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粘知了”与员工培训 [打印本页]

作者: coral    时间: 2004-2-4 08:49
标题: “粘知了”与员工培训
《论语》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天,孔子带着学生去楚国,途经一片树林,看到一个驼背老头拿着竹竿粘知了,好像是从地下拾东西一样,一粘就是一个。孔子问道:“你这么灵巧,一定有什么妙招吧?”驼背老头说:“我是有方法的。我用了5个月的时间练习捕蝉技术,如果在竹竿顶上放两个弹丸掉不下来,那么去粘知了时,它逃脱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如果竹竿顶上放三个弹丸掉不下来,知了逃脱的机会只有十分之一;如果一连放上5个弹丸掉不下来,粘知了就像拾取地上的东西一样容易了。我站在这里,有力而稳当,虽然天地广阔,万物复杂,但我看见的、想的只有‘知了的翅膀’。如因万物的变化而分散精力,又怎么能捕到知了呢?” 其实,企业员工的培训也和粘知了类同,只是处理的对象和复杂程度不同罢了。   培训同样也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仅仅会做;第二个层次就是能够做到熟练,就是像“竹竿顶上放3个弹丸掉不下来”;第三个层次就是要做到不分散精力,看的想的只有“知了的翅膀”。古人的这个故事可以说意味深长,既告诉我们企业培训究竟需要多长时间,也告诉了我们应该培训哪些内容。   在日本,一个贴商标的工人必须经过两年的培训才能上岗,这么简单的一种工作,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他们需要的是能够在最高工作境界下工作的工人。在思科,员工培训的时间没有规律,他们认为业务和培训是一体的,培训是无时不在的。这么说来,所有良好的培训都为了达到第三个层次———那个工作的最高境界。   “粘知了”的故事,强调的不是技能而是态度的改变。而我们的企业通常定培训目标时总强调学员完成培训后能够做什么,即通过培训学员达到其知识、技能方面的长进。当然,对态度的改变的确复杂得多,要让学习者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我们建立共同的远景和配套的管理激励措施。(富闻) 来源:组织人事报
作者: 绿衣天使    时间: 2004-2-4 10:41
标题: 心存高远,就不为小事所累,
平凡之人会“高处不胜寒”呀...... 做事过程中,如果做到不分散精力,会不会身心俱疲? 如果要紧紧追随而不分心于小事,只有找到一个值得倾注一切的核心目标时,人们才会全力以赴。
作者: 精明能干    时间: 2004-2-4 14:39
标题: 态度在成功中所占的比例
一个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的态度所占的比例大,占85%,而行动只是占15%。 当然,付出100%的劳动不一定成功,但是要成功,态度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这确实需要一个人正确的态度。
作者: gml    时间: 2004-2-4 20:40
标题:
太好了,值得思考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