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创新性公司部门绩效考核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南越游侠    时间: 2012-10-18 11:22
标题: 创新性公司部门绩效考核方法
绩效考核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和核心的环节,绩效考核的结果几乎决定了员工在公司发展的每一个方面。从员工角度来说,绩效考核直接决定了其绩效薪酬的评定,间接影响到其晋升、调动及自身职业发展;从企业角度来说,绩效考核让企业了解每一位员工优劣势,从而制定不同的职业培养计划,同时为人力资源储备提供了关键依据。但是绩效考核会遇到各种问题,本文就绩效考核中遇到的档次拉开过大以及大一统指标的问题提出了两种创新考核方法,希望能够一方面为研究人力资源的学者提供新的角度;另一方面为从事人力资源的实践者提供了可行的操作方式。
3 P" K5 h" }/ f
: _" y' @' u6 E& f) G# f1. 绩效考核内涵及意义
0 R2 r; A# @; b; q5 E3 v- X2 A' z, ]
1.1. 绩效考核的内涵
( O; n7 \2 a: h+ p, E+ N9 b, D
6 R0 N3 s" C+ \  j绩效考核是指针对企业中每个职工所承担的工作,应用各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职工行为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或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决定员工一定周期内整体表现的过程。绩效考核是企业绩效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一般包含4W1H,即When-评价周期;What-考核方法;How-考核流程;Why-评价结果运用;Who-考核关系。绩效考核主要涵盖What、How和Who的内容,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是界定出每一位员工在部门或公司的工作成果的次序,因此是绩效管理体系的核心。( z/ b; h2 O# c2 a8 X1 m

5 o  f* u, ~$ m/ P- ]7 Q. A% j% p1.2. 绩效考核的意义; ^! S0 ]" G# [' h4 R* q& E, C
- C* S* f# S4 ?% G/ e7 \# k8 B! }
绩效管理旨在通过客观评估员工的工作行为,使各级管理者明确了解下属的工作绩效,提高各管理单元的管理绩效,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并以此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工作能力态度作出客观评价,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基本素质。* U/ g8 K/ j2 c3 y5 s; r- P! n6 V1 S% Z& ]

' l/ A7 o4 A* ^  X2 b: A0 J绩效考核最直接的意义在于衡量了每一位员工为部门和公司的付出,了解其对于组织的贡献度。而除此之外,绩效考核对组织、对员工有更多的意义:8 a5 d" \. v8 e2 l  Y! j# a
; y9 ~& G; P9 R6 L0 b1 d
a) 了解员工的素质状况以及培训发展需求。绩效考核用统一的标准衡量方法确定员工的整体水平、优劣势等,能够公正、客观的了解员工的素质状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适合员工的培训发展计划,以培养员工应提升的素质和能力。
/ ~6 _& ~) |$ a. ?. ]/ S8 B$ v5 \' \; w
b) 为员工的薪酬决策提供依据。绩效薪酬是员工薪酬体系的重要构成,如何制定合理的绩效薪酬,使得员工能够劳有所得,对于优秀员工予以更多的奖金,以肯定其为公司付出的努力,同时激励其他员工为公司更加努力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为绩效薪酬的确定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通过绩效考核,公司依此付给对组织不同贡献度的员工不同的薪酬水平。, k2 X& Y+ r* K8 z4 y( |
4 r' p( P5 Y" p7 g
c) 为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和公司人力资源规划提供基础信息。员工是否能够胜任岗位工作通过绩效考核一目了然,从而确切知晓每一位员工胜任的岗位及级别,从而为人力资源规划收集基础信息,同时根据员工特质对每一位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 H" |3 d0 D( j, n  [
6 o5 G1 D! H* z; \+ y+ ?% Vd) 提高员工个体和组织的绩效。通过绩效考核以及绩效考核后和员工进行分析提升,从而持续提高员工的个人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升组织绩效。. S3 k% [, m9 ^* O0 N: o
" A) B! {3 C5 c' _( P
e) 为员工的晋升、降职、调职和离职提供依据。同样,绩效考核结果能够运用在员工的晋升、降调职及离职中,是这些职务变动的依据和来源。% f0 H5 ^/ @9 r- j/ E" \+ ~0 X
) L0 e$ f* {3 |: \
2. 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b! Z$ o8 V& b% J! R" g

" v8 J' u* }+ s) f: l1 Y0 Y! H& E9 a然而,在企业真实的情况下对员工绩效进行考核时,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普遍的存在于各企业中。一般而言,绩效考核会产生以下问题:
) K8 ], A, _& z# `
1 F$ F9 H; h/ s4 ya) 考核内容和指标“大一统”,指标设立缺乏依据,没有基于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和工作计划。考核内容和指标的设立照搬其他企业考核指标,没有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对不同部门的性质进行修改,最终的结果可能会造成后勤部门普通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高于业务部门优秀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显然大一统的绩效考核内容和指标是非常不适宜的。
* E$ O4 F1 o6 B9 q! O! h" H1 Q- P$ I  F. {6 W
b) 考核实际上是“有奖励无惩罚”。这在国企中大量存在。如图1所示,国企的绩效考核是金字塔形,除强制分布优秀的5%和良好的20-30%外,对于业绩表现不好的员工没有任何的惩罚措施,而全部归为普通表现。另一种是纺锤形,这样一种方式有奖有惩,最早被杰克韦尔奇在GE中采用,效果非常好,成功实现GE的转型,同时使得员工优胜劣汰,打造了优秀的员工队伍,提高了员工素质,这样的一种考核方式强制规定了优秀和淘汰的5%,从而极大激发了员工追求优秀、避免淘汰的斗志。目前国内大多数国企采用的是金字塔的考核方式,不能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有奖有惩的有效激励作用,使得大多数员工甘于普通,不思进取。0 e+ ~9 e% J& }! q5 e- Z
! t# P2 _9 e/ Q8 w  j9 Z9 G
c) 绩效系数层级之间相差太大,表现相近员工之间收入差距过大,造成内部的不公平。绩效系数过少,相互之间档次拉开过大,造成一旦落入第一档次的绩效系数,与上一档次的绩效系数将会有很大的差距,最后体现出来的绩效工资也会相差很大,对于表现相近的员工来说,容易形成内部不公平,工作氛围的不和谐,工作效率的下降。6 f' {+ w( x; {9 _, K/ N7 }
6 U% j# f/ @9 w
d) 绩效反馈缺失,致使绩效考核无法发挥全面的作用。很多企业在员工绩效考核结束后对于绩效结果的反馈缺失,使得员工并不了解绩效考核中间的操作过程、评定为特定绩效等级的原因,以及自身做的较好以及需要完善的地方。绩效考核单纯变成了数字游戏,最终成了走过场,员工也不能从定期的绩效考核中获得成长。
% G1 V: L  {+ g3 c! x1 W' ]1 o1 A
e) 考核结果应用单一,只是单纯的绩效工资分配方式。有些企业在绩效考核结束后,只是将绩效考核作为员工发绩效工资的一种依据,而并没有和集团人力资源培训、员工晋升调岗等方面相结合,绩效考核没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l) L- h* S# P* l9 s6 T  N

% C! a" E3 g% I" z; D! g0 I9 g) m3. 两种绩效考核创新方法
7 K+ [6 _! k) K7 x
0 T. ]( {  ^" S( c# V$ h0 s# m) R3.1. 方法简述3 b! z) e' P' t$ f, p

9 L9 v* N9 r9 E0 i本文旨在对绩效考核中的层级档次拉开过大、考核内容和指标大一统的问题提出两种绩效考核创新方法,从而能有效的解决员工得分相近,却没有能够享受到应有的相似的绩效薪酬的问题;以及优于大一统考核指标导致业务部门考核结果不能体现业务部门优秀员工业绩的问题。2 s$ L* o" y6 q- L0 U' @% S

1 O# `' Z+ U- K+ }7 ?第一种方法:为体现得分相近员工应具有相近的绩效系数结果,这种绩效考核创新方法主要基于员工绩效考核打分结果进行计算。同时操作方式在一定绩效薪酬总量上进行,为方便阅读,本文将之定义为“奖金池相对比例分配法”。) e6 {4 b1 Y2 d4 k& B

8 W1 ?: ]2 f( U* v8 K第二种方法:为体现业务部门内不同能力员工的业绩,这种绩效考核创新方法主要基于员工在业务部门内项目运作的角色及项目运作的数量来进行计算。同时操作方式在一定绩效薪酬总量上进行,为方便阅读,本文将之定义为“项目制分配法”。
# ]  v' _1 p2 q( ~# |9 t" z  k: N0 C% H& `+ q' i
3.2. 奖金池相对比例分配法
9 f4 W5 Y- w8 l8 G* O# z  R& M8 a% \- c8 M3 l0 \2 B- q! G
在使用此方法时,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奖金池的总量。一般来说,奖金池的总量与绩效薪酬总量一致,计算方式为:
& x) J. z$ F! I$ A& y. K; H2 H) X. y0 X, D7 H
部门资金池=∑(部门人员岗位工资*绩效系数)6 Y3 S0 z- n2 f. V: x8 r( q

$ h2 p. l  M2 ^0 b$ Y9 t" K. J即按照每一位员工岗位工资及实际的绩效系数得出每一位员工绩效薪酬,而后进行加总后得出奖金池的总量。当然,如有不合格的员工绩效为0.
" R# d+ W; l$ n6 }# |
  ]4 a' I- S5 d! q接着,假设每位员工的绩效得分从低到高为S1…Sn,则S1为绩效打分基准值。对应的参考系数为D1…Dn,相应每个人的岗位工资为A1…An.设置调节系数G,那么参考系数D1…Dn的计算方法为:
7 J( P* @/ i) u* c0 X: X, q1 o! M. B2 O4 F* X0 N6 K5 L6 G; p
D1=1 ; Dn=(Sn-G)/(S1-G)' O: k+ \9 @$ L: _: q1 q
8 H- d. E4 g* q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调节系数G的作用是调节D1…Dn之间的差距,G越大,则D1…Dn之间的差距将会被拉大,而一般G在得到参考系数D1…Dn之后,根据每一位员工的岗位工资及系数,得出基准相对比例,设为X.计算方式为:
3 u# {/ w4 V. p  E& _" H4 z6 d( S* D& ^" N
X=资金池总额/∑(部门人员岗位工资*参考系数)6 V* O- F$ N& Z5 H4 r

8 X7 ~) W" D9 L
作者: 一叶飘香居士    时间: 2012-10-18 12:45
看了下,学习了!!
作者: 端duan    时间: 2012-11-3 13:13
其实我是想看一下创新点
作者: vivianjob    时间: 2012-11-5 19:43
创新点呢?
作者: 老屋飘尘    时间: 2013-2-20 16:55
没有仔细看
作者: psqzy    时间: 2013-4-16 11:28
没看到多大亮点
作者: zys0308    时间: 2013-5-28 17:37
谢谢分享!
作者: liubing111    时间: 2013-7-1 00:14
学习了!确实有一定道理!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