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企业外移加剧福建产业“空心化” [打印本页]

作者: 楚静萱    时间: 2004-3-12 11:17
标题: 企业外移加剧福建产业“空心化”
随着珠三角、长三角的迅速崛起,“夹”在当中的福建省明显感到了压力。本报记者对最近福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入了深入的剖析。需要提醒的是,如何应对进一步开放形成的竞争压力、如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优势,不仅是福建省,也是其他地区发展中必须正视的紧迫课题。 本报福州电 记者最近调研时发现,进入新世纪以来,福建大批本土企业外迁长三角;同时,作为台商最早的投资热土,福建在台商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新一轮投资布局中被“冷落”,台资的热点投向区域也加速移至长三角、珠三角、华北等地。 在长三角、珠三角成长为国内两大经济“峰极”区域的背景下,地处其间的福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产业外移现象,使这一板块加速沦为两大三角洲经济区之间的一个边缘空间。我国东南部沿海初步形成“峰谷”型经济版图。 本土企业“显性外移”。泉州一直以民营经济活跃为特征立足于闽南“金三角”一隅。但近几年,民营资本对本土投资意愿逐渐低迷。被誉为福建省“乡镇企业一枝花”的晋江市陈埭镇,仅2000年就有28家企业外迁;2001年,晋江、漳州11家上规模的饼干企业到江苏吴江市盛泽镇“落户”;去年泉州知名企业菲莉集团在浦东划地寻求发展。优势产业企业也纷纷外迁。2001年国内著名IT企业福建实达电脑科技公司生产基地由福州北移安徽芜湖;上市公司福建运盛实业迁址上海;2002年,农业上市公司福建天香集团从福清迁往上海浦东;位居福建房地产开发十强企业榜首的利嘉福建股份有限公司由福州迁到上海。 台资企业“隐性外移”。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台商对福建的投资占全部大陆投资的份额锐减,由1991年的32.13%下降到2000年的3.82%,9年间下降28个百分点。2000年下半年以来,台商掀起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新一轮投资大陆的热潮,投资区域转向长三角、珠三角、华北等地。台湾高科技产业加速在长三角聚集,昆山已形成电子信息企业的产业链,无锡新区已成为台湾光电企业的基地。而台商对福建的投资项目大多仍坚持其“惯性”,以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 “两个外移”凸显福建区域竞争力不强、产业群聚效应缺失的现实窘境,同时将进一步导致福建产业结构升级乏力,产业结构低质化,不利于发展后劲的累积。由于产业是提升城市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主要载体,近年来,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加速成功实现产业资本争夺的背景下,产业力弱化使福建与两大三角洲经济区之间的“竞争力差距”日益扩大。 据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在200个城市中,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厦门、泉州、福州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分别居第19位、29位、30位。而位居长三角、珠三角的城市群中,代表性城市上海、广州、杭州、南京已成为当今中国最有竞争力的城市,苏州、无锡、宁波、温州、东莞等中等城市的竞争力也迅速窜升,排名均位居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前。 福建省经济界有关专家认为,进入新世纪,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剧,以省际开放为特征的对内开放的进程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将起关键性作用。处于“谷地”的福建要掘取经济增长的“第二桶金”,应主动奋起,加速扩大对内开放,尤其是加速与国内主流经济空间长三角、珠三角的区域链接,变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南北夹击”为“左右逢源”,提高区域竞争力。 作者:黄庭满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爱是一种付出    时间: 2004-3-12 11:28
标题: 很早以前
对于这三个三角,就有着一定的关注,当时得出的结论就是,闽南三角永远赶不上另外两个三角,因为不管是在长江三角还是珠江三角,各式各样的产业都可以轻易的在附近找到自己的配套厂家,而这一点,在闽南三角就是一种很大的缺陷了。
作者: 天舒    时间: 2004-3-12 16:22
标题: 政府的原因
福建政府基本上处于一种不作为的状态,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在这个社会里可以说是不进则退,因此没有忧患意识肯定会被淘汰,本来的基础就不好,跟不上形式就更完蛋了,现在我印象里政府好象也就满足于一些服装鞋帽和食品等轻工产品,基本上没有什么大品牌可言,在这一点上政府难辞其咎。
作者: 黑武士    时间: 2004-3-20 15:26
标题: 地理位置的影响
福建作为海峡西岸的一个山区省份,经济发展与台海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断言,福建经济的下一次腾飞将在台海危机解决之后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