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同事——适应新的环境(一)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小香儿    时间: 2011-8-13 09:21
标题: 同事——适应新的环境(一)
人人都爱先入为主
  良好的第一印象是登堂入室的门票。
6 Q( x/ |9 t* Y
—— 代尔·卡耐基
  初到一个新环境,人大都有紧张、陌生之感,但只要抓住"人人都爱先入为主"这个特点,从"一开始就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条策略入手,就不难让新同事对你好感倍增,令你由被动到主动。; o8 _. H% y6 a4 |
  以貌取人固然有失偏颇,但换个角度也不无道理。因为萍水相逢,互不了解,而你的尊严却首先毫不客气地作为第一信号打入了对方的眼底。机敏的人仅在这一瞬间已凭着心理定势给你对号、打分了、而且这种自我经验又极其固执,人们总是最相信自己的最初判断。有的人费尽心机,却一辈子老不景气;有的人却办什么事情那样得心应手,物顺人从,似乎宏运天降。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人的整体"形象"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9 ~7 b7 ^5 s6 g1 Z  天生丽质当然得天独厚,但后天弥补也占很大的比例。世上真正一点不美的东西是没有的。只要能正确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形成个人与众不同的风格,都可塑造百万人之中"典型"的"这一个",以各自不同的魅力而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乃至于钦敬。* ?. ]  i" M6 ]9 u
  △穿着得体、举止大方$ C2 H, a/ E7 R% U: E% w( V9 d
  中国有句谚语:"人靠衣服马靠鞍",还有一句:"人要衣装,佛靠金装"。
4 p- k+ F# Q/ G0 X. A2 h9 m0 O( [  衣着对一个人的外表影响非常大,大多数人对另一个人的认识,可说是从其衣着开始的。特别对办公室人士而言,衣着本身就是一种武器,它反映出你个人的气质、性格、内心世界。
& N1 D5 r# E' e  一个对衣着缺乏品味的人,在办公室战争中必然处于下风。因此,从现在起,立即要注重你的衣着。1 Q( ~4 p) m/ J' i+ W+ A$ @' w$ q
  在多数机构里,其实存在着一套不成文的穿着规例。尤其是行政级人员,选择根本不多,所以没有人胆敢标新立异,令自己鹤立鸡群。一旦这样做,意味着这个人离群独处,肯定备受来自公司、上司甚至同事的压力。/ Y- _6 c7 L2 h8 o2 B4 ~& b; X: ]
  你起码需拥有四至五套西装--其中包括浅蓝色及浅灰色各一,浅黑也不错,令你显得更具权威。蓝色或灰色细条子也很理想,但切勿穿着宽条子的西装,这令你看来像摇滚乐手。
  f# c) c" P( \. [4 }  衬衫方面,白色仍然是最流行最普通的,浅蓝色的也不差,但万不可穿着太炫目、太俗气的颜色。5 c# K( ?0 p9 F8 d/ k6 `& A6 E
  至于服装的质地,未必要过于高贵,只要能达到整洁、笔挺的效果,也就可以了。
" l/ Z9 o9 i% Y* r0 l* J6 w% M  ?  举止潇洒,神采奕奕,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叫人俗虑俱消,使人相形见绌,被你的非同凡响的气度摄住。如能与你相识,他会受宠若惊,觉得三生有幸。/ X! k! g- C! {) k/ ]6 l" D: L
  风度乃气质的外化,它比清秀的面目更有魅力。外形的模仿很难奏效;因为它是一种精神上高度的洒脱、自由、无拘无束,无视人间烦恼、俗扰,"天马行空,独往独来",胸中陈兵百万,如人无人之境,超脱、飘逸。一个小肚鸡肠、鼠眉狐嘴的人,永远不可企及。7 g- i4 ?2 R& f+ a  T) X4 D
  万般形态,皆成性格。热情、泼辣、干练、敏捷,也是风度,不必强装风雅、文静、温柔、羞涩。只要有一个中心,真实、自然、谐调,就是风格,都可形成风度。"东施效羹"只会适得其反,"含蓄"、"豪放"都不失为美。表现适度,都可取得迷人的风采。5 B! i4 i( g: i2 D3 G3 l2 d( n
  △有交往价值
+ ~7 ~! o5 z/ g, v: b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结交需胜己,似我不如无"。人都有向上的心理,都崇尚有价值的东西,崇拜值得钦佩的人。如果你给他的感觉是个窝囊废,平庸之人,他就觉得没有必要与你浪费时间。所以你就是谦虚也万不可表现得自卑、委琐、自抱自弃、自惭形秽,必遭别人轻鄙,你必须处处表现从容自信、干练、有条不紊,不亢不卑,仿佛胸有百万兵。要给他这样一个感觉,此人能干,非同寻常,可为我之师,同这样的人交往对我有利!例如,有位记者觉得有必要结识一位女列车员,好报道车上先进事迹,她花5分钟的时间便"发展"了这位朋友,而且后来真的成了知己。当她们熟识后,那位列车员带着诡秘的眼神说道:"从你上车的那一刻起,我就从拥挤不堪的众人中把你注意上了,你超凡脱俗、聪慧神秘的仪态,当时就使我一惊:"这个女人不寻常!要认识她,才好呢!"
& b7 {8 u/ J# k6 h* P# |  第一印象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j7 ?/ T. Q, t0 J1 i0 x8 R- |8 B! |
  初见陌生的新同事,不要看见对方似乎冷淡、高傲、便望而却步,不敢唐突热情。要知道"日疏愈疏,日亲愈亲",相信自己的热情能融化任何冰山雪岭,何必非等别人先开颜?了解新环境的最有效方法便是主动出击,热情袭人。情感是有迁移性的,对方不是石头,必受感染,即使先有冷漠,也一扫而光,觉得与你"似曾相识","生人"的距离倾刻而破。
& ~# ]( Y8 ?) G. a; j  △良言一句三冬暧
: j# e( s- e$ [1 B  称呼,往往是待人接物时说出的第一个词,它好象是一个见面礼,又好象是进入交往大门的通行证。称呼得体,可以使对方感到亲切,交往便有了基础。称呼不得体,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愠想,双方陷入尴尬境地,致使交往梗阻甚至中断。
& D. E6 W. y- e& ?# B3 h  那么,怎样称呼才算得体呢?这要根据对方的年龄、职务、级别等具体情况和交往的场合,以及双方的关系来决定,不可能有统一的固定形式。: o& i# M5 a' E9 J7 {# Y! f
  过去,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年轻人骑马赶路,问看已近黄昏,可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正在着急,忽见一位老汉从这儿路过,他便在马背上高声喊道:"喂!老头儿,离客店还有多远?"老人回答:"5里!"年轻人策马飞奔,急忙赶路去了。结果一气跑了十多里,仍不见人烟。他暗想,这老头儿真可恶,说谎骗人,非得回去教训他一下不可。他一边想着,一边自言自语道:"5里,5里,什么5里!"猛然,他醒悟过来了,这"5里",不是"无礼"的谐音吗?于是投转马头往回赶。追上那位老人,急忙回身下马,亲热地叫声:"老大爷!"话没说完,老人便说:"客店已走过头了,如不嫌弃,可到我家一住。"1 a) L0 ^2 d5 M6 [3 B9 q
  这个故事所以流传很广,是因为它说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一个简单的称呼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第一印象的唯一参照物,取悦人容易之极,得罪人更是容易之极。
; i  Y1 D# U: g1 p  一位副科级领导始终对科里新来的那个大学生没有好感,私下里,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是为什么:从小伙子报到的第一天起,就始终口口声声高喊他:"陈副科长"。而别人都叫他"陈科长"的……
% U$ n/ T) `3 I- J  Y( A0 P- n
作者: markkk2010    时间: 2011-8-13 09:36
小香姐,这是继同时-同事交流后的又一专题!顶!辛苦了!
作者: lmj15712    时间: 2011-8-13 17:07
学习了,谢楼主分享、
作者: wge602    时间: 2011-12-27 13:49
为何不汇总一个专题呢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