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已总结】企业出现帮派气氛,如何解决? [打印本页]

作者: 乐桃儿    时间: 2011-9-20 15:23
标题: 【已总结】企业出现帮派气氛,如何解决?
本帖最后由 常诚 于 2011-10-9 21:14 编辑
) s. D7 Z$ H/ b$ O1 _9 j+ [- ^, A" j* f# \" x" d
         A公司属于民营企业,规模不大,100人以下。公司创立期间有4人组成,分别是现在的销售经理,客户经理,财务经理和老总,组成老同学派。. b% R1 }) [( m+ U
7 P* Z6 ?+ C  e4 }" n
         当时创业期间的老员工目前都被老总点名提上核心员工,中层管理者,由于最开始建立公司制度不完善,导致老员工很多时候出现强烈的个人主义精神,比如经常上班迟到(扣钱也不怕的那种)早退,无故请假,工作时间也比较散漫,对于项目任务结果责任感欠佳。老员工分别都是销售部门主管,采购部门主管,仓储部门主管,客户部门主管,组成老员工派。7 Z9 A' ?: i/ S
        随着公司陆续扩展,招聘新人进来后,本来来的时候各方面都比较优异的新人,久而久之被老员工派影响,也逐渐形成个人主义,自由散漫,无组织无纪律。. u1 j; e4 Y% S% e: F5 b$ _' A* n
       一旦涉及物价上涨,淡季到来,老员工派就会鼓舞新人或者技术岗位重要的员工来跟公司谈判,要求涨薪,如果不妥协,就以各种理由推搪任何即将执行的项目,或者说不好好执行。消极情绪非常严重,现在形成公司气氛也非常不好,感觉都是独立团体,老同学派和老员工派完全处于对立局面。4 F# w$ y2 |  Z* c
        
  i8 \* P- C9 O4 J2 e      
请问,面对于这样的困境,如何梳理整顿?$ w' ~* R7 m5 I% j
* W# {" T1 X. ]! t) K
(老总是个很人性的人,公司薪资水平跟市场水平持平,各种福利都已完善,但是老总总是考虑是一起成长的人就不能随意放弃,这样的话导致老员工派越来越肆无忌惮,有老员工提出以辞职威胁,老总还要亲自去跟当事人谈话,并给当事人加薪来劝留)
" {' A/ L8 S# _9 C      公司行业性质很特殊,确实上述几个岗位一旦离职,至少在三个月内还无法外聘新人替代,界定于这种窘境有无高人指点?
( K- I, Q5 f& R) X  s  A6 d" u! c。。。。。。。。。。。。。。。。。。。。。。。。。。。。。。。。。。。。。。。。。9 W$ }. }2 |+ m  z; z

1 O& a! D! ~7 j" N$ U我的个人观点是:: ]* \3 |% v2 _9 h! ^6 y: H
不动他们,暂且对企业的运转和业绩是没有任何影响,但是长期发展还是有隐患,新来的新人都陆续被这种不良情绪感染,甚至连刚刚进公司不足6个月的人(技术重要岗位的)没有任何功绩的新人都要和公司提涨薪问题,让公司颇为头疼(再声明下,公司待遇绝对不低的,跟市场水平是持平,甚至有些岗位还略高)
  K2 |( g$ P  C8 H% U& D# ^0 f
老员工目前的状态就是:等着加薪,等着被提升,等着公司给予,而主观能动性比较低。
  [- A% \+ B6 s! s  O7 R1 O# ]* [( {同样的行业,同样的运营性质,对手公司的人数比A公司少,但是业绩却比A公司高。忧虑的是这样的人力环境会不会造成发展上的阻碍?# ~: }0 F% b2 f: \' ?
____________
# U1 }) T# x& e& E" _. t1、先跟老总沟通,并得到支持,找出老员工里面的怂恿者,降权或者解雇。
1 ~0 K# L, c/ O# O# W2、提拔被怂恿者上位,然后再提新员工起来接部分权,目的是想逐渐替代。
4 n- i8 a, ]& e- B————————
. [8 j2 u& Q4 S4 N& E1 L7 v但是悲催的担忧:: m, o6 q: q( S5 A
1,如果老员工的抱团意识很强烈,比如集体相约辞职?
/ f9 L1 A) m! b/ R" P& ^9 t2,如果提新员工起来,不能确保新员工上位后会不会也这样,并且新员工的胜任力以及是否能良好成长?
; \) y3 C& f6 M( L$ i/ _3,老总是个很人性化的人,如果要解雇老员工,可能这关很难过,从实际上来讲,解雇也是下下策了,逼不得已而已。% U. l  D3 H9 D: P
——————————————
4 T0 J% k* `( S8 c) T, ^有没有不解雇,可以驾驭的方式方法呢?
" M4 p+ |+ Z  a8 N8 b3 V* z6 A
0 W1 y; c" Z; U' }
已总结,详见10、16、29楼!

. u( A, B$ w& L8 ]7 g
4 a' k; a# P6 k2 Q
0 p: y% D- [8 Z* B

作者: markkk2010    时间: 2011-9-20 15:30
个人认为,如果没有什么极端影响就不要动他们。; E: ?3 R- Y8 C2 T1 H5 \8 V; E& \- \
他们形成严重的对立,是什么程度,你主观断定的还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作者: 乐桃儿    时间: 2011-9-20 15:33
markkk2010 发表于 2011-9-20 15:30 ( t% {9 w( f6 z; R1 `5 q7 Y+ L
个人认为,如果没有什么极端影响就不要动他们。
! Y6 x& k# e/ {3 a他们形成严重的对立,是什么程度,你主观断定的还是大家有 ...
' @9 |1 E- u* Y* T) x# {
就是老同学派跟老员工派形成的对立。
/ _. ^* p  ^$ w! _  i' g+ V
% d9 @& P9 D# q, S; J: e  f比如制定的战略计划,一到老员工派那就实施不下去了,或者说已经变样了。公司的规章制度一到老员工派那就形同虚设。按照规章制度来处罚的话,老员工不是无辜请假,就是以辞职威胁。或者工作上消极怠工,明明1周就要搞定的,故意找各种借口和理由延期。
作者: HR剑客    时间: 2011-9-20 15:52
正确的加以引导,关键是要把几个带头的引导到正方向上来,要善于利用这种关系,利用好了也会给工作带来便利。
作者: yintianxue    时间: 2011-9-20 15:59
确实不容易!老板也不容易!' o$ q0 V1 f) B9 X+ c3 N
帮楼主顶一下,希望高手支招!
作者: 乐桃儿    时间: 2011-9-20 16:05
坐等各位前辈指点。
# ~# m& o; g: i; J! {; t" H; c! J3 X% |+ t/ W* ]
嘿嘿,谢谢楼上2位大哥捧场。  B! @( P* s2 U7 w' Q
$ L7 g+ E. T9 z1 M, q* R
我也考虑过,知人善用之道,老员工确实影响力颇深,能往好处引导肯定是如虎添翼,但主要就是老员工的行动意识特别的不给力。跟公司的经营策略配合度不高,关于这个问题也跟他们一一沟通过,最终无果。有句俗话食君俸禄,为君担忧,但是感觉在A公司,老员工就属于拿了俸禄不担忧啊。公司出现任何状况,无人主动分担,每次都必须要老总开管理会议安排下去才行,如果老总不在的时候,后果无法想象。
4 e: d  E/ u( G$ i, f: \(A公司属于扁平化管理,阶级不明显,任何中层管理都有绝对的权利自主), n) C3 C8 O. b2 K

作者: markkk2010    时间: 2011-9-20 16:18
确实,让老总把这个非正式组织的“头”笼络了,应该会不错!呵呵呵呵!
作者: rbkh    时间: 2011-9-20 16:20
其实强烈的抱团意识是比较难形成的,可以看出来,其实大家都是各怀鬼胎,只是这个“胎”的孕育过程不一样,结果都是想得到一些利益。如果想要避免这个弊端:
- @% I% ]3 _$ ]4 b) T! M. n1.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h" i+ K3 m: P# ~& T  ~' z
2.情节严重的,该辞退就辞退,该降权降权。
3 a$ [% u4 v2 Q. N抱团的情况,在"杀一儆百"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人会紧张起来,会撇清关系。至少,他们知道,如果去其他公司了,不一定有在这个公司好& U7 W; P( p% m& t' ?/ u

作者: rxffm721    时间: 2011-9-20 16:27
动老员工,启用新员工的想法首先要得到老总的支持,否则会让变革者处于很尴尬的地部。如果与老总沟通,拿出措施才是最关键的
& ^1 }. a! H- P' m+ J. q
作者: 山风888    时间: 2011-9-20 16:35
1、检讨公司的政策,存在哪些让老员工不满的方面?通常对于一起创业起来的团队,会有较大的凝聚力,如楼主所说的情况很少见。有果必有因,所以,先找到因在哪里,才能对症下药。
$ y  C/ h+ n- ], w- r6 G2、公司高层,所谓的老同学派,在管理方面要有统一的意见。说到底,管理层什么用?无非是高层管不过来了,增加的帮手。如果帮手反过来成为黑手,要来何用?) l3 F( c8 Q  l9 [  Z3 {4 S
3、避免贴标签,凭主观印象或道听途说来做判断。以业绩为依据,对于业绩出现问题的按规定进行处罚,做到就事论事。提前做好对业务影响的评估,按最坏的打算评估公司的承受能力。- a: Q. O) E0 J
4、老员工也不会是铁板一块,再团结也有各自的利益,可以根据各自的表现通过奖励或处罚、私下的沟通交流等方法进行分化。如果真的是抱成一团与高层对抗,而不顾公司的利益与业务,那么迟痛不如早痛,公司高层要提前做好新人的培养与接班的工作计划,对业务产生较大的影响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作者: bjtogds    时间: 2011-9-20 16:37
本帖最后由 bjtogds 于 2011-9-20 16:37 编辑 # w) B' o9 L  P( f- C4 g1 O7 S
! z* v+ D. c0 L
虽说该杀的杀,问题是人家老总不愿意杀呀....
作者: hr163mail    时间: 2011-9-20 16:40
与我遇到的相当类似。但也有区别。  K1 u* D1 c! l  `1 l" \# d  b. I

/ ]6 f& E' V( V. N4 A我的对策是计划走人了。不要砸别人的饭碗,同时给自己找个更好的饭碗。
作者: 融化的冰激凌    时间: 2011-9-20 17:27
1.老总和公司老员工应该还是不错的关系,让老总从公司长期发展来谈这种散漫管理对公司发展造成的危害。
) |6 f$ W; y' J/ K( E: V2.公司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了?随着人员越来越多,单纯依赖感情已经很难达到管理的目的。所以,借此内部相关制度的建立。7 r$ [' I: {8 ^* t' g9 P2 i
3.相关的考核体系,奖励和惩罚明晰
/ ~) X  F4 [1 p0 u4.重要岗位人员的思想疏通,减少“人与亦云”(这个是长期的)
! E% L. a! f* }; M9 Y0 p3 T; T5.这是一场变革,如果你能得到老板的支持和认可。你会很好推进。" Q, F1 h- G' g9 b" J7 ?
6.坚持对于公司人事部是个考验。
/ V+ j4 o) M. [  K不知道分析的对不?加油!
作者: zhenbo101    时间: 2011-9-20 17:50
本帖最后由 zhenbo101 于 2011-9-20 17:51 编辑
8 P) h' ~  m0 e; m2 z$ ]: U# O" j  g: K6 n
首先要了解老板是否支持推动制度化/ ?2 v, N" a/ y) w5 j
如果支持,建立制度,逐步推行
; y- d' F$ ?7 M" \" d尤其考核机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考核。
! N$ H) V$ u8 t3 \6 B如果考勤方面和执行力方面比较差,考核的重心可以放重些;当然,主业务肯定也必须是考核重点。
4 w( t- @0 |8 l; S而且,至于分派问题,要搞清楚是因为什么而分派,因为什么利益不均而分派,不可能仅仅是因为志同道合而分派的,必然有利益关系。找出原因,才能找对路子。
# C8 P: Z* S8 Z+ m( U' q) e9 n4 }考核机制和制度化都只是其中一张策略而已。
作者: hr163mail    时间: 2011-9-20 18:01
lz要明白一个道理。
! {, o6 a! c* h0 V- d
- `5 b- M( {* V# X" q2 J- `2 ^# n做hr的,不存在打败不打败的问题。
) E' |7 B3 m: t$ s( w8 g# K! K# R5 F9 d$ J( Y( R# k3 x+ q; J
当老板明知有问题而不肯解决的时候,hr是无能为力的。毕竟,hr没有权力。真正的权力在老板那,但受限于老板的观念和魄力,这些东西基本上改不了。* S/ N8 G7 L) W
  F: k% l( a% [' M
而时间长了,lz就会体会到,当你每天处理的都是重复出现原因早就门清的麻烦事的时候,你的作用只不过是个缓冲。问题仍然摆在那里没有解决。而如果老板有这魄力,其实,随便一条建议,这类问题早就解决了。
作者: 常诚    时间: 2011-9-21 01:42
本帖最后由 常诚 于 2011-9-21 01:44 编辑 8 Q# k7 B1 ^$ V0 I' X, o3 U% ?
. f4 G$ Y0 Z6 O" w2 u1 d
先梳理一下:
1、老板钦定了核心员工和中层管理者。可是这些人没有制度意识,随意,自我为中心。
2、因为老员工影响,新人也自由散漫无制度无团队意识。
3、遇到机会,老员工利用新人或者重要岗位员工为自己谋求利益。
4、老同学和老员工之间的对立局面,没有看到在哪里。
5、公司薪酬水平福利水平不错,与市场持平。
6、老员工目前的状态就是:等着加薪,等着被提升,等着公司给予,而主观能动性比较低。
7、老板的舍不得一起成长起来的人离职,但是这些人以此为要挟。
其次,根据常诚自己梳理出来的关键信息(当然,可能有遗漏),提出如下一些解决办法:
一、抓住老员工、老同学中有代表性的人物,运用老祖宗文化遗传下来的“阴谋”措施,拿下这些头头,各个击破,做到树倒猢狲散。
“阴谋”措施举例5个:
1、制造或者利用机会,在公共场合,用工作任务或激将或突然发难,反将其一军,变被动为主动,和其打赌,现场约定:赢,怎么办?输,怎么办?赌注内容就是其认为不可能实际上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事情。当然,自己心里一定要有必胜的把握,然后做出样子给他看,让其无话可说,乖乖的服从管理。
2、在工作很忙、任务很重,所有员工都忙得不亦乐乎的情况下,对其不闻不问,也不分派任何工作,让其每天闲死,直到其实在受不了找老板或者找HR时,那么主动权则掌握在老板或者HR的手中,热情的接待,换位思考和其沟通,让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主动提出合作方案。
3、学习乾隆对纪晓岚和和珅的掌控上,为这些老员工塑造一个对手,当然,老员工的表现是负面的,那么塑造的对手就是正面的。塑造起来之后,让两者相互较劲,老板或者HR只需从中调和,平衡力量,稳坐中军帐。
4、从团队里面找一个或者几个不受大家关注,但踏实努力工作的员工,公司为他们打开绿灯调整资源,暗自帮助这些员工做出成绩。每出现一个成绩或者每发现一个闪光点,那么,老板或者HR则在公开场合多次进行表彰奖励,同时不指名道姓批评老员工的行为和作法,让老员工产生危机感和失落感。同时,老板或者HR为自己找到合适的理由和支持者,让大家看到你的公开、公平、公正,然后静观其变,在老员工有一点点积极改进的时候,及时表扬,慢慢让其归顺不翘尾巴。
5、学习监狱或者部队的“禁闭室”做法,或者学习过去皇帝对不喜欢的妃子就打入“冷宫”的做法,把老员工隔离起来,比如培训去不成、加薪没戏、活动无他;比如让大家疏远他,只要有他在,其他人就不说话,让其感到孤立无助。
二、充分运用人力资源管理这一“阳谋”手段,为老员工铺垫出美好明天,让其看到希望,并将精力转移到工作上来,而不是等靠要。
“阳谋措施”举例如下:
1、以价值贡献首先做出判断:是不是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技术精湛,且产生的绩效高?是不是熟悉公司员工情况,协调能力强?是不是比较认同企业的价值观?是不是熟悉公司各项资源,工作效率高?是不是对公司有较深厚的感情,职业稳定性高?也就是说:首先要了解老员工的职业表现,客观分析老员工的价值贡献和潜能如何,长处在哪里、不足在哪里。
2、在上面的分析结果基础上,为老员工画蓝图。比如:
塑造优秀老员工的榜样文化,面子给足荣誉不少,让其他老员工也积极向上,与优秀老员工看齐或者奋起直追;
关注老员工的职业期望和内心需求,设计多通道职业晋升通道,为老员工“量体裁衣”,帮助他们在企业中获得最佳职业发展,这样让老员工不断增值,让他们感受到企业更多的关注与培养;
在公司制度或者政策上充分体现老员工的特殊价值,比如长期贡献奖、总经理特别奖,一次性支付作为老员工工作贡献的奖励。案例中老员工怂恿新人或者重要岗位员工去谈加薪,就说明公司政策上没有考虑到这点,老员工看不到希望,不这样做,才怪!哈哈。
3、想办法增加老员工的危机意识,比如:
建立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晋降职制度,在一些关键岗位始终保持足够的人力资源储备;
建立岗位轮换制度,避免核心技能和关键岗位长时间掌握在个别人手里;
HR要保持对人才市场的持续关注,以便随时能够找到企业需要的替换者;
在同一业务体系中,组建业务小组,由老员工担任业务组长,小组之间就工作任务进行定期的较量,公司公布业绩排名,给予优秀者奖励,对末位者给予公开批评;
必要时专门引进“鲶鱼”,让“鲶鱼”发挥强大的作用;
引进具备整合能力的职业经理人,打造团队新氛围。在这点上要注意为职业经理人搭建土壤,避免水土不服;
HR要影响老板关注后续人才的培养,并建立培养人才的机制和激励措施。
最后,温馨提醒:
1、以上办法,不是万能的,需要时机、土壤和环境。当然,更主要的是,以上办法不是唯一的,还有很多其他办法。究竟采取怎样的办法,需要HR对老员工产生这样的行为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挖掘背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找到了原因,就找到了办法。
2、记得无锡聚会的时候,有人问到人治与法治的过渡上,常诚说过对这样的事情,要采取“李宗吾+德鲁克”双管齐下的策略。
3、该案例,常诚没有从“帮派”的角度来对待,而是从如何管理老员工的角度而言。因为案例中的事实,不属于“帮派”问题,“帮派”是案例中的楼主自己加上去的,可从描述中来看,不存在“帮派”现象,是民企发展中的阶段性现象。
4、感触一下:该案例中,民企的HR做事比国企、外企等HR要强大很多,因为:外企HR的专业主要仅仅集中在工具层面的精通和运用上(外企HR看了,别砸我,哈哈),国企HR更舒服。但是民企的HR则不一样,不但要专业过硬,还须要精通思想政治工作,当教练做裁判,集党委、工会、团委、妇联等等于一身。
但愿以上内容,能给楼主一点启发,但愿别误导。

作者: 梦子恩    时间: 2011-9-21 08:55
1.大凡该阶段的企业,首先韬光养晦是必须的,在没有新生力量能够挑起重担时,必须以各种方式安抚老员工,毕竟企业是要发展,要盈利的,而在此过程中HR必须帮助老板寻找有德有才的中坚力量培养之,使之与公司,与老板共处同一战线,但切忌张扬,以防老员工排挤新生力量;) }2 g- u! C# C4 w- V+ K# |
2.待时机成熟后,老板可以先将重要的项目秘密交至新生力量去做,待做出业绩之后,再将整个过程与结果公布之,以震撼老员工,因为,这些老员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工作状态,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公司的元老,岗位不可替代,如此一来,他们之前的傲慢之气定会挫败,接下来,公司将占据主动地位;, x- A# p1 \/ ^; @  Y* u6 X
3.这时的老员工会出现走或留两种决定,对于要走的员工,公司不需要挽留,对于要留的员工,最好领导组织谈话,可以给该员适当加薪或晋升岗位,然后重点阐述公司发展改革的决心和力度,请老员工支持并请其当面表态,利用恩威并施的方式,使老员工带着感恩的心继续为公司服务
作者: lzg043    时间: 2011-9-21 09:41
1、首先应与老板达成一致共识,即老板要在暗中全力支持你。
0 q& h  F; }9 v( L8 Y. _2、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可以设立一个岗位或机构把核心员工收录进去,然后从中选择一个头领,头领的待遇等等均明显高于老员工。同时组织老员工竞聘,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职责内容应侧重你想解决的问题方面。# {% V% {) G0 A7 O5 V
3、将你遇到的问题扔给该负责人,约法三章,进行考核,不合格进行处理。
作者: sunly620    时间: 2011-9-21 09:58
楼主,,咱俩互相学习吧。我公司与你公司好不到那里去
作者: 乐桃儿    时间: 2011-9-21 11:07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见解。让我受益匪浅,我会好好把这个事情梳理整顿清晰,待日后解决后我将再发帖写全过程,希望能帮助到跟我遇到同样问题的HR
作者: 人鬼情未了    时间: 2011-9-22 22:18
老板是核心,关键看老板的意识和决心,老员工都是比你还了解老板。你先与老板多多沟通,你沟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否则你可能就是先驱者
作者: 人鬼情未了    时间: 2011-9-22 22:20
其实你不必急于去解决这件事,你先融入老员工中去,你现在可能没有真正融入到原有的企业文化中,没有看到老员工的闪光点,特别是与老板的同感。
作者: meishiyong    时间: 2011-9-23 17:15
存在即合理,如果说两批人没有正式的什么组织,只是一些有共同特征、兴趣、志向的人的一些雷同、相似的想法,我觉得是很正常。在公司能够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不必过于在意。但若是真的有一些个别团体恶意阻碍公司发展,结合你们公司情况,可以采用分化的方式,分化、瓦解,避免大批次的人员流动,分化之后一些极端的典型需要杀一儆百的,点杀就是了。
作者: 人鬼情未了    时间: 2011-9-23 19:48
关键不在老员工身上,在老板身上,你职位不高,无法改变。老员工是自身有危机感了,所以才会抱在一起,为什么她们有这种感觉呢,因为新的能力超过了她们,公司让她们不安全了。所以你要改革一些福利,让老员工感觉到你能帮他们带来些什么好外。慢慢再个个突破。
作者: 人鬼情未了    时间: 2011-9-23 19:50
在开会或某些工作会议上,感谢她们以前的付出,同时与老总沟通老员工的存在的价值,需要帮他们进一步规划在公司的晋升通路,以此开始个个突破
作者: 常诚    时间: 2011-9-24 12:17
换一个角度:
0 q3 h3 }1 `2 t% K
$ y0 W- j, v* `. B/ g1 b$ \即使是帮派,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3 N; I6 h3 Q9 p' z) S为何要散?
! g- B" z/ V3 f3 D8 b无非利益。
6 U% s+ ^4 F) N( `将两个帮派中的利益整合成一体
" I1 N) t) e8 E; }2 t) J. z
  ]6 G4 V3 J8 v/ ^1 p4 C. R将两个帮派的利益激发矛盾坐收渔翁之利。- }+ M  v( {3 R, U. h& j3 a
$ P. p3 ~2 @+ I( O3 n$ E5 M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
  ^, K* h+ u, C找准彼此之间的间隙,抓准其中的纠结点
2 E; }/ K# S6 x/ J搞定!
作者: rose_8210    时间: 2011-9-27 09:07
16楼的手段,很强啊。呵呵
作者: stephenzhou    时间: 2011-9-30 12:56
对那些容易找到人替代的老员工,如果要辞退,就毫不留情辞退,不太容易找到人替代的要慢慢培养,从意到难,一个一个解决,老员工如果阻碍了公司的发展,一样可以辞退。
作者: rose_8210    时间: 2011-10-9 15:39
如果说要找到长久有效的解决措施,还是需要在6大模块上下功夫:
( q) x0 v) r* p  q- M* l$ t1、在招人阶段,选择什么样的员工加入公司,这点很重要,不能因为别人的话就受到影响。3 y( I! u3 ]! i' ]* s
2、在新人入职后的培训上,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让员工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有一个端正的态度。
+ C0 @- g) R8 @3、公司的薪酬福利制度,确实能满足或者激励员工的工作状态,能让员工自觉遵守公司流程规定。- k8 z2 F7 v! |* t: m% \- G# b
4、在沟通上,老同学和老员工之间要多对话,求同存异,将一些话,拿到桌面上来说,坦诚沟通,对能解决的事情,及时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在发展中解决,正视,而不是躲避。$ Q' t  x' L' m* J4 Z2 U$ l$ b
5、强化各项制度建设,在制度中充满人性,并给予大力宣讲,让老员工明白,确实是应该是我遵守的。8 j  x! Y6 g' Z7 e) M( t
6、对老板上,要多影响多沟通,让其认识到事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在这点上,哪些员工该留,哪些不能留,不能说只要是老员工都需要留的。" u$ q4 I( {* _3 k
7、人才储备要跟进建立起来,对重要的岗位进行提前准备储备,并跟着安排师带徒,让新人能掌握技能并能符合公司期望。那么,当老员工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下,公司就不会心理没谱了。
作者: 周末girl    时间: 2011-10-10 13:39
路过,学习了
作者: 枕hope头    时间: 2011-10-13 16:11
16楼写的太好了,学习了。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