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已总结】精彩中秋节福利策略 [打印本页]

作者: yaoming3    时间: 2011-9-7 20:33
标题: 【已总结】精彩中秋节福利策略
本帖最后由 小妮子--Grace 于 2011-9-16 12:31 编辑
& y0 U) n" ]' X+ ?! @
  L! g( ~* d  [) D' p3 z中秋节将至,我看大家都把关注点放在了发什么东西上。形式上有投票的,有讨论的。发福利是好事,但如何把福利利益转变为员工的工作动力?如何规避攀比给企业带来用人的风险?好像没什么人看到。周围人常常揣测,HRD是怎样思考的,HRD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其实都不准确,我觉得很简单,HRD在用人策略上是站在了老板的位置思考的,所以思维看起来比较有高度有深度。如果想达到管理境界向策略境界的转变,我觉得,大伙可以从非正常的现象看起。看懂了别人的策略,才有可能自己使用出策略,最后就能灵活应变啦
* L% O; I/ g7 e0 B2 h以下是我们公司的礼品发放公告,略有调整。
6 {* d% I% L4 x* s1 m2 ^: B
请大家以案例参与讨论:* }; ]& \; k) l! D/ x
如何把福利转变成工作动力?( }( V( r/ G, a- |

/ `5 Z8 E. R* u& t; C8 [: _( g, C" x1 H
1 t' y( w: z/ D+ o& N
2011年中秋佳节即将到来,XX集团董事长XXX先生和全球直销事业部总裁、中国区总裁XX女士向辛勤工作的中国区员工和家人表示感谢,并送上温馨祝福,特为中国区员工发放中秋节礼品。
发放方案如下:
一、发放范围
中国区总部全体员工(2011年7月1日之前入职)。
请各部门考勤员于9月6日(周二)中午12:00前将本部门符合发放条件的名单(详见附件)发送至中国区人事行政部培训及行政处XXX的邮箱
二、领取方式:以部门为单位统一至XXX商务中心店一层领取。

9 O' @6 Q8 _6 f( L* M7 c: U9 O$ U
三、领取时间:2011971300-1400
四、费用结算:由各领用部门按照实际领用数量分摊。
中国区人事行政部
培训及行政处
201195  c( P+ L; t' m7 y9 b: g

; _. p0 E/ d- `- k6 p7 d
总结见38楼、39楼
作者: 威哥1号    时间: 2011-9-7 20:54
是只发中国区域总部人员还是发所有中国区的工作人员呢?
作者: 海之怀抱    时间: 2011-9-7 21:10
“(2011年7月1日之前入职)。”& M8 S' O& U& T& c6 ^
这个是否照顾到7月1日后入职的,我们这也会限制个日期,但之后入职的也会酌情意思点的,毕竟大过节的。8 S- n+ P1 ~, {; ^5 I# E* R
2 R" y7 L( M( M7 a& x8 v9 M

作者: 果核    时间: 2011-9-7 21:43
2011年7月1日之后入职的不发。。。这个。。如果一定要这么做,就发月饼券?发实物的话这么处理让人比较难接受。毕竟过节是高高兴兴的事,为什么要让新入职的员工感觉到被排除在外的区别对待4 I, p6 ]. L. X$ c( y4 `

& t7 D& [5 n9 @$ s% `8 {第四的结算有点意思哈
. L& C4 o; N6 r' p# i  C  a
作者: 常诚    时间: 2011-9-7 21:49
以下内容是昨晚我发到《中秋节快到了,晒晒大家的中秋节福利》的:
+ u6 {3 h& m' t6 l" [; D" M3 P9 F" n刚看完古书,休息一下,来到论坛,又看见这个中秋福利的帖子,也许是中秋快到了,对中秋有点期盼。嘿嘿。看到这个,想起来以前看到微软(中国)给员工发月饼的故事:
3 x$ K* m+ r% [+ R! T0 {( ^) h  @2 W
4 H( a: P( P" O% X- u! ]7 Z, t很多公司,每逢中秋节的时候,就是给员工发两月饼或者其他什么的,就完事了。可是微软不这样:
: g9 K5 Z4 L+ N8 R8 A0 i5 S0 Q/ l* \5 l+ `. H+ j7 U, S
某年中秋前,微软(中国)给员工发了两张纸片,然后告知员工:员工可以在纸片上填写任意一个中国境内详细地址,那么公司就会按照这个地址把月饼按时送达到这个地址;员工也可以凭着这个纸片到前台去领取月饼两盒。; n, ?1 c# ?1 K) j2 H2 u
0 o( ~( T( Q1 g+ G
当员工拿到这两张纸片的时候,想起来远离家乡的父母,多年没有见面的老师同学,以及不能在节日团聚的恋人等等……他们没有一个去前台领取月饼,而是把纸片填写好,交给公司送月饼。7 J( E5 Z' }8 m' i5 V% E0 h
员工们的朋友、亲戚、亲人、父母等等接到月饼后,打来电话、写信表达种种方式,让员工温暖着感动着,并将这些转化在工作中……$ L" S3 V* i6 k1 R, R0 w- C

; l1 F* p1 {; |# I7 m这个故事很多人都知道,至今,也有不少的公司也挖空心思地想把节日温暖表达得淋漓尽致,可是,回顾这些经典的做法,还是温暖在心:7 q, \6 C& }) ?- a" U
激励员工,还是有很多办法的,需要我们去发现和挖掘!
作者: cy4567    时间: 2011-9-7 22:14
我们的月饼都是直接送到各部门员工手里,这样效果更明显一些。8 B# c  o+ M" Q: k
我前一家单位,就是参照微软的做法,每个中秋给员工家里发月饼,还有200元。
作者: 常诚    时间: 2011-9-7 22:29
回复 1楼 yaoming3 的帖子+ l: R' y! Y6 C5 d- j
% G- X2 ^, |* U2 n4 o" h- y9 L
看完贵公司的发放通知,想表达以下几点:
1 P3 O4 ^, c$ f# U# M1 P9 |1、2011年7月1日之前入职的员工才有中秋礼品,而相差12小时候的7月2日起入职的员工则没有中秋礼品,这点上,公司应该考虑:# [6 t3 f( ~" X1 i! h. F
第一、7月2日起入职的人数多少,他们的职位如何;/ n3 \' u8 k' y3 N; _
第二、到9月6日12点前为止,这些7月2日起入职的人员在公司已经有2个多月了,那么在岗位上的表现如何?贡献如何?
/ F0 u$ c  s8 C/ }+ x$ L1 J第三、7月2日起入职的这些员工,看到这样的公告会说怎样的言语?表现出怎样的心态?和公司发放中秋礼品的目的相比,是一致的还是背离的?
1 Y8 N- _6 r' |综上,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非常看重人情,在这点上处理好了,那么,对这些新员工的影响是产生满足感,没有被抛弃,加强了公司与员工的感情联系。# P' {& N8 B7 A0 ]3 D
4 d, h3 G/ H+ A# o
2、领取方式上以部门为单位去某地领取上,有几点值得商榷:
1 l. P3 U/ w5 h: k% ^7 p& z3 ^7 J第一、是派一个人领取还是大家都去领取?+ v  ~+ Z9 i* m9 m* a
第二、若是派的这人是一般员工还是部门长?若是大家一起去领取,凭着名单在商务中心店对照领取,这样很单调,少了生动环节。
& P* K7 n8 C4 r! H2 D  S第三、部门为单位,这时候,部门负责人代表的是公司董事长和总裁,在这点上,部门负责人须要有生动化的表示,否则,大家拿到了中秋礼品的时候,心里也就觉得只是一个“领”的动作而已,说不定还在“领”的过程中相互看看:你的是什么,我的是什么,他的是什么;说不定看到中秋礼品不满意而失落。/ Y3 U. A) Q4 C  \3 e
' f& r) v) J& l9 j5 y7 B# s! Z
3、领取时间限制的太死。; G0 u+ ]+ ?! y1 P
第一、也许和公司的工作时间有关系,从时间安排上来看,刚好是中午的1个小时午休时间,占用员工的午休时间,是不是会让员工觉得很抠门呢?
8 R+ ]0 m* b. l8 V+ h* Z" M3 v6 I# j第二、有些员工外出或者出差如何处理?过了这个时间点就没有了吗?
- g  @# b3 Q$ y) G& s0 [, F1 U- g, Y# k  t9 }8 {1 g
4、费用结算上,传达出的信息是:提醒公司上下注意成本。这点上,建议不采取,节日里领取礼品,是个快乐的日子,偏偏要加入这个费用结算,让人的心理至少有点失落或者不快乐:过个中秋,还得让我记住公司给了多少礼品钱。
, b4 m7 Z( N- ]1 {
$ X3 L4 k  I& B2 T. _嘿嘿我想表达的是:
2 Q# K9 M% Y7 }3 y$ b; ?1、公司不要在意员工从公司里得到了多少,而是要把眼光放长远,看到公司发展层面,因为,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公司。
4 S. {6 F3 p3 g  b+ k, B2、发放福利,蕴藏了精神需求。中秋礼品发放,实际上是物质福利与精神奖励并重的活动,那么,作为公司来讲,一定要将这两个方面有效结合起来,关注细节,否则,好心办坏事!
) `/ m4 }& z1 D2 L9 i   
作者: 天涯禅师    时间: 2011-9-7 23:17
       发放月饼只是一个形式,不要忘了最根本的目的,是激励员工,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的温暖,这才是送月饼的初衷。0 I- @* ~( w* m
     反观贵公司发放月饼的通知,我几点很不赞同:
1 R5 m( s6 k9 t. t! h7 E: ~     1。“发放范围:中国区总部全体员工(2011年7月1日之前入职)。”这点我是强烈反对的,绝对是最大的败笔。
* D) p' A$ O' O; G, P: v     案例1: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应该算是前几年的时候,公司的一个核心员工跟我讲,他刚进公司才半个月的时间,处于试用期,春节到了,公司发红包,也给他发了,他觉得公司非常的人性化,没有拿他当外人,把他也当作正式的员工一样对待。后来他在工作的过程中,处处为公司着想,需要加班时,毫不含糊,用他的话说,就是公司对我这么好,我就应该这样的回报公司。4 K  u' t3 x7 N
      案例2: 还有一个故事,是以前在网上看的一个故事,讲的是某家公司听说日本公司非常人性化,还给员工送生日礼物,以及各种个性化的福利,某天,一位员工住院了,部门经理想到了,要人性化的对待员工,于是亲自带着鲜花去医院看员工,在部门经理离开医院的一刹那,员工把鲜花扔进了垃圾桶,说了一句:“平时对我们员工百般苛刻,今天却假慈悲。我才不吃你这一套呢。”
% Q+ C: x9 R" ~+ {% W" J2 J       细节决定成败,对员工好要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形式主义,甚至区别对待试用期的员工和转正的员工。节省了那么一点点的钱,却毁掉了新员工对公司的看法。失去的是人心。这种败笔实在是不可取。
- n+ T% z3 v$ N7 m: k      2。领取时间:2011年9月7日13:00-14:00
6 z( u5 P& A$ g3 X      为什么领取的时间如此短,万一有部门刚好中午有事情不能前去领取呢?是否过期不侯呢?究竟人数有多少呢?如果全公司只有几十人,还行得通,如果人数多了,一个小时的时间领取的完吗?  b# ?! {) G$ O+ {% c" W
      3、费用结算:由各领用部门按照实际领用数量分摊。; `, k4 b# h: z) V/ w
这个没看明白,为什么还要收费,莫非这个月饼还是要员工到时自己掏钱的?9 z# l" T& B' y
      4。为什么这个通知出自“中国区人事行政部培训及行政处”一般是负责员工关系的员工关系处负责发放,培训和福利、月饼我始终建立不起某种联系来。
4 n$ b+ `8 k/ q4 F/ j
. l0 c8 M- T( b$ q3 C! ?

3 X) A. G" a; ~: ^: f
9 }* k9 x7 Z! V2 u' L0 ^
* p9 B( e! f- S! Z7 e; T 本帖最后由 天涯禅师 于 2011-9-7 23:18 编辑 : m% e/ h% W6 |, O, l# `. ^
# J9 {' i. M/ k* j! L9 f  `9 z: a

作者: LiuLiu168    时间: 2011-9-7 23:53
貌似有点问题啊,“请各部门考勤员于9月6日(周二)中午12:00前将本部门符合发放条件的名单(详见附件)发送至中国区人事行政部培训及行政处XXX的邮箱”,那不符合条件的是不是就是没有呢,这样明显让员工不爽么;其次也没说具体发啥礼品,最好把礼品都写出来。
. c. Z0 s3 h/ O* G% _( ^7 x$ H4 s8 ~8 p7 A7 ~5 _0 N; t

作者: daijianghong    时间: 2011-9-8 07:43
      我们是中秋节之前来的都有礼品,中国嘛,比较注重人情。都让人家来上班了又何必在乎那点礼品费呢。过节,大家都拎着东西高兴的额回家,唯独他空手而归,人家心理会不好受的,发了人家会觉得着企业很人性化也会有感激感。
$ t% M5 [$ x0 a0 x+ t$ ?       发放时间我觉得在放假的前一天的下午下班之前发比较合适。刚好发放礼品的愉悦和放假的开心结合一起了。放假了,拎着礼品高高兴兴的回家。
作者: !鹅蛋孵鸡    时间: 2011-9-8 08:19
1、全体员工在非工作时间,分批(如果人数非常多的话)到指定地点领取。' J: s2 {2 Z8 A7 `, J9 Y
2、人事部门在发布通知的时间统计在职人数(包括发放礼品时还未到离职时间的已申请离职人员)。
/ Y8 q' j' q' ?8 ?3、如果是月饼或糕点,建议提前召集各单位代表开试吃会,集体投票选择厂家和礼盒样式。
- z8 l8 V( g  ^, Z4、预留一定数量的礼品,给合作单位、统计截止后~礼品发放期间入职的新员工。% {4 v! s. s$ n

  ^( M9 Z" v4 H+ z鹅们每年就是这样做的。
+ z) p2 t% `' r) p3 d! [# F+ k 本帖最后由 !鹅蛋孵鸡 于 2011-9-8 08:21 编辑
; D3 G; Y, K& r% X& B" I7 `  |. P1 c9 e2 j( _) z

作者: 伊犁之魂    时间: 2011-9-8 08:30
内容不错,关键是适应中国的的思维习惯和新的形势要求!!
作者: 千雨千寻    时间: 2011-9-8 08:59
学习啦!各位都讲得很有道理,尤其是微软发月饼的案例,值得深思!
作者: 蟹蓝    时间: 2011-9-8 09:00
个人感觉中国的文化决定了许多的行为思维方式,作为HRD当然是处在老板的角度上来考虑,用最少的钱办出一定程度上最漂亮的事情.针对这个通知,大家觉得都有问题.顺着大家的思路,我也提出几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要注明是中国区的员工,如果注明是中国区员工的话,那这个通知是以邮件的形式还是通告,而且这个通知是否别的地区的员工可以看到;第二是为什么要注明2011年7月1日之前的,那7月到中秋中间入职的职工怎么办,这个有失考虑;第三,就结算方式来说,分摊费用,是公司出个总的费用还是各部门各自买单,我很疑问.
1 w& i; c  h7 Y以上就是疑问,
作者: ping52    时间: 2011-9-8 09:00
如果不是大家点出来我还真没留意到这些细节性的问题呢,受教育了~~~
作者: 许你一世安暖    时间: 2011-9-8 09:04
我们是8月11号入职前的 不发
作者: yaoming3    时间: 2011-9-8 09:08
回复 14楼 蟹蓝 的帖子$ O/ y5 k. c8 |
. b9 {  v, }; c2 A" Z- C0 g3 Q
9 m( }9 ^1 y* @: F& U
    解释一下,KM上发的待办通知。待办是内部沟通的方式发到指定受众人群中。比如我给中国人发待办,国外的就看不到,国外的发待办,中国人就看不到。另外不同模块的KM有不同的窗口。这讲起来就复杂啦。请认真关注福利策略,别被无用信息打搅了。
作者: rose_8210    时间: 2011-9-8 09:08
5、6、7、8楼的分享很强大,学习了。+ z0 ]3 O& b$ |3 W
我分享一下我们公司的做法:: h( m8 q' `6 ~* }! q$ p
第一步:HR部门提前一个月就中秋需求发出调查,各部门负责人召集自己所在部门员工了解掌握;, O$ x6 l/ @1 x# L3 u. n
第二步:部门将员工的需求反馈到HR部门,HR根据大家的需求统一分析,拿出中秋礼品或者活动方案;& C% Y. r6 ~" G, k
第三步:HR上报给总经理,总经理召集高管商议;
5 {5 H% [2 n5 x& H第四步:HR根据总裁办的决定和员工的需求出台三选一方案或者五选二方案,员工投票选出;
9 E) w- m6 C8 k7 }( u0 ]1 @第五步:HR将大家的选择公正公示出来。: U5 b/ f6 m$ @4 V: O: r. K2 f
第六步:到中秋节日前发放礼品或者组织活动。
( |, _. _4 B0 x& ^7 f0 s4 x+ R这样做的目的:  T* S) H- T7 G5 s
1、满足员工的需求;/ F! q; Q  O3 H
2、让员工参与,有一种参与满足感;1 o7 y2 M  w  ], z# _
3、就像另外一个帖子说的:感动管理。8 k9 y" {; r. X+ b
4 K+ w( [5 I" M  p' h$ m
今年,我们中秋活动有两种:
5 Z1 Z6 V- G4 v' |5 K2 ?1、中秋礼品每人一份,全部由11185快递到员工的家里;
, q5 |$ h) v- k' ]2、公司组织一个中秋篝火晚会,即使是下雨也没有关系,大家在一起赏月也好还是游戏、聊天也好,就是想把节日过得有味。费用则是公司一半,员工一半(这种分摊是员工主动提出来的)。在篝火晚会上据说还增加了一个特别项目,公司决定的:增加一个抽奖,名额有5个,只要被抽中,公司可以满足得奖人员的任意愿望。
+ B  {1 Z; [- J( c我很期待哦!
作者: gyh81109778    时间: 2011-9-8 09:29
常总在7楼的分享很精典哦
作者: liujin8036    时间: 2011-9-8 09:59
回复 18楼 rose_8210 的帖子
* g$ M3 e$ `% o. |. O3 i% q
4 \- k$ e/ \& j! S9 x0 M. [, [( g但是最后的这个愿望还是应该有限制条件的吧?呵呵。
% x$ Q2 U3 U4 e' Q& `' O   
作者: evalling    时间: 2011-9-8 10:00
回复 18楼 rose_8210 的帖子
* k1 e$ c% R& `感觉非常人性化,支持!
! p) V6 Z- k, @# U; o
% Y  o0 y! p  Y' R5 F6 q) d3 o   
作者: evalling    时间: 2011-9-8 10:04
回复 5楼 常诚 的帖子
1 d* _8 ]0 o9 o$ [) B, o是很不错的一种方式!
5 q+ |3 l. B) h% W* c' k- U   
作者: markkk2010    时间: 2011-9-8 10:06
姚明哥!给力!我就知道你一发帖就是强大的帖子!% m3 c( g2 y5 Q+ `
不要将试用期的员工和正式员工区别开来,表面上看为企业节约开支,实质上从一开始就是去了员工对企业的心!6 p* L# B8 ~% T# B0 c. g( B% m
本帖最后由 markkk2010 于 2011-9-8 10:25 编辑 " }% q4 D+ }2 k

  i) O& j9 S/ L4 h. P% w1 `  k* ?
作者: sh1985l    时间: 2011-9-8 10:09
呵呵,也分享一下我们公司:人员确认在8月31号前入职的员工,因为有几个是8月底入职的,9月初暂无人员进来,,福利的话分月饼、KTV卡、购物卡
作者: evalling    时间: 2011-9-8 10:10
回复 7楼 常诚 的帖子
. e/ w, a8 i! I7 Y8 n0 G. w4 g2 @* F4 s5 Y
常总,您的帖子太受益了~5 ]7 d: M' U1 K" r! _, `1 o
   
作者: 东邪黄老吉    时间: 2011-9-8 10:22
微軟發月餅的案例值得借鑒,即便不能在全公司实现,也可以在中层管理干部这一层面先做
作者: daijianghong    时间: 2011-9-8 10:37
yaoming3的这个帖子,最主要的是集中在费用结算那一块。意思是发挥大家主观能动性,把钱花到大家心坎上,既节省又符合各部门需求,礼品不一定都是千篇一律的,由部门自己预算各取所需。我就领会到这么一点。下面大家就这一条继续发散思维
作者: cc123!    时间: 2011-9-8 10:54
我觉得所有在职的员工应该一视同仁,福利应该是全员性质的,要区分,应该按照人员类别区分,比如说是正式职工、实习生、劳务人员、退休人员,按照一定的标准不同人员属性来发放,这样也许会好些.
作者: 知识无价    时间: 2011-9-8 11:17
员工激励不明显,没有起到真正激励的目的。
作者: jiajialili    时间: 2011-9-8 11:44
记得第一家公司,我还在试用期,中秋就发了两个沙田柚,正式员工多发一盒月饼,那时心里不太舒服,内心活动:“哼,正式员工就了不起了,干脆啥也别发算了,还害得我下班跑那么远去拿,又重死了”。大家都是公司员工,都为公司做事,别分那么清楚。让别人心里很不舒服的,也没很多钱的事情。
作者: baiyunwangjing    时间: 2011-9-8 12:09
只要在公司应该都有
作者: jasmine078    时间: 2011-9-8 14:03
粗看公告开头,还感觉比较温馨,但是后面的内容就颇有点问题了:
* a* g  \# U5 g2 L一、发放范围为何只有7月1日之前入职的?我们公司是截止到发放之前的在职人员(包括即将离职的)。) @* L) W) R! a: e; B
二、领取方式太单调了,太公式化了。其实大多数公司实际中也都是采取类似方式来发放,但是没必要用这么单调的文字来描述出来。. ]6 r- z, e2 f
三、领取时间略显苛刻。只有一个小时,有可能还会占用到员工的休息时间,不够人性化。
作者: 色嘟嘟    时间: 2011-9-8 14:34
在中秋节福利发放上需要区分公司的大小而言,限定入职时间也无可后非。
& [: K7 f0 H6 W" a. d- Y- b( A$ x我们公司共有将近4万名员工,今年发放的福利是2盒月饼,还有大枣、蜂蜜、露露、汇源果汁等员工可根据自己挑选2样作为组合,另外发放200元过节费。福利除了钱以外都是直接实物发放,因为量很大,这些东西的准备需要时间,至少需要1个月的时间,因此在8月1日就已经开始统计,8月5日提交人数,因此8月1日之后入职的肯定没法提交。如果是小公司,几十个人,那就无所谓了,发放当天多买几份就可以。
作者: 奥草    时间: 2011-9-8 16:13
“四、费用结算:由各领用部门按照实际领用数量分摊。”) l1 q3 J) F7 o3 X; s4 N
这句话传递出来的信息是:部门创造的利润越多,就可以选择更多更好的礼品。这对已经创造了高利润的部门是一种奖励,对尚未创造高利润的的部门则是一种激励。为了拿到更多更好的礼品,大家在日常工作中自然会争取更好表现,为自己部门创造更多的利润。但是这对那些不创造利润的部门,譬如说职能后勤部门,就不公平了。。
作者: 雅琦    时间: 2011-9-8 16:15
除了前面的开头语之外,后面的内容我觉得很不舒服,如果我是你们公司的员工的话。
& n1 q* z3 z; c' G1、福利,本不该于新老员工之分,何况中国的传统节日;
! \, N) @3 X# p4 U, o2、福利是发放的,不是领用的。所以措词上我觉得很不舒服。* D. F! l1 h: ]/ {

作者: 人资专员    时间: 2011-9-9 11:06
我感觉楼主发的这个公告也没什么大问题,主要看看公司的规模和公司的氛围。比如我们公司,气氛融洽,所以公告上,只说了,时间、地点、物品。其他的都是子公司自己组织的。
( ^5 b3 D' @0 D3 Q" W公司发放物品,一是传统节日,庆祝一下,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就是,激励员工,我感觉,用部分实物和部分现金结合的方式最好。
/ k4 _5 Q( l% G+ y* {最后,我觉得,如果效益好,也不必在乎那盒月饼,直接给员工发了就是了
/ P) h8 o) T/ r; L
作者: willowe    时间: 2011-9-9 16:07
恩,符合发放条件的应该细化!
作者: yaoming3    时间: 2011-9-14 21:11
到了该总结的时候了。7 R" M9 B1 U6 U7 g+ T0 a. Q2 e
当接到通知后,我第一感就产生了个闪念:“结果会不会....???”
2 F+ z* _8 m0 [5 j& D然后等到最后拿到中秋礼品时,我迅速的给中国区的其他部门及非中国区的其他事业部同事打了个电话,果不其然,我们每个“单位机构”发放的礼品种类都不一样。与我最开始预测的结果完全吻合。
. |3 V# M' _. T1 h: Q2 H首先先广义的解答各位的疑惑。3 Y) R. r/ S8 E- K, k: ^* ?+ b
1、为什么通知中只提到中国区?# L5 s  e& c+ R1 B4 Y3 W
答:因为本公司的KM系统是由若干个分平台组成相对独立而且共存的体系,例如我在中国区KM主页上发文,受众都是中国区的员工,我就没必要抬头写集团总部或其他事业部。另外,发文的时候还可选择接受人,编辑可阅读者的权限等。并且我相信,其他事业部及总部也都各自收到了福利品发放通知,只不过我所在的权限无法看到而已。
/ C& Z; Q: R9 w8 L. _$ @2、入职时间的限定?企业文化强调“贡献”、“尽职尽责才有收获”,新员工适应环境需要个过程,一般一个月内基本进入不了角色,还需要有磨合期。我想,公司的利润是每一个角色者拼搏奉献的结晶,对于老员工的付出而言,少数新员工没有得到利益不算是不公平吧。我再次强调:“好钢用在刀刃上”,不要疏忽每一分钱。并且我认为,这样做更能促使新员工产生尽快融入集体的积极性,(试用期内离职,是不是也是我们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呢?)。所以入职时间的限定是一种策略选择,并非特意选择。
# P, ^# g6 e/ |3 L1 x( T' v6 @' @3、领取方式和领取时间,尤其是领取时间1个小时的异议。我看到大家说得都很好,我也很是认可。其实这只不过是约束各个部门抓紧时间办理领取手续而已,防止拖拖拉拉的现象,安排好各自的工作时间。领取福利品时间是占用正常工作时间来完成的。领导不希望看到整个下午拖拖拉拉的只完成领用福利这一件事,并且负责发放的人力部门也是有很多正常工作需要去做。
( C+ x3 j$ Q4 I" N5 H9 n. B$ B! L0 ^# f
, y# @- }" c( w  N: @# \; z2 @2 ~然后在狭义的说一下我自己的看法4 R" l/ ]5 S8 a  ]
发放方案的前三条,都不是我想讨论的。我想给大家分享的是第四条。4 m/ H1 W1 h7 @% W8 U8 f  ]: v! ^: c: h
四、费用结算:由各领用部门按照实际领用数量分摊
) X* P. q9 }/ q7 p说是数量分摊,其实是费用分摊。实际领用数量,其实就是人数。费用的主体是部门,费用总计就是部门人数X礼品单价。就是说该费用支出总数由部门费用承担。0 R- ]& ?; A1 |* A
那么哪来的部门费用呢?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费用结算方式,我公司每季度部门或中心机构提交费用预算报表,包含采购费、差旅费、设备维修费、购买会议物资费等等,特殊情况需要大量用钱的时候集团会特批专款费用。如果无特殊情况,本季度提交的下季度费用预算不得超过5%或低于5%(也许是10%,具体不知),否则,在部门经理(经理级以上)绩效考核中扣减一定的分数。财务中心负责统计,由绩效处负责执行。——这就是所为的预算绩效考核。' L( m- V$ U* Z3 z% K5 E& o" n
明白了吗?由部门承担的中秋节福利品发放费用结算,应在部门有能力承担或预知季度末能够达标的基础上进行选择购买。有的部门不会精打细算的过日子的可能也就只能发两筒牙膏;有的预算规划得好的,礼品费必然多,那么发的东西也必然值钱;也有中秋节多发礼物,节日后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
+ K5 n/ w9 c* X2 \+ S这就是该礼品发放策略的精彩并与众不同之处。财务中心与人力中心配合打造的“部门费用预算绩效考核”使得公司花的每一分钱都行之有效,不但节约公司资源,而且使得员工积极的投身于企业事业中去,这就是"经营化思想、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理念。
作者: yaoming3    时间: 2011-9-14 21:21
如何规避攀比给企业带来用人的风险?
; {5 R5 m* d  p# A. P! d+ w. k答案既是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恶性攀比,转化为企业内部部门与部门直接的良性攀比。谁的剩余预算越多,那么谁发的礼品就越好;谁的预算控制能力越高,那么谁的礼品就越好。这是事实,也迫使员工提高了信心,积极面对下一季度的预算考核和工作。/ L; q) u9 A3 H$ |
(另外也不是越少花钱就越好,尽量接近预期的那个数值是最好,如果过分低于预期也是要扣分的。所以锻炼了员工的经营化头脑。无论业务部门还是后勤部门,一视同仁,都要进行预算绩效考核)
作者: fatima85    时间: 2011-9-23 16:37
个人非常喜欢微软的那种发放方式,很适合中秋这样的传统佳节,一方面很有新意,一方面很也是给员工及他人一份感动!
作者: hxf731    时间: 2011-9-24 16:23
学习了,中秋的福利都进入部门预算了,这个方案很不错,可以让各部门自己规划并执行好本部门的相关预算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