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这书一定要买!】《民国模范作文》太强大了!欢迎转载 [打印本页]

作者: 放假    时间: 2011-8-7 11:34
标题: 【这书一定要买!】《民国模范作文》太强大了!欢迎转载

5 D' G0 _7 @# u! d  b    [attach]284107[/attach]  N! E% P: I/ z; i0 F! \) V
, _  P! f$ m+ ~& Q* l/ M
    这本《民国模范作文》是最正宗、全面、优质的民国小学生作文,超级棒!作者精选了100多篇民国时期的小学生模范作文,每篇都非常精彩,特别是文言文的!太榜了!特此摘引一些,供大家欣赏!
+ X! n/ \% {5 Y9 s& c9 U
/ ^" @6 d& I; h0 l" A9 J; b    欢迎转载!$ o  P* Q4 }+ u$ M

2 y  i( ^+ ^- w6 D1 i- [+ N% Y; S; P泅水记 ■ 9 T* }* F+ L/ m2 \3 i! X0 G; @
5 e9 ]7 t7 @3 A; ^$ ]! _
    余家负郭而居,田塍弥望,塘浦纵横。舍后一塘,大可三亩,柳阴四围,蜩鸣蛙唱。若相酬答村童数辈时,相与游泳其间。0 o" I; b8 t2 N, m# _5 G
    同学范君,余良友也,能泅水。每当过访辄散步塘侧,羡其水清而地僻,以为天然游泳池也,急欲一试其技。于是解衣飘飘入水,觉天地沙鸥不过如此矣。其时村童亦相与来游,咸集于此。其操术纯熟者,均能与波上下出没自如,其尤熟者或仰面卧水,或激水兴波。窥其意盖欲夸示其技之长,而笑余与范君之非其匹也。
# I  P: _5 `" L; p8 M& Z8 e& N    余与范君曰,彼人也,我亦人也。泅水非至难也,果竭吾力安知终不相若耶?范君以为然,乃并力竞争与之相较。然村童破浪冲波,而余与范君则气衰力竭,不得已,遂登岸焉。然后知人之能力各有不同,无其力而强效之,弗若之矣。
$ Q) J/ P0 s# M8 o# E    余既登岸,村童亦登岸。余念彼辈非有教师之讲授课程之督促也,而操术乃如是,岂性有独近者欤?因就尤能者询之,则应之曰:此无他,胆大又弗逆水性,泅水之术尽之矣。余谓范君曰,子闻之乎?明其术则易,昧其术则难,天下事大抵如是矣。乃濡笔记之。  佚名/ Q2 B# N1 ?: |0 |7 H

& J2 g$ W- f0 N6 \/ V, _6 Z今评:■
2 l! i- K& l7 I9 i    三亩池塘带给两位少年的,是沙鸥般翱翔天地间的自在。但还有比他们更融于自然之中的,就是那群更加善于玩水的儿童。他们生于水边,池塘戏水是他们人生的一部分,自然善于泅水,这就是小作者没想明白的泅水之“术”吧。
' P- U! L" a% f) V* l3 M$ I
/ t4 \4 r' @/ r) f6 T# F( H/ a' p; ~1 k8 @- K
记扑萤 ■5 Z" X5 B; {* `9 e
    暑夜乘凉,偕诸兄妹坐庭院间,射谜语、捉迷藏、歌俗谣、扑流萤,觉人生之乐无逾于此。今言扑萤之乐。( y. q( l9 L8 l7 F$ Z
    萤之来也,必先有一萤,以为之招。又或庭中花树葱郁,则亦以为止息之地。否则常于檐牙屋角间盘旋不下矣。人之扑萤,也以其身体甚轻,故扑时宜徐缓;其知觉亦锐,故扑时宜寂静,否则非随风远遁,即惊骇高飞而不可得矣。及其既得也,盛于器中绝其生理,不如置于扇上任其游行。
( I- U/ R3 X# h" O. [    故余之扑萤也,及其欲飞而以扇反扑之,再飞则再反扑之。斯时空中有他萤过焉,亦必下降矣。盖以此萤为之招也。余更舍此而扑彼,幸两萤俱不去,则自是而三萤四萤众光缭乱,应接不暇。及扑既,倦则皆纵之去。此余之乐也。他人不然,偶得萤则必盛于器中,使困顿不得其所,而以闷以弱以仆,而其光渐失而至于死,则奚有乐哉。
/ K! E0 G% {* f    佚名
% ]9 H8 R# `. l) D$ x
6 |7 J2 I, A  i# w+ j今评:■/ K; `4 e  u' A5 P
    玩耍之中也能体现出孩子的能力,尤其是发现更多生活乐趣的能力。这位小作者就很有能力,因为他比别人更爱思考,更喜欢追求新鲜的体验。
- R% B% K" L& S' q! c* A0 d/ F& z" N/ ^

* a" q' T- y% Z$ |. G% d  ]3 ~$ q# G春郊游记 ■. `: B& w! g  v% J' Q$ n
    某月某日,校中放假。课余在家,殊无聊赖。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见有茅亭,乃入座。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
; M0 h0 ~9 P) p6 d( c6 c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 卢焯坡( E! {. u% t8 _1 S6 v! y

# P6 s1 e% X% B6 j今评:■
3 @# y  v4 w* i    短文意境恬淡、优美,颇有古典诗词中的田园之美。但更让我们感慨的是,骑牛的牧童,炊烟与茅亭,都已经不是今天的小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事物了。乡野生活,恍如隔世!与民国的儿童相比,如今的学生更多地被拘在学校与家庭里,更多接触的是数码产品与现代传媒,对大自然的直接体验越来越贫乏了。
0 g4 L0 W8 |. u$ L- g$ Z% M7 {4 m3 O! ~. Y& }

) G0 _2 _  @, @3 ~0 R( J夜月采莲记 ■) |3 g7 s2 H0 Z4 o" t
    饭后斋中独坐,好友忽临,约往外游。乃束装偕往,盖月下泛舟也。舟次池中,举目四眺,则亭亭独立,不蔓不枝。微风吹来摇曳波中者,凌波仙子也。而月影星光,益辅其美,殊可乐也!余以良宵美夕,人生难再,故至夜阑兴尽,始摇舟而归,并携莲一枝,置诸瓶内,以驱尘俗。归而记之。
' r* \7 |& C+ T" C+ p4 F/ ?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 江炳崧
+ s! \# _: |7 f2 a0 V
! _; P, [$ l0 s$ P& C今评:■7 G" }) A/ e- S5 Q2 x- Y
    月下泛舟,临风采莲——民国的小学生,竟然有如此雅兴。此篇作文文字之美倒在其次,小小年纪便知道躲避尘俗的生活态度大可玩味。
  L/ k1 F. z7 N  ]6 h$ R. S. X: b+ a/ h4 f. P7 E$ J+ f  ]

5 A+ X' W8 a" D  b1 |8 c& R8 q春日游公园记 ■$ X; K& ^" M2 h7 t7 I) |
    星期之日,偕友某君作公园之游。时则春风和煦,园花盛开,草木青葱,群鸟飞鸣,游目骋怀,至足乐也。至音乐亭畔,闻有乐歌之声自放音机出,因与某君驻足听之。既而环游公园,乃知放音机之设,遍于园中。公园之大,一人歌之,千万人得而听之。与民同乐,其斯之谓欤?游罢归来记之。
( |0 `: S8 L$ B  l1 P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 黎寿泉1 U9 G- W$ A+ Z( s1 g

% H+ ?. u) G+ j$ f% D, v今评:■
% W. o3 [; r/ s2 T- ]* y/ |    今天的我们对于公园、社区里的音响已经司空见惯了。通过这篇小文,我们可以看到八九十年前小学生是如何看待这一新鲜事物的。今天的小学生,有没有感受到“一人歌之,千万人得而听之”的妙处呢?
! y. }$ y! B0 M: A& s% w1 |, G) I5 d9 w
, W3 t1 b# N9 a8 @7 C; J. x6 e
记拔河之戏 ■! V8 y$ {4 ]* d( ~1 k5 c$ N$ w" ~' E% y
    用一绳,左右各若干人执之。左右之人数相同也,年相若也,力之大小相等也。别于立足中点之地,定一界线。左之人引绳而左,右之人引绳而右。孰能引中点过所定之界线者,即为胜,其被引过者即为负。是之谓拔河之戏。% I" O8 n' w4 h5 M) J
    暇尝合数十同学为之。时而不移寸步,时而突然左移,时而突然右移。胜者欣然,负者每起种种责言。而所以胜者常强于众人,尽力突出于不意之间,若其胜者恒胜,负者恒负,必左右之人数、年力不相等也。若其胜负无常,或竟不移寸步者,必左右之人数年力均相等也。吾因之有感矣。盖拔河虽角力,而合于左者恒助左,合于右者恒助右,则较力之外又有同心协力之效。故凡事欲有胜无负,必同心协力。7 G( _7 J* f6 |1 _0 J; U
    佚名" ]6 f( i" N& q+ Z3 @6 W
2 d1 k( g& o$ T# d
今评:■
# E, |* T4 c1 h/ s; K    小小游戏,有人一笑而过,也有人深思其胜负之道。作者就是深晓胜负规律的一个。此学生长大之后,可考虑做人力管理工作。
) {* r" {5 Y0 e/ k6 M% Z/ J- V# j- I( z2 F: K+ w

0 F, e* }# W; x* A5 V记某童奇想 ■
+ \/ F: ]. D9 d! ]    某童夏日行乡间,中途稍困,憩一枣树下。仰首见枣实累累,远望田间瓜蔓纵横,瓜实亦熟。
; f6 d* }4 d5 j) w: T    心念:“此大树而实戋戋者不盈一握,彼硕大者乃生于蔓草之间,天公非愦愦欤?使余为天公者,必将易彼以此。”念未毕,适一枣实坠额上,有声戛然。童跃而起曰:“嘻!假此枣而为瓜也,头颅不足碎矣!”
7 p) t' Q1 V2 z0 r    佚名
; q- B: Q3 t6 N5 D% O: u* H$ x
7 b7 P7 F6 k8 j8 t& s' t今评:■) q& r' u5 I  f- n& x! {
    非常有幽默细胞的一个作者,同时也很有哲学思考精神!其实“大树却结小枣,蔓草却长大瓜”的问题,反过来考虑就可以了。因为瓜大,必须借助土地的承载,所以只能生于蔓草之间;因为枣小,大树才可以挂在枝头。0 x& a" y2 l- P! ~) B' }
: I% Y/ e) F/ w: i4 J

6 ^' T9 W9 _7 B7 j& @" j9 j, y观飞机记 ■: G; L5 ~& F/ M+ N& D
    癸亥之春(1923年春),三月既望,珊洲演放飞机。余欲往观,深以独行踽踽为虑。既而二三知己过访余家,遂结伴往观。
$ \% L* l" s! w5 O, u    见夫游人如鲫,不绝于道。遥见一物,似舟非舟,似车非车,浮于水中,不知者,以为汽船焉。友人告余曰:此所谓飞机也。9 R0 Q; `& S5 c4 K" S
    汝亦知其构造乎?飞机内分四部,一为螺旋推进机,二为平帆,三为前后帆,四为轮。其所以能操纵自如者,非此四部不能也。少焉,推进螺旋,干青云而直上。凭虚御风,或往或来,如蜻蜓之点水,如鹰隼之摩空,如风筝之入耳。见所未见,喜可知也。彼演毕而余亦观止矣。与友同归,遂濡笔而为之记。
/ @7 O- T" ?. d. Y4 S    广东东莞女子高小学生 杨觉明
  x% }$ h+ ]( t- g- z/ ]0 g2 N1 |
4 Y0 r  s/ p8 u( V( \$ S: l+ `6 Q今评:■2 h. C9 H( ^, E0 t. W
    我们现在虽然常坐飞机,却很少思考飞机的原理,可能是见怪不怪了。作者初见飞机,却了解明白了。此文层次分明,一丝不乱。9 {. G& p9 _; I/ W
2 q$ c/ }- \2 R" X/ u( U" t! c' z1 r5 W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