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群聊:开工不足而产生的生产援助成本如何分配? [打印本页]

作者: 常诚    时间: 2012-1-8 20:06
标题: 群聊:开工不足而产生的生产援助成本如何分配?
本帖最后由 常诚 于 2012-1-8 20:07 编辑
8 p: z+ D9 V4 b: x5 N: V  I1 d3 p- ], W- J# h
以下内容,是中人网HR实战技术菩提交流群聊的内容,感觉有必要拿到论坛来再次分享和讨论,故而分享在这里。
6 P1 T2 Y) f4 u6 f# i5 q2 l
, J5 Z: B; E) R. x( Y! v
问题提出:
! U" Q6 }8 ~4 h7 Q请教个问题:公司下属的三分厂,在开工不饱和的情况下,派遣员工到兄弟单位一分厂干活。因为公司实施了“人工成本占产值比”这个财务指标,所以很明显,生产援助时三分厂增加了人工成本却没有增加产值。9 t- V: `6 R* W! Z. U, x
请问大家,生产援助时的人工成本该怎么分配才比较合适?) ~6 ?' m4 s, v7 _, S
(公司现行政策是“将生产援助工人的90%人工成本计入一分厂,三分厂承担10%”。但三分厂不满意,因为他付出了10%的人工费用却没有获得任何产值收益,必然导致奖金减少。)
# \0 C9 Q2 W6 C9 _) o6 z
常誠:
; ]8 M; }5 j& a/ C5 f你说解决了,如何解决的?
/ E; y% s+ f  G/ u$ x/ g- t7 k
雅虎:
! z  F, W8 f- g& N9 b, v1.生产援助时产生的人工成本,90%由被援助生产厂承担,10%由公司承担。(生产厂之所以不承担100%,因为前来支援的工人,熟练程度不够,不能达到生产定额)
+ n8 }- E, M+ w2.停产期间组织培训和文体活动,人工成本由公司承担,不纳入生产厂绩效考核;培训由制造中心和HR部共同承担;文体活动由工会负责组织。
$ f" M: ?6 }0 P) W' }( p' W% o3.制造中心统一安排、调剂,导致生产厂夜间加班人工成本增加的,增加的50%加班工资由制造中心承担。
$ W. K/ t- H# ~" }9 m  比如:按照制造中心要求,三分厂将5个白天班能完成的工作量,压缩到4天(白天8h+晚上2h)完成,导致人工成本增加 △y=2h×4天×7.58×0.5=30.32元/人,将由制造中心承担。
0 N8 c4 A+ O" e2 E9 U
宅人:
( C" }# u! O7 z# [$ j6 _对百分之十不很合理的现象如何解决呢
常誠:9 G8 E* v4 E+ R8 ]* Q8 ~
上面的这个问题,你的1、2、3都是一个办法: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1 Y; R+ U) C. q2 r  T5 `% D雅虎:
( M- E" [& T3 f3 e6 _* S) v解决的是一个比例分摊的问题,呵呵。群主,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请指点
8 c# Q+ f. u9 a. S- b7 q- d
常誠:
4 V# b+ j% U$ m) g: i1 A, M活动费用由公司承担,不纳入生产厂考核,意思就是:生产厂不是利润中心,这是不符合要求的。
4 D* N3 q$ j# _0 b就像那个啥:一家人,哥哥有钱,就对家和父母多给点多孝敬点,弟弟穷就不给父母孝敬。9 }8 J7 o+ U3 K+ M8 V
是不是这样的?+ ?( q- \9 ~" `- d' v0 A, A
如果这样的话,是不是对弟弟娇生惯养了?永远也找不到利润产生?4 o) _3 s0 u! {( i' T
反正弟弟也想对啊,我穷嘛,穷去哪里找钱?1 M5 o9 C: ~, Y2 p" ~' \
所以,我倒是认为,考核的指标是对的,但是处理方式是不对的。
4 y, t" Q3 e& ^7 o; J1 f. N
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前提是开工不饱和,那么,支援是应该的,但是生产厂要产生利润,那就得自己想办法。让自己饱和。
  h1 Z6 [+ a, _5 N9 u7 Q
雅虎:( X( l: @: k0 N! T- }9 Q8 I0 ?
有道理。
. |. i# ]; ~6 }( ^) O/ L
常誠:. V" e" S8 S9 P5 y9 y
也就是说,我主张还是给生产厂考核,至于解决措施,那是生产厂的事情,倒逼的形式让自己的人工成本降低- O; F* K: ]" G1 b
雅虎:6 W( b, L+ D- F$ D. a; \5 I
三分厂去生产援助其他分厂,不产生额外成本和产值,但被援助分厂和公司的产值会增加;三分厂如果仅仅是培训,三分厂、被援助分厂和公司的产值都不会增加,但如果培训得力,则会提高工人的劳动技能。 : \+ }2 b5 U  B& u. |7 O# s
常诚,我明白你的意思的,就是要给三分厂压力。 : ^1 R4 J1 h8 M7 P) z& c0 Y$ e9 N
常誠:, n* g) M1 ^6 m3 \
嘿嘿,我告诉你,考核之下,基本上都是这样做的。着眼局部,也许你那样的处理措施看起来是合理公平的,但是,着眼全局和未来,也许我这样的处理措施是最大的公平,为的是让自己发展起来。
3 U7 b0 E8 g* o雅虎:
5 P  E7 C: Y3 k/ [' y5 L) n但是三分厂有个实际情况,它属于来单生产,没有自营权。如果业务部门不能给单,它生产也没用。 7 j6 G) v$ I( O# b' |& _
三分厂不是独立经营实体;如果要采用你这个办法,首先就要老板授权,给予自主经营权,让他自己去开拓市场。
/ ^6 H2 t% U1 x9 H: e) y
常誠:
6 _3 q8 c0 Q8 t' }) q( @7 _这也就是过去那种计划经济形式的产物,对吧?上面给你任务,你生产,不给你任务就停产。但是想想,这样的方式对吗?不对 的。正如你所说,公司HR看到这个问题,就应该提出来。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方案。嘿嘿。为何说HR没地位?原因就在此。: `* U  z. n  O4 m% U8 J0 Y
通过考核,发现问题,找出方案。+ l1 u% O8 n9 e2 j/ Z/ B
塑造HR地位。( I5 R2 Y' b8 m- l8 @7 S. {# F
就是这样把HR提升到战略层次的
5 u/ ?( Z; ?: U  |
雅虎:
% ?+ c* A8 l: Z给了我很大的警醒。。。
2 V3 w5 X* _. Q% U
宠着小猪:
' g' D# l. b. z9 z( ~我也醒了" f! }1 z9 L' r6 c
雅虎:
* y/ V; z1 s$ b+ R我不能说一定能写出个什么东西,但我会慎重考虑后像主管生产经营的副总汇报先,听取他的意见再向老板汇报。。。 4 K: s  ?$ X! b9 ^8 C6 ^: j1 F! M
常誠:1 N% B4 `: ^  w& j: @$ |
HR,手中拿着的权力,很大很大,尤其是绩效考核与薪酬调整。但是如何通过这两个发现问题,给公司有效建议,这就看自己能不能从中找到着眼点了。7 r3 u: ^' J+ t; ~6 T3 t, A
雅虎:
3 b3 i$ E% z8 V. S4 j# {# {" J这涉及到经营体制的范畴了。。。老板比较集权管理
+ i* S( @- u8 B8 _( r& G
常誠:: k; T: Q- ]; @$ g
看吧,理由又来了,集权管理这成为你的理由。哈哈。我想说,你还是没有找到集权管理的真义
其实,资源调整,这是主要的,从公司角度来说。
+ z& h5 h# `, T( {" A) K$ z这个问题,到这里为止,你那个处理措施,是着眼于眼前的,我的建议是着眼于未来和全局的。比较比较。嘿嘿
同一个问题,永远都有几种处理方式,那么作为HR来讲,当然是希望找到一种既能照顾眼前,更能有利将来的措施。这才是最要紧的。
9 K8 B7 W  o( ?' \  u2 j2 L1 v
3 B% r( b% W: A* m7 i+ B$ G

8 }) k+ e4 K5 y2 d* q* ], k% R* ~! `8 ]) i
对于这个问题,您,还有哪些招儿呢?
欢迎更贴讨论分享,谢谢!

作者: yytyuxi    时间: 2012-1-8 20:23
先占座
作者: 那米走车草    时间: 2012-1-8 21:12
板凳有了吧
作者: stephenzhou    时间: 2012-1-8 21:28
不建议按照比例承担人工成本,案例中三分厂只是一个加工单位,没有自主经营权,所以人工成本放在三分厂和一分厂都可以,从核算的方便上来说,建议放在三分厂,同时考核方式也做一些调整。
作者: 龙成    时间: 2012-1-8 21:36
先赞一个!
作者: 龙成    时间: 2012-1-8 21:39
摘下来,慢慢学!
作者: 富饶的雨田    时间: 2012-1-8 22:38
感谢分享!  B3 s. n9 I' u6 ]+ n! C
生产援助时的人工成本该怎么分配才比较合适* r2 N: L1 c9 E/ r! g# D
本人认为既然是公司统筹安排三分厂去援助一分厂,先期产生的人工成本由三分厂垫付,而后一统纳入公司核算。
作者: hanfng    时间: 2012-1-9 08:07
学习了
作者: 炼骑    时间: 2012-1-9 08:07
学习了,谢谢
作者: hanfng    时间: 2012-1-9 08:07
本帖最后由 常诚 于 2012-1-9 09:10 编辑 8 t1 P6 W- i/ N3 d0 b

' _3 Z# _3 k1 y应放在三分厂核算成本。谁受益谁担相应成本,天经地义。开工不足,经营思路应机动灵活。着眼提高效率和效益为主。
: u0 \: `/ i: o
+ M) k1 U% P( _4 P
作者: 门才1    时间: 2012-1-9 08:34
感谢分享
作者: relon    时间: 2012-1-9 08:44
这个问题,真需要仔细思考啊
7 V, |- ?$ c7 l看了一两遍,还没有什么思路+ M  f  b: [5 y
再思考……
作者: LL李    时间: 2012-1-9 08:45
不管是否独立核算,都应该“亲兄弟明算账”,将人工成本核定,既然一个愿借,一个需借,用工方就应该按人工成本支付对方。
作者: angle_123    时间: 2012-1-9 09:02
拜读
作者: 一家三口    时间: 2012-1-9 09:22
看得有点绕,个人认为:既然是支援一分厂,费用就由一分厂承担喽!
作者: 南宁逗号    时间: 2012-1-9 09:27
感谢分享,谢谢常诚的邀请,只不过鄙人经验不足,还无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在此学习中。。。
作者: 明筱白    时间: 2012-1-9 09:33
感谢分享哦
作者: 最爱QIQI    时间: 2012-1-9 10:01
常總的著眼點很高!真是受教了。
" f8 c' P4 S# F& x5 E, D# `
作者: lindatangwh    时间: 2012-1-9 10:21
薪酬绩效这块原来可以看到这么深层次的管理问题,不过在集权制的管理模式下,反馈无回应,咋整呢?
作者: Creative    时间: 2012-1-9 10:28
1、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生产厂的定位:是一家具有自主接单承担经营责任的工厂还是只是被动接单只承担生产责任的工厂?这决定了考评机制是不一样的。
( J! e$ X+ ]+ n) j) L  K6 q2、根据案例描述可以判断,工厂应该是不能自主接单的;另外即便是生产厂能够自主接单,如果连业务部门都接不到单,生产厂并不擅长业务接单,通过绩效机制非逼着他们去接单并不是好的办法,人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HR应了解一下为何业务部接不到订单?是否要考核?还是进行组织调整?人员调换?
作者: tzydtj2012    时间: 2012-1-9 10:42
我觉得按比例承担人工成本没错,关键在考核方式上,要做到合情合理,公平公正。对于援助一厂的三厂员工承担10%的人工成本可以纳入三厂考核,考核三厂的带班长,员工到一厂援助需要经历生产流程,环境,氛围等适应过程,怎样让员工尽快适应新的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才是最主要的。
作者: tigerben    时间: 2012-1-9 10:50
假定两分厂是两个独立的利润中心,那他们也可谈判,一边有人没活干,需要成本,一边活多缺人,他们很容易找到合作点的,最后由总公司拍板就搞定了。
作者: sh1985l    时间: 2012-1-9 10:56
是的,考核是为了改善问题
作者: chaos_no    时间: 2012-1-9 15:11
调配之前应该就提出会产生这个分歧的,当时两个分厂商量商量,达成共识。0 e: y1 H2 t7 x1 P1 m" B4 e
另外也不用太计较,以后三分厂或许也会需要人手请一分厂帮忙,这一期的考核可以略掉。
作者: zhujianli2011    时间: 2012-1-9 16:31
谢谢,我又学到点
作者: jidong    时间: 2012-1-9 21:21
应该放在三分厂。
作者: wuhaoyu2007    时间: 2012-1-10 08:27
过来学习了!
作者: gooer    时间: 2012-1-10 15:06
我没有工厂的HR经验,同意谁使用谁承担的观点。
作者: rongf0510    时间: 2012-1-10 15:31
版主的思路是很对的,但是我们作为HR只能有建议权,如果老板目前还是想按目前的经营体制操作的话,就只能进行分摊
# I7 J  J, a: j& G4 @8 ~3 h本人认为可以将三分厂实际开工的人工费由本厂承担,援助期间的人工费的90%由援助厂承担,其余的10%和停工期间的人工费由业务部门承担,这样也增加业务部的压力
作者: moon Zhao    时间: 2012-1-10 16:21
没有这种案例的实操经验,学习了。。。
作者: wge602    时间: 2012-2-29 16:13
学习了!!!
作者: calvinlee11    时间: 2012-7-21 22:43
生产能力闲置,除了人工成本,折旧费用还在产生啊,所以三分厂一定要承担人工费用一部分,不然三分厂没有动车生产啊,会产生资源错配。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