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原创】读《东周》话HR管理之三——霸主用才齐桓篇 [打印本页]
作者: 一叶碧云 时间: 2011-12-5 01:33
标题: 【原创】读《东周》话HR管理之三——霸主用才齐桓篇
本帖最后由 一叶碧云 于 2011-12-5 09:53 编辑
【原创】读《东周》话HR管理之三——霸主用才齐桓篇
尊王攘夷春秋首霸管仲谋
——齐桓公称霸的用才启示
在那遥远的夏、商、周时代,基本实行的是分封制。国家是由大大小小的诸候国组成,由于那时候交通不发达、通讯落后,对距离“都城”比较远的地方,国家的老大“天子”的管理半径达不到!那怎么控制那些“天高皇帝远”的诸候们呢?你别说,咱古人还真有办法,就是在远方的诸候中挑选一个有实力、忠诚可靠的诸候,封他为“方伯”!“伯”者,老大也,古人排行老大叫“伯”、老二叫“仲”、老三叫“叔”、老四叫“季”,“方伯”就是那一个地方的“老大”的意思。
这个“方伯”可不是好当的,至少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你得对国家老大“天子”忠诚,你带头造反那可不行!第二、你得有经济军事实力,有实力别的诸候才服你管,有实力特别是有军事实力你才能管得住人!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你得由国家老大来“任命”,也就是说国家老大任命的“方伯”才是合法的,只有合法了,做起事来才能名正言顺!
当然“方伯”也有好处的,第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接受他管辖的各诸侯国的进贡,收收税征征租啥的。第二个好处就是代天子征伐不听话的诸侯,这打赢了就可以扩大地盘或收获些战利品!反正有好处大大的……
因为当“方伯”既有物质的好处,也可以扬名立万!所以啊,东周时代的诸侯们都削尖脑袋要当这个“方伯”,这个“方伯”又叫“霸主”!但是由于东周时代周王室衰微,这个“方伯”必须由诸候先去争,等诸候成为事实上的“方伯”的时候,再由周天子派人象征性地下一个“任命书”!这个争当“方伯”的过程就是“争霸”。
东周前300年的“春秋”时代,诸候之间的杀伐竞争基本上就是围绕“争霸”来开展的……诞生了许多名垂千古的霸主!齐桓公非常荣幸的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其后,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晋文公的后代晋襄公、晋悼公、春秋末年崛起的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等也相继“称霸”,成为威震一方、名噪一时的“方伯”!
翻阅《东周》,偶们发现,每一位霸主的诞生,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等综合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其中,善于使用人才又成为非常关键的因素!自本篇开始,本人将推出《霸主用才》系列,春秋首霸齐桓公自然是“首当其冲”!
齐桓公,姓姜,字小白,是大名鼎鼎的姜太公姜子牙的后代。姜小白的老爸叫齐僖公,齐僖公共有3个儿子,老大叫诸儿,老二叫“纠”,老三叫“小白”。齐僖公死后,诸儿继承了诸侯王之位,就是齐襄公!这个齐襄公诸儿品行不好,和他的亲妹妹、后来嫁给鲁桓公的文姜乱伦,同时又对边疆驻军言而无信,结果没多久就在部下发动的兵变中被杀!这时候,齐国国内出现权力真空,在莒国避祸的“小白”在鲍叔牙的带领下、在鲁国避祸的“公子纠”在管仲的拥护下,争先恐后地回国争位。由于“小白”所在的“莒国”离齐国都城较近,“小白”先回到齐国即位,就成了大名鼎鼎的“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任用管仲为相,选贤任能、发展生产、改革组织结构、推行兵民合一、军政合一的“春秋军国主义”制度,使齐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然后提出“尊王攘夷”的政治口号,北伐山戎、南拒楚蛮、存邢封卫、九合诸候、一匡天下,使齐桓公一跃而成为春秋首霸,同时也是最有实力、霸业时间存续最长的霸主!
齐桓公图霸的过程,就是人才的合理使用过程!齐桓公的用才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大肚纳才——槛囚释管仲
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必有大量!齐桓公能成为春秋首霸,首先就得益他的大肚雅量!因为他的大肚,他得到了自己的政治对手——二哥公子纠的师傅、并差点要了齐桓公小命的管仲!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齐桓公的大哥诸儿齐襄公因为和妹妹文姜乱伦,杀了自己的妹夫,管仲和鲍叔牙预见到齐国必有内忧外患,为了避祸,管仲保着老二公子纠跑到鲁国避祸,鲍叔牙保着老三齐桓公小白跑到莒国避祸。老大诸儿被部下杀死后,齐国的元老们就联合起来杀了两个弑君者。齐桓公和二哥公子纠都跑回来抢王位继承权,但因为莒国离齐国近,管仲为了阻止齐桓公提前回国,带着骑兵在路上拦住了齐桓公的车队,并且说明按照规定,立君以长,老大死了,应该老二公子纠继承诸候王位,让老三小白继续回莒国去,齐桓公和鲍叔牙当然不答应。管仲由于带的人少,不能硬劫小白,就偷偷地向齐桓公射了一箭,这一剑其实没射到齐桓公身上,而是射到了齐桓公衣服上的束腰的铜带钩上面。齐桓公害怕管仲再射,急中生智,咬破舌头,大叫一声躺在车上装死。管仲以为射死小白了,就快马加鞭跑回去对公子纠说,小白已死,不用急着赶路,慢慢走吧!而装死拣回一条命的小白走小路快速回国,即位就成了大名鼎鼎的齐桓公。
对管仲这样差点要了自己小命的大仇人,齐桓公当然恨之入骨,恨不得亲手活剐了管仲。但在鲍叔牙的劝说下,齐桓公认识到管仲确实是个大才,自己要想当“方伯”、当“霸主”,必须起用管仲这样的高级人才。于是他不计前嫌,把管仲从囚车里放出来,并且斋戒沐浴三天、用香草薰了自己三天,然后“香喷喷”地去隆重迎接管仲,并对管仲“面试”了三天三夜(这个“面试”的情况将在“老板面试篇”中另述)。在确认管仲是个经天纬地的超级高才以后,立即拜这个曾经差点要了自己命的人为“相国”,并且规定国人不许叫管仲的名字“夷吾”,而只称他的字“仲”。而齐桓公自己则称管仲为“仲父”!这规格赶得上当年周武王称姜子牙为“尚父”了……
管仲也真对得起齐桓公的大肚雅量。走上相国这样一个相当于CEO的高级职业经理人之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齐桓公一举而成为实力最强的春秋第一霸。管仲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战略上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古代中国,以黄河流域为中原地区,这一地区又统称“中国”。南面、北面的少数民族统称“夷”!东周时代,这些所谓的“夷”主要指南面的楚蛮(即楚国),北面、西面的“戎、狄”,这些少数民族为了自身的生存,经常侵略、袭扰中原地区各诸侯国,每一次侵袭都会带来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和老百姓生命与财产的巨大损失,让中原各国非常头疼!“攘夷”就是打击、抵御少数民族侵略,是非常得人心的举措!同时,由于平王东迁以来,周室衰微,各诸候国对周王朝不太尊重,应该进贡的也不贡了,应该定期朝拜周天子的也不朝了,“王”号本来是由周天子独享的,楚国本来只是子爵,公然僭号也称“王”,整个社会处于“礼崩乐坏”的道德崩溃的状态。“尊王”就是尊重、尊奉周王的天下共主地位!这样做一来顺应民间的道德要求,二来也可以取悦周王。前面说了,“方伯”必须由天子任命才合法!所以,管仲提出的“尊王攘夷”的战略方针,既可以顺应周天子的正统朝廷需要,也可以收服各诸候国的人心!是称霸的必由之路!
二是国政上重修“礼义廉耻”四维的主张。管仲在《管子·牧民》中指出:“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愈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齐桓公在“面试”管仲时,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国政”,管仲就给出了坚持“礼义廉耻”的主张,这其中的“礼”,也是针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现状提出的,其本义和尊周礼、尊周王是一致的;“耻”隐射齐桓公的大哥齐襄公与妹妹文姜乱伦的丑事……是针对性非常强的方针。
三是经济上提出“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就是根据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而征收不同的租税,肥田多征,贫田少征或不征。具体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按照劳动力平均分配土地,即“均地分力”;第二个方面就是根据产量的多少征收地租,即“与之分货”,“分货”的比例一般是各50%,就是农民收的粮食一半上交国家、一半自己留着。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地的积极性。因为奴隶社会实行的井田制,奴隶在井田里劳作,一年收成,除了维持基本生活的部分外,全部上交,也就是奴隶种多种少一个样、种好种坏一个样。管仲实行的“相地而衰征”政策后,种多种少就不一样了,因为种的越多,自己得的越多;种的越好,得的也越多!在这种多劳多得政策的刺激下,农民种粮积极性当然高了……战国时商鞅变法提出的“开井田,废阡陌”的思想也同管仲的是一致的……
四是财政上提出“盐铁钱国家专营”的方针。“尊王攘夷”的“争霸事业”是以雄厚的财政基础支撑的!财政从哪里来?管仲不同意加重老百姓的负担,而是向“山”“海”要钱。《管子.海王》中指出:“唯官山海可也”!“官山海”就是由国家“开山”、“煮海”,开山就是开矿,开矿冶炼铜铁和铸钱。煮海就是晒盐。因为齐国地处东部沿海,山海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有条件开山煮海。“官山海”就是“国家盐铁专卖”,这比汉武帝时的政策提前了好几个世纪了……
五是军事上实行“兵民合一”的军国主义路线。“方伯”的责任之一是要“代天子征伐”,所以“争霸”肯定少不了战争!战争就得有兵员,兵员从哪里来?管仲实行了“兵从民中来”的“春秋军国主义路线”。春秋时,人分“士农工商”四类。管仲把全国分为21个乡,其中,由“工、商”阶层组成的乡6个,这6个“工商之乡”不征兵,只管负责“生财”;其余的15个乡由“士”加“农”组成,称为“士”乡,每5个乡出一万精壮之人组成一军,15个乡出3万人组成3万军兵,分为上、中、下三军。这三万精兵战时打仗、闲时种田,打仗、生产两不误!这一政策后来三国时曹操的屯田计就是从这学的,毛主席老人家也擅用此法,建国后的新疆建设兵团也是这个路子出来的……而以色列、韩国则实行“全民皆兵”制度,比管仲的又进一步了。管仲的“兵民合一”的路线之影响可谓深远。
六是外交上实行“结盟伐戎抑楚”的政策。春秋时代,各诸候国多如牛毛,在外交上如何处理好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事关“争霸事业”成败的关键!管仲根据“尊王攘夷”的战略思想,采取了与中原诸候结盟、向北征伐戎狄、向前抑制楚国北进的外交策略。辅助齐桓公先后9次会盟诸候,向南迫使楚国恢复了中断已久的向周天子进贡的礼仪,虽然进贡的东西只是一车“茅草”,但其政治意义非常巨大!向北先后灭了山戎和孤竹国,帮助被戎狄灭国的刑、卫两国恢复国家,使得戎狄再也无力像当年犬戎乱镐京一样侵略中原了,所以孔子曾称赞管仲:“微管子,吾其被发左衽矣。”
齐桓公大肚纳才,拜管仲为相后,管仲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和管理,只用三年时间,就使齐国“大治”,很快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然后成功争霸。
二、大胆起才——举火爵宁戚
在科举制度以前,就像“君位世袭”一样,重要人才也往往世袭!特别是东周那个奴隶社会,世袭还是非常重要的用人方法。因为官位的世袭导致了中国的贵族阶层一直到隋朝科举才被消灭!在春秋时代,官位世袭是非常正常的!
在春秋时代,官位世袭,既是制度,也是文化!生在那个时代的“小白”筒子,当然不能完全跳出这一人才使用的“桎梏”,老大死后,他第一个跑回来,想继承齐国诸候国君之位,就是鲍叔牙先去征求并取得“国、高”两大家族的同意和支持才当上齐桓公的!即位后,他当然要重用国高两大家族!事实上,他死后,也是依靠“国、高”两大家族在朝中的高官国懿仲、高虎的努力,才在死后67天被收尸入敛的!
但正如鲍叔牙所说,如果齐桓公只想治国,那么就用这批世袭的豪门望族的人才就行了!但如果要图霸,要当方伯,要平天下,就必须跳出“豪门望族”的圈子,去“士人(即读书人)”和“野人(即农牧渔民)”中提拔、选拔、任用更高层次的人才。管仲本来就是一个“士”,父亲死得早,我母亲相依为命!为了生存和鲍叔牙一起经过商,分红的时候要多分点;也当兵打过仗,打仗的时候冲在最后面、撤退的时候又跑在最前面!人家都笑话他“贪财怕死”,只有鲍叔牙说管仲不是怕死,而是因为要奉养老母,所以才在商场上多分红、在战场上跑得快!管仲说过:“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管仲后来当了个小官,并辅佐了公子纠!按照正常的程序是无论如何当不了相国的,但鲍叔牙的力荐和齐桓公自己的亲自面试,使得齐桓公下定决心破格升用管仲!破格破到什么程度?就是对管仲的任用和信任超过了当朝势力最大、历史最久的国高两大家族!齐桓公不仅大肚,而且在起用人才方面非常有魄力!这也是他能成为霸主的一个重要原因!
齐桓公不仅任用管仲,还采用了管仲的建议,在齐国实行人才选拔的“三选”制度。这个“三选”的人才选拔制度在《东周列国志》中没有阐述,但在《中国全史(3)》第一卷《中国春秋战国政治史》之“五、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中有详细说明,“三选”的大致环节是:一是各乡乡长,各属大夫将本乡、本属内有好学习、有才德和有武功的人才选出,推荐上报给国家,此为一选,又叫“乡选”;二是把各乡、属选出的人才分配到有关的部门实习做事,再从中考核选拔优秀者推荐上报给国君,此为二选,又叫“官选”;三是由国君亲自在“二选”推荐上来的人才进行面试、由国君当场提出一些治国理政的疑难问题,让人才说出解决办法,若国君满意其回答,便可任命为高一级的官吏,有的还可以做上卿的助手。这就是三选,又叫“君选”!这个“三选”制度为齐国国政的日常治理提供了足量的智力支持!
因为重视从“士人”和“野人”中选拔人才!有些暂时野外蒙尘的“明珠人才”往往会在不经意间闪耀出夺目光芒!齐桓公就上演过“举火爵宁戚”的美谈!
宁戚有大才,但出身低贱,本来只是卫国的一个放牛的牧民!不是齐国的,所以没机会参加齐国的“三选”!有一次宁戚在野外放牛,正赶上齐桓公带着管仲伐宋,管仲的车队在前面走,管仲在车子上听到有人敲着牛角、一边喂牛一边唱歌,听出来这个人与众不同,就停车与这个人交谈,发现是个大才,就告诉他齐桓公的车队在后面,写封推荐信给他,让他等齐桓公车队来了以后去投奔齐桓公,一定会得到重用的!这个人就是宁戚!宁戚也蛮有傲骨的,他在路边等了两天才等到齐桓公的车队浩浩荡荡地过来,他并没有递上管仲的推荐信,而是在路边一边喂牛(饭牛)、一边敲着牛角唱歌,歌词也是一些讽喻时事的内容,齐桓公果然被宁戚这个“民间歌手”的歌声吸引!就停车在路边对宁戚进行了“面试”,虽然宁戚说话很不给齐桓公面子,但齐桓公还是发现宁戚有真才实学,当时就大胆决定起用宁戚,宁戚这才把管仲的人才推荐函交给齐桓公!齐桓公根本等不及回朝给宁戚封官加爵,当晚就在自己宿营的寨帐内,点起火把到处找官服,并在火把灯烛下面,拜宁戚为大夫,与管仲同参国政!这就是齐桓公“举火爵宁戚”的用人佳话!宁戚也不负齐桓公和管仲的抬举,第二天就孤身一人跑到宋国,说服宋国的国君与齐桓公议和,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齐桓公“举火爵宁戚”,封官的是宁戚,收的却是天下各阶层人才的心!各种人才都向齐国涌来,最典型的就是卫国君位继承人开方,放着卫国的太子不当,跑到齐国来当齐桓公的臣子!齐桓公对人才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三、用人不疑——群力射天下
齐桓公之所以能成为春秋首霸,除了大肚雅量,敢用管仲这样来自敌对阵营、以及大胆起用出身低贱的人以外,还和他“用人不疑”的用才风格有关!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还是“用人要疑,疑人要用!”?到底哪个方法对,我们暂且不管他!但齐桓公奉行的是前者,至少他“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霸业,证明他这样“用人不疑”是正确的!
齐桓公“用人不疑”首先来自于他对管仲的面试。齐桓公花了三天三夜时间,对管仲进行了全面的面试!通过面试,确立了“争霸”这样的战略目标。但是齐桓公有些小缺点:一是好“色”,就是对女人比较感兴趣!二是好“田”,“田”就是“田猎”的意思,就是好打猎,或者说喜欢玩打猎!有一天,齐桓公就问管仲,自己的“好色”与“好打猎”这两个小毛病影响不影响称霸?管仲明确说不影响称霸!齐桓公又问:那什么才影响称霸?管仲回答:影响称霸有四点:第一点,不能发现人才;第二点,发现人才而不用;第三点,用了人才却不让人才担当重任;第四点,让人才担当重任,又用小人却制衡监督他,也就是只有“用人不疑”才能称霸!齐桓公当即就说“善”,然后就拜管仲为相国,把所有的国事都交给管仲来处理,尊称管仲为“仲父”,对管仲的宠信和授权超过了齐国“国、高”两大元老贵族,明确要求:齐国的所有大事小事,都要先告诉管仲,然后再来告诉齐桓公,国内的所有事情,授权管仲全权处理,管仲处理的结果就是代表国君的意见!齐桓公对管仲充分授权以后,自己乐得“泡妞打猎”,逍遥快活去了……哈哈!齐桓公对管仲充分信任与授权一事,《东周列国志》第16回“释槛囚鲍叔荐仲”中有精彩描述——他日,桓公又问于管夷吾曰:“寡人不幸而好田,又好色,得毋害于霸乎?”夷吾对曰:“无害也。”桓公曰:“然则何为而害霸?”夷吾对曰:“不知贤,害霸;知贤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复以小人参之,害霸。”桓公曰:“善”。于是专任夷吾,尊其号曰仲父,恩礼在高国之上。“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有所施行,一凭仲父裁决。”又禁国人语言,不许犯夷吾之名,不问贵贱,皆称仲,盖古人以称字为敬也。《东周列国志》第17回开篇还有更精彩的齐桓公“泡妞”的描述——乃委国管仲,日与妇人饮酒为乐。有以国事来告者,桓公曰:“何不告仲父?”
齐桓公“用人不疑”还体现在不听谗言方面。齐桓公既有管仲、宁戚、鲍叔牙等贤臣,也宠信易牙、竖貂等小人。这两小谗臣见管仲受宠,就在齐桓公面说管仲的坏话,大意就是:你国君大事也叫找仲父、小事也叫找仲父,长此下去,齐国人只知道有仲父、不知道有国君了!结果齐桓公大笑,曰:“寡人于仲父,犹身之有股肽也。有股脓方成其身,有仲父方成其君。尔等小人何知?”二人乃不敢再言。管仲秉政三年,齐国大治。髯仙(即冯梦龙本人)有诗云:疑人勿用用无疑,仲父当年独制齐。都似桓公能信任,貂巫百口亦何为?(见《东周列国志》第17回)
齐桓公“用人不疑”还体现在对宁戚的使用上。宁戚是卫国人,属于外来人才,会不会是卫国的间谍也不置可否?当时竖貂就建议齐桓公不要急着“举火爵宁戚”,说卫国离齐国反正很近,不如派人到卫国做个“背景调查”,齐桓公不同意,他说:宁戚这个人大气,做事不拘小节,在卫国说不定会有些小过错,得罪一些小人,如果“背景调查”查出有些小毛病,再任命他当官反而不光彩了……如果不用“宁戚”,这个人又是有真才实学的,放弃太可惜了……就这样义无反顾地连夜“举火爵宁戚”,拜宁戚为大夫!
管仲不仅是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还是一位优秀的“HRD”。他深深知道,要辅佐齐桓公称霸,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因此,在齐桓公“面试”时,就指出如果齐桓公要图霸,用人方面除了用他管仲以外,还必须用五杰。这五杰就是隰朋、宁越、王子成父、宾须无、东郭牙。然后一一指出这五个人的优点,以及适宜担任的高级管理岗位。齐桓公对管仲推荐的人才深信不疑,拜隰朋为负责“外交”的“大司行”、拜宁越为负责“农业”的“大司田”、拜王子成父为负责“军事”的“大司马”、拜宾须无为负责“司法”的“大司寇”、拜东郭牙为负责“监督并给国君提意见”的“大谏之官”。正是管仲和“五杰”组成强大的经营班子,齐桓公的争霸事业才蒸蒸日上!齐桓公“用人不疑”、利用人才团队的力量,群策群力,为自己射得了“霸主”天下!
齐桓公“用人不疑”不仅被传为美谈,而且助他成了霸业!与之相反的是,春秋和战国历史上,有许多国君因为对人才的猜忌和听信小人的谗言,而误国误事的!比如也算一代明君的秦昭襄王就是因为信谗而猜忌立下功盖奇功的武安君白起,并且逼得白起自杀,导致邯郸城三年没攻下。而赵国最后一个国君赵王“迁”因为听信郭开的谗言,怀疑李牧造反,秘密逮捕并杀害了李牧,中了秦国的“反间计”,导致自毁长城,国家灭亡!“霸主”与“昏主”,在这一点上不啻“天堂”、“地狱”之差!
四、从善如流——知错而后改
齐桓公之所以成为诸候中的一代明君,还在于他有“从善如流”和“知错能改”的优秀品质!
先说说“从善如流”的品质,举几个例子说明:
鲍叔牙深知道管仲的才能,管仲被装在囚车里押回鲁国后,鲍叔牙就向齐桓公推荐管仲,齐桓公说,管仲射我衣带钩,差点要了我的小命,我想起来就咬牙切齿,恨不得吃他的肉、剥他的皮!鲍叔牙说,管仲射你衣带钩是各为其主,这是忠臣的体现,如果国君你原谅他的不敬,重用管仲,管仲将为你射天下!齐桓公说,好吧,就听你鲍叔的,赦管仲无罪。光赦无罪不行啊,管仲的才能要用的!鲍叔牙又劝齐桓公,就是前面说到的,如果要治齐国,用鲍叔牙他们就行了,如果要争霸天下,必须用管仲。鲍叔牙还说出自己有5点不如管仲。齐桓公这次又听进了鲍叔牙的话,说,那就把管仲招来,我面试一下再说。鲍叔牙又劝说齐桓公,说你要争霸天下,必须吸引人才,要吸引人才,就得先重视人才,你国君如果能风风光光、恭恭敬敬地亲自去迎接管仲、拜请管仲出山,一定能树立“不计前仇、唯才是举”的明君形象。这一次,齐桓公再次听进了鲍叔牙的建议,沐、薰三天,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香喷喷地去郊外迎接管仲。在对待管仲的态度上,鲍叔牙三次劝谏,齐桓公都听进去了,态度从一开始的要“食其肉”转变为“赦其罪、招唤之、沐薰三日而迎之”,体现了一个明君从善如流的优秀品质。
齐桓公要争霸天下,管仲给他出了一大堆主意,其中特别强调要“诚信”!本来就挺豁达大度的齐桓公牢牢记住了这句话,在九合诸候的过程中,他“诚信”的举动简直超过了管仲和我们大家的想像,随便举几个小例子说明一下:
第一次北杏会盟诸候,齐桓公约了七八个国家参加。结果鲁国国君鲁庄公没来,齐桓公和管仲就带着四国联军灭了鲁国的邻居随国,把军队驻扎在济水边上,要求与鲁候鲁庄公会盟。鲁庄公惧怕齐国等四国联军的兵威,带着在乾时大战中打了败仗的曹沫一齐出席在济水边一个叫“柯”的地方举行的会盟补盟仪式。在会盟当中,鲁国的曹沫出其不意劫持了齐桓公,用剑架在齐桓公的脖子上,要求齐桓公答应退回乾时大战时侵夺的鲁国汶阳的土地。齐桓公答应以后,曹沫就放了齐桓公,齐桓公的部下王子成父等猛将就忿忿不平,要求脱险后的齐桓公不要退还汶阳之地。齐桓公说我已经答应了曹沫退地了,怎么能反悔呢?那不是太没有“诚信”了吗,必须退地!结果补盟结束后,就把地退了!齐桓公这一诚信举动一下子赢得了天下诸候的心,天下诸候特别是中原诸候都对齐桓公心服口服,以后再有会盟,没有哪个诸候不来了!八国联军征伐楚国时,许国国君抱病参加,结果死在前线!这说明齐桓公听从管仲建议,以诚信待诸候换得的威望有多高?
齐桓公从善如流还体现在“尊礼”方面。周礼有个规定,诸候送客人不能出自己的国界,出了就相当于侵犯别国领土,是无礼的举动!一次,齐桓公应燕国之邀,和管仲带着三万精兵,冒着生命危险北伐侵略燕国的山戎和孤竹国,灭了这两个国家后,把这两个国家500多里的土地全交给燕国管理。燕庄公为了感激齐桓公,一路相送舍不得回去,一不小心进入齐国领土50里,这是失礼的举措,齐桓公为了让燕庄公不失礼,竟然把那50里的土地割给燕国,把燕庄公感动得眼泪哗哗的……在那个地主筑了一座城,命名为“燕留”,取齐桓公留“德”于燕国的意思!齐桓公从善如流尊礼还有一个举动,就是在九合诸候之后,想到泰山封禅,“泰山封禅”在古代只能由天子来做,齐桓公要“封禅”,明显越礼!管仲就苦口婆心劝说齐桓公,大意就是,封禅要顺天意,以前天子封禅时,肯定会出现一些祥瑞之物,比如麒麟啊、凤凰啊、奇花异草啊,现在这些祥瑞之物一个没有,相反却有生出一些乌鸦、野草等不祥之物,这种情况下去封禅不是惹天下人笑话吗?齐桓公想想也是,就罢了封禅的念头了!继续“泡妞打猎”去了……嘿嘿
齐桓公从善如流的另一个表现就是知错即改!齐桓公拜管仲为相,一开始并不是全听管仲的,当他听说鲁国要来打齐国时,要先发制人,派兵先打鲁国,管仲说,军事国政还没定下来,现在不宜发动战争,齐桓公不听,派鲍叔牙领兵去打,在长勺这个地方与鲁国军队相遇,结果鲁国运用曹刿的计谋,“一鼓作气”,打败了齐军。“长勺之战”是一个鲁国以少胜多的战役,毛泽东主主席非常重视,把他的经验吸取到红军和人民解放军的作战方针中来。中学课本也收录了《左传》中记载这次事件的《曹刿论战》。长勺之战后,齐桓公非常后悔不听管仲之言,此后就对管仲言听计从,并把整个国家全部委托给管种和他的经营团队管理,自己整天就“泡妞打猎”,结果管仲只用三年就使齐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为自己的争霸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齐桓公一生,两次不听管仲的逆耳忠言:第一次,就是长勺之战,齐桓公主政后第一次出国作战就以失败告终,但历史后来给了齐桓公改错的机会。第二次,就是管仲死前,病榻论相,要求他死以后,一定要把“易牙、竖貂、开方”三个有品德恶劣的“问题员工”赶走,齐桓公这一次没听管仲的,结果就是自己最后被活活饿死在高墙之内,67天没人收尸,落得个凄凄惨惨地下场!
齐桓公虽然晚年“老年痴呆”,犯了个大错误!但瑕不掩瑜,他任用管仲等高级人才,从而富国强兵、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争霸”伟业却永载史册!他在争霸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后来的霸主们望尘莫及的……他不仅是春秋第一个霸主,也是成就最大的霸主!冯梦龙用诗概括了齐桓公辉煌的一生——“姬辙东迁纲纪亡,首倡列国共尊王。南征僭楚包茅贡,北启顽戎朔漠疆。立卫存邢仁德著,定储明禁义声扬。正而不谲《春秋》许,五伯之中业最强。”(《东周列国志》第32回)
附:《读“东周”话HR管理》系列链接:
作者: 海之怀抱 时间: 2011-12-5 02:10
本帖最后由 海之怀抱 于 2011-12-5 08:49 编辑
沙发 睡觉啦 明天看
呵呵犹如看一部电影似的,酣畅淋漓
历史每次翻看都有不同的感觉
作者: 锡城风 时间: 2011-12-5 07:52
坚决支持云叔。。。
占楼细品,。,,
作者: LiuLiu168 时间: 2011-12-5 08:01
看了一半,晚上继续看,哈哈!!
作者: yytyuxi 时间: 2011-12-5 08:07
先收了,详看后再做评价
作者: 常诚 时间: 2011-12-5 08:54
{:5_228:总是很给力!
作者: beeyao 时间: 2011-12-5 09:03
一早上班就上来补习啦~
作者: sh1985l 时间: 2011-12-5 09:08
云叔的大作又来了,好好看看,哈哈
作者: 威哥1号 时间: 2011-12-5 09:22
先占位,回家拜读!
作者: markkk2010 时间: 2011-12-5 09:29
学长,收藏了!
已经加分呵呵呵!
牛!
作者: 愤怒的小火车 时间: 2011-12-5 09:44
历史上厉害的谋士,基本都是洞察人心和人性的高手,放到现在,肯定都是顶级的招聘经理
作者: yaoming3 时间: 2011-12-5 09:55
本帖最后由 yaoming3 于 2011-12-5 09:56 编辑
怎么说呢,我不相信齐国只有一个管仲最有谋略。管仲也有门徒的,那个时代流行收门徒的。齐桓公用管仲成为了佳话,管仲作为首席人力官,在用人方面一定也有一套,我觉得他们俩的用人能力不分伯仲吧。管仲在有生之年没有把团队里的不良分子剔除干净为日后桓公的不得善终埋下了隐患,当然,团队里只要有好员工,必然相对的有坏员工,永远也剔除不完的,管仲肯定深知此理。
天下风云出我辈,
一入江湖岁月催。
皇图霸业谈笑中,
不胜人生一场醉。
作者: 看见你就头疼 时间: 2011-12-5 09:59
坚决支持
作者: yaoming3 时间: 2011-12-5 10:10
三馋臣方面,管仲死的早,得了善终了。如果能临死前杀了他们仨,其实也没什么。秦朝李斯就因为立场不坚定结果被赵高杀了,两者共同的都赔进了一个王朝。可惜啊。
作者: 一叶碧云 时间: 2011-12-5 10:16
yaoming3 发表于 2011-12-5 10:10
三馋臣方面,管仲死的早,得了善终了。如果能临死前杀了他们仨,其实也没什么。秦朝李斯就因为立场不坚定结 ...
三馋臣也是有点歪才的……管仲在时,有管仲管着、这叫有问题的员工监督用!管仲如果后死,三馋臣先死,就不会出现后来的乱政现象了……可见,根本原因还在于监督不力!根子在制度上:)
作者: yaoming3 时间: 2011-12-5 10:24
一叶碧云 发表于 2011-12-5 10:16
三馋臣也是有点歪才的……管仲在时,有管仲管着、这叫有问题的员工监督用!管仲如果后死,三馋臣先死,就 ...
管仲可能没培养好接班人,可惜,很多领导都不会培养接班人,继续监督有问题的员工。
作者: qd991 时间: 2011-12-5 10:25
开个讲座吧
作者: wh343766761 时间: 2011-12-5 10:31
云叔,我很老实的说,我没看完;但我收藏了
作者: 闲云漫步20090925 时间: 2011-12-5 10:31
先占个位置慢慢细看
作者: csm8099 时间: 2011-12-5 10:54
谢谢,辛苦了。静静地拜读。
作者: 五月好时光 时间: 2011-12-5 11:34
抽空一口气看完,既补充了历史知识,又如小说般精彩,收益颇丰!感谢碧云老师!
作者: 蟹蓝 时间: 2011-12-5 11:46
齐桓公的用人还是很有水平的,可惜管仲走的早,要不也不会最后晚年不保.
用人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比较欣赏曹操的用人之道.而且还要放权,要人才自己来发挥,不要怕失败了,平时失败了,关键时刻才能顶得住.不过像这样的领导貌似现在很少了....
春秋战国时期真不愧是人才发展的黄金时代阿
作者: 小小Grace 时间: 2011-12-5 11:50
真好看,看到中间开了个小差,但是没跑题,哈哈,我在想若我是管仲,领导天天啥不干,都来找我,我肯定烦死了,哈哈,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若真有这样一个领导赏识信任,还真是很有激情去干的,修身修身,等待时机,哈哈哈!
作者: 大眼睛国王 时间: 2011-12-5 13:06
我先来占个座,上班忙个,下班再细看。
作者: yytyuxi 时间: 2011-12-5 13:56
昨天在家看了一场电影“鸿门宴”,场面和情节不必说,在这主要说一点:用人不疑。张良用“离间计”把亚夫范增从项羽身边清走,使其孤苦而死,却没有想到范增离走之前给项羽留一锦盒,最后想当然落入刘邦手中,给自己招致杀身之祸,这就想剧中一句台词“有一种棋局叫两败俱伤”。
影剧中虽然与正史有较大出入,但有一定现实意义,揭示在管理过程要大胆用人,更要用人不疑。
作者: 乌日娜 时间: 2011-12-5 14:50
学习了!
作者: 榆杨 时间: 2011-12-5 15:26
经典
作者: 碧池生春草 时间: 2011-12-5 16:38
我要慢慢学习
作者: 少寒 时间: 2011-12-5 16:47
一叶碧云辛苦了,帖子分析得很深入,很精辟哦
作者: qangel 时间: 2011-12-5 18:41
留座,慢慢看
作者: 上善若水2010 时间: 2011-12-5 19:41
成就齐桓公伟业的,管仲功不可没,但在纳贤集才的用人策略方面却是要得益于鲍叔牙的无私与胸怀。如果没有管仲,作为曾经出生入死保主救世的左膀右臂,齐桓公必定应该重用鲍叔牙。但鲍叔牙却能举贤下士,主动举荐管仲,胸襟博大可见一斑啊。
越来越入迷碧云前辈的历史与管理了,非常感谢分享。
作者: 一叶碧云 时间: 2011-12-5 20:14
上善若水2010 发表于 2011-12-5 19:41
成就齐桓公伟业的,管仲功不可没,但在纳贤集才的用人策略方面却是要得益于鲍叔牙的无私与胸怀。如果没有管 ...
齐桓公本来确实是要拜鲍叔牙为相的!但是鲍叔牙不受,极力推荐管仲出任!从这个角度看,鲍叔牙倒是一个好“猎头”:)但管仲死后,齐桓公还是任命鲍叔牙为相:)鲍叔不仅是胸襟博大,最重要的是正直无私!事事都以国事为重!非常非常难得:)
作者: 糖糖2003 时间: 2011-12-5 21:17
对历史方面糖糖还真是比较弱智
谢谢云前辈的每一次精彩分享
作者: 大眼睛国王 时间: 2011-12-5 22:25
终于看完了,齐桓公治国和现代管理结合的太好了,深受启发。
如果我们企业里的几个角色是以下人物何愁企业不会做强做大!
企业的老板--齐桓公
HR----------- --鲍牙叔
企业的CEO---管仲
大师啊,你的大作,偶还要细细品品,感觉此作做为培训教材,给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作者: 碧池生春草 时间: 2011-12-5 22:46
管仲回答:影响称霸有四点:第一点,不能发现人才;第二点,发现人才而不用;第三点,用了人才却不让人才担当重任;第四点,让人才担当重任,又用小人却制衡监督他,也就是只有“用人不疑”才能称霸!
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一来,碧云老师已经讲得很精彩,二来,点评分析非常到位,比自己看历史书强多了;单从齐桓公用才来说,他确实把人才之所用发挥到了极致,把他个人和人才的品性留传成历史佳话,从这一点看出人才影响和决定了组织的兴衰,但组织只依靠人,那肯定做不到基业长青,楼上几位筒子说到了三个谗臣,碧云老师也提到了制度的问题,管仲扶持了齐桓公在春秋时代青云直上霸主地位,之后为组织未来的社稷,管仲做了多少的规划?对于接班人计划,他又做了些什么?希望碧云老师也能给我们再补补课。另外,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得以迅猛发展,奠定了中国儒墨道法文化的基础,也与当时诸候们开明的做法,四处召良纳士有关。一个混乱的环境,一个竞争的环境,一个人才辈出的环境。
作者: ~~#幽蓝#~~ 时间: 2011-12-5 23:57
偶终于看完了,最近都没啥时候来了
作者: LiuLiu168 时间: 2011-12-6 22:22
终于看完了,好多历史不清楚,太悲催了,算是学习了!!
作者: 一叶碧云 时间: 2011-12-6 22:33
本文所涉及的历史,一般都有交待:)有没交待的请指出来,偶再交待
作者: 江口荣芥 时间: 2011-12-8 08:49
再来,期待第四集
作者: vikinlily 时间: 2011-12-8 08:59
总是能够在历史故事中找到管理的真谛~~~
作者: 五月好时光 时间: 2011-12-8 09:13
五月好时光 发表于 2011-12-5 11:34
抽空一口气看完,既补充了历史知识,又如小说般精彩,收益颇丰!感谢碧云老师! ...
谢谢碧云老师发奖金!我不嫌少哦!
作者: cy4567 时间: 2011-12-8 21:04
云叔这么多加分,我就不给分了,顶一下
作者: Superion 时间: 2011-12-8 21:48
写的太宏观,太磅礴,我思想狭隘,看不进去。
作者: wuqi062 时间: 2011-12-8 22:18
云叔出版,绝对收藏。
作者: 小妮子--Grace 时间: 2011-12-8 22:28
云叔,我来啦,哈哈支持狂顶
作者: haoed 时间: 2011-12-8 22:36
这是相当的给力啊,学管理的同时学历史~
作者: 小妮子--Grace 时间: 2011-12-8 22:37
云叔,俺能一上线拜读大作,两眼早已视线模糊呀
作者: 小妮子--Grace 时间: 2011-12-8 22:45
在电脑上,哈哈
作者: 一叶碧云 时间: 2011-12-8 22:48
小妮子--Grace 发表于 2011-12-8 22:45
在电脑上,哈哈
呵呵……现在是IE几啊?找到组织的感觉爽吧?
作者: 乐桃儿 时间: 2011-12-9 00:05
看完咯再睡觉的。。。
作者: sungy03 时间: 2011-12-9 08:13
云叔大作,有感而发:“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起初认为是一种对于神权皇权的尊崇和恭维,其实更重要的是寄托了黎明百姓满朝文武对于圣明君主的期待和祝福,祝愿保持励精图治、富国强兵的君主能够长生不老永葆青春才能使国家的战略定位、政策、法令等连续、贯彻到底,才能杜绝党群、诸侯、宦官、皇戚之乱,战争的荼毒,经济的衰败,社会的动荡,才能保证天下之人丰衣足食平安无忧,才能、、、、、、;
在封建制度一人天下的制度下,大家只能祷告贤明的君主,从人治到法治,乃至到今天的公司管理,CEO的更替如何才能复制管理者的精神,复制成功的模式,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太难了。
作者: jifengju 时间: 2011-12-9 08:32
云叔威武哈
作者: bigbig009 时间: 2011-12-9 08:43
一叶碧云 发表于 2011-12-5 10:16
三馋臣也是有点歪才的……管仲在时,有管仲管着、这叫有问题的员工监督用!管仲如果后死,三馋臣先死,就 ...
老云,恕吾愚见,根子在人...制度不过是辅助物....
治国同经营企业一样,最亮领导者决定整个国家或企业的走向,能共苦不能同甘的领导者太多了.飞鸟尽,良弓藏.....
碰到一个好领导,能让你善终,碰到不好的,头就没了.老板在创业时期,人才勿容置疑是最重要的,不管是刘桓公还是秦孝公,想搞大国家的都会憋着气对人才最大限度的让其发挥,但过了创业期,领导的想法就不一样了,守业的时候人才就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政治力量的平衡....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起创业的元老越往后一般都在局外的原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哈哈...
作者: fuzingzing 时间: 2011-12-9 09:22
齐桓公两次不听管仲的忠言逆耳,让我想起楚霸王项羽不听亚父建议,最后落得个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的结局。
作者: fuzingzing 时间: 2011-12-9 11:49
fuzingzing 发表于 2011-12-9 09:22
齐桓公两次不听管仲的忠言逆耳,让我想起楚霸王项羽不听亚父建议,最后落得个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的结局。 ...
呵呵,悲剧就此而产生了。
作者: loulan777 时间: 2011-12-9 17:00
支持精彩文章,慢慢品读。
作者: 宝梅宝 时间: 2011-12-9 18:02
不错不错!!
桌面壁纸xptheme.com.cn
作者: 一叶碧云 时间: 2011-12-10 08:44
宝梅宝 发表于 2011-12-9 18:02
不错不错!!
欢迎砸砖
作者: 莉惟 时间: 2011-12-10 11:54
系列连载真的不错
作者: 宇煜 时间: 2011-12-10 14:26
亚亚,啥时整个反面管理教材啊,让我们可以辩证地看待历史的同时也同时能吸引教训。
作者: xiaoqi0424 时间: 2011-12-15 10:51
给力。
作者: 海之粟 时间: 2011-12-17 16:43
太有才了
作者: 海之粟 时间: 2011-12-29 11:14
本帖最后由 海之粟 于 2011-12-29 11:19 编辑
yaoming3 发表于 2011-12-5 09:55
怎么说呢,我不相信齐国只有一个管仲最有谋略。管仲也有门徒的,那个时代流行收门徒的。齐桓公用管仲成为了 ...
确实是
作者: 海之粟 时间: 2011-12-29 11:14
本帖最后由 海之粟 于 2012-1-2 21:18 编辑
一叶碧云 发表于 2011-12-5 10:16
三馋臣也是有点歪才的……管仲在时,有管仲管着、这叫有问题的员工监督用!管仲如果后死,三馋臣先死,就 ...
其实,管仲也知道小白不会把几个哄他开心的厨师之流干掉,但是建议还是要提的,如果少了那几个人,小白的生活就乏味了很多,但不至于下场凄惨;如果不干掉,小白的生活很滋润,但是下场凄惨。如果管仲在世之时就把这几个人干掉,就没法验证管仲病榻忠言的正确性。管仲肯定有能力也有办法把那三个人干掉,只是尽人事知天命而已。
"亲贤人,远小人“,一般的政治家基本会采取这样的策略,因为小人与贤人君子是相对概念、是矛盾的双方,另外小人谗臣属于无限供给,君主对小人的需求也是无限无止的。
作者: 海之粟 时间: 2012-1-2 21:18
本帖最后由 海之粟 于 2012-1-2 21:25 编辑
感觉没说清楚,又补充了几句
作者: shadow8512 时间: 2012-1-5 21:50
支持,感谢在这里学到更多的东西
作者: 求道者 时间: 2012-2-22 16:19
厉害啊
作者: 海之粟 时间: 2012-3-27 15:16
温故知新
作者: 3710gztbabc 时间: 2012-4-1 22: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1m4l345d09 时间: 2012-4-8 16: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k5000518 时间: 2012-4-17 13:06
楼主的大作又来了,好好看看
作者: maggie_w 时间: 2012-4-17 14:01
齐桓公果然会当领导~会识人,懂用人,且能驭人。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