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泥泞留痕———一点关于民工的文字[转] [打印本页]

作者: 三石    时间: 2004-10-29 11:20
标题: 泥泞留痕———一点关于民工的文字[转]
他在他的老板面前泣不成声。 我是闻讯赶来的,作为一个主管,人事调动的事也全在我一个人身上,手下的员工要走,我必须摸清情况。但重要的一关却是老板那里,因为大家都要从他那里拿到工资。 他是河南的,三十多岁了,母亲于昨日病逝,他是长子,不得不回。 介绍完他的情况,对厂里的人员调动作好了新的安排。也意在告诉上头,他的走并没有影响到厂里的生产。而我的考虑是双面的,我只能保持中立。但他还是对我感激的点了点头。 很快就有了结果,下午结工资,晚上就可以回去了。 干管理干了三年了,每年中总会遇上一两件这样的事情,替他们觉得难过的同时,总感到悲哀,在亲人弥留的最后时刻,却不能陪在身边,这也许真的会成为一生中的痛。而他们,回去一趟,差不多要花掉一两个月的工资,但不回去,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再出来,这之间的一段心灵休养时间要多久?真的一两个星期就可以恢复了吗?可以想像的,他那么一个高高大大的男人,泣不成声,多大的悲在心间啊,俗话说的好,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他们在外可以忍受找不到工作后没钱的饥饿;可以忍受工作上的艰难与辛苦;可以忍受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尔虐我诈,竟管一次次失望,这些大男人还是一次次的直起腰来。因为他们现在的活已不是单纯的为了他自己,都是有一大家子的人了,他们为了的是儿女的幸福,以及老人们能够享福,但如今老人说去就去了,他哪能不悲? 我不知道这个城市像他这样的民工还有多少。很多时候,我都为我自己能干到现在的这个样子感到庆幸,因为年轻,我可以有经历,有头脑。但他们呢,三十多岁的,四十多岁的,出来却只能*体力去挣钱,他们已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花在学上。我常常会在一些小饭店里遇到这样的一群人,操着外地口音,一元五角钱的一盒快餐,两碗米饭;再或者一碗面条就着几个馒头,他们每一餐饭都不会超过四元。衣服上还有泥或者油污,但一张脸干净,一双手干净,一颗心也是干干净净的,沉默或者淡笑风生都只能说明他们的朴实。 前几日招工,遇到一个四川的小伙子,一米七的个头,天气已凉了,他却只穿着一件黑色的长袖衫,一开口说话脸就有些微红,他说刚从家里出来,这几天在别的工地上抬石料,每一块都是两三百斤的石头,抬了十多天,吃不消了,而老婆在别处洗保温杯,一天就十来块钱,他想尽快的找个事做,好寄点钱回去,家中老父最近又病了。我很报歉的说工种就只剩下杂工,他也说他要试试。谈好了工资,他腼腆的对我笑笑,说明天早上来上班。然后骑上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一路嘎吱嘎吱的远去了。 第二天早上七点,他如约而来,红着一张脸对我说了声报歉。原来他昨天在别处又找了份比我这儿资要高的工作,他说怕误了我今天的事,特来跟我说一声。像他这样的人,我真的遇到的很少,他其实完全可以不来,但他却还是本着做人的诚信来对我说报歉。看着他离去,我也只能是在内心中希望着他真的是找了一份好工作。 也是不久前,看过报纸上报道的文章,题目是《现在山村的最后留守者》,这些山村除了孩子就是老人,有的家中就是留下妻子来照顾老小,而有的父母都还硬朗的,夫妻双双都出门打工了。镜头中有老人浑浊的眼神,也有孩子们期盼的眼神,这些孩子一年中就只有那么几天与父母在一起。这让我想起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他对我说,最开始出来一走就是两年,走时家中的小儿只有三岁,那年回去,最开始几天小儿一直都不喊他们爸妈,过了半个月混熟了,才开始叫。我至今都记得,他再说这些时候,他的妻子在一旁默默的擦着眼泪。 ”不是因为太穷,我们也就不会出来了,可呆在山里真的一点出路都没有。现在孩子大了上学要钱,父母病了要钱。没有经济来源啊。现在每次打电话回家,孩子都哭着要他妈。想把他接出来呢,这城里的车真的太多了,我不放心,再说接出来了爹妈就会更孤单了。“ 他对我说这些话的时候,中断了好几次。说完就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当中,我也只能陪着一起沉默,在打工这条艰辛的路上,付出往往都是大于收获的,但他们也就只能*这条路来,去找自己的,以及下一代的幸福。 窗外的雨仍还在下着,我不得不收回我的思绪,身边这样的事真的太多了,我已不知道该从哪一件事中找到一个情感的支点,我可以站在那里,对他们每一个人的心灵都能有所抚慰。但毕竟,一个人的能力真的有限,我只希望这个城市和这个城市的一些人,能对这些民工少一些岐视,多一些理解和关注,因为他们也是这个城市的建设者。 而我的民工兄弟们,我们就像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之上,只要你转身你就能看见,你在晴天看不到的你的脚印。那是因为泥泞留痕。 有一天你会发现,记忆中最深刻的也就这么几步,而对你一生最有启发的也还是这么几步。 要始终相信,风雨之后见彩虹
作者: 半支烟    时间: 2004-11-1 10:16
标题: RE:泥泞留痕———一点关于民工的文字[转]
农民工永远是弱者,我现在的公司基于三点:一为用人单位分解用工风险,降低企业成本,二保护被用人员权益,三追求利润.呵呵,这三者可是互相矛盾的啊,我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了啊.[em19][em19][em19]
作者: 三石    时间: 2004-11-1 11:35
标题: RE:泥泞留痕———一点关于民工的文字[转]
这实际上是一种歧视,一种城乡歧视. 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应该只有劳动者这一种概念,但是实际上这种差别是不可能被消除的.
作者: BYH    时间: 2004-11-2 00:15
标题: RE:泥泞留痕———一点关于民工的文字[转]
离不开他们,却又看不起他们,你说我们活的还累啊?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