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打印本页]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11-11-28 23:12
标题: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我是茫茫然的一片云,从原始简单的回归,要强迫修饰成结构方程。# T8 |/ ^2 W. }( A
我是大海上的一片云,不知觉地从个人层面,飘到团队层面。
4 U  {( K! H$ n我是傻乎乎的一片云,蹣跚地要从单一层面,爬到跨层次的华丽大殿。7 V" h0 S3 S6 Q9 ~8 l+ D
我是污泥旁的一片云,一跌一荡地从横向的分析,转到纵向的T1、T2、T3。
0 Z. q! S, ^* \+ e$ S我是无奈中的一片云,疲乏地从调节和中介,推展至调节的中介和中介的调节。/ \1 U1 W7 |8 N2 d$ K+ Y2 n* \1 P8 d/ L) [
我是浓雾中的一片云,无奈地从一层阶的调节中介,低着头向多层阶的调节中介迈进。
2 D  B6 g9 E- W1 k我是飘在前面的一片云,昂首地抱着艳丽的量的分析,向着质的分析勇闯。
" D% e/ ]( n$ O' V9 r: z前面好像是有着无尽的时空。
# ]1 b9 _. j$ ?& ?) ^前面到底是什么呢?我不知道!
, d" R$ H! s5 z& h' S2 ~' y) r% D我唯一知道的,是在我后面好像什么都没有。; P+ ~& e) y5 E- Z* ?2 s
我抓着了什么呢,也好像是什么都没有。
  c) H* }+ r( Q7 m* s  }# F5 t  ?( N% B/ u, S; ^1 P$ j' p

作者: jkliang    时间: 2011-11-29 08:58
深奧的意境!Krnny朝向質化研究前進了嗎?我最近也慢慢在接觸質化研究,不過很不能適應啊!從基本的科學哲學就完全不同,的確是很大的轉變與挑戰,但藉由質化研究所建構出的理論,的確比量化的數字更動人與發出共鳴~
作者: hongyan911    时间: 2011-11-29 10:17
呵呵,有才!7 ?/ S6 D* {7 K8 j  V7 W0 e
短短七行诗高度概括出现在广大研究人员(博士生)的心声!!: f( {/ z7 z0 [( c* t* p
云的比喻不错,只是结果略显苍凉……! v" X& k9 a* X
若是有“守得云开见日出”的豪迈就更积极了- m8 c3 R0 d% o& ]8 y
愚见
: @7 i- l6 Z# {( h5 x( Y, N4 Z! |  H- h- P5 t5 W6 W2 j! {
; I/ q; w# Z* h, u4 B3 k2 D$ m

作者: rwxld    时间: 2011-11-29 11:11
看来我依然是茫茫然的一篇云。
作者: hayoki    时间: 2011-11-29 12:09
量化的還不夠,目前更進一步到神經科學,因此neuro+(心理,經濟,統計,社會...等等),但是這些精密儀器又不是處處可得,也說出從事學術工作者的辛勞,不過最終的目的是:期許能為知識體貢獻一點點心力!!
作者: hongyan911    时间: 2011-11-29 13:24
貌似跟neuro沾上边就很潮啊
作者: Alicecheng    时间: 2011-11-29 18:13
我个人觉得管理学方法在前人的积淀下的不断演变,但科学的研究精神是永恒的主题。正所谓时尚来去匆匆,风格却得永存。从古人的飞鸽传书到现今的iPhone4s,工具在不断改进,人类的初衷和向往依然是沟通与交流。
$ d, I! {8 i' W1 L就目前的学术圈来说,大家都会觉得很辛苦,对那些真正喜爱做研究的人来说,把兴趣变成事业确实要承担更多的压力与风险。但相信那些为自己的坚持而真正努力的人,会有机会体会到这个行业的使命感和荣耀感。就像真正的律师,是渴望以自己的实力去捍卫公平,公正,公义,而不是把律师牌作为自己称职于这个行业的标准。
4 r- X1 _- ]! N: |/ G非常感谢kenny可以不辞辛劳提供这么多有益的学术平台,让我们欣赏到做科学研究的价值,学习到知识共享的力量,感受到捍卫学术尊严的使命。每个学生的力量可能很渺小,但“正心,修身”之后便至少可以“穷则独善其身”,等到我们有幸可以成为学术圈一员之后,我们可以把根植于心的这种信仰去传播给其他有志做研究的人,便可以“达则兼济天下”啦。
/ M" I) B8 Q# z1 \到时就应该可以看到像云一样自由高远和海一样博大精深的“云海”啦  V  P* v9 v- C# J$ p8 e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11-12-1 09:18
Alicecheng 发表于 2011-11-29 18:13 8 w  ?: S( q9 z+ P1 Q+ J
我个人觉得管理学方法在前人的积淀下的不断演变,但科学的研究精神是永恒的主题。正所谓时尚来去匆匆,风格 ...

1 n5 P" l6 b, l3 |9 `Alice 和 hongyan 你们好乐观啊。不竟年轻一点是有多一点理想的。这个责任就交给你们吧。
作者: leehomwong    时间: 2011-12-1 23:37
kenny 文采真好,我要成为一片云
作者: 星运相随    时间: 2011-12-6 22:16
每次来到,都能学到好多东西……谢谢各位老师们给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作者: rockymu    时间: 2011-12-13 10:53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d+ n6 G# w' a3 I% f- p/ k( Tkenny提醒我们不要迷失在方法中,从管理实践出发建构理论,解释现象的机制,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研究的根本啊!
# k: C0 ^, A$ v+ k% K不过作为学生有如乱花丛的方法现在层出不穷,真的让我们有点迷离了!
作者: NanfengLuo    时间: 2011-12-18 09:43
毫无疑问,研究方法的发展变化自有其背后的原因,不少时候确实是正当合理的,新的方法可能可以更为恰当地进行估计(比如结构方程的方法可以更好处理一般回归方程中变量测量的信度问题),也有可能是使得研究某些科学问题变得可能(比如跨层分析,比如longitudinal data可以更精确地估计变量之间作用的方向性问题)。但是,目前的问题是,有些研究是为了运用某种方法而用方法,就为了让文章看起来方法比较炫,那就失去了研究本来的意义。
作者: kangfei1060    时间: 2014-8-26 00:13
发论文要求新嘛,新方法、新问题、或新结论。
5 [  l* {: u% n" g' t7 W1 I毕竟做新方法最容易些,大家就捡容易的做咯。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