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七个顶级心理寓言(转贴来自网络) [打印本页]

作者: billy.liang    时间: 2011-10-14 08:57
标题: 七个顶级心理寓言(转贴来自网络)
本帖最后由 billy.liang 于 2011-10-14 14:03 编辑

七个顶级心理寓言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
    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

◤心理点评◢:你是不是一个已自断经脉的打工族?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现实很快敲了你几个闷棍,或许,你为单位做了大贡献没人重视;或许,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实惠;或许……总之,你觉得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
    于是,你愤怒、你懊恼、你牢骚满腹……最终,你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几年过去后,你一反省,发现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华了。
    “老了,成熟了。”我们习惯这样自嘲。但实质是,你已停止成长了。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忘记生命是一个历程,是一个整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成长过了,现在是到该结果子的时候了。我们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这不是金庸小说里的自断经脉。我们随时可以放弃这样做,继续走向成长之路。
    切记:如果你是一个打工族,遇到了不懂管理、野蛮管理或错误管理的上司或企业文化,那么,提醒自己一下,千万不要因为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自断经脉。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永远比每个月拿多少钱重要。
[attach]285815[/attach]

▏动机的寓言▕▏孩子在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心理点评◢:你在为谁而“玩”
    这个寓言是苹果树寓言的更深一层的答案:苹果树为什么会自断经脉,因为它不是为自己而“玩”。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算计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寓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你的老板、上司?而美分,像不像是你的工资、奖金等各种各样的外部奖励?
    如将外部评价当作参考坐标,我们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波动。因为,外部因素我们控制不了,它很容易偏离我们的内部期望,让我们不满,让我们牢骚满腹。不满和牢骚等负性情绪让我们痛苦,为了减少痛苦,我们就只好降低内部期望,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减少工作的努力程度。
    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外部评价体系,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喜欢控制他。父母太喜欢使用口头奖惩、物质奖惩等控制孩子,而不去理会孩子自己的动机。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己的原初动机,做什么都很在乎外部的评价。上学时,他忘记了学习的原初动机———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工作后,他又忘记了工作的原初动机———成长的快乐,上司的评价和收入的起伏成了他工作的最大快乐和痛苦的源头。
    切记:外部评价系统经常是一种家族遗传,但你完全可以打破它,从现在开始培育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让学习和工作变成“为自己而玩”。
[attach]285816[/attach]

▏规划的寓言▕▏把一张纸折叠51次▕
    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张足够大的白纸。现在,你的任务是,把它折叠51次。那么,它有多高?
    一个冰箱?一层楼?或者一栋摩天大厦那么高?不是,差太多了,这个厚度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心理点评◢
    到现在,我拿这个寓言问过十几个人了,只有两个人说,这可能是一个想象不到的高度,而其他人想到的最高的高度也就是一栋摩天大厦那么高。
    折叠51次的高度如此恐怖,但如果仅仅是将51张白纸叠在一起呢?
    这个对比让不少人感到震撼。因为没有方向、缺乏规划的人生,就像是将51张白纸简单叠在一起。今天做做这个,明天做做那个,每次努力之间并没有一个联系。这样一来,哪怕每个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它们对你的整个人生来说也不过是简单的叠加而已。
    当然,人生比这个寓言更复杂一些。有些人,一生认定一个简单的方向而坚定地做下去,他们的人生最后达到了别人不可企及的高度。譬如,我一个朋友的人生方向是英语,他花了十数年努力,仅单词的记忆量就达到了十几万之多,在这一点上达到了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也有些人,他们的人生方向也很明确,譬如开公司做老板,这样,他们就需要很多技能———专业技能、管理技能、沟通技能、决策技能等等。他们可能会在一开始尝试做做这个,又尝试做做那个,没有一样是特别精通的,但最后,开公司做老板的这个方向将以前的这些看似零散的努力统合到一起,这也是一种复杂的人生折叠,而不是简单的叠加。
    切记:看得见的力量比看不见的力量更有用。
    现在,流行从看不见的地方寻找答案,譬如潜能开发,譬如成功学,以为我们的人生要靠一些奇迹才能得救。但是,在我看来,东莞恒缘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毛正强说得更正确,“通过规划利用好现有的能力远比挖掘所谓的潜能更重要。”
[attach]285817[/attach]

▏逃避的寓言▕▏小猫逃开影子的招数▕
    “影子真讨厌!”小猫汤姆和托比都这样想,“我们一定要摆脱它。”
    然而,无论走到哪里,汤姆和托比发现,只要一出现阳光,它们就会看到令它们抓狂的自己的影子。
    不过,汤姆和托比最后终于都找到了各自的解决办法。汤姆的方法是,永远闭着眼睛。托比的办法则是,永远待在其他东西的阴影里。
◤心理点评◢
    这个寓言说明,一个小的心理问题是如何变成更大的心理问题的。
    可以说,一切心理问题都源自对事实的扭曲。什么事实呢?主要就是那些令我们痛苦的负性事件。
    因为痛苦的体验,我们不愿意去面对这个负性事件。但是,一旦发生过,这样的负性事件就注定要伴随我们一生,我们能做的,最多不过是将它们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这就是所谓的忘记。
    但是,它们在潜意识中仍然会一如既往地发挥作用。并且,哪怕我们对事实遗忘得再厉害,这些事实所伴随的痛苦仍然会袭击我们,让我们莫名其妙地伤心难过,而且无法抑制。这种疼痛让我们进一步努力去逃避。
    发展到最后,通常的解决办法就是这两个:要么,我们像小猫汤姆一样,彻底扭曲自己的体验,对生命中所有重要的负性事实都视而不见;要么,我们像小猫托比一样,干脆投靠痛苦,把自己的所有事情都搞得非常糟糕,既然一切都那么糟糕,那个让自己最伤心的原初事件就不是那么疼了。
    白云心理医院的咨询师李凌说,99%的吸毒者有过痛苦的遭遇。他们之所以吸毒,是为了让自己逃避这些痛苦。这就像是躲进阴影里,痛苦的事实是一个魔鬼,为了躲避这个魔鬼,干脆把自己卖给更大的魔鬼。
    还有很多酗酒的成人,他们有过一个酗酒而暴虐的老爸,挨过老爸的不少折磨。为了忘记这个痛苦,他们学会了同样的方法。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错误方法外,我们人类还发明了无数种形形色色的方法去逃避痛苦,弗洛伊德将这些方式称为心理防御机制。太痛苦的时候,这些防御机制是必要的,但糟糕的是,如果心理防御机制对事实扭曲得太厉害,它会带出更多的心理问题,譬如强迫症、社交焦虑症、多重人格,甚至精神分裂症等。
    真正抵达健康的方法只有一个———直面痛苦。直面痛苦的人会从痛苦中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它们最终会变成当事人的生命财富。
    切记:阴影和光明一样,都是人生的财富。
    一个最重要的心理规律是,无论多么痛苦的事情,你都是逃不掉的。你只能去勇敢地面对它,化解它,超越它,最后和它达成和解。如果你自己暂时缺乏力量,你可以寻找帮助,寻找亲友的帮助,或寻找专业的帮助,让你信任的人陪着你一起去面对这些痛苦的事情。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是最孤独的人,但当他面对这个事实并化解后,他成了真正的人际关系大师;美国心理学家弗兰克有一个暴虐而酗酒的继父和一个糟糕的母亲,但当他挑战这个事实并最终从心中原谅了父母后,他成了治疗这方面问题的专家;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曾是严重的神经症患者,但他通过挑战这个事实并最终发明出了森田疗法……他们生命中最痛苦的事实最后都变成了他们最重要的财富。你,一样也可以做到。
[attach]285814[/attach]

▏行动的寓言▕▏螃蟹、猫头鹰和蝙蝠▕
    螃蟹、猫头鹰和蝙蝠去上恶习补习班。数年过后,它们都顺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不过,螃蟹仍横行,猫头鹰仍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蝙蝠仍倒悬。
◤心理点评◢
    这是黄永玉大师的一个寓言故事,它的寓意很简单:行动比知识重要。
    用到心理健康中,这个寓言也发人深省。
    心理学的知识堪称博大精深。但是,再多再好的心理学知识也不能自动帮助一个人变得更健康。其实,我知道的一些学过多年心理学的人士,他们学心理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治自己,但学了这么多年以后,他们的问题依旧。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身体力行,那样知识就只是遥远的知识,知识并没有化成他们自己的生命体验。
    我的一个喜欢心理学的朋友,曾被多名心理学人士认为不敏感,不适合学心理学。但事实证明,这种揣测并不正确。他是不够敏感,但他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知道一个好知识,就立即在自己的生命中去执行。这样一来,那些遥远的知识就变成了真切的生命体验,他不必“懂”太多,就可以帮助自己,并帮助很多人。
    如果说,高敏感度是一种天才素质,那么高行动力是更重要的天才素质。
    这个寓言还可以引申出另一种含义:不要太指望神秘的心理治疗的魔力。最重要的力量永远在你自己的身上,奥秘的知识、玄妙的潜能开发、炫目的成功学等等,都远不如你自己身上已有的力量重要。我们习惯去外面寻找答案,去别人那里寻找力量,结果忘记了力量就在自己身上。
    切记:别人的知识不能自动地拯救你。
    如果一些连珠的妙语打动了你,如果一些文字或新信条启发了你。那么,这些别人的文字和经验都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你把你以为好的知识真正运用到你自己的生命中去。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的这句话,我一直认为是最重要的:
    “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放弃的寓言▕▏蜜蜂与鲜花▕
    玫瑰花枯萎了,蜜蜂仍拼命吮吸,因为它以前从这朵花上吮吸过甜蜜。但是,现在在这朵花上,蜜蜂吮吸的是毒汁。
    蜜蜂知道这一点,因为毒汁苦涩,与以前的味道是天壤之别。于是,蜜蜂愤不过,它吸一口就抬起头来向整个世界抱怨,为什么味道变了?!
    终于有一天,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蜜蜂振动翅膀,飞高了一点。这时,它发现,枯萎的玫瑰花周围,处处是鲜花。
◤心理点评◢
    这是关于爱情的寓言,是一位年轻的语文老师的真实感悟。
    有一段时间,她失恋了,很痛苦,一直想约我聊聊,希望我的心理学知识能给她一些帮助。我们一直约时间,但快两个月过去了,两人的时间总不能碰巧凑在一起。
    最后一次约她,她说:“谢谢!不用了,我想明白了。”
    原来,她刚从九寨沟回来。失恋的痛苦仍在纠缠她,让她神情恍惚,不能享受九寨沟的美丽。不经意的时候,她留意到一只小蜜蜂正在一朵鲜花上采蜜。那一刹那间,她脑子里电闪雷鸣般地出现了一句话:“枯萎的鲜花上,蜜蜂只能吮吸到毒汁。”
    当然,大自然中的小蜜蜂不会这么做,只有人类才这么傻,她这句话里的蜜蜂当然指她自己。这一刹那,她顿悟出了放弃的道理。以前,她想让我帮她走出来,但翅膀其实就长在她自己身上,她想飞就能飞。
放弃并不容易,爱情中的放弃尤其令人痛苦。因为,爱情是对我们幼小时候的亲子关系的复制。幼小的孩子,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离不开爸爸妈妈。如果爸爸妈妈完全否定他,那对他来说就意味着死亡,这是终极的伤害和恐惧。我们多多少少都曾体验过被爸爸妈妈否定的痛苦和恐惧,所以,当爱情———这个亲子关系的复制品再一次让我们体验这种痛苦和恐惧时,我们的情绪很容易变得非常糟糕。
    不过,爱情和亲子关系相比,有一个巨大的差别:小时候,我们无能为力,一切都是父母说了算;但现在,我们长大了,我们有力量自己去选择自己的命运。可以说,童年时,我们是没有翅膀的小蜜蜂,但现在,我们有了一双强有力的翅膀了。
    但是,当深深地陷入爱情时,我们会回归童年,我们会忘记自己有一双可以飞翔的翅膀。等我们自己悟出这一点后,爱情就不再会是对亲子关系的自动复制,我们的爱情就获得了自由,就有了放弃的力量。
切记: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两个完全平等的、有独立人格的人的事情。你可以努力,但不是说,你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效果,因为另一个人,你并不能左右。
    所以,无论你多么在乎一次爱情,如果另一个人坚决要离开你,请尊重他的选择。
    并且,还要记得,你不再是童年,只能听凭痛苦的折磨。你已成人,你有一双强有力的翅膀,你完全可以飞出一个已经变成毒药的关系。
[attach]285818[/attach]

▏亲密的寓言▕▏独一无二的玫瑰▕
    小王子有一个小小的星球,星球上忽然绽放了一朵娇艳的玫瑰花。以前,这个星球上只有一些无名的小花,小王子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丽的花,他爱上这朵玫瑰,细心地呵护她。
    那一段日子,他以为,这是一朵人世间唯一的花,只有他的星球上才有,其他的地方都不存在。
    然而,等他来到地球上,发现仅仅一个花园里就有5000朵完全一样的这种花朵。这时,他才知道,他有的只是一朵普通的花。
    一开始,这个发现,让小王子非常伤心。但最后,小王子明白,尽管世界上有无数朵玫瑰花,但他的星球上那朵,仍然是独一无二的,因为那朵玫瑰花,他浇灌过,给她罩过花罩,用屏风保护过,除过她身上的毛虫,还倾听过她的怨艾和自诩,聆听过她的沉默……一句话,他驯服了她,她也驯服了他,她是他独一无二的玫瑰。
    “正因为你为你的玫瑰花费了时间,这才使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一只被小王子驯服的狐狸对他说。
◤心理点评◢
    这是法国名著《小王子》中一个有名的寓言故事,我曾读过十数遍,但仍然是直到2005年才明白这一点。
    面对着5000朵玫瑰花,小王子说:“你们很美,但你们是空虚的,没有人能为你们去死。”
    只有倾注了爱,亲密关系才有意义。但是,现在我们越来越流行空虚的“亲密关系”,最典型的就是因网络而泛滥的一夜情。
    我们急着去拥有。仿佛是,每多拥有过一朵玫瑰,自己的生命价值就多了一分。网络时代,拥有过数十名情人,已不再是太罕见的事情。但我所了解的这些滥情者,没有一个是不空虚的。他们并不享受关系,他们只享受征服。
    “征服欲望越强的人,对于关系的亲密度越没有兴趣。”广州白云心理医院的咨询师荣玮龄说,“没有拥有前,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拉近关系的距离。但一旦拥有后,他们会迅速丧失对这个亲密关系的兴趣。征服欲望越强,丧失的速度越快。”
    对于这样的人,一个玫瑰园比起一朵独一无二的玫瑰花来,更有吸引力。
    然而,关系的美,正在乎两人的投入程度和被驯服程度。当两个人都自然而然地去投入,自然而然地被驯服后,关系就会变成人生养料,让一个人的生命变得更充盈、更美好。
    但是,无论多么亲密。小王子仍是小王子,玫瑰仍是玫瑰,他们仍然是两个个体。如果玫瑰不让小王子旅行,或者小王子旅行时非将玫瑰花带在身上,两者一定要黏在一起,关系就不再是享受,而会变成一个累赘。
    切记:一个既亲密而又相互独立的关系,胜于一千个一般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会把我们从不可救药的孤独感中拯救出来,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种救赎。
    如果不曾体验过,你就无法知道这种关系的美。  


作者: qd991    时间: 2011-10-14 09:07
培训时很好的教材
作者: markkk2010    时间: 2011-10-14 09:19
这个非常好!谢谢两个分享!这个图片不知道是我看不见还是大家看不见!?
作者: xuefairy    时间: 2011-10-14 09:22
很不错的故事,谢谢MR梁分享!
作者: 海之怀抱    时间: 2011-10-14 09:34
▏动机的寓言▕▏孩子在为谁而玩▕
这个故事看到过,我记得我爷爷还用过这个方法
作者: anna2016    时间: 2011-10-14 09:38
很不错,赞一个
作者: lzg043    时间: 2011-10-14 09:42
很不错的故事。
作者: 雨下了一夜    时间: 2011-10-14 16:49
markkk2010 发表于 2011-10-14 09:19
这个非常好!谢谢两个分享!这个图片不知道是我看不见还是大家看不见!? ...

我看见了啊
作者: 雨下了一夜    时间: 2011-10-14 16:51
故事很不错,不过它是属于哲学类故事,还是心理学故事呢
作者: 雨下了一夜    时间: 2011-10-14 16:55
雨下了一夜 发表于 2011-10-14 16:51
故事很不错,不过它是属于哲学类故事,还是心理学故事呢

当然心理学了,看看题目就知道了
作者: 雨下了一夜    时间: 2011-10-14 16:55
雨下了一夜 发表于 2011-10-14 16:51
故事很不错,不过它是属于哲学类故事,还是心理学故事呢

当然心理学了,看看题目就知道了
作者: LL李    时间: 2011-10-14 17:27
非常不错的哲理小故事,谢谢分享
作者: vicky憨憨    时间: 2011-10-14 17:56
不错不错,很好的内容,学习啦!
作者: uujiaoh    时间: 2011-10-15 10:54
谢谢分享!
作者: 樱舞飞花    时间: 2011-10-15 11:52
很有感触,顶上去
作者: csm8099    时间: 2011-10-15 12:03
谢谢分享,心灵的震撼。
作者: daijianghong    时间: 2011-10-15 12:55
很不错的故事。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青竹仙    时间: 2011-10-16 19:11
不错,学习啦
作者: 炼骑    时间: 2011-10-21 08:59
不管是哲理,还是心理,只要有用的就是道理!!
作者: 耿墉5656    时间: 2011-10-21 15:48
,深刻~!深刻~!
作者: 沧海1    时间: 2011-10-23 15:57
不错,分享了!
作者: 明知顾问    时间: 2011-11-1 08:45
多多益善
作者: searcher555    时间: 2011-11-1 10:15
很有道理,值得好好思考
作者: Jane Huang    时间: 2011-11-17 14:22
慢慢回味中~
作者: 橙色保温瓶    时间: 2011-11-22 10:09
谢谢分享
作者: 贾君啸    时间: 2011-11-25 09:06
不错的故事,不错的配图!
作者: bbcjxhve    时间: 2011-11-29 10: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平安一路行    时间: 2011-11-29 10:28
受益匪浅!
作者: 橙色保温瓶    时间: 2011-12-24 08:24
受益匪浅,谢谢分享
作者: 琛丽fro    时间: 2012-1-1 23:09
谢谢啦,很有用!
作者: xqfmouse    时间: 2012-1-5 15:03
好故事。
作者: Patiencewade    时间: 2012-1-5 15:11
学习一下
作者: woshilianlian    时间: 2012-1-29 16:23
真的受益匪浅   
作者: didi990    时间: 2012-1-30 14:58
谢谢分享,很不错~
作者: bixiajing    时间: 2012-1-30 16:05
受益ing,学习ing,经典心理分析
作者: celiceli    时间: 2012-2-1 14:20
很好的故事,谢谢分享

作者: jiuyue0923    时间: 2012-2-18 13:16
谢谢,非常的感动
作者: 傲云天    时间: 2012-3-12 16:37
经典,你值得拥有。
作者: 昊天860401    时间: 2012-3-12 17:07
太棒了故事,谢谢分享。
作者: 王伟峰    时间: 2012-3-14 17:30
培训的好案例啊
作者: 慢郎中    时间: 2012-3-14 20:18
故事很简单,见解很独到,看到了另外一种看问题当然角度,很受益~
作者: 慢郎中    时间: 2012-3-14 20:19
另外,作为人力资源从业者,越多的心理学小故事越能启发我们的思维,顿时有种明朗的感觉。
作者: 逸雪清尘    时间: 2012-3-15 09:27
我就犯了猫头鹰,蝙蝠和螃蟹的错,有些事情,知道是错的 却还在坚持
作者: 漂泊的浮萍    时间: 2012-3-15 10:33
很不错,不牵强,入情入理。
作者: gxing    时间: 2012-3-15 11:20
真好,转走了,要好好的思索一下。
作者: gxing    时间: 2012-3-26 12:52
很不错的故事,尤其是第一个,顿悟,自省。。。。
作者: maeye    时间: 2012-3-26 13:28
虽然之前看到过,但再次看到还是觉得非常得好依然很有感觉,很给力!
作者: 欧阳倩    时间: 2012-3-26 14:55
谢谢分享,不错的故事
作者: 3710gztbabc    时间: 2012-4-3 11: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没闸的单车    时间: 2012-4-7 19:44
  不错,可以多积累些。
作者: 良春琴景    时间: 2012-4-15 21:59
要顶的啊,楼主辛苦了,谢谢












daohi.com/ 永生
作者: 幸福的篮子    时间: 2012-4-20 13:27
很不错,谢谢分享
作者: 冰蓝琦    时间: 2012-5-2 14:46

不错的教材
作者: 快乐的永远向前    时间: 2012-5-2 15:29
心灵鸡汤。顶一下
作者: ReneeLai    时间: 2012-5-25 16:09
突然给我一个企业文化建设的灵感,非常感谢!
作者: 嘿宝猪    时间: 2012-5-25 16:37
非常棒的故事 很有启发 DO IT
作者: 榭里菲尔    时间: 2012-5-25 16:51
不错。不错。能让心灵得到启发。
作者: seave    时间: 2012-5-28 21:48
虽然很多听说了。但解释的很不错!
作者: xixiyq    时间: 2012-6-11 13:14
感谢分享。
作者: 奇葩异_卉    时间: 2012-6-11 14:03
嗯嗯,确实不错哦
作者: 水晶心灵    时间: 2012-6-12 14:13
下载看看,嘿嘿...
作者: cityhrb    时间: 2012-6-20 17:00
谢谢楼主
作者: apangdage    时间: 2012-6-28 16:07
受教了  好经典  学习
作者: decy    时间: 2012-7-16 09:59
挺好的,留着备用了哈

作者: chen405486    时间: 2012-7-16 10:51
最后一个是否可解读成:爱情是人最大的动力
作者: dan0712    时间: 2012-7-16 13:55
非常感谢。
作者: Audy.zhang    时间: 2012-7-16 14:15
谢谢两个分享
作者: ranranmum    时间: 2012-7-31 14:43
很受到启发
作者: yangliuliu    时间: 2012-7-31 17:16
很好的材料,值得回味
作者: slytter    时间: 2012-8-16 15:04
很不错的故事。
作者: sallyrlrw    时间: 2012-8-28 09:53
我很喜欢这样的故事  谢谢!
作者: lzg2001    时间: 2012-8-29 08:50
Good , Thanks!!!
作者: dolala999    时间: 2012-8-29 12:28
很不错的故事。
作者: 598984784    时间: 2012-8-31 15:14
很有道理
作者: hxf731    时间: 2012-9-5 10:59
很不错,有启发
作者: cqj920    时间: 2012-9-5 11:22
有收获~
作者: 手心的娜娜    时间: 2012-9-22 14:59
以后的课件中,我也要丰富一些这样的东西,让课程更鲜活
谢谢楼主
作者: 用心看世界    时间: 2012-9-22 15:58
不错,学习了!
作者: 111-222    时间: 2012-9-28 15:20
非常有哲理!
作者: Jsn_Ge    时间: 2012-10-10 12:11
分析的很好,谢谢分享:)


作者: 萧寒月    时间: 2012-10-10 19:05
感谢楼主分享!
作者: swunhrm051    时间: 2012-10-10 19:44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