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5-6-7
- 注册时间
- 2004-10-20
- 威望
- 0
- 金钱
- 2442
- 贡献
- 60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2502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602
- 主题
- 57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4-10-20
- 最后登录
- 2015-6-7
- 积分
- 2502
- 精华
- 0
- 主题
- 57
- 帖子
- 602
|
沙发
发表于 2004-12-30 13:27: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国企、外企与民企员工招聘比较分析
某外资公司校园招聘流程及其特色
该公司为生产型企业,近几年由于在华业务迅速增长,人员不断增加。员工总数的90%为作业员(工人),基本为应届高中、技校、中专毕业生,由人事课根据用人计划在河南、重庆、广西、广东等省市部分地区集中批量考核招聘。其余为基层技术或管理干部,基本为大专或本科学历,工作经历不要求太长,专业对口的合适人员。公司的中高层管理干部采取内部提拔调整的方式(包括从日本总部调配),一般不面向社会招聘。
作业员为临时工,劳务合同每年签订一次,在公司最长工作时间一般不超过5年。(公司根据个人业绩和公司发展需要批准转为合同工的优秀员工除外。)干部全部为合同制员工,除第一次签订劳务合同有时间期限和违约金的约束外,其余为双向选择,来去自由。新录用员工试用期为3个月。
我们将重点调研该公司基层技术或管理干部招聘,其校园招聘程序可描述如下:
公司制定半年或全年度生产计划(预算)。
各部门结合生产计划、部门负荷能力和实际人员情况编制各部门人员预算(要员计划)。
若为临时招聘,由部门直接提交申请。
部门人员预算和招聘申请需由部长审核、工场长批准。
人事课根据各部门提交的已通过审批的人员申请,着手安排招聘工作(分为作业员和干部两种招聘)。
对于年度预算要求集中招聘的员工,一般利用年末或年初各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校内或社会组织的)或大型的招聘会(非应届生);对于临时需要招聘的干部则通过当地人才交流市场从外部招聘或内部调整、内部推荐。
在招聘会或人才市场发布用工信息,说明岗位职责、人员数量、资质要求等信息。初步接受符合基本要求的应聘者的“个人简历”。
人事课组织相关部门根据应聘者的“个人简历”挑选应试的人员。确定应试时间、地点,向应试者递送考试通知。
笔试。在60分钟内回答30道测试个人综合素质的选择题,范围大致涉及计算、推理、常识、管理技巧、空间想像、领导特质、性格等方面。
论文考试。在笔试结束15分钟后进行,要求在45分钟内就某一指定题目撰写1000字左右的论文。
由人事课评判笔试和论文考试成绩,按成绩排序和淘汰比例挑选面试候选人员。
面试由人事课长主持,由两至三位部长和部长以上级别的高层人员组成面试小组。时间平均每位20分钟。
人事课整理面试记录,公布面试结果。
对合格人员解释说明体检、边防证件、劳务合同等事项。
从以上所描述的招聘流程,该公司的招聘特色可形象描述为“中规中矩,聘培并重,素质第一,重视潜质”。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到如下特色:
该企业很注重自身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巩固。企业内部有非常规范和成熟的培训体制,所以在招聘新员工时特别强调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可塑性。对于曾在欧美企业工作,从而具有与日本企业文化鲜明反差的员工,不予优先考虑。(这是否也意味着:欧美企业也同样对待在日本企业工作过的应聘者。对此,我们未能进一步调研。)
应聘基层技术和管理干部的直接上级(课长等中层干部)一般不参加面试考核,而是由部长和部长以上的高层直接根据公司整体利益权衡决定人员录用。我们认为这可能是考虑到直接上级有可能会迫于个人利益(如职位)而拒绝录用能力高于自己的应聘者。这种做法与我们所强调的用人部门主管参加面试有所不同。对两种相反操作的价值孰高孰低,未有具体资料支持。
对学历的要求在逐渐淡化,优秀的中专、大专员工也能转为干部编制。所以在录用新员工前一般会考虑从内部的储备队伍中优先挑选。
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侧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面试题建立有题库,较重视情景题,如针对某种情景或实际问题提问,考察候选者的应变能力和管理潜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