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寻找负面反馈的推动力 [打印本页]

作者: taolie    时间: 2012-1-9 16:33
标题: 寻找负面反馈的推动力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收到负面反馈,一般会历经四个心路里程碑:震惊、防卫、反思、行为改变。5 p: l$ ?! T. @
                 ' \! i! G0 Z- W
  一个人心理上的成熟,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缺陷为主要标志。了解自己的优势不容易,了解自己的缺陷更难。不了解自己的优势,等于埋没了自己,坐失成功机会。不了解自己的缺陷,就会像一个长相丑恶的人到处吓人,无疑在成功道路上自己给自己设置了重重障碍。
/ W, m, q. ^1 R: I                 0 {) N) I" ?5 c  @; |  W& x
  正面反馈是认识自己优势的有效手段。一生中,我们大都会获得相当数量的赞美。但是,很少有人主动给我们负面反馈。没有来自他人的负面反馈,我们只好通过自我观察,与他人比较。当我们做砸了一件事情,我们也许会检讨自己的问题,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我们会怨天尤人,把自我保护起来。
' y9 I* {" }( n: @! n                 * Y3 A, h) a3 a+ y; z+ v# K
  来自他人的负面反馈弥足珍贵,是一剂良药。
) Y3 D6 F* j" B/ ^7 w                 ; \# ^# x; Y% X1 Z: e0 c/ _
  这剂良药来自四类人。一类是情商低的人,他们口无遮拦,有口无心,不会伪善。所以,我总是建议企业领导人交一两个情商低的朋友。这里的情商低,指的是人际敏感度低,这类人不愿意预估自己话语在听者心里产生的感受,想到什么说什么,类似心理学实验方法中的“出声思维”。另一类人情商不低,但是跟我们关系紧密,甚至爱我们,他们恨铁不成钢,所以忠言逆耳。第三类人以改变行为为职业,包括老师、教练、咨询师。第四类人是不喜欢我们的人,他们仿佛拿着放大镜,专门寻找我们的缺点,然后贬低我们,以达到其个人目的。他们的攻击谩骂中,是否包含有价值的负面反馈呢?有时会有。2 I) g6 v* g1 [- l! Z+ y
                 
$ U- P% I. a% T* `/ g/ y  v  来自他人的负面反馈,良药苦口,不是一般人能够吃得下去。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收到负面反馈,一般会历经四个心路里程碑:震惊、防卫、反思、行为改变。
+ u% ]- E6 N  ]0 ?% {/ q                 
- D' z2 R, h9 x$ H7 F  震惊:这是因为负面信息与自我概念有冲撞。这种冲撞,是自我发现的前兆。如果用下图Johari Window来看,这个信息就处于别人看得见,自己看不见的区域,所谓盲区。$ K( O) J- S. J' W3 [
                 " `/ I  y& I( f5 g  k4 k1 ^! W
  防卫:但是,自我发现并不会立即发生,自我防卫机制几乎不加思索地出击,以捍卫自尊(自尊=self-esteem=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自我心理防卫机制,是弗洛伊德最先提出的概念,在我看来,是心理分析对人类自我认识的最大贡献。心理防卫机制的理论,由弗洛伊德的女儿深化并完善,强烈推荐!根据弗洛伊德女儿的说法,不同心理防卫机制的成熟程度有高低之分。恶魔化提供负面反馈的人,是自我防卫机制的低级形式。这种机制是最不成熟的一种。比较高级的自我防卫机制,是升华,就是俗话所说的“化悲痛为力量”。
9 u" |& @; s: g4 Y                 
* [/ Y- s& Y! c0 U  Q  以我做高管教练的经验来看,最常见的借口,就是“准备不充分”,其次,就是用经验、知识、技能方面的不足掩盖自身行为方式的缺陷。, g  p/ W1 `! Q7 t/ o9 L
                 
! p! P! v+ p5 J% z7 i& J  “防卫”,决定一个人能不能以及多么快地成长。采用多少心理防卫,采用何种方式的心理防卫是关键。对负面反馈的归因方式因人而异。负面反馈有些是误差或者噪音,有些是偏见,有些是真金白银的有用信息,自我提升的催化剂。“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说起来多么容易,做起来多么违背人性!因为,判断哪些是“有”,哪些是“莫须有”,哪些是“无”,决定一个人是接受、反思、还是付之一笑。
( u* S1 T. r. h$ p" ]                 1 V0 D( |- x, J. X* j
  反思:心理防卫机制,由于本质上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欺”,所以,心理健康的人往往不会停滞于此。过一段时间,也许是一两个小时,也许是一两年,在情绪渐渐消退,特别是当发生一些事情的时候,人们会用一种更加成熟、理性的方式,重新审视负面反馈信息。这时候,自我发现才会真正发生。7 {8 ?- _3 t& g# D# @7 r# T" \; l
                 
( c5 J9 i  [9 p6 [' C( v4 V  反思的效果,取决于个人的悟性。悟性是学习能力,有众多心理学家把智力定义为学习能力。人的悟性不同,造成成长的速度不同,也造成发展的极限不同。
1 Q7 v- T: L) F1 p! [                 
) V8 T' s- n- o! ^  行为改变:有人把学习成长定义为行为改变,有道理。反思的结果是自我发现,导致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这两个概念,是Karl Rogers提出的)的落差再次显现,产生心理上的张力,或者说认知上的不协调(cognitive dissonance)。于是,美好的事情发生了:一方面,人会调整自我概念,另一方面,人会改变做事方式。例如,我遇到过一个不自信并且缺少勇气的领导人,他第一不敢做决策,第二不敢得罪人。当他意识到自己这方面的问题之后,他就有两种选择:或者管理自己的弱点(例如,回避需要自信果敢的岗位,或者,让自信果敢的人替自己做一些需要自信果敢的事情,不过这一点比较难),或者把自己变得自信果敢(例如,系统脱敏之类的行为疗法,或者参加一些培养勇气的运动,例如拳击散打)。; e/ o$ y, W7 z% t8 F
                 1 m' G! Z" v4 g% g2 \% ~# D8 O
  重点放在“扬长”还是“避短”,专家意见不一。一派观点认为“扬长”更加重要,例如盖洛普机构一直倡导发挥优势。盖洛普喜欢鸭子上树的比喻。鸭子擅长游泳,爬树不是鸭子的长项。要鸭子学习爬树费力不讨好。另一派观点认为“避短”更加重要。这派观点喜欢链条类比:一条铁链的强度,取决于最弱的一个环节。木桶理论,与此同理。7 G- y# _6 F' h4 j
                 4 v" E, p4 v( v0 b+ E. {
  我的观点非常庸俗:扬长避短都重要,具体要看行为改变的投资回报率。有时,扬长可以带来更大的成功,有时,避短可以带来更大的成功。$ \  `* F. a9 q/ n
                 
% G2 M7 r, c8 |2 r3 j8 h+ N" m  负面反馈是良药,良药可遇亦可求,负面反馈可以主动寻求。当然,这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诚恳。当你鼓起勇气说出“给我提些意见吧?”你得到的往往是恭维。
4 v; Y, u; K: @( J" D5 N1 _                 7 c0 Q0 Y0 ?0 x1 v. q
  物以稀为贵,我们听到负面反馈的机会太少,而这太少的机会,也会因良药苦口而让我们扔到垃圾桶里。所以,当你收到客户、同事、上级、下属、供应商、合作伙伴、朋友、家人的负面反馈,别忘了,拿负面反馈当药吃。
" ^  D  ]3 g" t+ _: e
作者: tianqiufen    时间: 2012-1-9 21:56
很有用的东西
作者: 宠着小猪    时间: 2012-1-10 08:27
“如果用下图Johari Window来看。。。”图呢??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