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中国文化、西方文化、日本文化 [打印本页]

作者: daijianghong    时间: 2011-10-6 17:04
标题: 中国文化、西方文化、日本文化
本帖最后由 daijianghong 于 2011-10-6 17:16 编辑


一、西方文化
[attach]285593[/attach]
      西方重视“二构成一”,总是以个体的对立看事物。“二构成一”在管理上产生西方人“一切依据是非来判断”的科学化行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相当简单明了。如上图,如果A和B之间有一条直线,A大于B则A对,B大于A则B对。是非有所争执的时候,采取“多数决”的民主方式。同时西方人的思维也是直线式的,想问题说话做事都是直线。
      制度是组织所有成员一切分工合作的基本规范,是管理的出发点。任何成员,其行为合乎制度的即为对,否则便是错的行为。前者为组织所欢迎,后者则为组织所不许。
       西方的“二构成一”观点,形成他们的“制衡思想”,并发展为经由谈判,分出大小或是非,以便共同遵守的“制衡行为”。
       这种行为,其理论基础乃是“个人主义”。“谈判”指“满足个人需要而进行的交易”,“是非”在确立个人的权利与义务,而“制衡”则在维护并增强个人的权益。

二、中国文化
[attach]285594[/attach]
    中国文化是太极思想,即“一内涵二”,中国人“圆满重于是非”。我们常说:“这样做事对的,可惜不够圆满。”可见“把事情做对未必是把事情做好”,中国人要求“把事情做好”而非仅止于“把事情做对”。
    中国人当然也问:“A对或是B对?”只是答案很少是“A对”或“B对”,却多半是“A对,但是B也不见得错”或“B对,但是A也不见得错在哪里去”除非是十分明显而简单的事情,否则我们总觉得“是非难明”!
    但是中国人也重是非,很喜欢讲道理,而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似乎永远说不清楚。相信主管们又这种经验:某件事情出错了,关系者三个人,这三个人都找借口为自己辩解,每个人都说的很有道理,是非很难明断。因此,道理人人会讲,是非却很难明断。
    太极代表“圆满”,中国人的行为可以归纳为“太极行为”。这种行为其理论基础即为“交互主义”。中国人既不完全奉行“个人主义”,也不完全奉行“集体主义”,中国人既有“个人主义”也有“集体主义的思想”。中国人的原则,完全居于“看你对我如何,我就如何待你”的“交往“性,通俗的说,叫做”彼此彼此“。
    太极思想,彼此不是一条直线,确是阴阳对称、自然顺畅的圆弧曲线,形成管理上“不明确“的”分寸“。中国人必须善于把握自己应守的分寸,无过与不及,的确相当困难,需要历练与智慧。中国人的思想也想这太极图一样,曲线思维。做事情看问题说话喜欢拐弯抹角。

三、日本文化
[attach]285592[/attach]
    日本人学习中国文化,由于智慧的限制,无法变化自如,所以学到后来,既没有曲线,也没有直线,只剩下一个圆形的外壳。日本人自称“大和名族“。大者太也,和即是顺,说起来就是”过分求圆满“‘形成”太顺的“事大主义”。
   “太顺”的部署,绝对服从的结果,固然有利于力量集中。但是万一决策有重大失误,而此一决策者又大而有力,则大家盲目服从,势必害己害国。历史上日本的军国主义盛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大和思想“发展为日本人”一不怕死、二不怕苦、一切为集体荣誉而努力“的”大和行为“。大和行为的理论基础是”集体主义“。

作者: 常诚    时间: 2011-10-6 20:31
我还是喜欢太极图
作者: yaoming3    时间: 2011-10-6 22:32
简化一下:西方文化史正方块,中华文化是等边三角型,大和文化是圆。
作者: markkk2010    时间: 2011-10-7 09:32
不错不错!非常好!我喜欢!
作者: foreverhr-zzm    时间: 2011-10-9 09:00
对中西方、日本的文化解读,蛮合实际的。对文化的解读,关键是内涵,至于什么图形好像不重要。
作者: lzg043    时间: 2011-10-9 09:12
看看曾仕强的讲座就明白了。。中国人都是三分法。。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