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已总结】如何妥善处理Q先生? [打印本页]
作者: 常诚 时间: 2011-8-3 08:41
标题: 【已总结】如何妥善处理Q先生?
如何处理Q先生?
为理顺公司内部管理,某民营贸易公司C老板以15年薪万聘请Q先生做管理部总监,并与他签了一年的合同。
0 o0 _3 _* b# L/ y, D5 V4 M. z7 f- ?
Q先生是公司另一位骨干A先生介绍来的,有很不错的业绩资料。
但一段时间的接触后,张老板发现,Q先生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原来一向从事大型制造业管理,从没涉足过贸易,管理的思路与自己不一样,不能保持一致,更不要说同步了;不懂技术、业务上难以沟通;比较自闭、自负,表面上挺服从,实际上听不进,今天给他讲了一个新观念,第二天他说的还是原来的话;对于公司内部情况掌握上不尽心不尽力,喜欢用经验来办事,不针对公司实际情况;和部门、员工沟通上存在“假大空”,该给员工解决的问题不予解决,不该给员工说的话反而大说特说……三个月后,张老板提出解除合同。
但Q请求:“再给三个月的机会,一定给你做好。”三个月后,要他做的管理制度是赶出来了,但脱离公司现实情况,用不上。比如:仅仅是打卡考勤的管理上,严格按照工厂方式进行,没有充分考虑到贸易公司实际情况,导致员工怨声载道。
C老板给Q两个建议:“离开公司,给你一定的补偿;或者是换职,留在本部,工薪减半,这样你仍有机会来证明你的能力。”
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Q把公司电脑里的资料复印了若干份,扔在C老板的桌面上:“你要我离开公司可以,但你得补偿我30万元。如果你不补,公司资料在我手里,我可以找税务局告你偷税漏税,找客户揭发你采取不正当手段拿到订单。”
6 p/ ~6 R0 y! J, p
C老板这下可大跌眼镜啦!
问题:如何处理Q先生?
1 g) m- }$ Q' V- s9 K% w6 |* v8 _
$ C+ X) W! u, B" W; r) K
总结见23楼和50楼!感谢各位参与,这么久了,希望这总结不是迟来的爱,嘿嘿!
# Q4 X3 T9 ^8 F+ b G
9 m D/ f; P: W 本帖最后由 常诚 于 2011-8-13 01:38 编辑
- u5 g9 X3 J! S3 P5 y7 A
& \. l& |* C0 y: ] t0 a
作者: 槑槑鸽 时间: 2011-8-3 08:51
方法一、第一步采集把他窃取公司机密资料的证据、第二点赶快重新做账、第三报警。
1 X+ a+ [, u- t$ e# E- L& T方法二、跟A联系让A与Q沟通想办法在补偿上达成一致。
作者: qangel 时间: 2011-8-3 08:55
这种人,往往虚有其表,吃软怕硬。: M# m/ y/ y4 J7 j. V
建议:1、既然是由A先生介绍来的,是否由A先生出面跟他进行沟通;* b+ p, G! I$ |; w: j
2、就算给了他30万,他复印了那么多份,难免还会拿着这个来敲诈你,所以这方面一定要强硬,如果他坚持的话可以选择报警处理;* h! w; b8 d" S7 j C
3、如果他真的去告,必须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 I/ R" ]% \6 i3 z) j. B4、规范相关的招聘流程,避免再次出现选人不当的情况;
! J6 e: v. ?& e t3 M4 T/ L5、规范公司的相关制度,资料保密系统,防止给别人抓住把柄,得不偿失。
作者: 强强子 时间: 2011-8-3 09:03
前期对于工作有不能满足岗位要求情况,并且做了一定调整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公司需求。我觉得坚决辞退。涉及到账务和订单问题,完善并做好应对。q取得方式有待商榷,并且离开后背景调查上,给予明确,会将其如何不能满足要求,并提出无理要求如实陈述,给予一定压力。么有经验,期待高人解答
作者: toby200000 时间: 2011-8-3 09:08
这个双方都有责任,偷税漏税的把柄被别人抓住了还能有什么话说。。。。。" Y! ^9 q5 ]; z! S! C
如果企业有完善的纳税的话根本不怕的,不过貌似Q先生也存在法律问题,这个好像是触犯了敲诈勒索罪。。。。。+ w1 O$ R) X. S4 C( v
记不清了,建议还是协商解决,不过保不齐Q先生拿到好处以后表面上说不告发,暗地里使劲。所以关键的关键企业不要被员工抓住这些把柄。
作者: 无胜于有 时间: 2011-8-3 09:10
真地是很棘手的案例。这位Q先生就是一小人,所以,处理的时候要格外谨慎----宁可得罪君子,切勿得罪小人!更何况C老板有合偷税漏税的资料在此人手中,更加要谨慎。
# q& G/ w; s! U, z1 D$ f b7 y, k 我个人认为:1、作为现代企业的经营来说,规范经营是必须的,所以,老板应该以此为鉴,将公司偷税漏税的理念彻底纠正过来,“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即便不是现在被Q先生抓住把柄来要胁,迟早也会被税务部门查到,所以,趁早了断是上策!当然,这个纠错的过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不能解决眼下的问题。但它毕竟是“重要的事情,虽然不是紧急的事情”! t4 X( Z& A. j- O5 ^& k4 |' q
2、再来说眼前当务之急的事情,我个人认为:这位Q先生既然是公司另一位骨干A先生介绍来的,而且有很不错的业绩资料,那么,或许行业不同,他以前的经验在这个公司是行不通的,这个时候,老板只能不厌其烦地与他沟通,把老板对他的预期坦诚地向他告知,让Q先生有一个再学习、再实践与再提升的机会。我相信通过互动,我们可以让Q先生把自己内心不健康的、想要报复的想法消灭在他自己的内心而不付诸行动。1 n2 _8 U Y9 ?3 D! j& A
3、老板需要反省的是,签订合同以前有一个月的试用期,有问题尽可能在一个月的试用期内去发现,这样可以为自己争取主动。另外,骨干下属的业绩反馈最好能够频繁地进行,类似这位Q先生刚刚到公司的时候可以以周为单位进行跟踪、反馈,不断告知你的预期目标和他的行为差距,以最终达到他为你所用的目的。
作者: BAIYUN1013 时间: 2011-8-3 09:10
1.让A先生跟Q先生协商
% V) H6 i& K7 u; N( H2 L+ s5 \2.协商无果那就只能走法律程序了
作者: xuefairy 时间: 2011-8-3 09:11
这Q先生的职业道德不过关哈。3 ~: h L5 d( T, `+ }* P5 S
1、是人都会有痛处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招比较坏银);
* w; k& p4 ?$ Z2、如果有与Q先生签保密协议,可以说他违约,公司的那些资料赶紧收起来,如果真有税局来查,绝不承认他说的任何资料;
3 h; `3 v, Z: j! l4 D \3、在招聘高管时一定要做好背景调查;- [- f2 Y3 c) d/ N/ R
, |4 p. }$ Q# ?
期待高人指点!( M& k6 o8 |9 w& |( E0 |
本帖最后由 xuefairy 于 2011-8-3 09:13 编辑 - l$ z7 e' O7 G$ `
" N8 p+ u& W9 `3 U
作者: 刘子衿 时间: 2011-8-3 09:11
处理:
/ S1 e1 G3 ~+ v' z- g现在如何处理: 1、A去沟通
; G9 w6 a( h# O+ @; Y& d. n% D 2、设法留下勒索的录音
# O! X8 V/ `% E6 c* j2 q. Y+ H 3、与之周旋、补上漏洞
% u8 d* I4 K9 y8 y! d, l$ k 4、态度强硬的拒绝,为自己公司以前的不规范买单
0 a, m7 G# \+ J0 J9 ? 5、分析利弊、让Q明白如果他这样做,他人就臭了。
- I7 |& T0 g# m7 G. R$ n以上最好一同进行。$ r( h3 q" R1 \4 ~- ~9 L/ m4 Y& B
O5 K% [% m+ W% b) ~
预防:) _) k% N) O+ v# O% O
1、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把自己的东西做好。
" {" }5 F& s- V* k8 a9 h 2、即使做不好,就要学习古代皇帝造墓地,每个人掌握以部门地宫的图,不能让任何人完全掌握1 E t, K: P3 O) p0 u" Q0 }- u
3、严把进人关(说易行难)
) v# u Z* M" W1 o4 x# `6 ?9 I! b% o 4、培植亲信
作者: daijianghong 时间: 2011-8-3 09:14
告诉他如果他真的要这么做的话,就告他欺诈罪,以不正当手段窃取公司机密。这样他以后找工作也相当的难,相信没有公司会敢用他。与三十万相比,他的名声和以后的发展更重要吧!我觉得入职之前Q先生的自我定位是不是也有些问题,公司是不是太盲目相信他了,让他那么自以为是,没弄清楚自己的定位,做事情没有准则。这种人应该严格处理,不能从轻处罚,要不然后面有人效法就不好了。 本帖最后由 daijianghong 于 2011-8-3 09:17 编辑
# M! T+ a1 X( I, q' b( Z" A5 `0 ^2 `& N( L& }! I! D
作者: lishengfa1985 时间: 2011-8-3 09:43
对于这种人绝对不能姑息纵容,首先获取偷窃公司保密资料的证据,并抓紧时间做一些假账;同事让A先生与其谈话,传达如果这么闹,以后他在本地的企业再也无法混下去,并告知偷窃材料,公司会将其告上法庭。
3 |" V/ p8 u% p- R 如果公司现在妥协,说不定他还会有第二次敲诈,明显是人品太差。
作者: lishengfa1985 时间: 2011-8-3 09:44
回复 5楼 toby200000 的帖子
' r7 f2 l2 D \8 V+ o
) q; r6 [6 ]5 o2 `2 n7 Y不偷税漏税 很多企业都活不下去 你懂的) I2 e% X, p5 g7 C0 O1 ^9 _ x
作者: yolanda_lu 时间: 2011-8-3 09:52
这个案例昨天刚刚看到过,当然结果也看到了。
* t- y' @, u q所以先不发表言论。
作者: wh343766761 时间: 2011-8-3 10:05
好犀利的问题,我就做等答案。7 X; R o! J w' B% R
作者: subway_jj 时间: 2011-8-3 10:10
这个人怎么能接触到财务资料呢?& P% a H) {( \% j% u
先同他周旋,试探他手里掌握了多少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再想办法。
作者: hr163mail 时间: 2011-8-3 11:26
花钱买教训吧。怎么做都是个倒霉。2 X8 S8 j/ ^" `) {+ D' P
5 _! x) q* m0 Y1 偷税漏税,你已经违法了。
" w7 \* F. `/ p, k( j, H' j2 不正当竞争,你已经违规了。7 P$ q* [0 A- p1 k7 Q& M
3 看人看错了,你已经失察了。
/ n# G( v' a5 q/ B$ S4 |3 ]+ O3 w9 e
剩下的,只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但重要的是,各种手段都可用,但违法的手段不能再用了。
& T2 u7 F& _& Y" A4 o2 [- \1 _5 @) G5 R7 [* f5 ]. _
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取得其以公司偷漏税索要30万的证据。& a& ^) Z$ C: s) ]( e; m1 v3 I
8 K2 P: E' C+ G; E' l! M
然后,摊牌,说,我公司是违法了。但你同样,犯了敲诈罪。如果要鱼死网破,我赔钱,你进监狱。5 l0 W9 G$ d q! g
/ v- }, E: o+ ?6 O% s6 x; p钱我可以再赚,你的自由,你之后出来后谁还敢用你,你就要考虑了。. W+ h8 p. a8 e7 y g: l
9 {8 `' N" a$ Y: ^. Y/ B2 Y
所以,少要点,按我之前答应的补偿,走人。- W: @* R9 ~4 z" \# G* K3 I
本帖最后由 hr163mail 于 2011-8-3 11:34 编辑 / S( `8 z: e- v* h; O
8 n; w$ _* ]& Z
作者: wushijun 时间: 2011-8-3 11:36
气愤!!!- P) U+ \1 J1 J2 k6 f! M K( C
疑问:1在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公司最高机密为何给到他了?
1 E8 W+ x7 [6 {! e5 y2、三个月时发现不合适,怎么不请他离开?(妇人之仁的后果)
8 i5 \ q0 W1 }! r4 s做老板首先要有博爱之心,再次要有果断的狠心。7 h \! d' r5 z
方法:. `6 A, s9 A1 x) E0 D1 q
1、由A 与Q沟通,并告知后果
* v7 }. ~1 k& F3 |9 N2、做好补救措施! j' p7 s: E) {! i" a# J
3、果断出击,报警!
作者: 李丹-超越 时间: 2011-8-3 11:39
一.先礼后兵:协商解决0 M# f+ H1 ^9 F& z2 q
二.自我完善
作者: 陈黎明 时间: 2011-8-3 11:47
这种人最可恨,我们企业里也遇到过,我正好负责处理,索要额度70万,我当时的处理方式就是,一,分析风险,我们的管理漏洞究竟在哪里?问题有多大?如何规避。二、即使有漏洞,我觉得是这样,提到心理学的东西了,你知道对于人力资源来说,这种事情如果不及时制止,后续的人会效仿的,最后连小员工会这么做,要求高额赔偿,所以确定了原则,是公对公,30万拿去补税缴纳罚款也不给你,这种人一定是觉得自己胜券在握,认为企业不愿意跟他对抗,所以你不仁我不义,我们首先对这个人的言论做了举证,对他不符合岗位的事实进行举证,然后我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跟他谈话,表示我们愿意跟他奉陪到底,然后告诉他,这样做之后,我们会对他进行起诉,并在行业里造势,世界很小的,看看这30万拿到以后,他会损失什么,他在拿他的职业生涯开玩笑,把自己的人品和人格打上标记,如果他愿意,那就来吧,然后我们从他的角度分析一下,利弊,很诚恳,很真实的。接着,我们发送律师函给他,告诉他我们的选择,我们为他制作一个合理的退出机制,合理的,一定是企业能接受,而不是被妥协的,然后他一般会选择后者,除非真是个傻子。这是个博弈的过程,是这个人以为自己胜券在握,没有考虑到企业会如何应对他,这些会对他有什么影响,只要分析透了这个人,如何应对,接下来,就是一步一步博弈了,建议不要轻易妥协,因为它会给企业造成更糟糕和无形的影响,损失很大,最后营造的是一种文化氛围:你不给我补偿,我就告你。
作者: 上善若水2010 时间: 2011-8-3 11:49
Q先生空降失败有个人的原因,同时也有企业招录用人不科学的原因,最后出现Q先生反目成仇、要挟勒索公司的局面。
# b# ]! F% |+ D4 D1 F |1 ^" S1、公司的立场首先要很明确,不能受要挟而妥协。如果确有违法行为存在,妥善处理好外围关系,同时也要承担必要的责任。最主要的借此机会整顿公司内部风险管控及规范经营管理。企业要发展壮大,阳光经营阳光纳税也是必须的。4 k8 ]3 k! U5 U, j" O
# y, K1 D9 e( P5 K. {* T7 Q# @; P
2、先理后兵,不受要挟但最好也能控制事态发展,解除Q先生的聘用协议按约定该付多少补偿金就给多少。30万的无理要求公司不可能接受,但他应得的部分公司也不会亏欠。
! E) t( T7 ]) h. O {, J5 k! T% E; `: [2 y
3、Q先生拿的那些复印件有加盖公司公章吗?如果没有,复印件不能作为法律证据的吧。7 L: ~* L2 i, A" d q
4 B7 o) d, l% i, Y& ^& K+ Y' b& F4、Q先生利用职务之便窃取公司机密,并以此要挟勒索公司,公司可以也可以诉禇法律解决。最好通过律师或法务人员和Q先生交涉面谈,让Q先生明白他的行为同样也是违法行为,要承担可能更为严重的后果。
: b/ ?3 h- b* o$ e
" B+ D) K) e% x) |1 ~# M! \9 h7 F" o5、公司也要反思一下内部管理,一个新入职的管理人员,为什么能够轻而易举地拿到公司的违法证据?哪些地方存在风险漏洞?另外,在实行内部举荐制的同时,对被推荐的人如何有效地进行测评,以确保与聘用岗位的胜任力匹配度。* _: B8 S; g7 b/ V) [: L0 M
作者: luyifei26 时间: 2011-8-3 11:50
首先让A跟其沟通协商赔偿的事宜,此人肯定是不能再用的,如果协商不了就采用均衡法,告知其上法庭两者的后果。相信没人愿意进监狱,
作者: 芋儿 时间: 2011-8-3 12:03
比较赞同陈黎明和上善若水2010的观点,“不能受要挟而妥协”。 e0 m1 A r/ X( f4 T: r+ R( _* g6 S/ p
作者: yolanda_lu 时间: 2011-8-3 12:16
张老板立即采取措施:报警。他一眼看穿Q先生的行为属于敲诈勒索。张老板说:“要是我有问题,理应立即指出,为什么要提30万的条件来威胁呢。”敲诈勒索已触犯刑法,要治罪的。
0 H2 M4 X5 n* h G3 ]6 b, u! b/ F6 i" u* O! B" _& E* s: U
张老板打电话约Q先生谈谈,他不谈。秘书在Q先生档案找出Q先生的住址,第二天张老板带着办公室主任找到Q先生家。地址是真的。由此张老板推断,Q先生做的一切不属处心积虑。张老板对他说:“这样吧,我补偿你两个月的工资,大家摆平。”Q先生不要,又把“要30万”的话重说了一遍。最后Q先生还很强硬地说:“我把我要说的都说了,你听不听是你自己的事。”这一回,张老板没吭声。( [5 }+ ^! T! D- g6 `
$ U) ^* o) n8 d# b% ~; ~2 f 过了两天,张老板请Q先生的推荐人A来谈别的业务,顺便告诉A,Q先生的事已报警。张老板说:“我已经不担心了,一切在我掌握之中,那天在Q先生的家里,Q先生把‘要30万’的话又说了一遍,我口袋里装了录音机,全都录了下来。这是他勒索的证据,是警方教我取证的。”
6 j0 [1 R! L9 Z; t) [/ Q. {4 v/ b }
7 p% H1 a, x0 P7 T8 c 张老板的“蒋干盗书”这一招,又一次灵验。
' `. ^4 g5 D- Y( j3 j* J% C6 }
0 r9 b) @9 v# m5 `% q" b7 n 第二天,Q先生主动打张老板的手机:“对不起,给你添了不少麻烦。实在是我心里一时摆不平做出的事,望能谈一谈。”次日,Q先生主动来找张老板,张老板兑现承诺,给Q先生补了两个月的工薪,大家好说好散。: w6 F, _, I. c9 q T/ I" a+ U
9 Z4 W/ T$ c' x, p3 K
借用你的作为总结之一,感谢你的分享! 本帖最后由 常诚 于 2011-8-13 01:34 编辑 1 i$ U! O' p, D0 Y
( D7 j' D2 J* z; ]0 E4 w5 d. v4 [
作者: cy4567 时间: 2011-8-3 12:29
这个老板很高明
作者: 生如夏花2009 时间: 2011-8-3 12:34
学习了,不得不防
作者: wuhaoyu2007 时间: 2011-8-3 13:43
这种人太可恨了
作者: 3dmax 时间: 2011-8-3 15:05
不错的案例。学习了
作者: rose_8210 时间: 2011-8-3 15:29
回复 23楼 yolanda_lu 的帖子
; l# K8 q( `8 \& S( M' e3 a0 N% j; @- C
哈哈,还有这样来处理的哦。
: v2 h `& c5 j" c0 b蒋干盗书,不错,重温了一下经典!
) J" c9 A- w& c( Z
作者: 只吃鱼的猫 时间: 2011-8-3 16:05
可现与A先生沟通一下,尝试能否从他这里找出突破点。既然Q先生不好妥协可以想办法,达到他的要求,或者暂时不解除合同,把资料带回
作者: xuhf528 时间: 2011-8-3 16:07
就是一杯具,说当初不如展眼未来,做好充分准备,以强硬姿态面对;完善公司管理细节,对于机密文件需授权使用;最关键的是以后用人,特别是关键岗位,背景调查详尽细致,宁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年头,利益与忠诚都不值钱
作者: mystruggle 时间: 2011-8-3 16:26
赞同板凳,软的硬的两手) _, K- H) z# e' |. J
他本身已经构成了敲砸勒索,硬碰硬两败俱伤;( ?/ y5 D8 d" A- m
公司机密资料管理方面已经有漏洞,刚刚试用期的员工就可以接触到核心机密,这方面改进
0 f, I4 j$ U; b8 L* H$ t6 ~最根本的要守法经营,如果自身企业没有什么违法行为,也不怕有什么把柄# q3 {9 _' A, ]7 H' t
通过A作为中间人晓以利害
作者: zxx2010 时间: 2011-8-3 19:27
1.不管什么人都做好背景调查。并且和介绍人谈好,如果资料虚假介绍人要承担责任( |( P/ b4 ?0 d8 q
2.和骨干A先生沟通协调处理此事,因为他介绍的。
2 N' o9 H2 t% R5 \3.如若协调不行,他还执意敲诈,告诉他公司会报警。
- M% i6 l- W- N4 K8 D- d" g5 Q+ S4.来阴的收拾他,哈哈。小人就要用小人的方法对付
作者: hnyuhong 时间: 2011-8-4 08:25
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需要冷静思索后给出解决意见
作者: 五月好时光 时间: 2011-8-4 08:53
案例和分享都很精彩,我的第一感觉也就是不能妥协,要不就报警,在这种事情上,个人跟公司斗,恐怕是有点难!要不,要我们HR干什么的?
作者: 悠游的鱼 时间: 2011-8-4 15:04
回复很经典啊
作者: manmanaimu 时间: 2011-8-4 15:22


作者: lyh2321 时间: 2011-8-4 15:34
学习了,我们公司有类似的,只不过没这么严重
作者: 紫竺雪荧 时间: 2011-8-4 17:21
引以为鉴:Q先生做管理部总监是一个部门的最高负责人,直接汇报对象是老板。这类人员需慎用,在入司之前就应该对其背景包括从事行业、甚至到人品的调查都是要有的。同时,在首次提出解除合同对方要求宽限时就必须提高警惕,非本部资料必须进行权限设置,机密文件必须实行责任制9 [: U+ s1 b5 e' f2 U
现问题处理方式:利害关系的告知。1 A! o7 R0 C0 S6 e
1、对入司合同签订的协议条款审查,看是否注明保密条款,同时周详的对其掌握材料调查,进行重新的造册整理。
2 Q, a7 p1 N+ u" t2、向其说明:A行为手段触犯的相关法律及责任追究;B既然是高层人员必会重视个人品牌,要在行业中生存声誉影响更为重要,一旦劣迹传开,恐怕没有哪个老板喜欢被人揪着辫子。而高层人员的录用任何一个公司都会做相关回调,在业界中被封杀的人员以后就没好日子过了;C声明会对其今后所入职其他公司进行跟踪。- O, q5 ], b% y, X; `
3、如果要采取讲和,由A进行沟通。
作者: 威哥1号 时间: 2011-8-4 21:53
如果我是C老板,我愿意给一笔钱算了的; O4 K0 Y) I4 N D% W+ ~
上面有位兄弟说的好,宁愿得罪君子么,切勿得罪小人。Q先生很明显就是道德有问题,这样的人在职场上根本就是混不下去的,不知道A先生是怎么会推荐这样一个没有道德的人过来公司工作???处理方法,做假账备查。赔钱让Q滚远点。当然不是陪他30万,就是按照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你要去告就去告呗,C老板敢做偷税漏税的事情就是应该在政府里头有点熟人,找找关系就过去了滴。以后还是要规范,少偷税漏税,虽然中国的私营企业90%以上都会,但是你自己规范经营的话,像Q先生这样的人能抓到你什么把柄么??呵呵
作者: 玻璃王子 时间: 2011-8-5 08:43
不写结果了,结果是高人所写的,偶写预防吧:
9 \4 y* t0 g4 V1 J* o1、从字面所述,Q先生是内部员工所介绍,前提是介绍人的业绩很好,所以估计老板犯了招聘时极易犯的求同错误;2 \, ~+ f+ l. _1 D5 ]# L
2、新进人员,试用期考察一定要严肃,行就行,不行就不行,试用期犹豫,必将企业拖入被动境界;
7 ?3 @) Q+ u# H2 ^& x3、适当的防范技巧还是必须的,为什么让一个新进的人接触到这么多的机密资料呢?且是在老板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想法后?还在接触。
, O) {; S% K g- F4、降薪接收不可取,降薪除了降低Q先生的积极性,打击他的威信,更多的是损害了企业对该岗位的要求,对企业的运营产生不利的影响;
# d$ i& D2 m: W: h5、最后一点,都准备让人家离职或者把人家的工资降低了,自己还不知道防范一下,只能说明企业的工作人员和老板都是欠缺考虑,吃点亏是必然的。
作者: 宠着小猪 时间: 2011-8-5 09:06
大家都说的很好,我就不重复了!~我只是认为财务部应该独立,同时应建立财务保密制度!!
作者: 蝈 时间: 2011-8-5 09:34
首先,在中国不偷税漏税民营企业是活不下去的。其次,对这样的人要软硬兼施,一方面让介绍他来的那个人朋友去劝他,一面整理自己的帐务,然后告诉他公司准备报警。空降兵在中国基本不能用。
作者: hele_lv 时间: 2011-8-5 14:05
回复 19楼 陈黎明 的帖子
% k' i, @ n [" v, N* y9 D) l) U) {* X6 b+ }3 y" h
非常赞同楼主的观点,到位,准确,对于这种没有职业道德的人,就应该态度明确,宁愿拿30万去补交税,也不故息这种小人,然后告诉他如果这样,公司将会让他在业内混不下去,公司虽然有损失,但因为有错在先,及正改正,尚不算晚。
: I8 i- {3 m- ~; ]8 o/ q
作者: eileen_zhu 时间: 2011-8-5 14:20
对于这种人不能姑息,坚决报警处理,掌握敲诈的证据。. l! X( G( Y; O7 R F2 E" y" }8 ?
作者: HR剑客 时间: 2011-8-5 14:29
这人太不厚道了!
作者: lucheng01 时间: 2011-8-5 14:40
受教了,很好的例子。 s5 ?( y: {* K/ f
谈几点意见供参考:
/ ~/ R7 j0 I8 i7 N* W首先既然已由老板出面谈到离职,已无回头可能,务必走人;; `+ V1 Z" A; |+ a
二是对待君子用君子之术,对待小人用小人之法;
" j, {* }" r: p+ k三是当前要解决的第一条是保护自己,加强内部管控,防止信息漏洞;二是尽量想措施减少损失风险;三是对付此人由第三方出面,让他无利可图,自行离去,最好不要让老板出面解决
作者: 大眼睛国王 时间: 2011-8-5 19:59
嘿嘿,小路,说说撒回复 13楼 yolanda_lu 的帖子- x1 g; p" i2 o. a3 i
5 O+ e$ w9 p" c" w
% [+ X# h3 E# E `% N/ D4 O8 A
作者: yang_robin 时间: 2011-8-9 14:24
擦。碰到极品了哈!这个老总要完蛋了
作者: 管水 时间: 2011-8-9 14:47
1、让公司骨干A与Q深入的交流一下,看看是否能解决问题。! \! e9 \% A, {8 F- G- u* A
2、老板也与Q深入交流,让他明白,公司并没有亏待他,只是他的管理方式与公司实际情况不能很好的结合,并且会给予相应的补偿。如果与公司关系弄僵了,也会影响Q先生的后续求职工作。- n. C/ M+ i7 ?, _# D' _+ T* I! F
3、做好本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应当依法办事,不要采取不正当手段。
作者: rose_8210 时间: 2011-8-9 14:53
回复 1楼 常诚 的帖子 A+ X, q2 ~' S( v- a
- E/ U; m- u$ L$ }! D# n
* S# z& q, Z- ?; a% j7 u 1、案例中对Q先生为什么提出30万元的心理活动没有做出交代,只是以税务局和客户两个理由进行要挟,那么,若是C老板没有偷税漏税,也没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则可以视为Q先生的行为属于敲诈类,建议可以报警处理。若是有这样的行为,报警处理,则可能引来麻烦。8 N- V2 E2 E* E$ f% B. Q* L8 x3 ^8 N
2、建议C老板充分用好A先生,充分发挥其的介绍作用,因为其能介绍进入公司,说明C老板对其的信任,也说明了其与Q先生的关系较为深厚。因为,作为一名骨干员工,都是不会轻易介绍新人进入公司的,介绍成功,则无话,若是介绍的人不能满足公司要求,甚至给公司带来麻烦,则自己脸上无光,丧失了公司上下的信任和气看法。介绍新人,不是那么好做的活。哈哈。所以,既然A先生既然能介绍其进来,也能采取措施让其安然离开。
' {0 z" `5 z' b9 v 3、一般说来,在工作时间内,不能随便带公司资料出门的,这点,相信Q先生也是把公司的资料带不出去的。因为前台这个窗口上,安全管理承担了一部分职责,对于公司来说,现在一般都有保安,公司可以安排保安进行门禁监控,则会让其复印的资料留下,这样就少了证据。# I! u2 s" z: r9 e) k0 M% k/ D
4、若是A先生真的不能让其安然离开,公司自己也没用做无愧于心的事情,Q先生还想继续闹下去的话,公司可以采取硬对硬的措施,召开行业通报会,或者新闻发布会,将Q先生的行为在本地本行业做出一个通报,目的就是让其在本地本行业至少不能再找到相关工作。当然,这里的操作上需要仔细,占取绝对的主动权和控制权。铁证如山,不可推倒!
5 K5 d- P! i% I
8 E/ {& ?4 F5 Y2 }* D$ [( u借用您的分享,以此作为本讨论总结!感谢!5 m( [0 D7 ~/ u/ I8 o5 e7 y
/ q9 n3 m$ q7 Q6 q. s 本帖最后由 rose_8210 于 2011-8-9 15:00 编辑
/ v% \3 P& u$ g, ~2 Z6 w( T1 z) K+ M5 \, k' f
, V4 h2 y$ z8 `/ j, ~. |1 N' D
本帖最后由 常诚 于 2011-8-13 01:27 编辑
. c# ]# }7 c. z- S( V' A5 D' j3 ^" `7 d7 }' J) T d7 p' U5 H2 I; o
作者: 蓝瑟清香 时间: 2011-8-9 17:12
学习了,谢谢~~
0 e! U4 B* F4 c1 n! \% R/ P$ u! r4 Y
作者: hxf731 时间: 2011-8-9 20:24
个人觉得现在的很多企业,包括上市公司有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好像是无法避免的一种现状6 h6 f- o9 x7 t" v: j' h1 I
此员工最主要是缺乏职业道德,公司以后针对一些重要性的岗位要做好背景调查
9 y% c. s ~% s% u* @, B6 g另外,针对此次的事情,想好应对方案,该跟政府部门沟通的得沟通. [. n3 f3 J; Y7 b
个人觉得以协商为主,让他知道公司的必要应对方案,他跟公司来硬得不见得是好处,必要的时候请警方协助处理
作者: moon Zhao 时间: 2011-8-18 13:43
1、让A与其协调是必要的;
7 Q. z, |, v3 e6 B2 R, v2、老板请他喝酒,开诚布公的谈谈,动之以情,晓知之理,不可再激怒他;
0 A$ ~; C* D! l# C( V+ ~2 _5 n
作者: bilichen 时间: 2011-8-29 14:24
回复 7楼 BAIYUN1013 的帖子
) i2 @0 Q+ F% A* N保密协议有用吗?偷税漏税本来就违法。: Q& `1 k4 d) n* U) ?
2 K9 J' J1 w5 Z1 m& h
作者: csm8099 时间: 2011-8-29 14:26
看看案例,想想平时碰到的一事,案例研讨值得推广。
作者: laifanyan 时间: 2011-8-30 10:57
谢谢分享
作者: rose_8210 时间: 2011-10-10 13:28
真没有想到,我的言论还能作为案例的总结哦。$ S% x6 H9 ~% K% j
是不是给点总结奖励啊?O(∩_∩)O哈哈~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