水,长空秋水,恣情所为,此生何憾?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作者: 缘份的天空    时间: 2003-11-22 10:45
标题: 半生缘
爱总有许多的欺骗。许多的无奈
作者: 红红的西红柿    时间: 2003-11-22 11:01
标题: 懂得
女人也好,男人也好,要懂得为自己而活,快乐也好,痛苦也好,多只有自己最能体会,时间是疗伤最好药,但也要自己能够用于放开,不要把自己想成是悲剧的主角。
作者: buttonlife    时间: 2003-11-22 15:12
标题: 有一点爱结婚是足够了的
[quote]以下是引用尘土在2003-11-21 15:29:15的发言 记得先时总是以为张爱玲一介小女子许絮絮叨叨一如沉香 或隔夜的残茶 后来再读就有了一种心痛的感觉 特别是那句其实只要有一点爱结婚是足够了的 **************[/quote] 昨天晚上看艺术人生,中野良子说了一句话,有一点好处就可以结婚. 追求完美反而让我们迷失方向.
作者: 一梅    时间: 2003-11-22 21:15
标题:
前些年,买了一本张爱玲传,看后在扉页上题道:愿有她一样的才华,不要有她一样的人生
作者: 黑根    时间: 2003-11-22 21:39
标题: 成功的人都受过苦难
每个成功的人物在其成功的路程上都受过一般人没有受过 的苦难。
作者: 夏日寒冰    时间: 2003-11-23 12:02
标题: 看过张氏的书
惊羡她的才华
作者: 奔跑    时间: 2003-11-23 17:08
标题: 我的最爱
哎。好想把你抱一抱
作者: TracyKong    时间: 2003-11-24 10:49
标题: 凄美
确实很美!
作者: chenjian    时间: 2003-11-24 13:11
标题: 好美呀
才华横溢的女人
作者: 雪中莲    时间: 2003-11-25 09:35
标题: 张爱玲的一生都是传奇
只有这样传奇的人生才让她的才华更横溢,让她的作品更吸引人,就像徐志摩,因为有了陆晓曼才变得吸引人
作者: 雨意温柔    时间: 2003-11-25 12:30
标题: 旷世才女
对张爱玲,一直有种奇怪的情感,对她的才华和她的身世,总觉得怜惜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