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HR如何应对大城市人才流失与回流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天涯禅师
时间:
2011-10-27 13:55
标题:
HR如何应对大城市人才流失与回流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天涯禅师 于 2011-10-27 14:07 编辑
" N6 v8 d/ P, G5 s8 g4 h4 {9 O
$ S) L% j: L% h' h$ h' x5 z
这两年,有关逃离“北上广”(北京、上海、广州)的话题受到社会关注(去年人民网-人民日报7月29日第17版《谁在“逃离北上广”》、9月16日第18版《“中产”的未来在哪里》曾对此作过报道)。
& A- F, j. A# L' _
(以下内容也摘自《人民日报》)
% A7 h( b4 l, Y. C9 ^! p8 ?
近期,
逃回“北上广”
的话题引发了新一轮热议。“逃离”又“逃回”,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相对于大城市,中小城市有哪些特点?年轻人该如何结合实际安排自己的生活?
$ B) C# V4 d6 X. x6 J- k8 H
经济压力小了,但精神需求怎么满足?
$ a) v- f0 H& ~( i% D+ {
原以为在小地方生活,压力会更小、过得会更舒服,但事实并非如此。回到二、三线城市的“都市人”,感觉又跳进了一个“围城”。
5 v+ p# [' [: {& d$ S) }6 b/ a
年前,曾静离开了广州,前往广东东莞常平镇一家外企做企划投资。谈起这段经历,曾静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当初“逃离”广州的原因虽然很多,但真正吸引她的却是东莞这家企业“提供食宿”的福利。
+ N- {! s) s+ f' Q
“广州当时进行‘城中村’改造,我住了两年的农民房不能再续租了,而且要立即搬离。”曾静说,“你不知道在广州租房子有多难!租金与楼价一样急剧飙升,在公司5公里范围内根本找不到2000元以下一室一厅的房子,光房租就要占月收入一大部分。”加上工作时间不固定,吃饭成了曾静面临的另一大问题:自己做太累,出去吃小店又不放心,所以她经常靠方便面、饼干、面包填肚子。
6 F' a0 I( t6 T& _8 e0 B, g
在大城市,房子贵、交通难、生活烦,票子却不够花,成为很多身处“北上广”的人逃离的理由。那么,节奏缓慢、房价相对低廉的二、三线城市,真的就是“世外桃源”吗?
) D: }" t! h' H8 ~4 z: D% U/ W* r
“当时我想,东莞虽然小,但企业提供食宿、工作时间固定,收入低点也无所谓。”曾静说,但真正到了东莞,她却感到诸多不适应:企业提供4人一间的集体宿舍,跟大学宿舍差不多。有些室友经常带小伙子来玩,深夜才走,这让她无法忍受;食堂还算令人满意,厂里每月还把补贴打到饭卡上,但晚饭后走出厂区,根本没有休闲去处,连看个电视也要呆在食堂……
6 g" k# e: s; ]1 J a; a% ^4 k
这还不是最难以忍受的。对26岁的曾静来说,现在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厂里生活圈子太窄,那些经常试着约她出去吃烧烤的小伙子,无论学识还是眼界都与曾静的要求相去甚远。这不由让她怀念在广州星海音乐厅听音乐会的日子,留恋珠江边与友人聚会的时光。
" W6 k9 F) K, Q" H# u1 w. E
几经考虑,今年10月曾静又回到了广州,继续她辛苦的打拼。但和一年前离开广州时的心态完全不同,现在的曾静多了几分稳重与成熟:“工作虽然辛苦,但不会像以前一样心烦意乱。相反,我更加珍惜今天的一切。”
- O4 F: r) s3 r
人生处处是“围城”。原以为在小地方生存,压力会更小、过得会更舒服,但事实或许并非如此。小地方物价低,但收入也低;小地方生活比较单调,远没有大城市丰富多彩。有了大城市生活经历、重新回到二、三线城市的“都市人”,感觉又跳进了一个“围城”。
9 y: z1 C% Y+ ?. Z9 n
一些专家表示,年轻人“逃回北上广”是一种人生围城的无奈。在一线城市,人们尽管背负着经济压力,却能满足一种无法替代的精神需求。这不仅在于大城市拥有更多电影院、文化馆、健身房等场所,也在于大城市更加开放、更加包容,人们在这里可以找到更多价值观相近的群体,在经济高速发展中免于沉陷精神荒漠。
8 [, b5 }' j/ O7 I6 l( l0 p
讲人情拼关系,“都市人”是否还适应?
9 {/ v) K) ^- W- D
一些人回到小城市工作,却发现自己并不适应,因为在一个熟人社会,做事更要讲关系、论人情,发展或许更难,价值观的冲突或许更大
0 d/ }! D5 Q2 Q, _7 O6 M* [
前几天,张超离开湖南老家,又回到了广州,多少带着一些失望。想当初,他离开广州回家乡时充满激情,但这么快“逃回”广州,出乎所有人意料。
0 D, l7 r3 D1 ]
最初,张超在广州一家广告公司做策划,主管房地产销售策划,他的梦想就是在广州买房,将父母接到广州。但现实是残酷的,广州的房价一个劲往上蹿,就凭他每个月不到5000元的工资,是没法买房的。经过几年的打拼,他累了,想到了回家。
, q1 ?* Z# W/ Q+ M8 N3 X8 J" U
“当时考虑,如果能够回乡创业,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张超说,正巧有朋友介绍在湖南的一个地产项目招聘销售团队,他想这是一个机会,可以将业务上有来往的好友组织起来,组成销售团队与公司签下代理合同。此后,张超开始了艰难的创业。
8 ^7 ?0 a4 q* y4 T
都说房地产开发很“暴利”,但对于承销房地产项目的销售团队来说,却是另外一番光景。张超说,销售团队原则上说是回家乡常德落脚,但实际上总在湖南全省以及外省“流窜”,他们的销售团队力量不是很强,无法与大的开发商、大的楼盘及商业地产接洽,实际就是在一些市县承销小的地产项目。
1 c; J! `# y' B6 U7 K
“在广州给客户服务的时候,主要是谈文案,很‘文气’。但回到内地拼的全是酒桌上的功夫,文案写得怎么样不重要,销售创意也不重要,只要能签下业务就是‘英雄’。”张超说。
: g- P8 ~( o6 |( f( E- W9 K
更难的在于回款。完成销售业绩后,按照合同,对方应该将属于他们的款项及时付来——这在市场经济意识很浓的广州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但到了内地,“回款”就成了千难万难的事情,对方会千方百计扣除各种费用,拖欠回款更是家常便饭,张超承销的好几个项目回款至今没有着落。时间一长,这很影响团队的情绪。随着几个骨干成员的离开,销售团队不得不散伙。
6 u+ h" _9 C* m2 h6 w, f
带着失败痛苦,张超权衡再三还是决定回到广州。按他的想法,在大城市继续打拼几年,今后即使要创业,也会选广州及其周边等市场经济较成熟的地区。“回内地创业,太辛苦。”张超说。
+ S. a8 V L6 b" n- B
去年,赵文从北京回到了山东泰安,跟着自己的叔叔做体育用品生产销售,深刻体验到在中小城市做事有多么不容易。
& } c, {! |9 i
为上一个新项目,他去当地政府部门办手续,折腾了半个月也没动静。最后还是在叔叔带领下,通过朋友找到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请客、吃饭、送礼、说好话,两天就搞定了。
5 G! B' G/ N! t& S1 B
“我不是不知道在小城市做事要讲关系,但不经历一次,还真难以体会。”赵文说,“以前叔叔总说我需要学的还多着呢,我不服气,现在算明白了。如果说大城市人们还有时间、精力用在做事上,在中小城市则要耗费很大一部分心力在处理人际关系上。”
; K% a# P/ i; P t5 Y |8 B
专家认为,大城市往往更加开放、相对公平,而二、三线城市往往更讲等级关系、人情关系。一些人到了小县城工作,却发现自己并不适应当地的人际交往模式,因为在一个熟人社会,做事更要讲关系、论人情,发展或许更难。
5 }! D7 T% ~" ^$ L/ N- C
大城市与小城市,到底选择哪儿?
1 @& a7 v' r1 Z7 X0 u; I6 v G
人们应该慎重选择发展的地方。大城市和小城市各有优点、缺点,只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才能生活得更幸福
2 N8 p7 I; l4 t; w7 c; v7 t- @1 U
到底在大城市发展,还是到小城市谋生?
- I2 Q6 J( o5 u: _0 W* w
或许,这个问题永远没有标准答案,人们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一线城市工作过的人,虽然面临着买房压力、户口歧视等,但二、三线城市也绝非世外桃源,不少人无法适应城市间的巨大落差。如何选择,人们应该考虑自己的能力、性格、家庭等多方面的因素,慎重做出决定。毕竟,大城市和小城市各有各的优缺点,只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才能生活得更幸福。
( X; j6 k7 {( _6 I3 m" U
夏玲从江西南昌一所大学毕业后,2006年托朋友在上海找了一会计工作。一年之后,夏玲很不适应,房子太贵、交通太难。后来夏玲回到老家,生活虽然安逸了,却遇到很多想象不到的苦恼。
1 v4 P" V4 u9 T) G% |- C
在人们眼里,夏玲从上海回来,一定是能力不行,或者有啥情况,这让她找个对象都很难。“我还是要回北上广。”夏玲说,后来她又南下广州,不仅找了一份工作,也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 T) l/ i3 g. o
实际上,无论“逃离北上广”还是“逃回北上广”,目前都没有准确的数据统计,难以说明这些现象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成为一种趋势。但之所以能引起社会强烈关注,主要反映了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公众试图找到一个表达生存压力的话题。
0 ]- k: a* b% \/ G" E) S& W
当然,即便“逃回北上广”,现实问题依然存在,房价依然很高、生活成本依然很大。为了不让年轻人再次因为这些现实问题而纠结,大城市应该积极解决他们的安居问题,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生活有了保障,人们的发展才能有奔头。
, \/ |; o, r; a2 k- e" X
专家表示,大城市毕竟容纳能力有限,二、三线城市对人才的需求更多,政府应当更加重视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多为中低层社会成员创造向上流动的机会,为年轻人搭建更大的就业、创业舞台。这不仅是改善民生最直接的体现,更是为地方发展注入活力的必要举措。
' @* h5 V. \; Y2 p% }* V
问题:
& E2 w2 I5 s- M* U0 L+ m
1.作为HR,你们公司是否有员工在逃亡内地二、三线城市?
% P |0 g3 C5 b3 O
如果是内地二三线城市的HR,请问:是否有员工在向一线城市涌入。
( S9 q4 U0 `* F' W4 M% n! }4 k' ]
2.作为HR看到人才“逃回”的这种现象,你将如何采取对策,为公司人才引进与保留取得先机?
, ^0 T0 d$ X" `, c
2 `4 k. q9 m; b3 T5 l
作者:
qd991
时间:
2011-10-27 14:32
1、没有员工向一线城市奔走。俺们是农村
,有想往二、三线城市走的,但属于正常流动
8 Q% Q# u7 {8 ]2 z+ q9 _0 t3 [
2、但如果出现这样的现象,作为HR,必须拿出数据,比如劳动力市场现状,员工离职重新招聘需要的费用,如想留住他们所需要产生的费用(可能需要增加哪些福利、哪些成本费用),行业中竞争对手、别的公司用工、薪酬福利情况及他们是怎么解决之道。最后提交报告,让老板拍板,因为改变需要资金的。
作者:
糖糖2003
时间:
2011-10-27 15:06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有员工往一线、二线流走也属正常
$ z7 v3 J; c5 L4 g" @
人才流走无非是薪水问题、福利问题、更好的个人发展问题
3 f; Y& i! F) } V; B) q3 i
个人觉得首先要确认员工真正流走的原因,作为HR面对人才的流失,我们必须从根本认识这个问题
/ _6 x3 q* `4 G- q: A) }* ^
要有合理的数据证明,才可采取适当的对策来解决
作者:
常诚
时间:
2011-10-27 15:26
其实,很多逃离了的人,又开始回流了!
- A/ T) y# e% \
为何?
/ y' s6 D) L4 i! `; L( t; V
据我了解的几个回流人员说:
/ x: j: ?6 D* l
1、回去不习惯那种做事方式,慢慢慢!
1 H+ {* P4 s5 c+ a7 E, D# H+ K# E
2、回去不是做事的,而是搞人际关系的!
7 i: W# s+ I S
3、生活习惯上还是适应不了,历时很长时间还是觉得已经形成的习惯难以改变,可是内地的环境上提供不了。
& r5 |; w" |0 y, i1 u W- b; y8 ~
4、回去后,所在企业的理念上,差异还是很大的。观念上的差异,导致心情郁闷。
作者:
文化苦旅
时间:
2011-10-27 15:28
回流是被迫,离员工真正想要的还差的很远,只是看自我忍耐与外部环境如何变化而已
作者:
余家小鱼儿
时间:
2011-10-27 21:56
我觉得不管是逃离还是逃回都很正常,人各有志,大环境我们是改变不了的,我们只能做的是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吸引留住优秀的人才。
作者:
一锋化千羽
时间:
2011-10-28 08:26
俺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嘻嘻,原本是是想回家乡滴,但是不管是生活习惯和生活节奏上,都适应不了那种生活模式,只好又溜回来了
) s1 V1 p. O B! {; X
作者:
norwa
时间:
2011-10-28 10:59
上次回家乡呆了一段时间,感觉家里的生活节奏很慢,突然从广州这种快节奏的生活脱离,真的很不适应;包括人际关系等;很多方面;所以就我的理解:
# |/ v& I7 E' O6 A1 M+ n
认为北上广回的原因有:
. [( [/ x, Y6 `, Q8 [
1、一般大多是已经适应的在外的生活环境,反而不适应家里的;
7 i$ D, g; ~5 T3 D, m
2、就如楼上所说的一线城市就业机会相对多、公平、公正;
( S' k. e" n) g1 O3 I
3、一线城市管理相对开放,接触的东西多、新颖, 对年轻人来说也有一种美好的憧景。
% w" j7 j4 N( b" X& I% [
作者:
baiyunwangjing
时间:
2011-10-28 12:38
主要是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
作者:
海之怀抱
时间:
2011-10-28 13:06
1. 如果是内地二三线城市的HR,请问:是否有员工在向一线城市涌入。
( G3 }. d; v$ X$ @2 W
$ {. i# v# g8 Z4 t
比较少,公司属于制造业,跳槽主要是去竞争对手,多数集中在二三线城市。
( w/ u+ i% C9 E. ?4 o
5 B' l Q3 J2 ~/ Y9 M
2.作为HR看到人才“逃回”的这种现象,你将如何采取对策,为公司人才引进与保留取得先机?
, [) j, n! i+ z+ S: d
! Y; z$ J! c/ M# A5 p. t
人才选拔地域靠近公司周边的省份、城市。
0 h" `. \$ L/ X! M7 X( }/ e& E
工作跟生活方面的平衡多做些努力。
7 E; g2 T: A0 ?! r
% ^/ w z) G0 X( c) `& E0 ^( I
作者:
gxbgggly燕子
时间:
2011-10-28 14:06
一线城市生活的压力确实比二线的大,这不只是经济和工作方面带来多,更多时候是生活圈不适应带来的,像我来了深圳快10年也没有归属感,周围邻居交往很少向老家那么热情。原因是综合文化元素多元化,城市没有自己的标志性文化,被外来文化同化,就像一杯牛奶,加上茶就是奶茶,一个道理。
作者:
libian1226
时间:
2011-10-28 14:29
无论是流出还是流回,人生处处是围城。找到自己想要的,努力为梦想和生活奋斗,这才是年轻一代应该做的!
作者:
BAIYUN1013
时间:
2011-10-28 14:51
呵呵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
hotess
时间:
2011-10-31 14:14
人生处处是围城!想清楚自己要的才最重要,取舍很重要。
作者:
stephenzhou
时间:
2011-11-2 12:54
对一线城市的HR,尤其是制造业的HR,是一个利好消息,HR要做的是怎样留住老员工。
作者:
古月11
时间:
2011-11-2 21:12
以前看过这个类似的报道,说去说来,还是待遇,机遇问题,相对二三线城市,大城市虽然压力大,但同时机遇也多,而在二三线城市,机遇不公平化太大
作者:
fivecolorfish
时间:
2011-11-3 14:49
公司在二线城市,很多员工来自于“北上广”区域,还有很多来自于二、三线的其它城市。
: O- {) t) a& v7 Y4 h8 v9 G
来自“北上广”的员工来到公司觉得公司工作氛围太慢,和他公事的员工责任感及紧迫感不够,实在无法融入公司文化离开;
' q. I' Y s( D6 f
来自二三线的员工很多都以主管级或以下的员工,公司的员工级的薪资并不高,如果把租房的钱扣除去,拿到手里的薪资还没以前拿的多,这样也会离开;
/ J9 L( y r% m4 S$ v+ @
目前公司所在地点这个行业的人才储备量非常少,所以以上两类员工都是招聘的重点。
" m, b* A8 |8 l+ w/ L; L
目前可以想到的可以用重金招聘一些高端人才,执行类的员工可以考虑在本地引进,但是公司要有很好培养机制。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