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调节变量、中介变量同时为控制变量如何画模型图? [打印本页]

作者: zhouluyang    时间: 2012-1-6 14:00
标题: 调节变量、中介变量同时为控制变量如何画模型图?
本帖最后由 zhouluyang 于 2012-1-7 14:36 编辑
+ ^9 j7 g0 o8 L* ^+ K, O8 N+ O5 Y% Q- I7 q0 v

3 }; Y1 O1 Z0 R! W/ c
一、中介变量同时为控制变量的情形
7 x3 {( u" J- `0 k6 A. G5 ^
假如,Y为应变量,X为自变量,研究目的在于考察X对Y的影响。已有的研究表明,M是对Y有显著影响的重要变量,因此在考察X对Y的影响的时候,须将M纳入以控制变量一起考察;另一方面,按已有的研究推断,X除了可能对Y有直接影响外,还可能通过K对Y有间接影响。

# D9 Q' Z6 \6 u+ X6 u, U, n
由于这里,X与M均为自变量,但我们的研究目标仅仅在于考察X与Y之间的关系,故称X为“目标自变量”。

9 s. V5 C2 F4 d! p7 a
如此,概念模型如何画为好?
[attach]289936[/attach]
我个人观点,图1已经充分表达了这种情形。因为图1的代数式为:[attach]289937[/attach]
# E7 K; i* b6 `) h( F
其中,方程(1)表达了:M作为研究X与Y关系时的控制变量加以考察(当然,如果没有相关的研究背景,方程(1)可以作多种解读,如同时将X与M作为目标自变量考察它们对Y的影响,又如将X作为控制变量而考察M对Y的影响等。)。而方程(2)表达了:M为X的中介变量。
+ \# L$ e' @7 t/ P3 D3 }) `$ K6 \6 d7 P
在平常,我们考察X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时,画的就是图1的概念模型。由此,我们可知,在这个时候,我们在考察X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同时,实际上同时也将M作为控制变量加以考察了。

$ {0 W9 E% B" Z2 H3 \/ b- I
或者说,以X为目标自变量、M为中介变量的图1,其实表达了以下几层含义:(1)X可能对Y存在直接效应,即c可能显著不为0;(2)M可能是X与Y之间的中介变量,即X可能对Y存在间接效应,即可能a显著不为0以及其它一些可能的条件;(3)M可能对Y存在直接效应,即M可能是考察X与Y之间关系时的一个控制变量,即b可能显著不为0。
$ D- {- Z* m1 U% t# s7 a0 R- S$ ]
二、“被调节变量”同时为控制变量的情形
0 N& e* k' ^  ?7 H7 ]9 C
假如,Y为应变量,X为自变量,研究目的在于考察X对Y的影响。
3 `5 B% z; `- m& n  ?# q8 Q
已有的研究表明,K是对Y有显著影响的重要变量,因此在考察X对Y的影响的时候,须将K纳入作为控制变量一起考察。另一方面,按已有的研究推断,X与K可能对Y存在“合力”作用,即X与K同时在一起会对Y产生影响。

9 x" s2 A4 X% v/ T0 e, l4 ?$ O
如此,概念模型如何画为好?
& l$ f& {8 a$ b7 H+ V
我个人观点,图2已经充分表达了这种情形。理由如下。

# ^) B# a" b1 v/ i! M7 E" K
由于X与K可能对Y存在“合力”作用(尽管“合力”作用的情形可能是调节效应也可能是中介效应,这里我们只考察调节效应的情形),这种情况下,理论上,可能有两种调节效应的情况存在。第一种是X对K与Y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即(X发生变化时)在X的不同水平上,K对Y的影响不同。第二种是K对X与Y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即(K发生变化时)在K的不同水平上,X对Y的影响不同。尽管在统计处理的时候,这两种情形没有区别,即两种情况均按交互效应加以处理,即以乘积项加以处理(即如图3所示,Y=F(X, X*K, K)),但在理论上,我个人认为,说明到底哪一个是调节变量是有必要的。

2 Z' o& Z, [/ M0 M0 Q
这里,由于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X对Y的影响,而K作为控制变量。因此,K在这里的地位相当于“外生变量”;或者说相当于数学上,假定K不变,对X求偏导:Y=F(X, K)我们的目标是考察X对Y的影响,即求[attach]289938[/attach]。因此这时,取X为调节变量在理论上更有意义、管理实践上更有操作性;或者说,我们要考察的是,一方面,X如何直接影响Y;另一方面,考察X对K与Y的关系的调节效应,或者说,当X在不同的水平上变化时,是否会对K与Y的关系产生影响。

6 _$ q* m! Z2 f/ W( q
相反,如果以K调节X与Y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按这里所假设的研究背景下就不太合适了。因为图4中,考察K如何调节X与Y之间的关系,这就意味着将K作为研究的对象了,即将K作为目标自变量;而在这里,K仅仅作为控制变量出现,目标自变量只有X一个。

, L1 K; n- M- X$ U4 a6 q2 F9 b" e& |
问题:

% c- n# F, _# T4 ^6 o  x
以上理解是否合适?向Kenny及各位求证,恳请答复。

作者: zhouluyang    时间: 2012-1-7 00:04
Kenny,为何路过不答复?难道我写得太复杂?: j9 {+ J& w7 t
我时时在看。。。。
5 ~, a+ @3 l6 p6 g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12-1-7 18:50
我看没有这么复杂吧。如果我要画控制变量,我会用一个曲线的双箭头。这样代表他们有关系,但是我不知道他们的实际关系是什么。简单的控制如左图,你说的调节变量如右图吧。6 E  P4 h! N, {
[attach]289966[/attach]
作者: zhouluyang    时间: 2012-1-7 18:57
先谢谢,再慢慢捉摸。
作者: zhouluyang    时间: 2012-1-7 19:07
Kenny,我感觉你这是在画结构方程建模即SEM中的路径图。4 a4 c) y, ^2 ?/ P) m2 m4 z" |
而我所要画的图,是提出理论假设阶段的概念模型图。
* ?8 {/ D3 w: @& c" K9 [+ o, w通常,我们在论文中,所画的概念模型图,没有看到双向箭头的呀。
7 \) L# x  [& A如果我在上面所说的情形下,试问,概念模型图,应该如何画?
" H% }& H  o) ~2 m% V(我不知道我所的,是否能让你明白?毕竟,你一直在国外,对国内的语言已经不太能懂了。)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12-1-7 21:14
zhouluyang 发表于 2012-1-7 19:07
* W7 G8 u9 `# Y% t+ n# y9 y* }Kenny,我感觉你这是在画结构方程建模即SEM中的路径图。
; K1 v/ Q- v% Y. G3 Z- \0 U而我所要画的图,是提出理论假设阶段的概念模型图。 ...
, Y$ a2 Q: i) \7 C$ Y
你说的对,我不知道什么叫概念图。无论如何,所谓 “控制”, 就是这个变量 “不在你的模型之中”。不然的话,你就是把它包括在你的模型内,而不是“控制”它了。既然不再模型之内,很多研究人就不会把他们画出来,免得麻烦。只是在做统计分析的时候把它们的协方差 “partial out” 就算了。你是硬要我画出来,所以我就用弧形的双向箭头了。6 y- Q+ U3 c# ]9 F+ b" P5 j

6 Q  x- p) @+ F8 ?+ b. P$ |注:我在上图画漏了一条从 M到 X->Y的线。对不起。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12-1-7 21:14
zhouluyang 发表于 2012-1-7 19:07
# ]$ f' J, {' p) {, P( nKenny,我感觉你这是在画结构方程建模即SEM中的路径图。  b) p9 q5 S6 p; M' d! @
而我所要画的图,是提出理论假设阶段的概念模型图。 ...
" x  ]* P# j- D8 D
你说的对,我不知道什么叫概念图。无论如何,所谓 “控制”, 就是这个变量 “不在你的模型之中”。不然的话,你就是把它包括在你的模型内,而不是“控制”它了。既然不再模型之内,很多研究人就不会把他们画出来,免得麻烦。只是在做统计分析的时候把它们的协方差 “partial out” 就算了。你是硬要我画出来,所以我就用弧形的双向箭头了。
8 }6 l2 i& \  [4 ]) }3 l* T* Q" S# Q# \: P
注:我在上图画漏了一条从 M到 X->Y的线。对不起。
作者: zhouluyang    时间: 2012-1-8 14:17
本帖最后由 zhouluyang 于 2012-1-8 14:36 编辑 ! G6 d$ L$ `" Y( k* i
! o4 p1 _; l5 \' z
“无论如何,所谓 “控制”, 就是这个变量 “不在你的模型之中”。不然的话,你就是把它包括在你的模型内,而不是“控制”它了。既然不再模型之内,很多研究人就不会把他们画出来,免得麻烦。只是在做统计分析的时候把它们的协方差 “partial out” 就算了。”5 a5 ~6 ^% D" {5 {+ K
+++++++++++++++++++++++++
9 c+ V1 l( K5 |2 N( q( t' e- n我要的就是这句话。太感谢了。我舒了一口气了。这句话,温暖了我好多小时啊!: D' O2 C( A" k+ G% Y# |- Z+ q
++++++++++++++++++++++++++++++
& y, K* D& f/ o. m7 d那么,我现在这样表述,请问Kenny,可否?
1 N) v' @( \& E0 y( @& T假如我的研究目标仅仅在于探讨X与Y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发现其中存在中介变量M与调节变量C;这当中,我研究M的中介效应与C的调节效应,其实还是为了探讨X对Y的影响这一基本的研究目标。
: X2 w! q4 a+ f1 |因此,事实上,我同时也进入了这样的研究状态:“在K与C同时存在的情况下,考察X对Y的影响”。0 M. I: E! q5 S* ~# Q7 ?
因此,我的观点是:这里,K与C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在研究X与Y之间关系的时候”的控制变量。我这个观点,有道理不?
作者: zhouluyang    时间: 2012-1-9 23:02
) {. i  o$ L6 `+ ~9 s3 e) G; Q" E
+++以下是Kenny的邮件回复+++++++++++++++++
4 l/ j0 B- p% C) q# L* p/ E  \* L我对你讲的有点保留:
6 ?/ }9 w$ @/ l* d* V: \" j
9 d) Y; a# l7 K% K1. 既然你已经知道了他们(X,M,C,Y)的关系,干嘛还要逃避,不去把M和C放在模型里呢?模型越精确,估计也越清楚。/ ]2 ?! n8 z) f+ U2 e

: {/ Z$ k! H  Z* ]" J1 L! k( F2. 现在已经没有人接受X与Y的关系这么简单的模型了。你相信你所对C与M没有兴趣,评审就接受单是X影响Y这么简单的关系吗?
7 c  j5 M5 m6 e+ Z
作者: hao880208    时间: 2019-9-21 12:42
zhouluyang 发表于 2012-1-7 00:04 ! Z+ |1 m) q4 H" O
Kenny,为何路过不答复?难道我写得太复杂?
. U7 x' @8 j2 Y% Z% ?我时时在看。。。。

7 j2 M% t7 `0 M1 o; p2 ]8 b请问当控制变量和中介变量是同一个变量的时候,如何用温忠麟(2004)的中介效应检验流程进行检验,这样的话检验综合效应的第一个方程式和问题中的(1)相同了。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