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企业培训:投入一元产出三元 [打印本页]

作者: 白叶    时间: 2004-12-1 17:02
标题: 企业培训:投入一元产出三元
[color=#D2691E]企业培训:投入一元产出三元       世界很多大公司的成功经验表明,不花时间和金钱去做有效培训,企业很难实现发展目标――   最近,由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公司对100多家外资企业调查显示,在提倡成本节约的现代企业里,只有培训投资一项非但不减,反而越来越得到管理层的重视。如今的企业管理者们已分明嗅出了这里的价值,因为这项打入成本的开支,并不是泼出去的水,而是“存下的”一份对未来的期望、一份未来的效益。   培训让员工找到自我定位   走进苏州的企业培训,呈现多种多样的形式,按内容来分有岗位专业培训、政策法规培训、新技术培训、管理培训等。企业培训与职业教育不同,它更强调的是实际操作性,因此许多企业可以通过培训、测评,来真正了解其员工的技能掌握情况。如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德尔福公司,他们就建立了自己公司内部的“人力学校”,由新加坡总部的老师亲自前来上课。该公司一位人事经理表示:“好的企业并不会遏制员工发展自己的职业兴趣,因为兴趣可以使工作的效果事半功倍。”在我市不少大型外企,如和舰科技、雅马哈、飞利浦公司等,他们都建立了自己的培训机构,不少外资企业将培训看成是一项工厂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他们从开厂的一刻起就有很好的规划与操作安排,尽可能为员工创造各种表现和发展机会。在一些企业,有时为确定一个人的“定位”,常常是经过数个岗位后才找到最佳适合点的。企业的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员工的积极性也因此被调动起来。这样,员工体会到了认可和尊重,企业也同样合理配置了人力资源,“才适其位”,使培训取得了双赢效果。   培训让员工发挥更大的潜能   苏州英格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庄志告诉记者,今年苏州企业培训市场最大的变化有两点,一是民营企业的崛起,像苏州的隆力奇、朗力福等民营公司,都加大了在员工培训上的投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将培训资金作为企业预算进入年度规划中;二是外资企业聘请咨询专家进入公司进行“企业内训”的情况开始增多。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效的工作需要复合型的人才,而“人才”往往需要通过开发来调动和培养。园区日立公司就这样认为:一方面,企业由人形成,培养人才,开发智能,是企业经营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没有人才的培养,也就没有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的资质、能力得到经营者恰当的指导时,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提高和进步。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在西方,目前员工培训已渗透现代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如:员工入职时需要培训;员工轮岗晋级时需要培训;新的管理制度、工作模式和系统出现时需要培训;市场推广不利时需要培训;通过培训,企业可以有永葆青春的动力。所以对未来的社会来说,制胜的必将是“学习型组织”,企业只有不断加强员工培训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培训吸引更多的人才加盟   市人才服务中心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有些企业总是担心发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现象,但是好的企业不会通过遏止培训发展来防止员工跳槽,因为这样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企业必须给员工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不断强化员工的自我培训,为员工提供可供学习和进步的空间与时间,激励员工自我学习,自我超越,这样才能为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培养后备力量,从而使企业持续受益;而注重企业培训的本身,也是一种“竞争力”,它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加盟你的企业。在苏州工业园区,一些企业不但重视培训,还力求扩大培训的“半径”。园区人力资源公司的顾小姐则告诉记者,前不久,他们举办一次劳动法规培训,有来自苏州飞利浦,欧莱雅,诺基亚,罗杰斯等140家公司的近230名管理者参加,学员们带着自己公司的实际问题踊跃向专家老师提问,老师也尽其所能给学员们满意的答复。培训结束后,园区人力资源公司为巩固此次培训成果,将所有学员提出的问题连同答案整理成册,使其成为园区企业人力资源人士实际工作中的好帮手。   培训是一个常胜不衰市场   对培训方向和趋势的预测,也是人们渴望了解的。据苏州大学副研究员陈东兴分析,目前的苏州培训市场还是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特点,一是培训中有关“学历培训”的热点将继续持续下去,也就是说人们对自身素质提高的培训将继续保持下去。二是目前由于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高层次人才的培训已成为一个热点。现在很多开设MBA、MPA课程就说明了这一点。其三,与专业挂钩的培训也成为一个新的趋势,现在有些厂家和用人单位纷纷采取岗位培训的办法。四是对即将工作的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目前苏州不少培训机构都会针对近期社会上出现的热门职业来调整他的培训计划,如:今年物流专业人才需求量大,于是不少机构开设了物流人员的培训班,就目前收到的效果来看还很不错。据权威教育机构统计,企业每投入1元用于培训,便可有3元的产出。世界上很多大公司的经验表明,不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做有效的培训,企业很难实现其发展目标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事实上,培训业在中国市场上也悄然升温,据苏州市人事局培训中心副主任薛锋介绍,仅我们苏州市区社会办学的培训机构就有260家,还不包括中小学生培训在内,且不少较大培训机构的业务量都在以每年20%-30%的幅度增长。 文章来源www.aq800.com HR资料工具共享中心 Trojan [/color]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