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企业家启示录:厉行节约,一抓到底!
[打印本页]
作者:
2012老大
时间:
2012-2-11 09:47
标题:
企业家启示录:厉行节约,一抓到底!
本帖最后由 markkk2010 于 2012-2-11 10:18 编辑
3 _' r( [1 X. |3 r
2 X" N) y& y) _8 n, u
谭小芳
8 m y9 H% I- s6 v. T# }8 c6 J; g
前言:
8 @5 v E$ l/ Q
雍正贵为皇帝,仍厉行节约,值得我们企业家学习。雍正继位,曾大力倡导节约粮食。雍正二年他发出上谕,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圣旨,说:“谕膳房,凡粥饭及肴馔等食,食毕有余者,切不可抛弃沟渠。或与服役下人食之,人不可食者,则哺猫犬,再不可用,则晒干以饲禽鸟,断不可委弃。朕派人稽查,如仍不悛改,必治以罪。”这里,雍正为节约粮食可谓费尽心思,从人食、猫食到鸟食,交代得清清楚楚。至高无上的封建皇帝,专门为剩粥剩饭的处理下一道圣旨,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大概绝无仅有。
+ a8 V! n. m# o o/ d) O. a& f5 @8 ~
6 k9 O: g+ K) _9 v7 j
然而,雍正皇帝似乎乐此不疲,事隔三年,他又专门为了禁止浪费粮食的事,再次发出一道上谕:“朕从前不时教训,上天降生五谷,养育众生,人生赖以活命,就是一粒亦不可轻弃。即如尔等太监煮饭时,将米少下,宁使少有不足,切不可多煮,以致余剩抛弃沟中,不知爱惜。朕屡屡传过,非止一次。恐日久懈怠,尔总管等再行严传各处首领、太监,见有米粟饭粒,即当捡起。如此不但仰体朕惜福之意,即尔等亦免暴殄天物。应不时查拿,如有轻弃米谷者,无论首领、太监,重责四十大板。如尔等仍前纵容,经朕察出,将尔总管一体重责。”看来雍正对节约粮食一事,真可谓常抓不懈,既有号召,又讲道理;既有具体办法,又有惩治措施。算是一抓到底了。
! m& @" u6 K) D" h8 x
& s: W' H. a1 d6 B0 V$ D" {
只有节约,企业才能生存;只有节约,企业才能发展。节约让我们赢得更多的资本,积聚力量去争取更大的辉煌!节约是赢利的源泉,是提升竞争能力的途径,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节约是美德的体现,是职业素质的最高表现,是赢得个人职业常青的保障!
- t R4 h' Q, L7 i$ j7 z1 @
b( D. P8 o5 L/ p+ `
在市场以及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节约不仅是道德理念和价值观,更是一种核心竞争力。能够节约的企业,会在市场中游刃有余能够为企业节约的员工,会在职场中脱颖而出。很多人都看过一部名叫《后天》的电影,电影讲的是全球气候突然变冷,将整个地球笼罩在冰天雪地里,以及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挣扎求生的故事。现在,全球几乎所有的大、中、小企业也都面临着与电影《后天》里的人类一样的困境。
h, V0 L1 _4 Q
7 }3 L0 [3 Q5 I; M, V/ S" u) M
2007年形成并于2008年随着雷曼兄弟公司倒闭而震惊世界的经济危机,就像电影《后天》里席卷世界的寒潮一样迅速波及世界的各个角落,而众多企业则需要在这个被经济危机深刻影响导致利润越来越少的环境下艰难求生。如果说电影里面的灾难是整个地球乃至全人类的寒冬,那么,经济危机无疑就是众多企业的寒冬。
, @$ ~/ l* ]6 T3 [ l, s
9 \2 x# c5 R( n' G
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了解到,很多动物会用冬眠的方式度过寒冷的冬天。蝙蝠、刺猬、极地松鼠等在冬眠的时候进入一种神经麻痹的状态,减少体能和热量的消耗。以刺猬为例,冬天一到,它就缩进泥洞里,蜷着身子,一动也不动,呼吸几乎停止,就连心跳也慢得出奇,平均每分钟只有10~20次,如果把它浸到水里,浸上半小时也死不了。相反,当这只刺猬处于清醒的状态时,只要把它浸在水里2~5分钟,它就会被淹死。很显然,是节约能耗帮助刺猬度过了整个寒冬。
+ f( G- r- m& b6 Q8 }
J# j. B$ o3 T2 {) l* z
所以,谭小芳老师提出“降低企业开支;杜绝企业浪费”的号召,希望国内企业相应!这不仅仅是冬季的当务之急,长远来说,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十分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大部分企业常用的自救方法之一。例如:房产企业的老大万科,透露“万科已开始严格控制成本支出。万科员工二季度奖金只发50%,整个行业正经历非常时期,与经营无关的活动一律停止,一切回归理性”。
8 F0 Z8 A9 \* W. V e: T
& e( B: t5 D9 S$ O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奢侈浪费之风日盛。有的还在象征节俭的四菜一汤上做文章,变了它原有的味道。一家濒临破产的工厂招待客人的“四菜一汤”却变成了12大盆:清炒虾仁、生炒鳝片、松鼠大黄鱼、清水大闸蟹……客人不解,厂长乐呵呵地解释:“您是嘉宾,我们两位陪客,3个人12个菜,待会儿再来一锅甲鱼汤,正好每人四菜一汤。”如此吃法,工厂不破产才怪了!
5 x' h) z% M9 R. F
! z7 \0 U/ I; t J# H6 h& ^, x d1 e
提到了餐桌,这里我想简单提一下清教徒精神:拼命地赚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相信看到这三句话的企业家,有一部分企业家难理解,更无法接受。我辛辛苦苦地赚钱,为什么要拼命节省?人是社会的人,一个人不能仅仅为自己赚钱,而是要为员工赚钱、为合作伙伴赚钱、为亲戚朋友赚钱,乃至为整个社会赚钱。这就像我们大力提倡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主要目的不是节省一点省电费,而是要杜绝资源的浪费,把“水”“电”留给需要的时候再用,为子孙后代做一点点微小至极的事情,从而进一步提升个人的修养。但是,一旦所有人都这样做了,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呈现出巨大的改善。这种力量不可小觑。
- f$ F4 t s1 m/ t
1 b+ W) G5 N v9 P$ L) i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很早就懂得厉行节约了。如早在19世纪,英国等欧洲国家就出台了“马桶法律”,规定每次冲马桶的水不得超过9升,后改为6升;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就公布了《包装条例》,倡导商品“无包装”和“简单包装”;芬兰是个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而它生产的纸张绝大部分来自回收的废纸,它的废纸回收率达70%,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为了更好地节约木材,防止污染,韩国人发明了由土豆、糯米制成的可食用的牙签;而资源贫乏的日本更是投入巨资研发节能产品,形成了全民节约的良好氛围。这些国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节约模式,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范例。
* _( U9 Q7 S% Q* W; v& n( [% g
8 W/ n( f& s$ l8 C$ c- b
温家宝总理在最近一次关于“节约中国”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首先就要大力节约能源,认真实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中提出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抓紧启动节约和替代石油、热电联产、余热利用、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重点节能工程。”可见在节约方面,全球人民都有相似的朴素观点。
/ F- r, p: M" L) _0 |
9 K/ @, v" ?) E" [' \7 I( r3 J
春秋航空的内部社区在近日《爱国从做好本职工作和身边事做起》中,提倡“多省油,多省电。多乘坐公共交通出行,能开窗户就不要开空调,路灯不用就关掉,家电不用就把整个开关拔下来”。得到了内部许多同仁的响应。飞行部和运控中心也在千方百计提高节油成效,制订了具体的飞机瘦身计划。这也是一种积极的行为。
}* U( Q9 D9 Q! f- l9 ?
3 J" C6 u% q+ K6 m+ O' x. W
在美国考察时,美国的航空公司给我最大的印象是:美国“AA”和“UA”等传统大航空公司,也学习廉价航空大兴节约之风。就拿航班发餐巾纸,过去一个航段要发好几次餐巾纸,有的时候一发就是好几张。这次发现每一个航段都只发一次一张餐巾纸,连这次从洛杉矶到芝加哥四个小时的航段也只发了一次一张餐巾纸。
) h; L' e. h$ S4 ]
F& ^# o3 Z, U9 V) b2 t
另据《东方早报》消息:2月4日凌晨,东航MU2139机组在从南昌飞赴海口时,受天气因素影响,备降三亚机场。为了为公司节约近2万元的住宿费,机组决定集体在客舱过夜。这则消息一发布,令人马上联想到经济危机,面对这一全球性的经济困境,各大公司都在想办法,连国内航空也不得出此下策。
2 m. M9 L/ T6 {7 z: x$ c3 j; e' a
- B0 o) c; i7 Q, V
引用《东方早报》报道中的一段话:某航空公司一位飞行主管表示,飞行员不仅休息时间受到约束,保障休息环境也有一定“指标”。即便是在执行国际远程飞行任务中,飞行员也要轮流休息。机上供飞行员休息的环境必须是密闭空间,能达到160度以上仰角的座椅或床。这样近似苛刻的条件,目的是确保飞行员有足够的精力继续之后的航程。
# B! k7 p" P: D
$ b# u, j8 ^' J& Q# N
我想,说这段话的人大概是一个海归派或是崇洋派,确保飞行员的飞行质量,要求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和睡眠状态,此话之言外之意,这是国际惯例。这本无可厚非,但特殊情况下在飞机上睡一晚又未尝到不可呢?何况省了2万多元呢!这要是郭德纲说起来,编成段子,肯定会说,这得省多少挑费呢!别笑,我从前几天的新闻中看到温家宝总理在在国外访问的过程中也为了节省酒店费用,安排夜班飞行呢。
$ y; i- M- n% q; l- w
3 j/ s4 l% x* R& i1 A% M) o- j/ X
现今,已进入微利时代的今天,厉行节约和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的生存之道。细微之处见精神,点滴之间见利润。我了解的成功的企业都是节俭的。尤其在遭遇经济危机的今天,我们必须重温这样的理念:节约的都是利润,甚至是一家企业最为核心的竞争力。谭老师一直倡导节约观念,将节约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帮助企业开源节流,构建“节约型企业”;帮助提升员工节约意识,让节约成为每个人生活和工作的方式。
& s9 s& Y! f8 E* V) i/ m; R
: d0 l) G$ |/ S) t
甚至说——公司可谓浪费的温床,但浪费只是表面现象,究其实质是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出现了问题。要让整个企业都具备主动性和责任感,就必须把目光投向基层,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企业文化。为了警钟长鸣,谭老师还列举了不懂得节约的七宗“最”:
1 |9 Y0 [9 r( y% C3 P# r+ q" t
0 ~! B6 e; i5 y. A7 [) O
1、最虚荣:铺张浪费讲排场
& m- r4 p& S3 T9 S, _" S
2、最短视:危机来了才节约
6 [* C! O# I3 r; V4 O$ b5 [+ l: g
3、最狭隘:节约就是少花钱
) r# f$ X" C3 m$ C
4、最无知:不把时间当钱看
! M( B* ]8 U8 w
5、最自私:反正都是公司的
) K: t4 b/ w7 r O& ]0 W
6、最孤立:自有别人帮我扛
3 D/ }' }3 C0 ]. @( J
7、最迟钝:总跑在市场后面
8 @# v, Y1 Y, u" Z
' Z1 K! _& { r$ Z2 C6 Z. {
谭小芳老师认为,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对中国人的思维理念影响不可估量。这个故事就是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故事。美国老太太在跨入天堂门槛之前,庆幸自己终于可以还清买房子的贷款了。中国老太太在跨入天堂门槛之前,庆幸自己终于攒够了买房子的钱。说的都是房子,美国老太太利用银行贷款提前享受了房子,中国老太太利用银行存款攒够了买房子的钱。我们下面要说的,就是这两个老太太怎么引发金融海啸的故事……
9 I. |# x! m: l
! I. m* X/ f# F+ Q- j
美国老太太的提前消费,贷款买房、购车、旅游。贷款银行把老太太的贷款合约以金融创新的方式打包,卖给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又打包卖给债券公司,债券公司又发行债券,卖给中国,一环套着一环。这美国老太太的兴致很高,消费着中国产的大量日用品。贷款能力很强,还债能力却没有提高。怎么办,还不起了就干脆不还了。
) L6 D6 i9 ]% |3 z. U& Q2 o- K
7 C" g. T0 z' M' D
这可苦了贷款银行,贷款银行关门倒闭,投资银行又受不了了,要么跟着倒闭,要么被人收购重组。投资银行出现问题,债券公司也跟着倒霉,到期债券无力偿还,中国可就麻烦了,这买的美国国债反倒成了一大包袱。怎么办,脱手吧,无人问津。不脱手吧,白花花的银子快变成废纸了。这个美国老太太把祸惹大了,她的这个提前贷款消费的理念,让世界发生了金融危机。
: v, w F0 x# @9 |: p0 g6 T
( v& h/ @/ H. F4 @' P8 v0 ~- c1 A
再说中国老太太勤俭存款,把辛辛苦苦靠加工衣服、鞋子、玩具、小家电等出口换来的外汇,偶尔也靠接待外国老太太来中国旅游,挣点外汇,兑换成人民币,舍不得花,存起来准备买房子。这下银行可高兴了,把老太太的外汇兑换到手,变成了外汇储备,外汇储备又可以拿到国际市场上去买美国国债。老太太外汇兑换的人民币又存入银行,准备买房子。银行就拿老太太存的钱贷款给老太太打工的公司,生产美国老太太喜欢的物品。
+ z. Q F: @0 J
% E. h7 y8 E% j9 g1 J$ O* |
美国老太太出现还款问题了,这中国老太太就一下子紧张了,公司生产的东西买不出去了,换的外汇不值钱了,银行存款没有增长了,看着要吃老本了,那钱就更不敢花了。这美国老太太无力消费了,中国老太太不敢消费了,金融危机来了,经济增长减速了,世界经济开始衰退了。麻烦大了,这一场危机,说穿了,都是这两个老太太惹的祸。
4 r7 }) g. u( E$ o
2 \0 s# |; ~' j! W
如果美国老太太有中国老太太一半勤俭持家的态度,贷款消费悠着点,量力而行,金融危机就不会爆发了。如果中国老太太有美国老太太一半提前消费的理念,存一点消费一点,量入而出,公司生产的东西自己也可以享受一部分,内需也就强起来了,公司就不完全依靠美国老太太消费生存了。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则新闻:美国俄亥俄州阿克伦城的一名叫AddiePolk的老太太无法按时归还按揭贷款,被当地警方送达驱逐令不下30次,虽然她在这所房子里已居住了大概38年。她试图开枪自杀,所幸被及时送入医院治疗。
6 f/ m( T+ ^! c1 c2 u2 h0 q! O4 z( L/ Q
1 a0 H# K8 u1 R( E0 m8 F$ l
用郭德纲的话说,就是过冬怎么办?节省挑费呗。挑费:北京土话,指家庭日常生活里用度。这词之前根本没听说过,不过很容易理解,第一次听马上就知道指的是什么。话说回来,金融危机时期,节省挑费是应该的——开源、节流是企业的两大过冬策略嘛。而且相对来讲,“节流”,也就是节省挑费是比较容易操作的,谭小芳希望各位企业界人士身体力行!
8 w. T: o3 R U: B
8 X: w) t7 \# ]; U
作者:
215juan
时间:
2012-2-11 21:18
最狭隘:节约就是少花钱; 这点非常赞同。但是现在很多企业的老板都是这么认为节约的,尤其是那些民营小企业。
作者:
伊犁之魂
时间:
2012-2-12 11:15
绝大部分民企老板都是守财奴,成不了大器!一没胸怀,二没眼光,三不会用人(或者说用人特别小气),能成什么时候大事!!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