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职业女性要孩子还是要工作? [打印本页]
作者: corter 时间: 2012-4-27 10:57
标题: 职业女性要孩子还是要工作?
本帖最后由 yinger_72 于 2012-4-29 22:12 编辑 / q) N( ~, V) u! O
( _ {$ N% P, y% ]
Candy是一位三十来岁的职业女性,现在面临着一个职业困境:她已经结婚几年,随着年龄日渐增长,最近打算要孩子,但是现在竞争压力那么大,她又担心生孩子和哺乳期加起来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如果要孩子她可能不得不离开现在的职位去专心准备,她担心等休完产假后再上班不知面临着怎样的一个职业环境,自己是否还有能力去与他人竞争。这种情况对很多女性来说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去解决呢?类似的情况每个人会有所不同,但有两点是必须要澄清的:: y! T: B* z7 \: V8 u( b. o
首先需要澄清一个能力问题,休完产假后重新返回工作岗位的女性并不需要担心能力的欠缺。* D# R4 @( w% ~2 W+ L. ~+ G: r8 X
其一,人的很多技能是在长期的成长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也许一段时间不用可能会生疏,但是会很快重新熟悉起来。1 H0 r" F9 P/ p7 O3 g
其二,人的很多技能是可以迁移的,即有些岗位上学会的能力是可以应用在其他岗位上的,最典型的是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不管在哪个岗位练就的,在其他岗位都可能应用到,所以当不得不更换岗位时可以考虑新的岗位上有哪些能力是自己原来具备的可迁移能力,就可以评估这份新的工作自己是否胜任。此外,由于熟悉公司的情况,即使更换到新的岗位,这个适应期也会相对较短。' C9 k3 h4 }5 S. ~/ `0 _/ I
其三,在离开工作岗位的这段时间,最容易缺失的是对信息的了解,而这种知识可以用多种方法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掌握。所以即使对于原来的岗位缺乏竞争能力,但也许新的职业路径会给予新的广阔空间。! k& ^# Y1 B/ t; u# v# s& J
再需要澄清的是个人的价值观问题,是重视孩子还是事业?是关注家庭还是关注个人?生孩子也许会使经济能力受到影响,而且个人的空间不一样。但需要去思考:什么才是令你快乐的,什么是你内心真正想要的,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为此能够去付出和牺牲什么?只有澄清了这些东西,当事女性才能够清楚的去决策和选择。! N. T" q8 f, o, i% C1 o
对于公司来说,女员工休产假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公司更担心的是这段时间的工作问题,而不是员工离开的问题,对于平时表现良好的女员工,公司也会对休完产假回来之后的工作,给予适当的安排。因此,对于休产假的女员工来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做好工作的交接,并通过远程沟通工具,保持对承接自己工作的同事给予相应指导。
; x! U5 n r! l6 m3 c$ g 在热播电视剧《夫妻那些事》里,女主角林君在努力要孩子的过程中,深有感触的说:“我把人生设计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我都在努力设计中,可唯独生孩子这事,我失败了。”后来又说到:“我原来是挺挑剔的,老觉得谁的业务能力都不如我,这次我休息,发现他们的工作能力很强的,感谢我的孩子让我开窍了。”林君在生孩子这件事情上遭遇失败,但却发现了下属非凡的能力,授权给下属,激发下属活力,使得部门获得了更加好的经济效益。如果不是因为要生孩子,可能她永远也不会发现另一个角度的下属。
3 g3 I( e$ D4 c2 H2 F 人生并非总能如你愿,但凡事皆有意义,是否去追寻其中的意义,由你自己来决定。* l5 K7 Z* O0 l1 T0 v
郑轶凡老师的《使管理人员绩效卓越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专为管理人员定制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它有效提升管理人员幸福感,增进管理人员忠诚度与敬业度,激发管理人员工作雄心与热情,使其贡献卓越绩效!
作者: 懒羊羊_ds 时间: 2012-4-27 11:21
文章真是太好了,我觉得女人在职场上再怎样完美,都不是真正的女人,应该抚养下一代,是走向更成熟的必经之路。只要工作能力有,还是能很快回到工作中的
作者: 江湖儿女 时间: 2012-4-27 11:33
如果是我的话,我会选择家庭。我现在也面临这样一个问题。
作者: corter 时间: 2012-4-27 11:36
懒羊羊_ds 发表于 2012-4-27 11:21
0 {0 Q2 A; _9 u+ y
文章真是太好了,我觉得女人在职场上再怎样完美,都不是真正的女人,应该抚养下一代,是走向更成 ...
! k, _0 |; B- A: v1 M
作者: corter 时间: 2012-4-27 11:37
江湖儿女 发表于 2012-4-27 11:33
9 K& {- O. r4 M# B( r5 b H8 ]
如果是我的话,我会选择家庭。我现在也面临这样一个问题。
7 }/ a! z7 P+ c; H3 e/ I
follow your heart.
作者: 天天向上大斌 时间: 2012-4-27 12:08
要看你看重的事业还是家庭,这个因人而异。弄清楚自己的目标,就好回答了
作者: cocodqm 时间: 2012-4-27 12:14
现实中有两种人,一种是一怀孕了就辞职,不知道什么时候再重新找工作,还有一种是怀孕了坚持上班,直到产前,修完产假再返回到公司,但返回公司后是否是原来的职位和工作,这个就不太确定,不同公司,不同人是不一样的,但就我本人来讲,比较倾向第二种,不论你产假回来工作和职位是否有调整,至少你可以上岗工作,这可以是你的一个过渡期,如果你的工作和职位没有变化,你可以很快调整和适应,如果你的工作和职位有所调整,那就要想想是否你能接受和适应,如果不行,再找其它机会。。。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保证自己跟社会脱离时间不是很长,第二可以减轻家庭经济压力。。。。毕竟很多人都在为孩子的奶粉钱奔波啊。。。我觉得,只要处理好,是可以兼顾的。。。
作者: corter 时间: 2012-4-27 12:33
cocodqm 发表于 2012-4-27 12:14 
" a5 I- \# J8 F4 \现实中有两种人,一种是一怀孕了就辞职,不知道什么时候再重新找工作,还有一种是怀孕了坚持上班,直到产前 ...
0 `1 g( }6 l& N4 x) f a$ V是的。
作者: 菠萝喳喳 时间: 2012-4-27 12:39
职场女人难。。但是生儿育女,人生才完整。* i% z9 R4 R$ w7 U
作者: mickeymouse9 时间: 2012-4-27 12:56
cocodqm 发表于 2012-4-27 12:14
8 X: o4 O! [- g0 m2 r- _
现实中有两种人,一种是一怀孕了就辞职,不知道什么时候再重新找工作,还有一种是怀孕了坚持上班,直到产前 ...
* L1 f2 ~2 o+ ~$ g+ d9 g; `8 Q8 D
非常赞同,处理的好是可以兼顾的,我坚信.......
作者: cyf019 时间: 2012-4-27 13:10
都要,没什么矛盾。
作者: 快乐的永远向前 时间: 2012-4-27 14:17
人生可以分为几个险段,每个阶段有一个重心。重心以外其它的事我会努力做好,但是不会力求完美。
( V4 B: u5 a# b. I. [7 ]35岁之前拼命工作,为自己积累经验,获得社会认可。35岁之后家庭重于工作,养家活口的责任交给男人承担。自己的工作是为了不跟社会脱节,同时让自己保持自信。
作者: weiwei82 时间: 2012-4-27 14:59
要看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了
作者: yangxingchao 时间: 2012-4-27 15:06
我们公司在产假方面做的还是很OK的
作者: 艾习 时间: 2012-4-27 16:10
孩子第一,家庭第一,工作第三吧
作者: 易小彬 时间: 2012-4-28 09:35
哈哈,学习了。职业女性还是得找准生活和事业的平衡点呀。
作者: Angelliu88 时间: 2012-4-28 09:59
快乐的永远向前 发表于 2012-4-27 14:17 
( N9 U0 b4 @- @0 T$ o0 Z人生可以分为几个险段,每个阶段有一个重心。重心以外其它的事我会努力做好,但是不会力求完美。: n/ G5 F0 H& R) ^
35岁之前 ...
' n3 K! |$ Z1 n0 g( e h
同意,这也是我的想法
作者: sallyzj 时间: 2012-4-28 11:20
做好职业发展规划 这两者应该不矛盾的
作者: 融化的冰激凌 时间: 2012-4-28 11:30
要孩子和工作时不矛盾的。只是我们看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呵呵,我希望企业能提供健全的福利体系。
这样,女性的顾虑就少了。
作者: 嘉科 时间: 2012-4-29 21:31
这个与个人的价值观有关!
作者: corter 时间: 2012-5-2 10:33
融化的冰激凌 发表于 2012-4-28 11:30 
1 E) V. }! `/ c要孩子和工作时不矛盾的。只是我们看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呵呵,我希望企业能提供健全的福利体系。 ...
1 l. d7 w: {/ n" @ [! G
是的,减少员工后顾之忧。
作者: corter 时间: 2012-5-2 10:33
嘉科 发表于 2012-4-29 21:31
4 E: ~, t: Q" U/ k1 A
这个与个人的价值观有关!
5 h" n9 s: c+ G) f1 y0 [- q嗯,了解自己的内在动机。
作者: 宏飞信远 时间: 2012-5-10 10:38
这个贴很热,,,其实是一种社会现象和矛盾激化的产物,希望将来有一天这样的贴永远不要热起来(楼主别介意)。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