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天职》:永葆创业精神 [打印本页]

作者: mande    时间: 2004-10-14 15:36
标题: 《天职》:永葆创业精神
永葆创业精神 ——读《天职——美国员工创业精神培训读本》有感 在世界经济论坛中国企业高峰会议上,一份由全球领先的管理及信息技术咨询机构——埃森哲公司(Accenture),对26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就如何鼓励企业的创业精神进行的一项为时3年的报告称: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企业最缺什么?他们的结论是:创新意识。21世纪的中国企业又缺什么?他们的答案是:创业精神。 报告说:中国企业的大多数高层管理人员认为,发扬企业员工的创业精神,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未来经济的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必须大力鼓励具备创业精神的员工,而不是依赖某一个具备创业精神的CEO。现在必须更加强调使所有员工都能够放开手脚,以创业精神来从事他们的工作,而企业领导更应该懂得如何培养员工的创业精神。 最近新出版的《天职——美国员工创业精神培训读本》一书,试图以美国员工的创业精神来对中国企业对症下药,该书认为,美国企业精神的核心和渊源就是美国建国前后的清教徒创业精神,这种精神是美国市场经济得以确立、企业得以创业、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得以繁荣和发展的最根本动力,也是美国之所以能够最先迎接工业革命、计算机、互联网信息产业浪潮的最深刻的精神信仰背景。 “拼命地挣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是18世纪清教徒布道家约翰·卫斯理对清教徒精神的精辟概括,《天职》一书也是以这三句话为架构和逻辑线索来阐释清教徒精神的。 拼命地挣钱,是因为以赚取财富为天职;拼命地省钱,是因为他们克制禁欲,始终过一种圣洁、理性的生活;拼命地捐钱,是因为他们要关照精神信仰、关照社区和国家等人类共同体。这三句话,也是对“永葆创业精神”这一现代企业诉求的真正解答,只要能作到以上三句话,那么一个企业永续创业动力、所有企业成员永葆创业精神就会轻易地实现: 拼命地挣钱,这是创造财富、创建基业的根本动力,是创业精神的基石;拼命地省钱,是节制、禁欲的理性资本主义精神,这是财富扩张、不断扩大再生产的根本条件,是创业精神的保证。而拼命地捐钱,却是企业能持续发展、永续创业动力的真正的、最根本的缘由。 挣钱、禁欲和《天职》一书中另外列举的信心和信任都可使企业成员持续拥有创业精神,但是,如果要树立一个终极的、根本的动力的话,我们还要在“捐钱”中、在永恒的爱中去寻求。挣钱、省钱背后更高的目的就是捐钱。 《天职》一书认为,中国真正确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起码50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在未来50年中,我们还必须持续地创业。创业阶段最需要的就是创业精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企业的创业精神理所当然成为我国企业及其员工急需的精神食粮。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的就是清教徒们开拓北美洲时的创业精神!我们需要像清教徒一样开拓市场、拼命使财富增值、并使这些经营活动神圣化;我们需要象清教徒一样“拼命地挣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我们需要像清教徒一样刻苦禁欲、履行天职、充满信心、担当社会责任;我们需要像清教徒一样的企业家,更需要像清教徒一样的员工。如此,我们才能创造和拥有巨大的财富,我们的企业和公司才能开拓市场、扩展基业、创造辉煌的业绩,履行最大的社会责任,而我们的国家才能确立完善的市场经济、成为名列前茅的世界经济强国。 《天职——美国员工创业精神培训读本》 ——《敬业》姊妹篇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11月出版 定价:15。80元 当当有
作者: mande    时间: 2004-10-14 15:37
标题: RE:《天职》:永葆创业精神
前言 何谓清教徒及清教徒精神 清教徒是什么人?清教徒精神又是什么呢? 自16世纪上半叶开始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了整个欧洲大地,德国的马丁·路德、法国的加尔文成为改教后基督教新教的领袖。在当时的英国,由于英国国教的专横,宗教改革姗姗来迟,但英国教徒们还是受到了来自加尔文教义的影响。1524年,英国人丁道尔(William Tyndale)把新约圣经翻译成英文,他可以说是英国的第一位清教徒。早期清教徒希望完全按照圣经的原则生活,顺服圣经的教导可说是他们的首要任务。如丁道尔的目标就是让英国每位识字的人都拥有一本圣经。历史上,将在英国的新教徒,那些信奉加尔文教义、不满英国国教教义的人称为清教徒。而由于英国的宗教迫害,大部分清教徒都逃亡到了美国,所以人们说起清教徒,一般指的就是美国的清教徒。 清教徒并不是一种派别,而是一种态度,一种倾向,一种价值观,它是对信徒群体的一种统称。清教徒是最为虔敬、生活最为圣洁的新教徒,他们认为“人人皆祭司,人人有召唤”。认为每个个体可以直接与上帝交流,反对神甫集团的专横、腐败和繁文缛节、形式主义。他们主张简单、实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徒生活。 清教徒时代,人类史上才真正出现了职业这个概念。当时的职业一词是calling。call是呼唤、呼叫的意思。calling,含有“召唤、神召”的意思,意即上帝在天上呼唤你、命令你该有何种行为。这个词义中无疑含有宗教意义:职业即是天职,是上帝安排的任务,这是职业的最初定义。 在清教徒的理解中,职业就是一件被冥冥之中的神所召唤、所使唤、所命令、所安排的任务,而完成这个任务,既是每个个体天赋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感谢神的恩召的举动。如上帝曾召唤亚伯拉罕作虔诚且富有的君王,他凭着信心最后成就了召唤,成为富甲万国、繁衍众多的君王。现在,上帝也召唤清教徒开拓北美的疆土,把在美国国度上的创业视为天职。 他们也肯定现实生活,与出世厌世的观念相反,他们认为:“世界就是我们的修道院”(加尔文语)。而尘世中的工作是我们修道的方式,是上帝安排的任务,是神圣的天职。每个人要入世修行,将自己在世间的工作和生活作好,就是在修行和敬拜,就是在尽一个人的本分。 他们也肯定了营利活动,认为人是上帝财富的托管人,作为托管人,有天职将财富增值。正像一位名叫普勒斯顿(John Preston) 的清教徒领袖在他的著作中所写:“若有人问如何能晓得神在他身上的旨意,我的答案很简单:只要看看神赐给他的产业便成。” 清教徒是创业精神的代言人,他们认为人开创产业必须要禁欲和俭省节约。他们限制一切纵欲、享乐甚至消费行为,将消费性投入和支出全部用在生产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上,如此必然导致资本的积累和产业的发展。不是纵欲和贪婪积累了财富,而是克制和禁欲增长了社会财富。 清教徒崇尚商业和工业活动,在商业中诚实守信、珍视信誉、决不坑蒙拐骗,清教徒企业家不仅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且具有对社会的回馈意识,担当社会责任、扶持社会公正,为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承担了巨大的公共事业义务。 清教徒对一切充满了信心,无论从事商业贸易还是生产耕种,都具有排除万难、获得非凡成功的勇气和信心,他们善于创造和创新,不断地开拓和征服。他们身上值得人们学习的可贵精神非常之多。 18世纪中叶美国著名的清教徒布道家约翰·卫斯理的一句名言成为了清教徒精神的精辟概括:“拼命地挣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拼命地挣钱,是因为以赚取财富为天职;拼命地省钱,是因为他们克制禁欲,始终过一种圣洁、理性的生活;拼命地捐钱,是因为他们要关照精神信仰、关照社区和国家等人类共同体,他们捐钱捐物,在对世间的爱中得到永恒。这样三种拼命精神,无疑是清教徒精神的思想精华。 总之,清教徒怀着一种使命感、神圣感在创业,将在美国的开拓疆土、扩大产业、增加财富视为天职,他们始终过着一种圣洁、公义的生活,他们将自己的一切活动都神圣化,他们因此为美国人立下了奠定千秋万代的产业和基业,为人类社会发展市场经济立下了典范和原动力。尽管并非人人都是清教徒,但是,他们的精神却是全人类的财富,值得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的人们去学习、掌握和运用。 《天职——美国员工创业精神培训读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11月出版 当当有
作者: mande    时间: 2004-10-14 15:37
标题: RE:《天职》:永葆创业精神
目录 序言 永葆创业精神 前言 何谓清教徒及清教徒精神 一 拼命地挣钱 1.以赚取财富为天职/3 财富观的革新/4 马太福音的启示/6 2.积极进取的财富观/10 履行管家的职责/11 赚钱的神圣化/14 3.赚钱本身就是人生目的/18 4.财富的孳生繁衍性/21 5.不可贪财/24 二 拼命地省钱 1.禁欲是创业精神的基石/31 禁欲催生资本主义/31 永续创业就需要禁欲/35 2.灯红酒绿败坏创业精神/40 西方禁欲传统/40 克制节俭的美国创业英雄/43 节制是最大的美德/47 正确对待享乐和消费/50 3.用省下来的钱投资/52 像清教徒一样省钱/52 永葆创业精神的公司/55 永葆创业精神的员工/58 4.学会记账是个根本/62 三 工作是天职 1.上帝安排的任务/67 工作的原初意义/68 被贬低的工作/68 清教徒树立天职观/69 2.职业的本义/72 马丁·路德的新诠释/72 加尔文的职业观/74 清教徒职业思想精华/77 3.职业是人的使命/81 创建美利坚是一种神圣使命/81 从摩西看选择与执行使命/84 4.勤奋工作绝不能懒惰/89 5.在职业中要作就作最好的/94 四 信心的力量 1.什么是信心/99 最精辟的定义/99 “因信称义”中来的信心/101 2.移山的信心创建国度/105 3.移山的信心成就洛克菲勒、福特/112 戴维·洛克菲勒的信心/113 亨利·福特的信心/117 4.约书亚比摩西更有信心/122 刚强、壮胆的信心/122 攻克艰难的信心/125 5.铸造移山信心的步骤/131 五 信任是资本 1.崇尚契约从“5月花号”开始/139 “五月花号”公约/139 与上帝签订契约/142 2.尊重契约的清教徒/146 3.让信仰和道德树立信任/151 4.企业内外建立信任/157 六 拼命地捐钱 1.拼命地捐钱/167 2.当爱你的邻人/172 3.财富越多责任越大/176 4.爱使事业升华 /181 后记
作者: mande    时间: 2004-10-14 15:39
标题: RE:《天职》:永葆创业精神
前言 一个全世界不争的事实是,美国精神,尤其是美国企业精神的核心和渊源就是清教徒精神。 她是美国市场经济得以确立、企业得以创业、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得以繁荣和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是美国企业和企业家在北美洲这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从无到有、开拓产业、扩张财富、作大作强的精神和信仰支柱,也是美国之所以能够最先迎接工业革命、计算机、互联网信息产业浪潮的最深刻的精神背景。 公元1607年,第一批深受英国国教迫害的清教徒乘着“五月花号”,从英国的一个港口出发,到达美国普利茅斯寻找宗教自由并在那里定居。他们将最新的教义扎在美国。这些教义成为他们开创事业、开拓疆土的精神力量。清教徒经过100多年经济和政治上的努力,于公元1776年7月4日,在大陆会议上通过了《独立宣言》草案,宣告美国的独立。又经过不到100年的努力,1860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4位,1894年又跃居世界首位。又经过不到100年,美国开创了计算机产业和互联网高科技信息产业浪潮,由它开拓的新产业革命引领了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 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伟大的精神力量。 一个国家之所以兴盛和持续增长,是有原因的,而一个国家之所以衰败和停滞不前,也是有原因的。美国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多次引领世界产业革命先河,撇开其他原因不说,就精神信仰层面而言,清教徒精神无疑是其根本的精神原因。 今天,美国文化可能是世界上最多元开放、混合纷乱的文化,黑人、印第安人、亚裔、天主教徒、伊斯兰教徒等各种文化构成其文化重要的一支,但是几乎所有的社会学家、文明研究者都公认,作为美国赖以立国、作为其文化核心和持续原动力的,还是清教徒精神。 清教徒精神就是美国人开创兴旺产业背后的伟大精神力量。 中国现在正经历传统社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中国的企业和职工们,正刚刚发展市场经济和产业经营,当下的市场经济状况类似清教徒在美国建国前后创业的状况。中国真正确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起码50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在未来50年中,我们还必须持续地创业。创业阶段最需要的就是创业精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清教徒的创业精神理所当然成为我国企业及其员工急需的精神食粮。 在世界经济论坛中国企业高峰会议上,一份由全球领先的管理及信息技术咨询机构——埃森哲公司(Accenture),对26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就如何鼓励企业的创业精神进行的一项为时3年的报告称: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企业最缺什么?他们的结论是:创新意识。21世纪的中国企业又缺什么?他们的答案是:创业精神。报告说:中国有相当多的企业和政治领导人已经能够全面认识创业精神和高度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中国97%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认为创业精神对于他们的企业非常重要,88%认为他们的企业在未来三年里将会变得更富创业精神。 现在,中国企业的大多数高层管理人员认为,发扬企业员工的创业精神,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未来经济的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领导仅仅能够做出正确的重大决策和发号施令是远远不够的;企业领导应该懂得如何培养员工的创业精神,同时又必须密切关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果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必须大力鼓励具备创业精神的员工,而不是依赖某一个具备创业精神的CEO。 而在传统上,中国许多企业的创业精神往往与CEO和一群技术骨干的关系最为密切,而企业中其他员工的创业精神则并不突出。但是,现在必须更加强调使所有员工都能够放开手脚,以创业精神来从事他们的工作。 永葆创业精神,这是任何想持续发展和扩大的企业必须要持守的精神准则。有了创业精神才能更加敬业勤奋、克制节俭、自信勇敢,才能不怠惰安逸、奢侈纵欲、故步自封。创业精神在企业创办之初固然必须具备,在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仍然需要保持并发扬光大这种精神。创业精神也不是企业老板、创始人的专有特质,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具有创业精神。所以,创业精神是当今每个企业每个成员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具备的精神。 创业精神不是乏味地承认“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只有进步才是胜利的保证”,而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内在的、不可抑制甚至是发自生命的一种原动力。正是这种原动力,使沃尔玛的前总裁山姆·沃尔顿在生命的最后几天,还与顺便来探望他的一位商店经理讨论销售数据;正是这种原动力,使福特公司以自己的前途作“赌注”,大胆地向着“使汽车大众化”的目标前进,从而为人类真正地进入汽车时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他们的这种原动力,其真正来源就是植根于生命信仰的清教徒精神。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的就是清教徒们开拓北美洲时的创业精神!我们需要像清教徒一样开拓市场、拼命使财富增值、并使这些经营活动神圣化;我们需要象清教徒一样“拼命地挣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我们需要像清教徒一样刻苦禁欲、履行天职、充满信心、担当社会责任;我们需要像清教徒一样的企业家,更需要像清教徒一样的员工。如此,我们才能创造和拥有巨大的财富,我们的企业和公司才能开拓市场、扩展基业、创造辉煌的业绩,履行最大的社会责任,而我们的国家才能确立完善的市场经济、成为名列前茅的世界经济强国。 本书将阐明清教徒精神的本源和要义,阐明清教徒的工作观、财富观、商业观、社会观等等当下市场经济亟待建立的价值观和理念。相信这些价值观和理念共同构成的清教徒精神会对个体、企业、国家的财富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十分有益的促进作用。 本书也是本人自畅销书《敬业——美国员工敬业精神培训手册》之后第二部编译作品,众所周知,《敬业》一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包括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国家邮政总局在内的全国成千上万家公司购买该书作为人手一册的培训教材,有几百家公司甚至包括一些法院,都为该书召开了专门的读书演讲比赛活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许多间公司邀请本人作关于敬业精神和新教伦理的讲座。我欣喜地看到了清教徒精神在中华大地上的传播,看到了市场经济的职业精神和伦理信仰正在中华大地上迅速确立。 现在推出的《敬业》姊妹篇《天职》,更加深化了我们对作为新教伦理核心的清教徒精神的认识,更能把握和运用清教徒开创产业和经营商业时的精神力量,更能激发我们在各项事业中的成功信心和奋斗精神。我们坚信《天职》将和《敬业》一样取得最大范围的传播和最高程度的认可。 曼丽(email:mande@263.net) 2004年7月 《天职——美国员工创业精神培训读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11月出版 定价:15。80元 当当有
作者: mande    时间: 2004-10-14 15:45
标题: RE:《天职》:永葆创业精神
美国清教徒职业思想精华 ——摘自《天职——美国员工创业精神培训读本》第77页 17世纪初期,有一位清教徒领袖,名叫普勒斯顿(John preston)。他的著作中有这样的记载:“若有人问如何能晓得上帝在他身上的旨意,我的答案很简单:只要看看上帝赐给你的产业便成。”他的重点不是说产业一定是福气,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是说产业是上帝赐福的证据。他认为,只要我们勤奋尽责,扩大产业,以创业为天职,那么就一定会得到上天的喜悦。 实际上,当时的清教徒都毫无保留地投身于工作,尽力为自己扩大产业、积蓄财富。他们把产业和财富当作是上天赐福的记号,甚至有些人以为是得救的依据。这样的职业思想促成了他们事业的兴旺、财富的迅速增长。他们的整个精神状态,就像当时著名的牧师约翰·卫斯理所说:“拼命地赚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 这句名言在当时的清教徒中流传很广,很受清教徒的认可与遵循,它也成为后世对美国清教徒精神的一种概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当时美国正在建国期间,美国面临创业的艰难,清教徒需要勇敢地创建基业,需要不怕艰苦凭信心开荒拓殖,需要创造大量的财富。创业实在需要资金,故此拼命挣钱拼命省钱是必须的。而清教徒信仰虔诚,愿意为当时的教会作财物上的奉献,所以,为教会拼命捐钱也在清教徒的行为准则之中。任何一个正在创业的民族,都需要这样的精神,要“拼命地赚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 清教徒的这种职业思想其实有深刻的信仰背景:清教徒根据加尔文的预定论,确信自己就是上帝预定要拣选的选民。但是,他们也经常地陷入疑虑当中:是否存在一个绝对的标准来衡量到底谁是上帝的选民。于是,清教徒为了获得这种得救的自信,紧张的世俗活动便被当作最合适的认知途径。只有世俗活动才能驱散宗教里的疑虑,给人带来恩宠的确定性。 清教徒把牢牢实践自己的天职解释为获得选民地位的确定性。这就是说,一个清教徒一方面可以自信地宣称:“我是选民,”另一方面必须用实践的客观效果来“证实”他是选民,他是蒙恩典者。信仰必须是有效的信仰,必须通过在世间的工作和创业来证明自己的选民资格。 这一切就像韦伯所说的:清教徒的世俗生活受获得拯救、确保恩典这一超尘世目标支配,他在世上活着就是为了增添上帝的荣耀,从世俗状态转变为恩典状态。这使清教徒产生了一种积极入世的禁欲主义的伦理:一方面,在工业、商业、贸易等职业中拼命劳动,在增进财富上荣耀上帝;另一方面,又有一个终生的目标使他们获得了一种理性和秩序:服从上帝的诫命,从而战胜了自然的冲动和享乐。这种“入世禁欲主义”被人们认为是资本主义精神的根源,是清教徒精神的要义。 今天的时代,人们对待自己的职业,欠缺的就是这种神圣感,仅仅把职业当作牟利的工具,当作一天得过且过、月底能拿点薪水的生活方式,而没有把职业与自己的生命追求联系起来。人们在工作当中,总是不认真、不全力以赴,更没有自己开创事业的动力和为公司不断创造业绩的精神。信仰的缺乏导致神圣感的丧失殆尽,对任何工作和事情都不虔诚和执着。这种精神状况是最不利于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匮乏的就需要滋补,处在市场经济初期的人们所急需补充的,就是这种清教徒的对待职业的神圣情感和执著精神。
作者: mande    时间: 2004-10-22 19:16
标题: RE:《天职》:永葆创业精神
关注人物创富榜:财富意味着社会责任 新华网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鹿永建)《南方周末》今天推出一个中国内地人物创富榜,此榜的上榜标准有几分新意,就是不把个人资本作为唯一标准,而是将社会责任、企业文明、公众形象也作为评价标准,一些个人财富并不最多但乐善好捐、善待员工、口碑不错的企业家因此排在前面。这响应了公众对于富翁们的期待:拥有更多的财富,就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更多的财富意味着更大的责任,这是健康社会的普遍特征,与平均主义不是一回事。中央编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天职——美国员工创业精神培训读本》,把美国企业界普遍提倡的清教徒精神总结为“拚命地挣钱,拚命地省钱,拚命地捐钱”。拚命地捐钱就是挣了钱以后回馈社会,扶助公益事业,担当社会责任,从而实现财富拥有者的精神价值。 从美国最早的亿万富翁之一洛克菲勒到福特家族的创始人,直到今天的比尔·盖茨,人们乐于称道他们不仅富可敌国,而且把个人资产相当份额无偿用于科学、教育、医疗等公益事业。华人富翁中的李嘉诚、霍英东等人也因此受人钦佩。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确立,政府包揽所有社会事务已成为历史;不少社会事业就是要通过民间的公益机构来启动和维护,而富有者的捐赠是其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追求社会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理想;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确立的一个理念。顺应公众理性呼声,响应时代要求,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是民营企业家和其他巨额个人财产拥有者的善举,也是他们获得精神财富的途径之一。 当然,民营企业家在拿钱捐给社会之前,先要依法纳税,保护员工合法权益,诚信守法。捐赠绝对应当是自觉行为,不能搞摊派,而是要创造好的法制环境,让他们乐于捐赠。比如说,企业家用于捐赠的钱,可与纳税一样受政府的鼓励和认可。 附:财富越多责任越大 摘自《天职—美国员工创业精神培训读本》一书第5章第3节: 拼命地挣钱后,财富就会越来越多。但财富多意味的不是可以挥霍的更多,而意味着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大。巨大的财富意味着巨大的责任。 在作为清教徒世家的洛克菲勒写给他儿子的一封信中,他对自己能帮助政府解决了一次金融危机感到非常的欣慰,也为自己出于私利没有参加解放黑奴的战争深感悔恨、良心不安: “当危机来临时我们永远不能袖手旁观,那会让我们感到耻辱和良心不安,我们应该挺身而出。因为我们是合众国的公民,我们有使国家和同胞免于灾难的职责。而作为富人,我知道,巨大的财富也是巨大的责任,我肩负着造福于人类的使命。 这次金融危机席卷华尔街,处于恐慌之中的存款人排起长队要从银行取走存款,出现挤兑,一场将有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再次进入大萧条的危机来临的时候,我预感到国家已陷入双重危机:政府缺乏资金,民众缺乏信心。此时此刻,“钱袋先生”必须要为此做些什么,我打电话给斯通先生,请美联社引用我的话,告诉美国民众:我们的国家从不缺少信用。金融界的有识之士更以信用为生命,如果有必要,我情愿拿出一半的证券业帮助国家维持信用。请相信我,金融地震不会发生。 感谢上帝,危机已经过去,华尔街已经走出困境。 而我为这一刻的到来,做了我该做的事情,就像《华尔街日报》评论的那样,“洛克菲勒先生用他的声音和巨额资金帮助了华尔街。”只是,有一点永远都不会让他们知道,在克服这次恐慌中,我是从自己钱袋拿钱最多的人,这令我感到非常自豪…… 如今,很多人,当然还有报纸,都对慷慨解囊的人们大加赞誉,但在我这里它一文不值。良心平静才是惟一可靠的报酬…… 但我并非没有可耻的记录。在46年前,当许许多多的美国青年听从祖国召唤,忠诚奔赴前线,为解放黑奴、维护联邦统一而战的时候,同样作为青年,我却以公司刚刚开业、我的家人要靠它活着为由,未去参战。 这似乎是一个让人心安理得的理由,但那时国家需要我们,需要我们流血。这件事一直让我的良心不安。直到十几年前那场经济危机的到来,我才得到救赎的机会。当时,联邦政府无力保证黄金储备,华盛顿转而向摩根先生求助,但摩根无能为力,是我拿出巨资助政府一臂之力才平息了那场金融恐慌。这让我非常高兴,比赚多少钱都令我高兴。 但我未将自己视为拯救者,更未自命不凡,只有傻瓜才会因为钱而自命不凡,因为我是公民。我知道,我拥有巨大的财富,我也因它而承担着巨大的公共责任,比拥有巨大财富更崇高的是,按照祖国的需要为祖国服务。 约翰,我们是有钱,但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该肆意花钱,我们的钱只用在给人类创造价值的地方,而绝不能给任何有私心的人一点好处…… 爱你的父亲” 这封信非常感人,它让人们看到洛克菲勒这个世界顶级富豪同时拥有多么美好的心灵。财富,在他眼中意味着责任,财富越多责任越大。人,是社会中的人,我们一定要关怀自己的这个共同体,我们不仅要关心社会的宏观经济问题、各种经济危机,也要关怀社会正义、关怀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我们要将自己的财富运用在这些公共事务当中。这种对共同体、对国家、对群体的爱,才能使我们的财富具有正面的、永恒的意义。 在《圣经》中有一个故事:耶稣出来行路的时候,一个人跑来,跪在他面前,问他道:“良善的夫子,我当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诫命你是晓得的: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亏负人,当孝敬父母。”他对耶稣说:“夫子,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耶稣看着他,就爱他,对他说:“你还缺少一件,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他听见这话脸上就变了色,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 在这段故事中,耶稣实际上并非叫这个有钱人立刻变卖一切,而是在试探这个人,看他到底将永生与财产看得孰轻孰重。在耶稣看来,只有“积财宝在天上”才能承受永生,天在这里指的并不是天空的天,而是指那些带来永恒意义的事物。用财富表达对他人和人类社会无私的爱、用财富担当社会责任、将财富回馈社会、对共同体成员做出财富的无私奉献,实际上都是积财宝在天上的举动。 如此的举动表明财富尽到了它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也达成了财富应该具有的意义。“积财宝于天上”,才能最终找到赚取财富的终极目的、找到经营产业的最终目的,才能将市场经济中的人与永恒的意义联系起来。而那个最终舍不得自己财产、不想做任何奉献的青年财主,是注定不能扩大产业、不能承受永生了。 《天职——美国员工创业精神培训读本》 新浪读书 当当有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