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如何合法的减少加班费的支出 [打印本页]

作者: 浣浣熊    时间: 2011-11-23 13:17
标题: 如何合法的减少加班费的支出
        对于人力资源密集型企业来讲,人工成本和利润永远是一对矛盾。据说国外许多企业极少安排员工加班,主要是衡量加班费支付得值不值。而国内许多企业是考虑如何在保证用人的情况下回避加班费。经济危机的到来使这一问题更加严峻,许多企业也经常向我咨询。当然,我会合法又合理的建议,那就是实行综合工时和不定时工时制。以下的介绍可供大家参考,我只想提醒一点:实行综合工时和不定时工时制必须要先经过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否则只能执行标准工时。 1 t( o% k" J3 b& l% j, w1 G# \; b. X0 c
    综合工时制是指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以下行业的职工可以实行综合工时制:
% Q' w' y/ ]! ]* D  (1)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等行业中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的职工;) `3 P: Z! o& \6 z* c
  (2)地质及资源勘探、建筑、制盐、制糖、旅游等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的行业的职工;
8 J) g6 I8 F) v2 S  (3)其他适合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
- I  R0 T0 G& E5 d( I【典型案例】' x9 D9 ^& ]8 P' q. a* s; L4 R- x
  某制造企业生产季节性较强,经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该企业实行以季为周期的综合工时制,核定员工每季度总工作时间为502.08小时。企业根据综合工时间制的批复,要求员工第二季度的4月和5月连续生产, 6月份整月休息。然而,2003年上半年因订单比往多,该企业员工连续4个月没有休息。该企业员工王某以工作时间总数为1200小时,其于7月提出集中休息一周,结果该企业劳资部门答复是,公司订单较多。在生产任务没有完成前,任何员工不得休息,因为公司实行的是综合工时制。* J1 s* i, T2 S4 h6 v5 u
【据案说法】
5 P( _2 L7 m; [8 a  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工时制度有三种,即标准工时制、综合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国务院令第174号)的规定,我国目前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这一标准工时制。有条件的企业应实行标准工时制。有些企业因工作性质和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应保证劳动者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2 X1 U, N- n* A7 M2 W; c. T3 D+ M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且符合条件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对于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企业应当根据标准工时制合理确定劳动者的劳动定额或其他考核标准,以便安排劳动者休息。其工资由企业按照本单位的工资制度和工资分配办法,根据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间和完成劳动定额情况计发。对于符合带薪年休假条件的劳动者,企业要安排其享受带薪年休假。% K! H; f; A( A  W9 z+ T% g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且符合条件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综合工时制度,即分别以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在综合计算周期内,某一具体日(或周)的实际工作时间可以超过8小时(或40小时),但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不应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超过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劳动法的规定支付报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劳动法的规定支付报酬。而且,延长工作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如果在整个综合计算周期内的实际平均工作时间总数不超过该周期法定标准工作时间总数,只是该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某一具体日(或周、或月、或季)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其不超过部分不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
; d1 |, S* A, a0 G0 X  对于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的职工,企业应根据《劳动法》第一章、第四章的有关规定,要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并充分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采用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弹性工作时间等适当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y/ k4 Q  B3 p
  本案中该企业劳资部门的说法是错误的。该企业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以季为周期综合计算工时。该企业因生产任务需要,经商工会和劳动者同意,安排劳动者在该季度的第一、二月份刚好完成了502.08小时的工作,然后安排第三个月整月休息。该企业这样的规定应视为是合法的,超过核定的总工时数应当视为延长工作时间。但对于这种打破常规的工作时间安排,一定要取得工会和劳动者的同意,并且注意劳逸结合,切实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O' T/ p7 `; Q6 {- p: X
    【相关规定】
$ E  y# q8 I# r$ D- z  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及工时计算方法$ w$ \) J' k' X2 k8 {% C  X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 J. O* {, p3 m1 L/ ~7 Z9 V( L4 k9 W
  A、工作日的计算
5 H7 Y/ F. [, w; S  年工作日:365天/年-104天/年(休息日)-11天/年(法定休假日)=250天/年
: M6 G& D/ W* n$ W5 |  季工作日:250天/年÷4季=62.5天
6 h; C4 o8 J0 ~* U  月工作日:250天/年÷12月=20.83天
6 F# U: |. T+ ]% F$ `% U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q" u0 Y. t: v) C
  B、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4 j9 b$ ~8 P1 Z. @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 |' E6 Y+ ?% b  X! H/ c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7 ^' Y/ l$ w0 d( P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 N9 {  r9 ?9 W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v! P1 r( V# X9 C6 A# c3 Q7 |  B
  延长工作时间的规定/ G0 F% l, g1 |0 p. ^
  所谓延长工作时间是指在企业执行的工作时间制度的基础之上的加班加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延长职工工作时间。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可根据《劳动法》第41条的规定,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协商是企业决定延长工作时间的程序)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不受《劳动法》第41条的限制: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2、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共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3、在法定节日和公休假日内工作不能间断,必须边疆生产、运输或者营业的;4、必须利用法定节日或公休假日的停产期间进行设备检修、保养的;5、为了完成国防紧急任务的;6、为了完成国家下达的其他紧急任务的。2 ~2 D6 r: h5 m  Q3 I/ O. M, @
  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条件
( D- B7 l, I/ L5 V+ a& {/ M  不定时工作制是针对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采取的一种工时制。根据《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劳部发[1994]503号)规定,企业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职工,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N* k$ r( b1 R9 C% E9 e
  a)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 T8 V- k5 U  p
  b)企业中的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铁路、港口、仓库的部分半年人员以及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0 _5 r- G+ y: b! h
  c)其他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或职责范围关系,适合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
6 y+ S2 f6 x" A9 o# s% ^7 x7 b, R! [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条件
0 c8 \7 K4 L1 Q9 W6 q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是针对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或受季节及自然条件限制的企业的部分职工,采用的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一种工时制度。根据《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劳部发[1994]503号)规定,企业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职工,可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6 d" Q: u& I+ |- _* f$ K1 z
  a)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等到行业中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的职工;
) X% n: O; d$ T! Z2 Y6 l  b)地质及资源勘探、建筑、制盐、制糖、旅游等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的行业的部分职工;
9 A  Y& h7 X; Z  N  c)其他适合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
6 i: ]% \% o7 d2 @  实践中常见延长工作时间的形式
8 ^+ b; B7 p. C* }2 b% S  a)未经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对职工宣布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或不定时工作制;  d% g6 Z! [/ K
  b)超过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核定范围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或不定时工作制;
5 x: _. K( f  o- [  c)任意延长职工工作时间,且不作考勤或不作加班记录;
1 a4 Q& d0 {; s3 m" J  d)以规章制度方式减少考勤记录,达到延长工作时间目的。) N% m4 {. `' [6 b3 z% [5 e
  针对上述形式,劳动者对非标准工作时间制度要多留心眼,询问公司是否取得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公司对工作时间、考勤的规定及实际执行情况。并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记录、材料。5 W. C% }( c( o* X: P

( g; \; ^$ h. p0 F3 I* j  C
作者: 清妙    时间: 2011-11-23 14:30
这个很好地解答了版里先前几个有关加班加点费用如何计算的帖子。辛苦啦。
作者: 学海无涯11    时间: 2012-3-11 19:13
学习了,谢谢分享!
作者: ycdbkun    时间: 2012-3-12 16:19
好文章。
作者: 浅浅微蓝    时间: 2012-3-19 16:09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