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从“儒家八德”悟管理之道 [打印本页]

作者: syy注册    时间: 2012-7-30 11:45
标题: 从“儒家八德”悟管理之道
儒家思想,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文化,对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作为一种精神思想,在面对不同朝代的变革、发展中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儒家倡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被后人尊称为“八德”。; Q" a+ h7 _' s$ x- W* R
% O! y* k! a. A- N" K( Z
    时下最为流行的《弟子规》,就是以孔子“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进行阐述的。孔子极为赞叹孝道,因为孝道可以使天下和顺、社会和谐;对自己来说,可以使自己得到幸福美满的人生、成功的事业。孟子的“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指的是尧舜之所以是圣贤,就是落实孝悌而已。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把儒家“八德”,作为新加坡人的具体行动准则,使新加坡人共同价值观得到实施,令世界为之瞩目。在当今社会转型期,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由于道德理想的迷失、观念的变更带来的系列问题,有必要从儒家“八德”寻求答案。- e( ~( N: R# B+ p

4 V1 l' H; J2 M4 @% Q    孝——培养接班人,延续执行力
* y' R. [( a: W% k5 i6 N0 I" _# w: y( [9 [2 t
    对于企业来说,首先要热爱企业,这是作为员工的本份。企业的成功经营,需要员工对企业具有很强的归属感,而这种强有力的归属感则建立在管理层拥有关怀、怜爱之心的基础上,需要管理层关心下属、体恤下属,让员工体会到企业温暖。管理层应该鼓励、支持员工与家人之间建立和睦、融洽的关系,将有助于塑造和谐、亲和力强的企业氛围。
4 H4 t. @" o/ {6 W2 _
# ], M# q- x6 g) v$ X    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于一个企业或领导班子没有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就是最大的不孝。一个成功的企业非常注重接班人的培养,同时为接班人提供实践和展现的机会,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让接班人从事更多更重要的工作,同时,让接班人具有更广阔的视野,脱颖而出,延续企业执行力。
3 B, L7 L& @) B. v% L
7 {1 h9 V3 Q1 O+ m    悌——开展团队互助,建立协作能力
8 L0 V; W% d" O" \7 W- }/ F% t' i, K& Q5 I# j
    悌,是悌敬,企业内部,员工之间,就是友爱,相互帮助。协作的优劣,是团队建设的关键所在。在一个企业里,会以企业为单位、部门为单位、小组为单位,分别存在不同的大小团队,而企业的整体利益必然成为所有行动的指南。$ T+ F0 Q& q( i4 C" w0 ^1 Q
7 I" O6 A, F) `1 _
    忠——忠诚企业,爱岗敬业
, D- |9 y$ s( f0 e3 m2 P9 n
, j9 B+ B) ^! O7 Z" w    “忠”在《论语》中出现过17次,可见孔子十分重视“忠”这个道德规范。忠,是尽忠,是忠诚,是忠心。忠于企业是作员工的责任。“忠”另外还表示要忠于自己的组织和自己的工作职责。“忠”作为一个道德规范它是指自己内心中一种真诚地对人对事的态度,以及由此去诚实地为他人谋事做事的行为,是规范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作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首先要忠于自己企业的利益,其次要忠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日本,把“忠”运用到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日本把“忠”、“孝”、“悌”联成一体,构成了三位一体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在企业管理中,它要求每一个层次的负责人都必须绝对服从自己的上级。
$ Q1 o* Q! U2 R+ i5 ?4 y2 L3 O/ s, h# |4 f' t: p8 Z+ l
    信——讲究信用,推崇诚信9 ]% |3 g" |/ {1 J$ |% s/ F1 R/ I# p

# z8 B# u; f) g4 T7 j: W/ H    《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人如果不讲信誉那怎么可以呢,说明孔子对“信”是非常重视的。在《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有信用。据《论语》记载,弟子问孔子如何治国,孔子说要做到三点:一要“足食”,就是要有足够的粮食;二要“足兵”,有足够的军队;三要得到百姓的信任。0 o8 w; k, v# U( b/ [
弟子问,如果必须去掉一项,怎么办时?孔子回答:“去兵”。弟子又问如果还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可见,在孔子看来,得到百姓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
8 R& l. e# [! |. s+ J
" D1 Q  G1 F- ]1 I( G; [    礼——建立行为规范4 X2 G7 ~  q" D3 @4 Y: F

; ^8 B/ R/ O7 c# T4 r8 B    礼,是礼节,对应于企业来说,应该遵守各种规定,遵纪守法。约束与规范是“礼”的管理功能之一,儒家管理强调道德的内驱力,道德的自律与自觉,但也不忽视管理的约束机制。“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中的“齐”就是约束,即用“礼”来约束人的行为,“礼”是人的行为指导。在现代管理中,约束是通过规章制度来实现的,因此建立合理的、科学的、系统的、适用的规章制度是现代管理中不可缺少的。规章制度一方面要具有约束性,但绝不是为了约束而约束,约束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人的行为,达到人的行为的自觉性以及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有序和协调,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
: k% s8 s' s% u; {7 }7 @& o3 e' x
2 A1 u) b$ T& @. Q6 t3 P    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c$ \) b2 _' l* v0 p7 D

5 l9 H4 I. O1 H- i. E9 m  y5 e3 l    义,是义气,企业应该有正义感,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问题。孔子指出“君子义为上”的人格品格,表明企业管理者需要培养一种君子品格,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努力使经营管理思想和行为符合道德要求,将所谓利益看作是一种整体的利益,而并非只是个人的私利,即强调把整体的利益放在首位,私利的追求应该以不损害公利为原则。
" q, R% ^7 _( o: l
# k5 u# M* T7 y8 L2 k4 o% V    纷纷扬扬的双汇火腿肠至今没有定论,虽然双汇发展的股票几个连续跌停给了双汇管理层深刻的警示,但是到现在为止,人们一直在观望,到底后续发展如何,不得而知。
1 l* Q  \5 ~2 w- H" S& v
+ O# _8 \9 t9 d    廉——倡导廉洁,培养大公无私' k. z9 u/ M" F3 {; p
# r7 t2 j  b  {9 {
    廉,是廉洁,培养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不起贪求之心,不占便宜,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对于企业来说,要培养正直无私,敢于担当的员工。孟子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意在要人们减少私欲,以保证身心的健康发展。儒家认为,人一旦有了贪得无厌的欲望,就会成为金钱和物质的奴隶,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身败名裂,祸害家国,不得善终。
$ F1 N  E. X6 x" o5 U# r6 f0 D2 Q. ^  Z2 d+ T
    耻——建立敬畏之心# R( `, \3 N8 Z3 D

0 x+ a- `) _( b5 A# a    耻,是羞耻,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人若无耻,等于禽兽一样。“耻”也是自尊自重。孔子说:“知耻近乎勇”,知道错误就去改过,为当所为,也是勇的表现。耻辱,是对人的行为的一种社会评价,是对那些不履行社会义务、违背社会公德、违反国家法律等各种错误行为的否定、贬斥和谴责。孔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在国家兴旺之时,自己贫贱,说明没有为国家效力,应引以为耻;相反,在国家危难之时,你个人却发国难财而富起来,更是可耻。对于现在企业管理来说,要建立企业及企业家的敬畏之心,也是企业家践行自身责任的保证。许多企业家在追逐名和利以及企业的财富和规模上不择手段,肆意妄为甚至搭上生命和自由不惜,这都是失去了敬畏之心,从而失掉了自身责任所带来的恶果。
3 i; l/ Q% c' X9 K8 Q4 E) K
! V* \6 Q8 q+ `$ A1 t* N  s
作者: evelynzhang    时间: 2012-7-30 12:01
说的好,能将古代的思想结合现代要求用, 可是我们都忘记了,不会体会. 1 h) ^( ?. W% ~4 w" O# C* x

7 H8 i. e$ ^9 U* U1 B5000年的文化要么是财产,要么是包袱. 经典不会变,我们要会变通阿
作者: syy注册    时间: 2012-7-31 09:00
evelynzhang 发表于 2012-7-30 12:01
) G* S! X' H% S# s& w8 }说的好,能将古代的思想结合现代要求用, 可是我们都忘记了,不会体会. 0 {) F7 K6 t; \0 g+ a

! U2 [  s7 d, T1 X( [5000年的文化要么是财产,要么是包袱. ...
5 b- J4 `7 x3 T. V0 a
很有见识!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