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企业管理培训体系建设三大有效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仰望sky    时间: 2012-10-31 12:06
标题: 企业管理培训体系建设三大有效方法
  一、企业培训情况现状分析
" _: M) u. a% N6 g5 k& D4 `  1.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 d( H/ j. O; k$ U1 F
  近年来,以人为本、加强人才资源开发等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许多企业开始大力引进各类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型和复合型管理人才,但却往往忽视企业自身内部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更多情况下主要是通过招聘等直接途径进行选拔和任用,很少在企业内部进行规范化的全面培养,甚至包括已经招聘进入本单位工作的人才,一旦引入,一般就不再进行全面、系统的提升性培训。往往是以业务性培训为主,干什么学什么,学什么干什么。还少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规划。. a! \& J/ N: I, ?/ _. q
  2.培训的经费投入不足。' t. r; s' I- b; l3 \1 r
  在经费投入上,许多企业在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投入方面,更加注重财力、物力等有形资产的投入,相对于人力资源的无形价值,财力、物力的投入和产出效能可以更加直接地反映,人力资源的投入效果在短期内很难用量化的数据加以准确地证明,这也是为什么培训经费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许多企业每年用于企业培训www.huagw.com体系的费用占全年利润的1%至2%之间,平均到每个人少之又少。
; Q4 L4 `: U  F' m! E. }% J  3.培训的专业化程度低、培训缺乏系统性。
/ O3 I3 M8 ~6 W! U  另外,还有一些企业,从表面上看,非常重视培训,但是往往是业务知识、短期性培训、岗位化培训为主,忽视培训的专业性和系统性,缺乏长效机制。培训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缺乏专业的方法和手段,不能进行科学有效地评估,不能有效地促进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企业的长远发展,不能很好地储备和培养人力资源。
; e: B2 G. Z* l$ y$ B+ x+ [  二、转变观念,重视培训的地位和作用
. r: V& T: j3 P9 ]+ }  总结以上企业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认为首先应当在思想上、观念上正确对待培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明确培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才是做好企业培训www.xtglw.com的基础和前提。重视培训不能仅仅依靠企业个别领导或部分员工,而应该是把培训作为企业营造整体学习型组织的重要表现形式和内容。自上而下,给予培训正确的认识。. v3 l8 {' m) c6 p4 H# B* I5 k4 a3 h( a7 p
  1.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当充分发挥培训的主导性作用。+ O! Z" i: |' x, I6 v
  高层管理人员对于培训体系的建立、培训制度的建立、培训经费的投入等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同时注意建立内部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更有助于提高培训的效果。, z7 l& }; k; o7 u1 W9 H
  2.中层管理人员应发挥纽带作用。
+ o& E" g) J  h# K/ x) ]5 ~* {  而作为培训具体的实施者和管理者,同时又是承上启下的中层管理人员要发挥良好的纽带作用,更好地配合完成企业内部横向、纵向、长期、短期等多种维度的培训实施工作、及时反馈培训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搜集实际工作的培训需求。
( D$ j1 Z0 B* v+ V% j1 K% [/ ~, z  3.通过内部沟通及时反馈员工建议。! [4 S" [7 ?/ Z# F' U9 p: @
  普通员工作为培训的接受者,更多情况下是被动接受,可能由于培训设计本身的原因,存在比如占用员工的休息时间,或是将培训结果与薪酬收入关联从而引起员工不满等等阻力,可以通过内部沟通交流机制及时反馈员工建议,并对员工的培训给予相应的激励,以培训促工作,以工作促发展。: [7 X( q: M$ v1 j9 ^
  在企业内部上下一心,从思想认识上转变观念,将培训无用论的企业氛围转变为努力营造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之后,这就给培训体系的建立构建了一个思想基础。与此同时,企业要给予培训相应的经费支持、鼓励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日本松下电器总裁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培训很贵,不培训更贵。”更多企业往往忽视培训的经费投入,直接原因就在于培训不像其它方面的成本投入,能够立竿见影、产生效能。但是,可以通过选择科学、有效、适合的培训评估体系,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另外,即使企业投入培训经费,但是由于员工的流失率、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流失率较高等原因,给企业考虑投入较大成本进行培训方面也带来了一定影响。% S# u# H7 V/ R
  在思想上转变观念、在经费上合理支持,就为企业培训体系的建立和正常运行建立良好的前提和保障。
: C2 c; _8 i: B! o  三、企业培训体系的建立% }7 B6 G: W" R0 N. M5 E1 ^
  要改善企业培训工作的现状,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培训体系。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健全企业培训体系:+ j, q" l& n- d) W& b
  1.健全、完善企业培训制度# M# s0 F  W3 |& q% X# }% s3 q
  通过建立培训管理制度、培训考核制度、培训工作流程等制度,将培训工作在企业运营管理中所处的地位、应发挥的作用和职责、培训工作的主导思想、工作内容等进行明确。
+ Y) x/ c( @. W/ @, D1 V# h8 ~5 I  2.建立、健全企业培训机构
/ f  }  g/ e$ M, u0 }, j/ f  培训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是一个随企业的发展而动态变化相互关联的,培训机构功能的有效发挥可以更好地促进和推动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的发展也将更大地促进培训工作的进行和开展,从而建立良性的企业培训运行机制。
$ ?- ^, \2 _+ u  通过对企业自身的业务发展、培训工作的现状分析等工作,建立与企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相匹配的企业培训机构,如人力资源部所属培训中心、培训管理中心、培训部等机构。同时,这些机构将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优化。+ [4 ]) e! Z! Y" Y6 N2 b. r
  3.建立企业培训体系的模型和结构
3 z& K# r7 _. S& C- o  通过对企业培训体系的分析研究,我认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 e, ?7 D4 q2 D$ q- Y  (1)按类别、分层次建立企业培训体系结构。
7 {1 l1 p9 L0 J  通过对企业所处行业、主营业务、战略发展等信息的分析,可以进行分类别、分层次企业培训体系的建构。根据培训内容及培训对象因素,可以将培训类别分为企业文化培训、专业继续教育、专项主题培训、在职学历教育、专业技术培训等。
5 v0 p5 J$ Y" |8 V0 L  结合类别再进行分层次培训体系的建构:根据公司实际工作需要,结合员工的成长阶段,专业发展方向、能力层次情况等可分为新员工岗前培训、在岗员工培训、专业发展与能力培养等。下面我就以上观点,绘制了企业培训体系简图。( P3 K5 A: i9 v$ M. B- W+ ]
  (2)按培训工作流程建立培训工作运行体系。
7 p* A- }5 v! m, X# [5 W, a, d8 m  第一、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就是对员工的工作能力、绩效与工作要求及标准之间的差距进行深入分析。企业培训就是为了通过各种手段缩小员工之间能力的差距。培训的需求分析就是建立在完善的培训体制的基础和前提下,通过组织需求分析、岗位需求分析、员工个人需求分析,从而形成较为完整需求分析报告,作为培训计划制定和实施的依据。8 {, d. N. N4 w5 Y/ x* k& W7 Q
  第二、制定培训计划。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目标任务等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年度培训计划、专项培训计划等,可以进行日常常规性培训、专项业务知识培训、普及性培训、小范围人员培训等针对性的培训。
) K9 E) \& e; O; G  第三、通过专业的培训技术和方法实施培训。内训、外训相结合,第一种是内训。通过建立企业培训体系,选拔内部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型员工建立企业内部培训组织和培训队伍,通过一定的激励手段,可能进行新聘员工岗前培训或相应专业技能性培训。第二种是外训。也就是送出去培训或请外部专家来到企业进行专项或短期培训。由企业请各大院校的教授或专门从事培训的专家到企业来,对企业管理人员与技术骨干进行专门培训。
6 H5 o2 m; d; ~) Z) y$ {  第四、科学的培训评估和总结。培训是否有效,发挥的作用如何量化,目前重要的手段之一就对培训结果进行科学评估和总结。员工培训的评估标准可参考可卡帕切可提出的四个标准:①学员对整个培训过程的意见或看法;②知识标准即员工通过培训学习获得的知识、技术、技能、态度等;③行为标准即员工在培训后的行为变化;④成果即培训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这四项标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供培训信息,发现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检验培训项目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在设立培训评估标准后,应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培训评估方法和手段。具体的评估方法有:控制小组法;事前事后测试法;成本收益分析法;目标评价法等,企业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在进行评估时,应采取多种多样的培训评估手段,如直接向上汇报、调查问卷评估、检查培训记录、跟踪调查等,在这些评估手段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培训记录系统的建立,它往往是培训评估系统的基础,是整个企业培训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第五、建立适当的培训激励机制。哈佛大学的詹姆斯教授在对激励问题进行专题性研究后提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加以激励,则可发挥到80%~90%”。培训激励主要可以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一方面可以通过授予荣誉称号、给予企业内部的相应专业资质、外出学习等手段进行精神激励,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培训与考核相结合、奖励、奖金奖品等方式进行物质奖励。7 e& @4 x: O& }4 b/ ~
  总而言之,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得企业间的竞争范围更加广阔,市场变化速度日益加快,面对这种严峻的挑战,企业必须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追踪日新月异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思想,才能在广阔的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于是,增加对人力资源不断的投资,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建立健全企业培训体系,提升员工素质,使人力资本持续增值,从而持续提升企业业绩和实现战略规划,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未来长远发展。
* F% t/ w' P9 t9 c6 b0 t5 r( R, j+ w% h6 |

作者: woshi2004207334    时间: 2012-10-31 15:02

作者: fish八爪鱼    时间: 2012-11-23 16:16
学习了哦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