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离职员工的工作交接和不良行为预防
[打印本页]
作者:
糖糖2003
时间:
2011-6-16 14:52
标题:
离职员工的工作交接和不良行为预防
员工不管是以何种理由与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其离职时往往是用人单位劳动权益受到侵犯最多的时候。其中有的是用人单位由于没有做好离职员工的交接工作,造成业务中断,影响了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而有的则是离职员工的不良行为对企业劳动权益的直接侵害。如带走财物、资料、毁灭信息、制造机器设备故障等,因此做好离职员工的工作交接,预防离职员工的不良行为发生,对于保护用人单位的劳动权益也很重要。
, ^& \7 s( M* I
! j& e! E0 w9 j3 t; P3 T
1、离职员工的工作交接
5 D2 b6 i) O, }2 ~
9 W1 F8 \: t% L, F1 V% p! i N
员工离职时在工作交接方面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员工本人,不配合做好工作交接,二是用人单位不重视工作交接,结果造成用人单位工作上的损失和财物上的损失是常见现象。主要抓好以下环节:
) p% }% Q. r! Z! m/ y! m8 M2 U2 v
6 v9 M- h2 H, d1 i4 M0 k
(1)岗位工作交接
& g' W/ r: U5 x- A, c2 s
& Y% x; f- M6 ]
员工在离职前必须履行岗位工作交接义务。工作交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离职员工向接替其工作的员工,介绍本岗位的职责、工作范围、工作方法和业务运作程序,交清本岗位上的各种设备、设施情况,并让设备、设施在正常运作情况下交给接替员工;二是向接替人员或用人单位指定的人员交待尚未完成的工作任务,如与客户之间未履行完毕的合同,需要继续催要的债务以及其他与工作职责有关的尚未完成的一切事务。
; Y8 c9 \8 @7 Q/ W+ S; }( e
8 p/ u* O7 j; ?8 l
(2)清偿债务
5 N! E! K6 V, f/ o' V; a
9 T0 c# h W) Q8 H, k
员工离职时尚欠单位的债务,如借款,赔偿单位损失或受罚款处理尚未缴清的款项,用人单位不能忘记清偿。员工欠单位的债务,必须在交接工作过程中同时进行,或规定时间予以限制,在限制的时间内清偿完毕。清偿办法可由员工一次性支付,也可以由单位从离职员工的工资或经济补偿金中扣除,也可以由离职员工选择其他方式偿还。
8 X1 @, k$ J+ v9 }. d8 Z* T9 s
9 P9 u" q. D/ C& V- f: O8 a
(3)交还物品
* j4 i& g4 F7 z6 [: _" `
: D1 C6 }" ^9 [& t+ e
员工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作职责工作需要由其保管或配备给其个人使用的办公用品和其他财物,如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计算器、交通工具等,都应当在离职前交还单位。用人单位应指定专人接收,并办理接收手续。如有损失或损坏,则应由离职员工本人按单位有关规定赔偿。
9 O( _: m4 d" K1 |* \
- a: e+ u. I2 H. o+ o9 W; U
(4)清理文件资料
; h9 @" j: m% N$ V" B& k
! a2 d s+ w: m7 D
员工离职时,应对员工在职期间保管和使用的企业的全部文件和有关资料进行清理,该回收的要回收,该销毁的要销毁。如各种图表、备忘录、客户名单、财务帐目、市场信息、工作计划、工作记录、各种媒体中的信息,知识产权属于用人单位的员工本人的设计、发明、技术等资料。对于文件资料的清理,要进行详细的登记,并经主管部门负责人核实登记认可。
% ^) J, N4 J& Z! K
8 n1 U. f0 ?# b9 K& F) ]) j
(5)交还证件
( r: v5 r7 g8 q! c
. R$ ^. n! y$ j
员工在职期间,因工作需要由单位发给的各种证件,如工作证、购买证、借阅证等,凡不属于个人所有的,都应全部收回。
& n, B0 i; a' m- F I# ?# ~
b0 D* C' t% N2 ~* B
2、离职员工不良行为预防
* j1 {( i3 c+ s- Y! c9 M% _
3 N0 e. V' N) U0 x
大多数员工离职时,能够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行为。但也有的员工,特别是因违纪被处理的员工,劳动合同期满不想离职,但被拒绝续延劳动关系的员工,平时与主管或其他管理人员有矛盾的员工,很可能发泄不满情绪,从而产生不良行为。因此,用人单位不能对此放松警惕、疏于管理,应当既做好预防离职员工不良行为发生的工作,又能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离职员工已经出现的不良行为。
* x k. x; [! g$ _
. u' {+ Q, N4 r" l9 V3 V4 j* x
(1)不良行为的表现
' b' h1 c* n/ o; w7 m/ Y! m' Q
& G! v9 k! s( {0 H# Y' M4 E6 l
一是抵制行为。主要表现为员工离职前采取一种不与用人单位合作、事事都消极对抗的态度,员工认为自己反正要走了,无所谓了,也不求什么进取了,更不存在与用人单位搞好关系。因此,不遵守有关制度,不服从管理,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和履行其他职责,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消极和不负责任。
9 L: N, t( _* A [2 _. f
: P0 O `% H9 g- o* a
二是偷窃行为。一些平时品行不够端正的员工,离职时往往会旧病复发,重复以前的各种劣迹,趁机盗窃单位的贵重物品,有的偷拿同事的钱物。
. ~* a# F ~ m6 W }
5 U9 d9 s: e, N0 f3 P
三是破坏行为。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员工工作表现不好,经常受到批评或因违纪受到处分、经济处罚,与企业之间发生过磨擦或有矛盾,他们中有的员工为了发泄对企业的不满情绪,离职前不仅工作消极,还可能故意违章或采取其他手段,损坏机器设备或其他财物。
8 @' Q+ D$ A! T) f. v1 Z
5 o! P( `$ \% @) U
四是制造事端。有的员工可能利用工作上的某些环节或办理手续等,借机与管理人员、同事闹矛盾,有意制造纠纷,造成生产工作秩序混乱。有的甚至制造流言蜚语,中伤管理人员或平时与其有矛盾的同事,挑逗、侮辱他人,借机惹起事端。
3 W# v3 ?8 g* Q* W. R e; b: |4 V
3 @7 m- f1 ~7 }$ ?% M) k
(2)员工不良行为的防范和处理
% ], M# o7 s9 z5 H$ n z
7 F* y5 ]- T7 ~' p* p; b3 Z
对离职员工的不良行为,用人单位应重在预防,同时要针对员工发生的不良行为表现,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处理,不能迁就姑息。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0 ]6 K3 S, p( H; ], {* h8 O+ j q, | P
* v7 z8 w& ]4 B! I$ J# Y
一是重视思想教育。离职是员工职业生涯的一次转折,特别是被动离职的员工,如果心理准备不充分或根本没有心理准备,离职后不知所措或工作一时难以把握,往往会产生一些思想问题,导致出现不良行为。因此,用人单位应对离职员工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引导员工正确对待职业转换,以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貌渡过离职期,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任何污点。
* P. n% [: @3 _9 R/ e; B' b0 v& O
- Y9 t \. O, H, u$ E3 X
二是缓解矛盾。员工和管理人员不管是思想上还是工作上有矛盾的,或者过去曾经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在员工离职前,管理人员都应主动与员工进行沟通,且应多作自我批评。通过沟通,达到相互理解、相互谅解、缓解矛盾、消除怨气。这对于离职员工来说,能够消除心理上的压力和不满情绪,增强正气,抑制邪气,从而有效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
% D; T* R1 t1 w# [2 W
' {3 H. h! a9 }9 l
三是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员工离职前的一些不良行为,既有其自身思想上的问题,也有用人单位管理上的问题。离职员工在未办理完离职手续前,仍然是用人单位的员工,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职责,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遵守单位的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接受单位的管理。用人单位不能因为其将要离职而迁就和放纵,要和在职员工一样,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8 q+ ]$ J1 q. u
6 T$ C5 m$ `7 K6 Y
四是加强监督、及时处理。用人单位对离职员工,应当采取一定的组织措施进行监督,特别是关键岗位上的员工,应有专人负责,不为其不良行为发生留下任何可乘之机。如果发现有不良行为的苗头,应果断将其撤离关键岗位。对已发生的不良行为,要及时进行处理,若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则应按损失程度要求予以赔偿,并应视情节给予必要的处罚。
作者:
JENNYSH
时间:
2011-6-16 15:11
不错,正确引导。
作者:
常诚
时间:
2011-6-16 15:45
看完了,还是蛮不错的哦。感谢感谢楼主,继续分享哦
作者:
sue1725
时间:
2011-6-16 16:08
谢谢咯!学习了,有收获了,看来以后工作要多注意一下。
作者:
mayzo
时间:
2011-6-16 16:30
学习了,很详细
作者:
卷毛狮
时间:
2011-6-16 17:05
被动离职确实难缠,有时是防不胜防、导无可导啊
作者:
hnyuhong
时间:
2011-6-16 17:05
一方面,员工无论是主动离职,还是因为公司辞退,与部门负责人提前沟通,做好交接工作的事前工作;另一方面,交接过程中最好有第三方进行监交,且在交接材料上也需监交人签字,同时作为HR部门中的人员,最好去帮助辞职员工做好交接,公司学会施恩于辞职人员,我个人提供的依然是援助,很多辞职人员,我依然会根据他们的能力大小,去帮助他们推荐工作,从而建立良好的关系,到了新的公司后的新人员说不定哪天可以提供一些行业信息。
作者:
Henry.W
时间:
2011-6-22 11:42
学习了,谢谢!
作者:
xuexue2836
时间:
2012-9-4 09:36
沟通真的很重要,没有和离职员工有效沟通,负面情绪和消极影响很严重的
作者:
kitydy
时间:
2012-9-4 11:19
很受用,不错~~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