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HR认证面临“清场”
[打印本页]
作者:
mrmayou
时间:
2004-4-27 17:59
标题:
HR认证面临“清场”
目前,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数大约在500万左右,这些人员负责着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选拔,绩效考核,薪酬福利,培训开发,劳动关系协调等工作。在人才竞争趋于全球化的今天,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工作显得格外的重要。而随着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HR培训认证市场也随之兴起。在短短数年时间里,国内外多家权威机构便纷纷进入这一市场,使这一新兴的培训认证项目从一开始就变得火爆异常。 然而,众多有着培训需求的人力资源从业者却发现,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认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据了解,目前国内开展人力资源咨询培训的机构有近千家,有十几家机构能够对培训颁发相应的证书,这样下来,每年就有相当数量的人员拿到认证证书,然而,证书的权威性却无法让人满意。据一些参加过各种人力资源培训认证的人员介绍,目前市场上许多资格证书多以闭卷方式进行,对实际操作和应变能力缺乏考察,而且多没有期限和后续跟踪,仅以发证为目的,在这种情况下,资格证书的含金量根本无从体现。而由于没有权威性,证书往往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在这种情况下,唯经验论成了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无奈选择。 认证市场鱼龙混杂 据介绍,目前从事HR行业培训与资格认证的单位主要由五大类机构组成:一类是咨询公司。这类机构的情况比较复杂,有的从事培训认证的时间较长,培训师队伍总体水平也比较专业,但更多的咨询公司是一两个人一间办公室,几部电话。找到一个业务便临时请讲师来进行培训,讲师的水平和课程的安排随意性极大。依照科学的认证办法,在实施认证过程中,培训公司和认证机构应当一个是“教练员”一个是“裁判员”,认证与咨询必须严格分开。但这些机构却常常一条龙服务,自炒自卖,缺少监督,最终导致证书的含金量无法保证。 第二类是院校培训颁发的认证证书。这类证书暴露的问题也非常明显,原因是院校注重的大都是基础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上多有空白,学员都是“秀才兵”,理论与实践脱节,常常是中看不中用。 第三类是境外认证机构在我国独立开展认证的业务。这类机构大多尚未被我国相关部门正式批准,其办事机构只能从事信息收集和联络等工作,但这些办事机构超业务范围从事认证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国外机构利用部分人崇拜“洋认证”的心理,直接委托境内机构以其名义代理开展认证业务,这些违规经营的机构扰乱了认证市场,目前正在被清理之中。 第四类是具有行业认证特色的认证机构。目前,我国许多行业还缺乏严格意义上的权威的行业指导部门和机构,一些行业指导部门还带有半官方的色彩,随着国家加入WTO,市场行为的加剧,这些行业指导部门也逐步跟进,转换思维观念加紧同企业的紧密联系,利用自己原有的学术力量和平台优势,努力打造本部门在行业整体的领先优势。 第五类是国家政府部门颁发的认证。鉴于企业和社会对资格认证的需求,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在2003年5月推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国家职业资格认证项目,该项目一推出,各基层单位反应便十分热烈,许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纷纷报名参加。 关键是用人单位认可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比较有名气的人力资源培训认证有两个,一个是CHRP注册人力资源管理师认证,一个是劳动部推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而近些年来,职业资格认证是要走国家部属职能部门认可还是走行业认可的道路,在业界有许多争议。根据我国将于今年7月正式实施的《行政许可法》的有关精神和要求,除法律、法规规定的少数执业(从业)资格由政府或政府授权部门组织资格认证并设定职业准入外,地方政府、国务院各部委不得自行设置有关职业资格准入或其他行政许可性规定,已设定的要废止。绝大多数职业资格的培训认证工作主要由专业协会等行业组织按照市场和社会的需求自主组织实施。有业内人士认为,HR认证市场从一开始便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一些认证机构在竞争中逐步被市场所清理,而随着国家认证标准的出台,以及更加专业服务、目标更加细分的认证机构的陆续加入,在HR认证行业,未来将只有两三家认证机构能够得到企业承认而得以生存,其余的都将被“清理出场”。 专家分析,不管培训认证机构对认证做了怎样精心的安排,最终还是由企业来说话。用人单位的认可才是培训认证的终端,只有企业肯为人力资源培训认证买单,培训认证的权威性才能得到有效的体现,而参加HR培训认证的学员最关心的也是证书能不能得到用人企业的认可。(
作者:
重庆
时间:
2004-5-14 14:29
标题:
求教
不知道 CHRP注册人力资源管理师认证 在国内有没有办法进行。
作者:
余小渔
时间:
2004-5-17 12:00
标题:
非常想考这个认证
感觉劳动部的很笼统 不新颖
作者:
山峰仞
时间:
2004-6-17 15:37
标题:
re
CHRP认证就是费用太高。
作者:
风一样的女子
时间:
2004-6-17 16:15
标题:
re
是啊,哪个更好吗?
作者:
飞雕
时间:
2004-6-17 19:59
标题:
有时间表吗?
而随着国家认证标准的出台,以及更加专业服务、目标更加细分的认证机构的陆续加入,在HR认证行业,未来将只有两三家认证机构能够得到企业承认而得以生存,其余的都将被“清理出场”.....。 这样的观点一般只是理想!
作者:
MMXGG
时间:
2004-6-18 21:03
标题:
请推荐个好的
请推荐个好的
作者:
smilelidong
时间:
2004-6-21 11:58
标题:
赞成
证书必须是权威部门、机构来组织。
作者:
吉普车
时间:
2004-6-21 13:47
标题:
呵呵!
这样才有次序!
作者:
福田虎
时间:
2004-6-21 16:56
标题:
赞成
证书必须是权威部门、机构来组织。
作者:
北雁南飞
时间:
2004-7-8 11:11
标题:
支持!是到了该清理的时候了!
本人同意:目前市场上比较有名气的人力资源培训认证有两个,一个是CHRP注册人力资源管理师认证,一个是劳动部推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这个观点,本人认为,劳动部推行的权威性较大,企业认可度高(毕竟带有国家性质,社会主义特色嘛),可培训机构众多,有些混乱,加之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实用性不强;CHRP属行业性质,培训讲师不错,培训内容较为新颖,属较高层次的认证,最大的问题就是价格高!总共三个模块下来要八千大洋,本人现已学习绩效管理模块。详细情况见:http://www.chrci.com
作者:
huanghua5119
时间:
2004-7-9 14:49
标题:
观点
应该清理。
作者:
琪楚
时间:
2004-7-9 16:21
标题:
统一规范
认证点太多,应统一规范。
作者:
小册子
时间:
2004-7-9 16:30
标题:
值得怀疑
我一直想取得一个资格证书,但是目前的认证市场比较乱,证书的含金量也值得怀疑,谁可以推荐一下?
作者:
千鹤手
时间:
2004-7-9 16:47
标题:
我看短期内很难解决
什么时候学历的取得规范了,认证也就规范了。
作者:
8lucky
时间:
2004-7-9 16:48
标题:
re
赞成,清场!
作者:
海滩漫步
时间:
2004-7-9 17:31
标题:
Ok!
一纸证书不能代表一切,现实就是现实,能力+隐患=成功!
作者:
莎歌
时间:
2004-7-9 17:47
标题:
规范
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HR不能象其他传统职位一样有迹可寻,需要量身定制.
作者:
虎山猴王
时间:
2004-7-9 19:45
标题:
这是中国
别忘了,在中国所有的职业资格都是政府的最好用.HR也不能幸免的.企业党政军真就认政府的这一张纸.
作者:
Xun/勋
时间:
2004-7-9 20:36
标题:
好
清场!可那又怎样?
作者:
野蛮书生
时间:
2004-7-10 02:11
标题:
迷惑
本人初出茅庐,拿到劳动部的那个助理师资格,但是好像没有用.CHRP也太贵了,一般人不冒险.
作者:
四月的上海
时间:
2004-7-10 07:06
标题:
我赞同
赞同大家的观点
作者:
福田虎
时间:
2004-7-10 10:38
标题:
费用较高
费用较高,又没有多大权威性,所有认证犹如鸡肋。
作者:
henrylau
时间:
2004-7-10 11:27
标题:
没有被行业认可,怎么能成功?
考核标准要由权威机构确定, 具体做法可参照会计师资格考试,但我认为资格证书不代表一切,不能再走向”唯考试成绩至上“的做法, 也许可同时参照MBA学位的认可做法,成绩占一半,面试占一半。。。
作者:
阿逸
时间:
2004-7-10 12:03
标题:
缺乏权威性
而且认证质量得不到保证,在企业得不到认可。
作者:
一尘
时间:
2004-7-10 13:48
标题:
很重要
是该到清场的时候了。
作者:
虫子大哥
时间:
2004-7-10 16:48
标题:
我的观点
早该行动了,国家应该严格考核职业准入制度,只有严格把关才能提高中国的HR管理水平
作者:
vixiao
时间:
2004-7-10 16:59
标题:
赚钱的工具
许多所谓的认证就是组织者赚钱的工具,打着认证的旗号,却没有走专业化认证道路。要想企业为认证买单,不是一件短期能解决的事,认证需要环境,同时要有国家严格的法律制度做保证。 个人见解。
作者:
痴虫
时间:
2004-7-10 18:27
标题:
说认证
职业资格认证必须规范,但也必须有。从业资格是未来趋势,目前,认证虽然不符合“许可法”,相信某些部门和机构肯定能取得授权。
作者:
陈妍君
时间:
2004-7-10 22:56
标题:
看法!
的确可以清场分分类了!
作者:
放牧我心
时间:
2004-7-10 22:57
标题:
?
即使是国家资格认证也需地方执行,各地的操作标准大相径庭,因此,显失公平!
作者:
ren
时间:
2004-7-10 23:11
标题:
靠市场清理较为可行
国家职能部门应该认证认证机构,认证机构只有做出自己的品牌才能生存。
作者:
阿噜
时间:
2004-7-11 09:16
标题:
各有各的规矩
政府应该做好服务工作,其他的有心想管也管不好。此外,还要做好监督工作
作者:
雁栖湖
时间:
2004-7-11 10:05
标题:
这个问题有点大
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相关行业协会的监督,是对培训认证的有效管理手段,然而相关行业协会自身就参与其中,谁还能管...只有自己眼睛放亮点,只认国家的那张纸...!
作者:
战狼
时间:
2004-7-11 16:28
标题:
重点看企业
这个问题很重要。在目前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的资格认证确实有很多机构在搞这样的培训,对于我们这些想去接受这种培训的人来说,认清培训机构的权威性非常重要。当然,最终得到的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看用人单位的观点。不过,不管怎样,能得到资格证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有一定的竞争力的吧!
作者:
春秋
时间:
2004-7-11 16:59
标题:
关键是权威性
有权威才能被企业认可。
作者:
haha
时间:
2004-7-12 09:33
标题:
赞同。
我赞同大家的观点。
作者:
shaly
时间:
2004-7-12 11:13
标题:
哎
证书市场何时才能规范啊
作者:
同事
时间:
2004-7-12 12:55
标题:
认证的权威从何处来?
我想认证的权威的来源是值得大家深思的·!
作者:
毛王毛
时间:
2004-7-12 13:52
标题:
贬值
通过考证能让人系统地学习该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这是好事,但是如果出现假证(浊水摸鱼取得的证),那就会让那些通过努力学习取得资格认证证书贬值。
作者:
hhhh
时间:
2004-7-12 15:54
标题:
主要还是岗位实践
理论再好,如果没有岗位实践,一样干不好工作。就象一个汽车驾驶员,短期内可突击考个驾照,但如果长期不驾车,一样是驾驭不了汽车。
作者:
柳叶飘飘
时间:
2004-7-12 20:04
标题:
!
很多机构是以赚钱为目的的,其目光短自是不用说的!认证的权威也就不提啦
作者:
zrb
时间:
2004-7-12 22:11
标题:
清场是应该的
清场以后的幸存者一定要切实负起责任来,尤其的各培训单位,一定要保证培训时间和培训师的质量。要把自己的牌子擦亮,而不是一锤一锤地把牌子敲烂。
作者:
BYH
时间:
2004-7-13 05:31
标题:
这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优胜劣汰,最后的生存下来的必然是那些专业、尽责、内外管理俱佳、注重双赢的培训公司。
作者:
zouxuqiong1
时间:
2004-7-13 07:25
标题:
优胜劣汰
应该从现在开始做起,把职场清理
作者:
老谋子
时间:
2004-7-13 10:57
标题:
职业资格认证,什么东西??
目前,国家劳动部已经在很多行业中推行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但是这些证书有什么用处,恐怕只有劳动部职业资格鉴定中心的工作人员自己知道.就拿电焊工来说,恐怕上岗证要比职业资格证更有用吧.人力资源管理也搞认证,至少我不感兴趣,如果那一天我去人才市场应聘,招聘者开口就说,你有职业证书吗,恐怕哪个人是个书呆子. 我在想,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人才建设如果什么时候也象会计师\审计师\造价师\建筑师\结构师那样,来一个统一注册管理,含金量才会有所提高,到那时侯我才会考虑去拿个什么证. 朋友们知道吗,南京的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包括培训费用是3000元以上,少数企业内部组织的培训,费用直逼4000元,抢钱啊!!!!!
作者:
阿春1543
时间:
2004-7-13 11:00
标题:
理所应当
对这种认证,国家早就应该规范市场,提高培训的含金量
作者:
飞雪99
时间:
2004-7-13 15:04
标题:
说HR证书
对于HR证书,政府部门应该规范了。 因为有的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的确有一些不理想。 在国家推行行业证书是为了证明取得证书的人有能力从事相应的工作。 但是HR证书的有些发证机构却不是认真地培训考证人员。 所以,应该对发证机构进行清理,高质量。
作者:
鲁路
时间:
2004-7-13 16:16
标题:
没有有效的证书,是因为有了客观的利益
利益是带来今天证书混乱,质量无法保证的根源。部门腐败谁来管!!!!!!
作者:
懒虫
时间:
2004-7-14 08:40
标题:
关键
获取证书,从一方面来说,可以说明从业人员有过人力资源方面的学习经历,但并不一定说明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能力和丰富的经验,更何况现在的认证证证书的水份太多,很多发证机构只是站在商业的角度.所以,对于企业来讲,注重的是从业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经验与能力.
作者:
bigfool
时间:
2004-7-14 10:45
标题:
认证,政府应做些什么?
认证,政府应做些什么?政府不应忙于赚钱或热衷于认证,而应去规范认证,做好自己的服务工作。
作者:
光脚丫
时间:
2004-7-14 11:38
标题:
费用呢
什么时候,也可以清理一下培训费用啊,太贵啦,没法继续再培训呀
作者:
宇海浩纳
时间:
2004-7-14 12:27
标题:
期待认证规范
认证规范了,对于用人单位和个人都有极大的好处.
作者:
riyuedao
时间:
2004-7-14 15:09
标题:
实用么?
废话少说,实用才是硬硬道理。
作者:
落泪的棋子
时间:
2004-7-14 16:24
标题:
要认清形式,现在培训太多,选好的选对的
作者:
快乐东方
时间:
2004-7-14 17:05
标题:
有价值才能生存
看来该清理清理了,现在认证的太多太杂,但有用的倒是没有几个!
作者:
参谋长
时间:
2004-7-14 18:38
标题:
关键还是看能力
作为软科学一方面要不断的学习,引进新的观念,一方面要注重实践。我不想将时间耗在考证上。而且现在认证大多是某些机构赚钱的机器。 其实证书不是劳动者就业的门槛,但特殊行业法律授权除外。
作者:
海水儿
时间:
2004-7-15 11:46
标题:
不公平
其实相对权威应该属国家管理,可惜人力资源管理认证,还必须要经过相关机构培训,结果呢,大家用大把的钱养活了培训机构的人,而不是对专业资质的证明,我觉得国家搞认证可以,但不必要非得经过他们培训吧,例如在岗位上做了N年的人,在企业也做了不少培训,相关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一定能够考试过关,但为什么要白白浪费银子给他们,感觉不是特别公平。尤其令人气愤的是:我打电话给培训机构咨询报考事宜,因国家条例要求后面有的写了需专业培训,有的后面没有特别强调,结果人家告诉我,你不培训我们怎么赚钱,真是令人气愤!!!
作者:
沙漠鱼儿
时间:
2004-7-15 13:20
标题:
理性的看待认证
HR认证热潮中要理性看待,各取所需,不能赶时髦。
作者:
sdluqi
时间:
2004-7-15 21:07
标题:
一塌糊涂
现在是有能力的人不一定能拿到证书,反倒是有钱的可以很容易,一切向钱看会葬送了人力资源资格认证。
作者:
空余恨*多情环
时间:
2004-7-15 22:45
标题:
无言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乱极而治!
作者:
毛小毛
时间:
2004-7-16 12:45
标题:
EasyMrp培训管理(软件发布)
文档 http://www.easymrp.com/EasyMrp.doc 软件 http://www.easymrp.com/setup.rar 软件简介:(解决问题) 1. 员工众多,如何知道有多少员工要培训哪些课程?如何按照优先级合理安排培训? 2. 当采用外部培训或外聘内训形式的时候如何跟踪和培训机构的收付款情况? 3. 对于内部培训,如何知道这次培训花了多少钱(公司出的and 员工出的)。以及培训花费的时间按部门平均工资折换成的费用? 4. 如何知道我现有员工的培训覆盖率? 5. 员工还在增加,如何预算我下年的培训需求和大约要花费的费用?做到心中有数。
作者:
gegezone
时间:
2004-9-24 16:25
标题:
RE:HR认证面临“清场”
到底考出了多少真实的能力与水平呢[em09]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