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可否用两个量表问题表达一个潜变量?
[打印本页]
作者:
南山隐-竹
时间:
2012-8-20 15:16
标题:
可否用两个量表问题表达一个潜变量?
在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中,用少于3、4个问题来测量一个变量是很困难的(陈晓萍,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2008)。在初始量表中针对某一个潜变量设置了4个问题,在小样本测试中,根据CITC值和Cronbach’s a信度系数剔除了一个问题,剩余3个问题中,有一个问题CITC值大于0.3,但删除后阿尔法信度系数有所提升,矛盾中进行了大样本测试,在后续的验证性因子分析中,标准路径系数为0.26,远低于0.5。删除后,各项拟合指标均处于较优状态。 想跟罗老师请教的问题是: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可以使用2个问题来表达一个潜变量,是否可以继续后续的CFA分析?对模型整体是否会有影响?
* x( O, _1 Y# w8 r9 m) j6 V
作者:
jkliang
时间:
2012-8-21 10:09
我的理解是,(1)該量表如果是使用成熟的國外量表,刪除是有問題的。要回頭檢視自己量表中的翻譯是否有問題,或是該題項和華人情境不合。(2)就模型校估而言,如果整體模式是可識別的(identified),2個題項仍然是可以進行的。供您參考與大家討論!
作者:
南山隐-竹
时间:
2012-8-21 10:24
本帖最后由 南山隐-竹 于 2012-8-21 10:29 编辑
' p7 _( ?2 z' x' i: w* g
$ E, y4 }. e% g+ @7 C$ ~( s
感谢jkliang的回复,此量表是来自国外成熟量表,原量表用在市场渠道权力管理中,参照英文原量表和国内已有的中文量表,将其情境化后用在了建筑业,不得不承认,情境化后的量表小样本测试JL3时已有一些瑕疵,但并不知道如何修改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进行了大样本测试,在大样本测试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但返工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想请教是否可以直接使用两个题项。
4 g! u9 [8 M: ~4 [* T( _
另请教 您所说的可识别具体是指模型中哪些参数?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12-8-21 15:05
我对于这个问题已经严重表态了。jkliang 讲的很对。
' _, P7 A5 f. K S" }
1. 我不觉得你可以随便因为的样本中的 psychometrics 不好就删掉别人的项目。
1 I' ]! a! [* m+ t
2. 如果你硬要删的话, 剩下两个项目,只要跑程序没有错误自然可以。但是问题不在于其他,是在于你随便删了别人的项目这个行动。
作者:
南山隐-竹
时间:
2012-8-21 16:52
本帖最后由 南山隐-竹 于 2012-8-21 16:58 编辑
7 X8 i' G \2 ^
# ]% x- }7 @0 s- e, Y
Kenneth的表态让我迟疑了,我也并不想去删除量表中任何一条,我也知晓两个问题无法说明问题。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就没办法继续研究了吗?还是因我的翻译有问题而不再适合继续?
4 P1 ~9 j! B+ R y& i
我想再重新说明一遍我的研究背景,是否引用该量表不适合我的研究情境?并贴出来我的量表,请各位前辈给一些好的建议。以便我的研究可以继续,因为是毕业论文,有Deadline。
! W1 E4 M5 \/ n' B
***********************
) ]2 Z9 Z" p9 R# Y5 I" m
原英文量表(附件太大,Google学术可以直接下载):
3 b( } d' G7 e( Y2 T* l. i5 V, ~
Brown J R, Lusch R F, Nicholson C Y.Power and relationship commitment: their impact on marketing channel member performance[J].Journal of Retailing,1995,71(4):363-392.
. B1 ]+ ]2 D' }3 T! B3 s* Z
用在市场渠道权力的研究中,是针对供应商和零售商而开发的量表(附图中针对文中的奖励权力),星号标注的是被删除的条目,5条只剩下4条。
" \; |, {9 r+ g) m( ?
***********************
2 Y- V5 j/ ~# G6 j( {* O Q; I
中文已发表论文的量表:
, G4 N+ h x2 G& y" j3 o
钱丽萍,赵阳.经销商权力使用对供应商信任的影响[J].经济管理,2010(7):97-103.
2 g) ?1 Q- ~) T/ C
此文亦是说明翻译的上面的英文论文中的量表,此期刊并不是很好,只显示了3条。
. @( T4 u7 k$ T& a4 f0 D5 K0 h
***********************
$ ~* N4 c# U6 p8 B7 _
我自己针对建筑业情境化后的量表:
; b8 G3 l2 Y- q6 R2 I8 g; `! s$ `
3 `( G: m) ^+ L! U( G3 \6 {
JL1 如果该项目业主依从我们的要求,就会得到我们很好的对待
: e$ J1 B+ O9 f- Y) D
JL2 如果该项目业主依从我们的要求,他们会得到我们在其他场合下更多的关照与合作
7 T. ?6 [# d: Q( T: g1 q
JL3 由于采纳了我们的建议,该项目业主避免了其他业主面对的困难
' b4 h6 y; l& o/ C d
JL4 我们可以为该项目业主做一些合同之外的工作,即使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利润
) O5 T. {+ r' E( I X' x; y" N
+ U" ?6 [6 J8 v C/ D0 U* ?- }* b
3 D6 d, a' T3 n% ?; a
& x& W3 N5 Q9 T& f6 R' @
作者:
南山隐-竹
时间:
2012-8-21 17:15
原量表用于 marketing channel的研究。并不适合中国建筑业情境。所以需要修改原量表,修改后的量表已尽最大力量保持原量表的含义,但也要符合建筑业中的情境。建筑业情境与 marketing channel不同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 d' M$ m7 H( ]) `7 |
1.由于建筑业的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关系,不同于市场渠道中的零售商(Retailer)与供应商(Supplier)的关系。承包商相对业主不具有可以奖励的权力,所以只能通过舍弃利润的办法反向奖励。可能问题就在这里。
. l* D( t6 W$ n) J. Z# v8 @
2.建筑物的生产是一种期货生产,不是现货,业主和承包商在生产之前就工期和成本事先达成协议,因此,承包商所拥有的权力不同于制造业中零售商或供应商,不存在议价。甚至个人认为他们不具备奖励权力。只有被业主奖励的资格。所以奖励权力可能就不够支持。
g" z2 \, ]2 h. l
先说这么多,我还需要再思考一下其他原因。谢谢。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12-8-22 22:32
我完全不懂你这个构念。不过单看你的题目,就可以猜到你剩下的 JL1和JL2. 是吗?
/ i2 r( z; F, ?- ^
以我看来,原来的量表不很好,不过也不可以说是很差。但是,你的翻译把它弄得模糊了。第一,你把主客对调了。第二,你有很多地方没有完全翻译了作者的愿意。我建议你找一个懂你的领域的,而且英文水平好的人试试翻译。然后再用 Brislin 的back translation 测一下翻译有没有问题。
0 j' m5 m" D8 p2 N" A i
G4 y0 y6 m& n# C7 Y h" W
作者:
南山隐-竹
时间:
2012-8-22 23:38
感谢Kenneth对我量表的点评,您是正确的,剩下的是JL1和JL2,我是将主客对调了,因为我研究的是承包商权力,相当于Manufacturer的视角。第2点,建筑业情境不得已要违背原作者的意愿,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是借助原英文量表在重新开发量表,不幸的是我开发失败了。
* U x7 V' ^- X) t% X8 |
Power的构念,中文翻译为权力,在最初的实证研究中来自社会心理学家French与Raven的
The bases of social power
(1959)一书,有五个维度:专家权力、参照权力、法定权力、奖励权力、惩罚权力,后续的研究学者加入了信息权力。并将6个维度 合并为两维(或者高阶因子):非协调性权力(专家、参照、信息) 和 协调性权力(法定、奖励、惩罚)。我在上面贴的图就是在进行协调性权力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12-8-23 09:03
By going along with the manufacturer's requests, we avoided some of the problems other dealers face.
: m: m# g& X: b. Z% Y/ E7 l9 `
只要我们满足制造商的要求,我们就可以避免其他承办商遇到的问题。
! S3 P$ E& u3 ^( |- m4 a
+ I5 h# t& E* r1 i$ Y; R9 l5 {! v
第一、这是一个「承办商」(我不知道这个翻译是否合理)的 “感觉”,由承办商来填写。你却把他改成:
3 n7 s& N8 I' {
只要承办商满足我们的要求,他们就可以避免其他承办商遇到的问题。那就是 “你” 建筑商的感受。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就等如「只要我努力,我就会成功」(员工自己的假设),和「只要他努力,我就会让他成功」(你作为老板的想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构念。
4 d, q6 z2 b. s3 c5 m5 ~7 j
+ r6 n1 `' h* f) Q* v
第二,我看不出「 如果该项目业主依从我们的要求,就会得到我们很好的对待」与「我们可以为该项目业主做一些合同之外的工作,即使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利润」有什么关系。如何能同放在一个因子呢?
作者:
南山隐-竹
时间:
2012-8-23 10:26
感谢Kenneth,理解了。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