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团队建设”作为考核指标如何设定评分依据和评分标准 [打印本页]

作者: cokawu    时间: 2012-5-24 23:49
标题: “团队建设”作为考核指标如何设定评分依据和评分标准
集团公司对下属项目公司设定了“团队建设”这个指标进行绩效考核,应该如何设定其合理的评分依据和标准呢?这个指标能进一步量化吗???求专家解答。。。
" d+ l7 f2 z4 C+ L0 J0 F3 Y6 p
作者: alinaliu    时间: 2012-5-25 09:31
期待高手。。。
作者: 萧然1983    时间: 2012-5-25 09:47
团队建设是个主观的考核指标,是个概念性的定义,我们要看公司需求团队哪方面的具体工作需求,是需要稳定团队,提升业绩,还是增强协作和团队氛围,绩效指标一定不能似是而非的考核,如果定义都很模糊,考核起来就更模糊了,绩效是一项将工作务实起来的过程。
作者: cokawu    时间: 2012-5-25 10:32
是啊 就是觉得很模糊啊 而且覆盖范围也很大 其实很多其他的考核指标都可以涵盖到“团队建设”里面的 提升业绩 这个很好量化啊 已经被单独定为一考核指标了 稳到团队可以用关键岗位离职率 但“增强协作和团队氛围”这两个应该怎样评估呢 能否有具体的指标?
作者: cokawu    时间: 2012-5-25 10:34
还有,如何体现“团队积极性“呢?期待专家回复 谢谢
作者: cokawu    时间: 2012-5-25 10:34
萧然1983 发表于 2012-5-25 09:47
. A9 a, F, @. t7 x4 C3 t团队建设是个主观的考核指标,是个概念性的定义,我们要看公司需求团队哪方面的具体工作需求,是需要稳定团 ...
1 ]( \8 {! U9 p3 x$ ~! p$ b) Q
是啊 就是觉得很模糊啊 而且覆盖范围也很大 其实很多其他的考核指标都可以涵盖到“团队建设”里面的 提升业绩 这个很好量化啊 已经被单独定为一考核指标了 稳到团队可以用关键岗位离职率 但“增强协作和团队氛围”这两个应该怎样评估呢 能否有具体的指标?
作者: cokawu    时间: 2012-5-25 10:35
萧然1983 发表于 2012-5-25 09:47 , c' v1 \! b" E
团队建设是个主观的考核指标,是个概念性的定义,我们要看公司需求团队哪方面的具体工作需求,是需要稳定团 ...

5 m9 }5 d' j& x; J: e, ^$ m2 Z还有,如何体现“团队积极性“呢?期待专家回复 谢谢
作者: 萧然1983    时间: 2012-5-25 10:39
团队氛围和团队协作其实是一个定义了,这个也是比较主观的考核指标,不过有一定的参考标准,主要是查看团队内部员工的一个关系是否融洽的指标,这个指标考核一般来说,只能是内部互评了。看员工互相打分情况。
作者: 江山582866    时间: 2012-5-25 10:41
期待答案
作者: 萧然1983    时间: 2012-5-25 10:41
积极性建议就不要考了,实在没有参考依据。员工表现积极,那也是完成本职工作以后的事情了。现在大多员工还在能否完成本职工作而努力呢。
作者: cokawu    时间: 2012-5-25 10:51
萧然1983 发表于 2012-5-25 10:39 . v) t1 o" D( y: j3 [
团队氛围和团队协作其实是一个定义了,这个也是比较主观的考核指标,不过有一定的参考标准,主要是查看团队 ...
3 u. K" A3 V7 L
就是类似360度的考核形式~?
作者: 萧然1983    时间: 2012-5-25 11:03
是的 主观考核一般都是360考核体系了 尽量少用
作者: cokawu    时间: 2012-5-25 11:56
萧然1983 发表于 2012-5-25 11:03 + g9 d9 p! y) e; }# E
是的 主观考核一般都是360考核体系了 尽量少用
' t! |, {/ |# T2 F9 _! z
那个工作量啊~~~~郁4 w4 e: q2 ]: M: g6 p, K( ?

作者: 伊犁之魂    时间: 2012-5-26 22:46
个人意见:1、团队实际业绩指标完成情况还是第一位的,否则就失去了团队建设的意义!目标导向不能变!2、职称或技能晋级比例(可以内外考试相结合,这个是硬东西,一般作不了假!),这里面包括了自学或内外培训方面的意思和内容。3、是否创建了具有自己团队特色的文化或习惯或模式等等,当然是指积极向上的、团结协作的、利于企业和个体发展的、能够用文字总结出来的、在团队成员身上和工作中能表现出来的...; 4、有典型事迹可以说明的事件、人物等等,这可能是团队建设方面所取得的精神“产品”,这也是我们在企业或组织里所提倡和希望获得的另一种“财富”!仅供参考,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作者: bear3335    时间: 2012-5-28 10:03
个人的一点愚见,既然是团队,如果个个都是各自为政,谈何“团队”。团队建设中是否有带教或者互相学习的氛围应该是很重要的一点
作者: yangrong1001    时间: 2012-5-28 13:50
团队合作(TW)评量表9 a, G3 a; B# Q) Z7 A# W* r
层级        行为特征
1 |6 Y1 ^+ u& ~. BA        促成团队合作的强度
9 r, J3 U7 K) W6 f7 |, eA-1        不合作。造成分裂,导致问题产生。6 M$ Y1 D5 q4 ^2 f$ c7 O" y
A0        中立。中立、被动、不参与,或不属于任何团队。
5 J! d4 j/ ^. S% C1 G( {& vA1        合作。自愿参与、支持团队的决定,是个“好的团队成员”,善尽本分。
9 i) s. X8 z# `A2        分享资讯。不断提供人们有关群体进展的最新信息,分享所有相关或有用的资讯。! y* b# Q# w9 R* Y. P2 i
A3        表达出正面的期待。表达出对他人的正面期待。用正面的字眼谈论团队成员。借着诉诸理性展现对他人才智的尊重
2 s) R) L% |' r& MA4        恳求人们提供意见。真的重视他人的意见和专业知识,愿意跟他人学习(尤其是下属)。恳求他人提供意见和看法,协助做成特定的决策或计划。邀请团队的所有成员一起为过程奉献心力。4 R0 F+ D2 Q- R- e9 E
A5        给予他人动力。公开表现他人表现良好。鼓励并给予他人动力,让他们感觉坚强或重要。$ H6 |: ^5 D+ ^
A6        团队结构。采取行动增进友善的气氛,良好的士气以及合作。保护并提升群体在外的声音。, ~8 ]; y* ~5 O* L" {7 p
A7        化解冲突。公开团队里的冲突,并鼓励或促成有利的冲突解决方案。
, N/ ]* M; p8 N& vB        涉及之团队规模3 q1 X! U( N6 G7 k  {5 i5 t
B1        3—8人的小型、非正式群体。可能包括社交或友谊性质的群体。
0 J7 p! a% N( H! u! `' r  ]B2        任务小组或暂时性的团队。8 h: p: E2 v+ u, T1 [
B3        进行中的工作群体或小型部门。如果领导阶层的活动并未直接影响其员工的话,则可能包括一群本身是部门负责人的部属。
/ Y. a1 V- ~5 }, r2 [% R) CB4        整个大型的部门(大约16—50人)3 \3 U6 s2 Q0 x$ ~$ Y
B5        大公司的部门。或是整个中型公司。- g! W; `; M# f2 Y' G
B6        整个较大型的公司
# h* {; m5 Z5 z0 lC        促成团队合作努力或主动积极的程度; X; ]+ A; O( \/ W+ d
C1        不做任何额外的努力。
! |; N" m/ x: p: n  P$ n6 pC2        采取多过例行公事的行动(多达四次额外的电话、对话或行动)。
5 d  ]) p+ g+ IC3        付出多过平常的努力(利用自己的时间或长达数月)。$ T+ f. s. r5 k
C4        督促他人采取非例行公事的行动,举行额外的会议等。(对于同侪,上司或其他组织的人员可评定此级。但是分派一些个人的行动给部属,则不可评定此级,除非部属的行动确实不在其正常工作范围内。涉及部属之一般性协助的主动性,则评定为第3、4级或5级。)4 P5 H) g4 p- k! C
C5        让他人也一起付出多过平常的努力。( ~  D- M, w+ B6 }
        评定直接受该人员之合作或协助影响的群体规模。至于担任组织较高职位的人员。唯有整个组织或部门的大部分人员都受影响或被提及时,才评估整个组织的规模。如果主角与一群经理人一起工作,则把经理人算在内。而不是他们所有的部属。有疑问或资料不清楚时,则评为第三级。
6 y' A' t- I1 v1 y) p$ T
作者: cokawu    时间: 2012-5-29 18:01
哇 强~~~
作者: l597690453    时间: 2021-1-14 15:57
新人学习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