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MBA薪酬知多少 [打印本页]

作者: 虫子大哥    时间: 2004-4-9 16:52
标题: MBA薪酬知多少
在MBA的发源地美国,哈佛商学院MBA的起薪是美国制造业工人平均薪酬的2.99倍,而按照小时的工资率来看,则是1.25-1.56倍。一份薪资调查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的MBA平均年薪达到82760元,高薪人士年薪达到29万元。但是根据复旦大学一位MBA的说法,刚毕业的MBA每周工作时间超过100小时,相当于没有周末,从周一到周日每天平均工作15个小时。这样算起来,他们的单位时间工资率至少要打个对折,如果再考虑他们读MBA前平均26000元的年收入,再考虑到10%左右有10年以上管理经验的“资深MBA”占有40%以上的收入,这样的薪资并没有高得离谱。 目前国内MBA主要来自三方面:留学回国的、中国国内大学培养的以及中外合资教育机构培养的。这三类MBA的薪资差别是比较大的:第一类被外企聘用较多,年薪可达20-50万元,个别优秀的如果当上了CEO,年薪可达到80-100万元;第三类的年薪也可达到10-30万元,个别优秀的可以达到50万元;而第二类的MBA们,如果是名牌高校或工作经验丰富的,月薪一般在5000-10000元之间,而除此之外的大部分MBA毕业生们,月薪也就是在3000-5000元左右。 所以,有业内人士发出呼吁:如果仅仅是冲着高薪去读MBA,那么毕业后的结果往往会不如人意。只有时刻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提高自己,自身的价值才会越来越得到重视和承认。(
作者: 蕙风兰思    时间: 2004-4-9 17:04
标题:
我相信企业支付的高薪不是冲着MBA的头衔,还是冲着他们的学识!
作者: 简宁    时间: 2004-4-10 11:47
标题: 好友的忿愤
刚MBA毕业的的好友,去应聘,落选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要求薪金从5000起,而另一MBA应聘者说随便给,不低于3000就行。 后来他回去和同学们一说,大家都很愤慨,好象恨不得这样的MBA应聘者全完蛋了才好。 我不了解其中原因,不敢乱发言。不过就我自己的习惯,薪金要求低于5000的MBA应聘者,不要也罢。公司要想省钱,完全可以找一个本科的甚至大专的,有足够经验的人才就好了。
作者: 虫子大哥    时间: 2004-4-10 14:51
标题: 我的观点
这也验证了,现在很多学历教育的误区,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企业用人上的务实。
作者: 888北极熊    时间: 2004-4-12 11:34
标题: 确实如此
事实确实如此,国内大学培养出的MBA“薪”情并不看好,我司这边招聘的许多MBA试用期都是2.5K(其中还包括了北大光华等名校出来的),所以仅是冲着高薪,不可盲从。
作者: 沈璐玉    时间: 2004-4-12 13:18
标题: 不同意简宁的观点
你说的是足够的经验,而我却认为你的那个MBA朋友缺少的可能恰恰是经验。事实上,在招聘过程中,有经验的大本甚至于专科比刚刚毕业的硕士、博士要受追崇的多,工资也往往要高。 就以我自身来说,2年前我MBA刚刚毕业时我对自己的工资定位就是3000,因为那时我非常喜欢人力资源岗位,虽然在理论上我可说自己在同龄属与上游,但实践经验尚不丰富,所以那时我的目标并不是在工资上,而是在岗位的本身。而经过了几年的历练,现在我的月薪就比较可观并客观了。这就是个人的职业规划的问题。 而你们的定位太高,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失败的可能性很大。企业要的是一个真正的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管理经验的管理者。毕竟,现在中国教育制度下培养的MBA也并不一定有真正管理企业的能力,经验也不见得是很丰富的,所以我们应该看的是自己未来,而不应该是现在。
作者: 简宁    时间: 2004-4-12 13:50
标题: 会用人的人
有的人因为学习可能从来没有工作过,一口气念完研究生,出来已经24、5岁了。 有的人因为工作后感觉到不足,加之有一定的经济积累,辞了职去念了研究生,出来已经30好几了。 且不说MBA出来的人到底如何。我只是想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浅谈我的观点,不管是公司老总,或者是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负责人,要做的除了在招聘中筛选,还得在聘用后引导。这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对这个岗位人员的职责定位和薪酬定位。 人才的市价其实是比较透明的,打个比方,如果公司达到一定的规模,有条件聘用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人才,可是来应聘的人开出的价码却比市价低了很多,这样的人往往就是底气不足,就这一条,就足于不可取之了。 会用人善用人的人,应该是充分考虑把适合的人放在适合的位子上,而不是花最少的钱请到最好的人。
作者: 沈璐玉    时间: 2004-4-12 14:06
标题: 标准
关键还是在于选择的标准,而现实情况是,应届的没人要,或者要的少,竞争更为激烈。在同等情况下,开价低的比开价高的工作好找,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更何况,市价是怎么定的?这只是按照一个岗位的惯例,而且这个惯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难道有什么法律、条例规定,MBA毕业生市价就是5000,而低于5000学生就不是MBA学生,企业用低于5000的MBA就是违法的吗? 要知道,要有市场才有市价,不然,有价无市,也终将为社会所淘汰。
作者: 简宁    时间: 2004-4-12 14:18
标题: 情抒王子同志说得铮铮有声啊
各抒已见嘛 又没有谁说“MBA毕业生市价就是5000,而低于5000学生就不是MBA学生,企业用低于5000的MBA就是违法的 ” 我记得我以前的一位老领导(呵,也就比我大3岁)说过,管理是门艺术,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要想做得好,就只能活到老学到老啊。 其实市价弄乱了,越来越跌价,弄得人干着不安心,企业也得时刻睁着眼睛警惕着人才流失,又何苦来的呢?
作者: 蕙风兰思    时间: 2004-4-12 14:47
标题:
也未必就得高价人员嘛,人才高消费也得看在这个企业适不适用。再说,企业看重的未必是人“MBA”的头衔,人家看重的是读这个专来出来人员的素质水准!人才竞争的厉害还是益了消费者“用人单位/企业”,无可不可。
作者: 沈璐玉    时间: 2004-4-12 16:54
标题: 大家聊聊
大家聊聊,本来就没有什么大关系。 只不过是“后来他回去和同学们一说,大家都很愤慨,好象恨不得这样的MBA应聘者全完蛋了才好。 ”刺激我罢了。因为我就是个一毕业月薪就3000的MBA。 呵呵! 忘了说了,MBA好象应该至少有两年的工作经验才有资格去考的吧?我们那个时候就是这样规定的。
作者: 简宁    时间: 2004-4-13 10:27
标题: 求职的误区
俺没念过MBA,所以在这方面一直都说没有发言权。 不过王子的观点俺觉得也挺有道理,可能高文凭造成求职定位误区的情况也是有的,俺一定会把这些东东转达给俺的朋友,兴许会对他们有所帮助吧。
作者: gmsj    时间: 2004-4-14 12:34
标题: 其实都不是绝对的
我公司有国外的,也有国内的,不好明确区分 国内的做项目经理的是3000多,国外的会两门外语,做助理才2400多 至于如何评价他们的能力,可就更是一门学问了!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