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现行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程序之缺陷及其完善 [打印本页]

作者: 清辉    时间: 2004-12-17 20:01
标题: 现行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程序之缺陷及其完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我国的用工制度也相应的改革和发展,劳动争议案件呈上升趋势且日趋复杂。虽然有关劳动争议的法律规定也不断完善,但上世纪八十年代确立起来的现行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已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和审判实践的需要,有必要加以完善。笔者在此不揣冒昧,就现行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程序之缺陷及其完善谈谈个人的浅见。' c% R! J9 a4 t D. w' ?7 M5 r4 D& z   一、现行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简述 8 W3 J9 J: p( p# p1 y9 m# j0 B' e5 M: y 0 Z: m. O ?7 U4 J) v   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义务而发生的纠纷。而劳动关系处理程序是指劳动争议处理的各种机构及其相关程序在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的各自地位和相互关系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 ?2 @( H8 ~6 W- }" B2 m" g' V, B; \ : F+ w4 |8 |3 Q" G ) t: X, K9 n R* |, ]8 o  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为“一调一裁二审制”,处理机构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未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的案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实际上是确立了“仲裁前置”的原则,即劳动仲裁为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前置程序。 3 ]; T7 G8 r: I8 z% ]5 w! K, m+ F8 ?8 l+ X. y 6 U* h( s1 Z5 ?" U" V3 } o9 F) A   我国的劳动仲裁具有行政性和准司法性:一方面 ,仲裁机构设立在劳动行政部门中,向本级政府负责,仲裁含有行政仲裁的因素;另一方面,仲裁机构的设立、职责、权限、组织活动原则和方式与司法机构有许多共同或相似之处,是国家依法设立的处理劳动争议的专门机构,依法独立行使仲裁权。 0 y* y1 I+ ^3 t2 g3 o/ s7 A" F! a 0 a- @3 i% ]% {- x. U% j( ^! S# r [& U8 P9 ?" m8 K6 g+ W   二、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7 m) T$ T o+ Y! h; v 5 n/ I7 F, u; o& m) _# X m ( Z0 r/ ^4 s( i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劳动争议的仲裁程序是诉讼程序提起的法定的必经的程序。当事人如果未经仲裁程序的仲裁裁决而就劳动争议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不得受理。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未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仲裁裁决即发生法律效力。 , J c1 C# i$ q6 r. Z1 u* ^, Q/ [: q7 w4 c0 S6 J9 S' ` + |1 X4 z+ }7 b+ x( i/ {" W   现行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中“仲裁前置”的规定,增加了双方当事人的负担,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纠纷,当事人约定以仲裁方式解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即当事人处理民事纠纷,或仲裁,或诉讼,二者只能选择其一。而劳动争议案件必须是先仲裁后起诉,这样,一个劳动争议纠纷可能要经过仲裁、一审和二审程序。而一般的民事案件经过一审和二审程序即发生法律效力。“仲裁前置”的规定使现行劳动争议解决过程的周期长、成本高,增加了当事人的负担,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这一规定还违背了法治原则。劳动争议实质上是一种民事争议,双方当事人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当事人应有选择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的权利,而现行的程序设计,一方面,当事人一方无须有仲裁协议或经对方同意即可申请仲裁;另一方面,劳动仲裁作为前置程序,剥夺了当事人直接向法院起诉的权利。而依法治原则,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任何人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都有权获得司法救济,除了双方当事人约定将争议提交仲裁,否则人民法院应受理争议案件。最后,劳动仲裁受理劳动争议案件有范围限制,可能使一些争议无法诉至法院,而剥夺了当事人的诉权。4 U* G- {6 N! \5 Q2 ? - f+ Y+ t4 k: s( S% F# v5 P/ c : t9 i/ z. P" n+ M# c' X  为解决上述缺陷,建议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相关规定,赋予劳动争议当事人选择仲裁程序或诉讼程序的权利,改仲裁前置程序为仲裁终局或二审终局,避免程序上的繁琐。6 l$ M1 G0 p+ |3 C" N/ Z7 a' L ; A8 o* x( ]2 ~5 ~ 1 w% r& l6 B5 @+ R  三、关于劳动争议诉讼程序中的反诉1 f" {+ k6 M' h/ m( I4 C/ w # V+ s/ K: R7 b9 Q( A3 T * ~+ k8 h( C8 n( T+ ^% g6 w+ r$ s, F  劳动争议经仲裁裁决后,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可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该类案件时,与其它的民事诉讼一样,作为被告的当事人也有提起反诉的权利。% a# Z4 q+ m& _ 4 _8 \& D0 L% U4 P5 M, W 0 F0 S! c0 N. I/ I   反诉是指在民事诉讼中,被告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本诉的原告为被告,向法院提出的与本诉基于同一法律关系的独立的诉讼请求,以达到并吞、抵消本诉的目的。 2 F2 t% n& N8 ~( E7 F 6 i( U5 w! i7 v9 y7 y! W- l | 2 E o' e; K9 v) P: l  在审判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J! Z) m- N4 D. [7 S0 \- O. ] # }; H" l; y( w y6 Q3 G z3 h- N, S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六条“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后,当事人增加诉讼请求的,如该诉讼请求与诉争的劳动争议具有不可分性,应当合并审理;如属独立的劳动争议,应当告知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规定,被告的反诉如果没有经过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的处理,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而在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中又没有关于反申诉的相关规定,被申诉人如果没有提起诉讼作为原告的话,其反诉权实际上是不存在,因为,反诉人的请求如果属于劳动争议,应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否则,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则当事人在诉讼程序中提出的反诉不能与当事人的本诉合并审理,当事人的反诉权不能实现。 8 w |# p$ L, {+ ]0 J P , x, {4 x* ~" I, n) l9 X: t! [5 W% v( m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第一款“当事人双方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同一仲裁裁决,均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先起诉的一方当事人为原告,但对双方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应当一并审理”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均不服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先起诉人一方为原告,后起诉人一方为被告应是必然,但在此时,后起诉一方的反诉权仍不能实现。理由是:无论当事人一方谁先起诉,其诉讼请求只能针对同一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而不可能超出仲裁裁决的事项,否则就违反了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的制度。因此,后起诉的被告反诉的请求,如果没有经过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仲裁,人民法院就没有受理反诉请求的根据。因此,在这种情形况下,当事人实际上也丧失了反诉权。 & V/ f9 u4 [8 N4 X; B& a " ]" @ |4 A: m( w: z0 T4 _+ W * y0 n( F7 g$ s& P* q2 g. R$ B  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有二,一是如前所述,改仲裁前置程序为仲裁终局或二审终局。二是在现有的仲裁前置的程序设计下,在仲裁程序中设立反申诉的规定,即在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中,被申诉人针对申诉人的申诉,在同一仲裁程序中对申诉人提起反申诉,仲裁庭将其与申诉人的申诉合并审理,发此解决上述缺陷。 6 _" ^6 O- u5 H2 Y3 c4 y 4 `, L6 q0 ]4 y: Z; O! N; E4 _( E9 d. Z& v, T   四、关于劳动争议仲裁时效 {# F5 A+ N, B; }9 u" c( r7 Q9 V, u1 B: X! H/ I; p   1 p4 m- `1 J9 ^/ ?, A9 Q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发生劳动争议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除不可抗力或有其它正当理由外,仲裁机构对超过六十日的仲裁时效而申请仲裁的,不予受理。仲裁时效属于除斥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或延长的情形,期间届满,当事人的权利消灭。上述仲裁时效的规定,因其时间过短且为除斥期间,显然不利于保护作为弱者的普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实践中,许多劳动者因超过仲裁时效而无法得到司法求助,其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护。因此,应将仲裁时效由除斥期间变为诉讼时效,以达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目的。
作者: 风一样的女子    时间: 2005-1-25 19:33
标题: RE:现行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程序之缺陷及其完善
非常好的文章啊,顶!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