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小故事背后的真实 [打印本页]

作者: 编辑部    时间: 2004-1-13 13:49
标题: 小故事背后的真实
龟兔赛跑 乌龟和兔子赛跑,据说兔子轻视乌龟,犯了左倾冒进主义的错误,半路睡觉,而乌龟则持之以恒,爬行不辍,终于先与兔子到达了终点。 事实是: 兔子并不是很清楚自己要往哪里跑,每到一个岔路都要分神去观望一番,而乌龟清楚地知道终点在哪里,他绝对不左顾右盼,一心只往前。于是出现了兔子疯狂地到处乱跑的场面。由于兔子跑了太多的路,累得体力不支,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乌龟夺走了冠军。 前些年,很多企业热衷于发展多元化经营,搞保健品成功了就去搞房地产,搞饲料,搞高科技,最后落得鸡飞蛋打。当年威震寰宇的誓言都化作清风付诸笑谈,惟有一心只做核心产业的公司,倒是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成功。此所谓黄沙淘尽方见金。其实背后的道理很简单,无非就是专注而已。故事里的乌龟就是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对于企业来讲,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企业发展目标,然后排除干扰心无旁骛地朝着目标前进,当是非常重要的。只可惜真正能做到的企业并不太多。 刻舟求剑 楚人泛舟,其剑坠于水,乃刻舟做记,带舟停后下水求之。 事实是: 剑已经坠到水里,楚人在舟上刻下数个字:楚人有剑坠于此。旁人笑话他,他不慌不忙地说:“剑已坠,无从求之,刻记以警示他人尔”。 自此,所有乘此舟游玩的客人没有再将剑坠落的事情发生。 在一个企业里,每天都在进行着各种商业活动,很多人也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有了错误就拿出来给大家看,至少起到一个警示的作用。所谓亡羊补牢,尤未晚矣。如果把错误隐藏起来,则错误就真正成了损失,而避免错误不再发生,错误就成了一笔财富。所以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开放的氛围是非常关键的。人的进步,无不是踏着无数的尝试与错误进行,把错误刻下来,如同美国那所著名的工程大学,把自己学校毕业生设计错误而倒塌的大桥钢材作为戒指,每一个毕业生都佩带一个以示不忘其辱的作用。 买椟还珠 一个郑国人,很喜欢珠宝的盒子,他把里面的珠宝还给卖珠宝的人,只拿盒子而去。 事实是: 郑国人其实是一个古董鉴赏家,他一眼就判断出盛珠宝的盒子是400年前出产的珍品,想立即掏钱买下,忽然又想起了那个小小的诡计,一个人凭借一只古董碗连续卖掉了八只猫,就是不肯把碗一并卖,同时他又想起了一个小小的传说,说有一个国王喜欢千里马,大臣花千两黄金买到了一副马骨,于是天下人都知道了国王酷爱真的喜欢千里马,于是就有很多人贡献了很多真正的千里马。思想斗争过后,他毅然把盒子留下,把里面的珠宝还给了珠宝商。当即,他被誉为超级傻瓜,但与此同时,有众多的珠宝商跑上门来求他也买他们的珠宝,于是他真的在其中又找到了很多古董盒子,价值连城。 吃亏是福。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的道理非常浅显,但是真正能作到大智若愚的人和企业并容易。美国有一个小伙子手里没有本钱,但渴望发财,于是他在美国最好的女性杂志上发布广告,提供邮购服务,商品定价是一美元,当货款源源不断汇来的时候,他拿着这些钱去购买一美元甚至高于一美元的商品寄给汇款者。当然他没有忘记顺便寄上了一些新的价目表,于是很多人感念他做生意诚实,再次订购了其他的商品,就这样生意越做越大。 现代社会,能够有信用形象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舍得吃亏,才能有持续而稳定的发展。 守株待兔 宋国有一个农夫,一日耕作时,有兔子撞到树上折颈而亡,于是他弃农具专门在此守侯,希望能再有撞来的兔子。 事实是: 农夫正在恼火,光靠耕地种田,一年也赚不了百几十块钱,还不如去外地打工。这时兔子撞来,农夫大喜,于是到处宣传。正好有记者经过,把消息登到了报纸的奇闻逸事。农夫成了名人,电视台前来邀请他参加访谈节目,主题是小概率事件给农夫生活带来的改变。马上就有经纪人来找农夫,要求买断他的形象权。广告商紧跟着来请农夫做酒广告,创意是喝了XX好酒,运气天天都有。画面是一千只兔子连续不断地撞死在树上。农夫以画面太残忍拒绝。还有人以此题材写了数本流行书,书名有: 《谁动了我的兔子》 《兔子来自火星》 《一只特立独行的兔子》 《有了好运你就喊》等等。农夫发达了。 记得一家国外的公司居于闹市的写字楼,忽然有一天飞进了成百只的鸽子,公司高层灵机一动,命令把门窗都关死,然后电话找来了新闻记者,现场转播捕捉鸽子的实况。由于炒作,很多人因为这场转播而了解认识了这家公司,于是销售额大增。整个事件属于一种危机管理的艺术,把一个微不足道的事件扩大成为能够为企业拓展业务,美化形象的大策划。相比之下,国内很多企业的危机公关距离相差不是一点半点了。现代企业,对外的公众形象变得越来越重要,其实机会往往蕴藏在转瞬即逝间。(天舒)
作者: 鱼舞舞    时间: 2004-1-13 15:10
标题: 机会
有的人相信命运, 故我信; 有的人不相信命运, 我依信. 所以有时侯, 会紧紧握住命运降临的机会!
作者: 雪中莲    时间: 2004-1-13 15:14
标题: 这么解释倒也通顺
只是,这么教育孩子,似乎不太合适,只可以给我们这些成人看看
作者: 王之风    时间: 2004-1-13 16:16
标题: 正题歪解!
在新新时代,这样的解释倒有意思
作者: BenZ    时间: 2004-1-17 15:17
标题: 关键在于看问题的角度
关键在于看问题的角度
作者: 含章    时间: 2004-1-18 16:58
标题: 故事新解
创造性思维。
作者: 冰冰007    时间: 2004-1-19 14:05
标题: 歪理
虽然有些道理,但有些哗众取宠。发散性思维而已。
作者: 天天读书    时间: 2004-1-29 15:10
标题: 有意思
有意思
作者: kuaile    时间: 2004-1-30 08:38
标题: 细微之处见精神
机会无处不在,哪怕只捕捉到点滴信息,加上您智慧的思考,成功在望。
作者: 路遇    时间: 2004-1-31 14:55
标题: 智慧的思考
想象的力量是巨大的,智慧的思考的力量要比想象的力量还要大。
作者: 逸秋先生    时间: 2004-2-1 10:27
标题: 够劲
够劲,旧话新词
作者: 美美飞雪    时间: 2004-2-1 11:06
标题: 倒也有些意思
真的!
作者: 罗林志    时间: 2004-2-7 19:22
标题: 有意思
旧瓶装新酒,有意思
作者: 克里斯    时间: 2004-2-22 11:00
标题: 有一点意思
看问题的角度很特别,你也不妨来“突发奇想”一番。
作者: 慕紫    时间: 2004-2-23 11:28
标题: 比较有意思!
寓言故事,用辨证或者另一种思考方式来思考,不为是一种新创新啊!
作者: 笑moon    时间: 2004-2-24 13:41
标题: 换个角度
换个角度可以让小时候的故事激发新的意义
作者: 若妍    时间: 2004-2-26 10:46
标题: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环境
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角度看相同的问题,得到不同的解释!
作者: 清风浮云    时间: 2004-3-11 09:21
标题: 清风浮云
简单的寓言,用全新的角度去思考和观察,有意思啊~~!!!!
作者: 泥妮    时间: 2004-3-11 15:20
标题: 小故事意喻深刻
小故事意喻深刻
作者: aalx    时间: 2004-3-11 21:30
标题: 小寓言
大启发
作者: 武东城区    时间: 2004-3-12 09:58
标题: 标新立异
人们思考问题,一般顺着固有、传统的思维方式,有时确实需要转换方式逆向思维。
作者: 爱人同志    时间: 2004-3-12 10:14
标题: 1
啼笑皆非的后面隐藏着寓意深刻的道理,世人只看肤浅的现象
作者: 老等    时间: 2004-3-12 11:15
标题: 有新义
新角度新看法,值得分享
作者: 李金璇    时间: 2004-3-12 16:01
标题:
有创意。有深意。
作者: 沈璐玉    时间: 2004-3-12 16:28
标题: 谢谢!
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从坏处中想到了好处,这对我以后工作是很有帮助的。 真的非常谢谢。
作者: 马不停蹄    时间: 2004-3-12 16:58
标题: OK
不错,能给人深刻启迪,愿能经常享受这样的精品.
作者: 白玉盘    时间: 2004-3-12 20:24
标题: 赞美的话
很好的思维,完美的创意!
作者: 小林555    时间: 2004-3-12 20:34
标题:
換個角度看問題﹑思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好﹗
作者: 飞龙再升    时间: 2004-3-13 01:32
标题:
确实很好,给人启发,望继续......
作者: TracyKong    时间: 2004-3-13 09:52
标题: 很有意思!
看完之后有种矛塞顿开的感觉!
作者: helengel    时间: 2004-3-14 10:45
标题: 拜托
不要老引用别人的话,看多了我胃不舒服
作者: 轻舞飞扬8888    时间: 2004-3-14 15:31
标题: 另类
机遇总是有的,看你抓住抓不住,换一种想法或许能够开拓出另一片田地
作者: tianshanboy2008    时间: 2004-3-15 16:12
标题: 有点独断专行了吧
话虽这样说,但究竟能有几人做到呢。
作者: 吴    时间: 2004-3-15 18:42
标题: 怎样理解都行
重要的是心态要好
作者: 楚静萱    时间: 2004-3-16 10:22
标题: 真的很不错
值得国内的企业好好的重温一下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了!祖先留给我们的五千年的文化是笔宝贵的财富,应该好好的利用!:)
作者: 天道酬勤@    时间: 2004-3-24 17:03
标题: hao
这些比较老的小故事,其实从不同的角度都很能启发人的思维的,很好。 好有更多的吗
作者: 一星    时间: 2004-3-29 16:37
标题: 若研你挺牛的
请问是你自己搞的东西吗?我发现你这人还挺深的。
作者: 光舞尘埃    时间: 2004-3-30 19:48
标题: 深有启发
换个角度看问题果然大不一样, 不过我总觉得“事无绝对”
作者: 云飞翔    时间: 2004-3-30 20:25
标题: 很多人在追求这种创新思维的时髦
创新太多了反而忘了根本
作者: 木头鱼    时间: 2004-4-3 22:34
标题: 多维思索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具有客观性,但人的认识方向却有多维性,所获得的结果也就不会相同。
作者: 宇海浩纳    时间: 2004-5-7 16:17
标题: 有新意
凡是都从多角度考虑,可能会受益匪浅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