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真实案例:金总的用人决策有误吗? [打印本页]

作者: 禹志    时间: 2012-2-6 10:09
标题: 真实案例:金总的用人决策有误吗?
本帖最后由 禹志 于 2012-2-6 10:10 编辑
0 m' O2 m; g( w3 b/ I* r# m. L: g% n8 h
曹明是西安交大法律专业的高材生,为人直爽,有牛脾气,沟通能力较强,毕业参加工作有12年,现年36岁。曾经在其他企业做过营销代表、营销主管、生产车间主任、人力资源经理等职务,现为W集团人事行政部长,在W公司工作已满一年,一年时间下来也适应了企业的文化与环境,人事行政和后勤工作也管理得比较好,深得部门和同事认可,当然也深得W集团金董事长的喜爱。
5 o# N% ^) f% J" s    2011年,W集团(主营工艺品)业务方向进行调整,原来一直做出口欧美亚地区业务,如今发现国内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好,决定启动国内市场,成立内销部门。曹明主动推荐了自己,想担任内销部经理,同时也圆自己多年的营销大梦(曹明私底下最想从事营销工作,认为收入丰厚,且受企业器重,工作自由度大),而金总当时招他进来时是看中他的专业和曾经在一家大型集团担任人力资源经理的经历,尽管现在来公司工作已满一年,但曹明对企业的产品、市场环境、国内竞争对手情况还不太了解和熟悉,如今在用人之际,金总便答应了曹明的请求,让曹明担任内销部经理,组建部门和队伍。) k4 ]5 P2 ~0 G# @+ T0 w. E
    曹明对能提任内销部门经理很兴奋,很有精神,写了一份内销部门运作策划方案呈报金总,其中总体营销方案预算为600万元人民币,可谓是洋洋洒洒,满怀豪情,壮怀激烈。而金总看过曹明的国内营销方案和预算后,认为做的华而不实,目标设定也不实际,且销售预算过大,以金总自己的策划和盘算认为以华东地区江、浙、沪三地进行实点,等摸索出了规律、消费者喜好和营销模式成型后,再在全国全面铺开推广,整个预算200万该够了。但曹明的方案是一张手便是大手笔,认为应该快速进入国内市场,并期望在全国一线城市开发代理商、经销商和自己的终端店铺,所以预算造的很大。为了这个营销方案和预算的问题,曹明坚持自己的观点毫不动摇,金总也坚持自己的想法决不变化,这样君臣争执一耽搁便僵持了三个月,期间金总要求曹明先慢慢做,慢慢观察市场形式变化,把市场和架构做起来,而曹明认为是金部不支持他的工作和想法,于是调到内销部门工作后便没有多少起色,国内市场什么业绩也没有,能部门人员的招聘工作都没有完成,曹明像霜打的茄子泄了气,金总对曹明的故执和如今的工作表现也不满,期间双方沟通过几次,曹明口头臣服而工作心态、工作力度和方向没有多少调整,于是金总并决定解除曹明与企业的工作合同。为了要解除曹明的工作合同,金总私下来咨询于我,问计怎么办?
+ X; d- i: o4 Z5 U% b2 |5 k1 `) F& a$ F3 ?
        各位精英:
, I9 Y6 n- O' r1 T7 T* Y        1  假如你是金总,会解除与曹明的工作合同吗?应如何解除?
7 r  w$ I! T' N) Z  @        2  你认为金总让曹明担任内销部门经理用人有误吗?对此案例你有何感悟?
9 |5 i' J! ]2 H+ z! w6 B

作者: 坷垃    时间: 2012-2-6 12:08
1. 如果我是金总,我不会解除曹明的合同,我会调他会原来的工作岗位-----人事行政部长。如果他不愿意,让他自己提出辞职,这样的好处不用我说,朋友们都知道的;
* b% t$ l/ P6 K2.针对金总任命曹明为内销部经理这件事,很难说是否是金总用人有误。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市场状况,有诸多原因:或许国内市场确实不好做,或许按金总的思路确实无法立竿见影(金总的思路的确行不通),或许是曹明为了赌气,既没有按金总的思路去做市场也没有按自己的思路(没有相关支持,无法做)去做。毕竟,曹明也曾经做过营销,还做过营销主管。
! ?! G* j& }+ L$ R7 W7 C" V4 Y3 ^如果从曹明的角度来看,如果被解除劳动合同,原因只能是自己的服从性不够;5 L7 g6 [: ]+ N: i6 q: w
如果从金总的角度来看,用人不疑,要学会放权。$ o7 i0 `- l9 k* k1 [  q

# A# c6 U% f: L- Y! [其实,曹明可以“暗渡陈仓”,先想办法作出一点成绩来(当然在适当的时候自己要垫付相关成本),上级表扬时就实情相告-----自己用的就是自己的方案。这样,上司也许会........
作者: icewolf_su    时间: 2012-2-6 12:45
2、曹明兄学法律专业,转战营销、生产管理、人力资源和行政等诸多领域,从生涯规划来讲,个人认为较为复杂,虽然在W公司的一年中,在行政人事方面有一定的成绩,但贸然转移担任内销部门经理此举我认为有欠妥当,文中也提及曹兄对产品、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都不是太了解的情况下,因为缺人而上岗,确实是一个用人失误。术业有专攻,我认为在用人策略上还是最好把对的人放在对的位置上,才能发挥较好的作用。) j3 D) T0 r  S7 g

' }4 b% V4 v+ Y$ Y- j6 \1、假如我是金总,可能会思考如下:8 g3 P! M' Q* R. ?( E! p) ?
    A、这个人我提拔的人时候肯定也有一定的考虑,既然能提拔必定还是有过人之处,发挥他的优点是当前需要关注的。同时,在整个策划过程中,金总和曹明的决策偏差是矛盾的来源点,期望再次通过准确的市场分析来找到解决措施,个人认为金总的决策所面对的风险是最低的,如果按曹明的思路去执行可能会带来无法估计的后果。
9 @, a: Q, _# L- E1 J    B、按现行状况,内销肯定是要做,但在拖了3个月之后,市场机会及环境等可能都有了一些变化,眼下整个销售团队的人员都还未齐套,现在给予曹明的第一责任是确认营销方案,第二任务是内销团队建设。; `% |8 i8 ?2 [3 ]
    C、金总的方案曹明不接受,在工作态度上发生了一些转变,这是无法接受的。此时我认为首要任务是加强与曹明的沟通,纾解他心中的想法,进而达成一致。如果曹明依然我行我素,对公司来讲就非常有害了,就到了必要换将的时候。
% l8 ]% w& i$ E8 D! Z    D、如果曹明愿意接受返回人事行政工作,且该部门还有岗位空缺,可以转岗,先决条件是心态端正。如果不接受转岗,或转岗但心态不平,也就只好弃将。基于曹明的工作经验,我认为可由金总出面进行一次约谈,告知他现行状况,感谢过往工作,礼貌请其另谋高就,朋友关系可仍持续;如还无法执行只好先礼后兵了,以未有效推动内销工作为原则,按法规执行,当然这要看该企业在法规上的健全程度和取证程度,不建议暴力解除合约。
作者: 禹志    时间: 2012-2-6 15:02
谢谢常诚兄弟支持,都是本人咨询服务中所产生的真实案例,纯属原创。。。以后有空的话,陆续出品,呵呵
作者: 行者悟空    时间: 2012-2-6 16:13
1.如果我是金总,我会解除合同的,因为,不论是从该员工的状态还是心态,包括在公司的人望,都不再适合留在公司,至于做法,可以通过面谈设定工作目标任务,然后以任务完成与否作为该人去留的依据;
  Z7 h/ L% @3 s4 i% j' T3 t0 Y2.对于金总的用人决策,我个人认为是没有错误的。因为金总实际上是对国内的销售有底,他更需要找一个人来做具体实施的,所以他依据该人以往的表现作出判断是没有大问题的,只是说该人自己在没有切实的市场经验之时,又刚愎自用最终导致了失败,而且失败之后还没有自省意识。
作者: icewindearl    时间: 2012-2-6 21:25
新人凑热闹来了
/ w3 {4 Z2 a4 a# L+ t第一点比较同意转岗,毕竟辞退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而转岗之后表现不好,记录下来之后开除也有理有据。6 c6 g0 _: |4 t1 W% t. ~
第二点摘录了这句“曹明主动推荐了自己,想担任内销部经理,同时也圆自己多年的营销大梦(曹明私底下最想从事营销工作,认为收入丰厚,且受企业器重,工作自由度大)”我的感觉就是,开始他的动机都就不纯,不是想要做好工作,或者哪怕是因为喜欢营销工作,只是觉得营销向他想的那么好,自然工作起来也就有些飘飘然,自以为是了,都没有过成功的案例怎么就能确定一定就能做好呢?哪怕百战百胜的将军也不敢说下一场一定能赢啊?何况也不是小数目(我眼界比较小,几百万不算小吧?)
作者: 儒家思想    时间: 2012-2-6 21:37
讲的好!
作者: huodongjun    时间: 2012-2-7 13:01
我个人觉得解除合同是无奈之举,如果我是咨询老师我不推荐他这样做,我比较主张从用人的角度看,曹的想法太理想化,金总的想法更切合实际。金总可以诱导曹的思路,让他多接触一下市场的实际情况,将他的思想拉回实际的轨道上。知人善用,只有思想真正融合了、贯通了,劲才能往一块使。统一思想,而不是辞退曹,因为你再招一个过来未必就好。沟通、沟通、再沟通,真正心里上的服了才行。
作者: 费加罗    时间: 2012-2-7 13:09
解除合同吧,和这个层次的人解除合同,不要顾及补偿的事情。4 l& y+ h% z& x6 c/ Z7 m
作为公司的中层,思想上、行动上应该和老板保持一致才行,有特殊的想法可以建议,但不能固执。
作者: ftfot5    时间: 2012-2-7 14: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ge602    时间: 2012-2-7 14:39
1  假如你是金总,会解除与曹明的工作合同吗?应如何解除?
' l" V- I0 X" ?: D- }. k( i因曹明现无法胜任本职工作,我是金总我会先与其详谈后协议对其进行调岗位,如曹明不愿意,只好让其单方面提出辞职。
' `7 F; e8 r8 u. c9 D 2  你认为金总让曹明担任内销部门经理用人有误吗?对此案例你有何感悟?
/ d" Y$ ^0 ]6 D  T金总当时让曹明当此职系因用人之制,加上确需一人去推动这件事所以我觉得金总并无错
作者: wge602    时间: 2012-2-7 14:39
1  假如你是金总,会解除与曹明的工作合同吗?应如何解除?
# K4 v8 f( u  L+ P5 {. d2 N因曹明现无法胜任本职工作,我是金总我会先与其详谈后协议对其进行调岗位,如曹明不愿意,只好让其单方面提出辞职。
9 ~6 T, a* L9 H1 ^ 2  你认为金总让曹明担任内销部门经理用人有误吗?对此案例你有何感悟?
- z8 v! @( h+ y9 x+ [金总当时让曹明当此职系因用人之制,加上确需一人去推动这件事所以我觉得金总并无错
作者: 旋木的幸福    时间: 2012-2-7 15:15
1  假如你是金总,会解除与曹明的工作合同吗?应如何解除?
3 K( ?7 ]* A2 u& p) L8 k' c, C这个案例,个人愚见应该从两方面来说。(1)作为金总,我肯定会解除与曹明的合同。对于一个没有服从心,且也没有任何业绩的中层管理人员,这是误人,也是误公司。同时,既然要解除,那么面谈是肯定需要的。告知曹明,要么,自己辞职,要么公司提出解除合同。
# A/ @& j/ |( f- d! t(2)作为人力资源来说,曹明在从事人事行政和后勤工作管理来看,效果比较好,认可度也高,不妨请金总考虑对曹明进行岗位调整。人力资源的职责之一也是留住人才。9 T$ @5 P: z4 R; X2 }
: Y* m- o( Y1 x
2  你认为金总让曹明担任内销部门经理用人有误吗?对此案例你有何感悟?
" \8 D  L% q0 P  ]个人觉得这样的用人是不合理的。没有体现人岗匹配的原则,同时也没有进行岗位分析。
作者: 绮真    时间: 2012-2-7 15:23
1、我认为金总让曹明出任内销部经理的职位的决策是正确的,因为曹明也曾经有过当销售主管的经历,最重要的是他有很强烈的意愿,通过一年的工作,对企业也比较熟悉,其管理能力在人力资源部门已经得到认可,所以找有干劲的人来做是没有什么不对的。
8 M- _2 _0 ]6 J& Q" B) Z2、该案例一直是金总和曹明僵持不下,似乎企业的决策都是单线的两头,其实企业应该有一个决策的团体,看看其他经验丰富的营销部门经理怎么说,或者是以市场调查为依据,而不是仅凭两人的主观意见。* j& ^3 l6 Y0 o7 r
3、在工作中和领导和下属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很普遍,双方都是为了做事,而不是赌气,应该好好沟通,用有说服性的理由来说服对方。( ^9 Y9 e: W( Z) P2 p  p
4、双方达不成一致也不应该解除合同,毕竟企业培养一个主管也不容易,还让人才回到能够发挥的地方就好,期间做好沟通。
作者: hxf731    时间: 2012-2-8 07:55
1、如果我是金总,我会与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对曹进行劝退--但最好公司掌握曹不符合现任岗位的证明(个人觉得取证会比较困难)
5 l- V, q% ~, h9 K) c- U" K2、在任用曹的时候金总有些欠考虑。但任命了就应该进行有效的沟通,沟通不到位
作者: 格格巫Ooo    时间: 2012-2-8 09:13
其实不应该直接提出解除合同,毕竟曹明也是个人才,不管这样的人才现在对企业来讲是否多余,但一将难求,从曹进入公司的发展来看,他泛而不精的经历可能更适合做人事行政方面的工作,所以调岗是最佳选择。但调岗需要有一个面子上过得去的理由,省得大家尴尬,也避免这个时候曹明想不开而离职。方案已经搁置三个月了,可想而知,金总对于国内市场的开发并不是非常得迫切,如果真的是这样,可以先放一放,暗地物色合适的人选。4 O3 V9 \) G" N2 a9 ?$ x# v
如果曹明回到原岗后还带有情绪,这个时候再考虑劝退不迟。
作者: 洛湘    时间: 2012-2-8 09:40
格格巫Ooo 发表于 2012-2-8 09:13 ' h  U; b: a9 \0 o0 d" m% @' G
其实不应该直接提出解除合同,毕竟曹明也是个人才,不管这样的人才现在对企业来讲是否多余,但一将难求,从 ...
& }* b: p% d. U; o' ]3 j3 u$ K
赞同。
3 a2 O# }' q# R. x. B/ X案例不错。' S: G0 @6 b: b* l! b
遇到这样的情况的确也挺闹心的,对于金总来说。/ E8 r0 K8 ]0 ?. ~- C2 R# Y$ {
我觉得首先需要换位思考,要进行沟通吧。从描述来看,曹明毛遂自荐的举动,一方面表示他还是有些大胆的,但他的动机不好评说了。另一方面,他也的确欠缺经验的。
1 G, P3 z: f4 M  B5 q- H其实,换个角度思考,金总何不在预算总额确定的情况下,给曹总一个大胆的尝试了,拖着耗着都已经三个月了,给200万先让曹总放手去干,是否也是一种思路。
作者: hdlingzi    时间: 2012-2-8 11:50
如果我是金总的话,我暂时不会选择解除合同,从曹的经历来说,做过销售,做过管理,而且也都算到了一定层次的,算是复合型人才吧,对公司的制度与企业文化也比较认可,属于应该被挽留的对象。
. ^0 D7 v9 y6 e. c3 s& Y3 j至于说工作方案的事情,我觉得有必要对整个市场做进一步的调查,因为金总的方案比较保守,而曹的方案又比较激进,可能经过更进一步的市调,结果可能是二者选其一或者合二为一,这样更谈不上金总的用人是不是错误了。
作者: hanfng    时间: 2012-2-8 12:19
学习了。
作者: 直线1990    时间: 2012-2-8 13:45
看到这个案例中的曹某,我想起了《奢香夫人》这个电视剧中的马烨了
作者: Z小姐    时间: 2012-2-13 10:17
坷垃 发表于 2012-2-6 12:08
7 B1 L% F& O) R% g4 Y' w1. 如果我是金总,我不会解除曹明的合同,我会调他会原来的工作岗位-----人事行政部长。如果他不愿意,让他 ...

6 p# _1 q, r/ ?+ f( o嗯..赞同这种做法
作者: lijunjain    时间: 2012-2-14 09:53
1  假如你是金总,会解除与曹明的工作合同吗?应如何解除?( x; Q/ y9 o. s+ G& ^, x# _6 k) g' D
    会解除与曹明的合同,作为一名员工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是好的,但是总体方向应该与公司和老板的思路保持一致,而且老板对某一个方案或计划的不认可并不代表对个人能力的全盘否定,作为一名中层管理者应该有能力调整自己。
7 G& b8 s8 B- ] 2  你认为金总让曹明担任内销部门经理用人有误吗?对此案例你有何感悟?0 e, m) l( j" f6 F/ u# b; [
    金总的用人存在失误的地方,因为公司在进行业务方向调整的同时,也调整业务部门的领军人物是不妥当的。本身新的市场就需要重新开发和培育,需要配备有市场经验的管理人员。
作者: lang11    时间: 2012-2-15 13:31
,如果不转岗则解除。
作者: sungy03    时间: 2012-2-15 14:06
首先,曹明的性格和职业观一直都是以营销为主,只是否定600万的预算就变得意志消沉,可见如果不让他担任内销部经理的岗位结果肯定也是八九不离十,所以真的要说用人失误,当时招聘他作为人事行政部部长就错了,除非金总本来就想培养曹明作为内销部经理的人选。! P' e, Q" \3 ?
其次,作为曹明,我就想不通,为什么循序渐进的方案他不同意,非要弄个600万狂轰乱炸,市场行情果真如此紧迫严峻还是600万今年投下去,年底或者1年后马上能生出来1200万的利润?曹明的方案是否可行、市场调研是否充分可信、600万的预算是否非花不可并可控范围、形势严峻程度到了关于存亡;这些情况曹明是否有具体、可行的方案和数据报告去说服金总。退一步说,作为下属,领导的决策并不是全盘否定,只是建议试点再推广的稳妥方案,曹明如果识时务更需要把握这次展现才能的机会,在小小的舞台上亮出精彩,巩固自己的位置和威信才是最紧要的;再者说,即使没有成功那也是老板之前的意图,你在执行过程中努力了也是你自己的苦劳,下次的战略定位,你的话语权不就随之而言到自己手中,以退为进不失为好棋。如果说曹明这么简单浅显的道理都不懂,个人认为此人无大才,别说内销部经理了,做人事行政部部长都吹牛皮了。
& l: l4 h* |7 C! b1 V- e6 |+ R$ x5 @' `
最后,作为金总,在僵持阶段可以让第三者给与旁敲侧击,将自己的良苦用心爱才惜才由第三者转达,表明自己的立场:完全支持曹明作为内销部经理决策的威信和能力,但建议方案需试点再推行,待时机成熟已经上路后,可放手由其全权负责;如果曹明还不知轻重,可签订军令状放手一搏:600万不是小数目,如果曹明完成业绩可奖励X万,但是如果让600万打水漂,曹明如何收场?
; ^! {1 M2 y) `  }! o* {2 q/ O" p* K) w5 @3 s
总之,作为观者搞不懂曹明如何作HRM的,一点政治意识都没有,600万的预算即使是国营事业单位也要审批流程,何况私营企业老板,虎口拔牙,你好歹也要画出一个香喷喷的鸡腿才能套出来吧。
& o' }2 \( d4 ]6 S4 |+ z9 @3 W2 g. i% h

作者: yangqingmei    时间: 2012-2-15 16:29
学习,谢谢分享
作者: 常诚    时间: 2012-2-15 21:18
1、曹明私底下最想从事营销工作,认为收入丰厚,且受企业器重,工作自由度大
7 f3 l/ j2 I# l; z2、曹明认为是金部不支持他的工作和想法,于是调到内销部门工作后便没有多少起色,国内市场什么业绩也没有,能部门人员的招聘工作都没有完成,曹明像霜打的茄子泄了气,金总对曹明的故执和如今的工作表现也不满,期间双方沟通过几次,曹明口头臣服而工作心态、工作力度和方向没有多少调整。

# w, C! ]6 x0 ~  r$ A
) _  Q# j" ?1 e3 }; h3 b# T% N* T从案例中的这两个地方,我认为,必须解除劳动合同。因为:; ]. |+ f" A2 Z
第一、开始举荐自己时的动机不纯;* I" g* `. _+ D) K
第二、遇到这么一点挫折就成了霜打的茄子,说明抗压力、自我调整等方面与岗位要求不够;0 a+ t+ v0 s6 o0 u$ T
第三、沟通了,口是心非,采取对抗性的做法,不是职场中人应有的表现;# N7 v$ l3 S2 G! a
第四、此人已经在多个岗位做过,应该对各个岗位有认识,更应该知道公司新推内销的意义与目的,不能从高度上与公司保持一致。3 B8 t/ k; B3 }7 w
如何解除上,从案例中看出老板做事很缜密,相信有不少的证据了,那么以业绩不佳为由作为解除合同的理由。操作得当,可以不用支付赔偿金补偿金。
/ ?# B# `; R5 o; R" m& M3 F: v
* Q4 K: Q5 }* D& C; M对于第二个问题,老板的用人上有没有错误,我倒是认为:基于公司发展的需要,进入新领域,首先看内部有无合适人才担当,没有则采取外招形式,这老板是这样做的。赞一个,让员工看到了内部晋升的希望。可是员工也应该理解上来这个位置就应该如履薄冰,尽职尽责地做好分内事情,而不是尾巴翘得比天高。可惜案例中的员工就是这样翘起来了,搞得老板很被动。如果其他员工不理解还会责备老板一身的不是。所以,员工的表现决定了老板用人的正确与错误,这是相辅相成的。仅从案例中来说,我认为老板用人是对的,唯一遗憾的是应该再配足一名资深人员协助内部晋升员工,这个遗憾解决了,那么事态就不是这样的了。
# l6 N$ s! }1 }; T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